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

“汪!”

趴在包子旁邊乘涼睡覺的饅頭突然擡起頭,叫了一聲,眼睛望着窗戶外面,喉嚨裡發出嗚嗚的警告聲,背毛都倒豎起來。

薛朗心中一驚,喝問道:“誰在那裡?”

窗戶外面突兀的響起一道女聲:“阿蔻拜見駙馬!”

原來是阿蔻!中國的地面,不論古今都邪啊!這剛腹誹人家,結果腹誹的人就來了!

薛朗的心情十分複雜,看看身上的短袖、短褲,一邊扯過一邊的長衫穿在身上,一邊拍拍饅頭的狗頭安撫它,看饅頭重又爬下去,背毛也不再倒豎,才走到窗戶邊問道:“有什麼事兒嗎?”

“主子有書信,命阿蔻親手交予駙馬。”

“好的。”

薛朗打開窗戶,外面黑乎乎的,完全看不到阿蔻在哪裡,一隻雪白的手突然伸出來,手上拿着一封書信——

薛朗嚇了一跳,原來阿蔻竟然一隻手抓着斗拱,身形輕盈的藏在屋檐下。接過書信,阿蔻朝薛朗點點頭,手臂微微使力,看着就像毫不費力的樣子,輕輕一翻,人已翻上屋頂,消失於黑暗中。

薛朗拆開書信,看筆跡便知道是平陽公主親手所寫。書信上說,近期聖人將到仁智宮避暑,聖人有意點平陽公主與薛朗隨行,讓薛朗準備一下。

果然,才收了書信,第二天,聖人跟前的小黃門便來傳敕令————

五日後,聖人巡幸仁智宮避暑,秦王、齊王、平陽公主、薛朗隨行。

能被聖人點了隨行,是極大的榮寵,長安那麼多駙馬,也就薛朗被點中了。再說,還能跟着去避暑,總比在長安好些。

薛朗把章安之叫進來:“聖人召我隨行避暑仁智宮。部裡的工作,各種規章制度已經完善,我不在的這段時間,便交由你督導,我就一個要求,嚴格執行我定下的所有規章制度,哪個有意見,讓他自己來仁智宮找我,否則,你都不用理會。其餘的,我會與裴尚書協調好,如果有人爲難你,你也不用怕,全部推到我身上。”

“喏!”

章安之應了一聲,擡眼看看薛朗,欲言又止。薛朗自然把他的神情看入眼裡,道:“有什麼想說?說吧。”

章安之心中默默了猶豫了一會兒,決斷道:“近日,屬下聽到些不好的話語,如今侍郎又要隨聖人出城避暑,只怕……”

章安之沒說完。薛朗坦然道:“怕什麼?有句話叫不遭人嫉是庸才!本官行得正,坐得直,區區幾句非議,我從來不會放在心上,再說,能用別的手段對付我,還用非議?那不過是軟弱無能者的發泄,無需放在心上。等哪天那些小人能有種當着我的面說,那纔算個事兒!我不希望金部有人蔘與,畢竟我們纔是自家人,如果自家人都這麼拖我後腿,那笑話就鬧大了!”

章安之脊樑一挺:“喏!”

“有什麼無法決斷的事情,那便只能勞煩你辛苦些,使人去我府上告知管家,管家會派人快馬稟報於我。”

“喏。”

交待了章安之幾句,又讓人把金部的人員集中起來,薛朗再次強調規章制度的重要性——

自他熟悉了金部的業務後,便結合現代財務制度把金部的規章制度理了一下,重新制訂補充了一些,之後按章執行後,各方面調理、安全等都 有所提升。

“必須嚴格按照我所訂下的規章制度執行,誰違反就追究誰的責任,這個沒得商量!我不在的這些日子,安之主管,希望大家一起齊心合力的協助他,等我回來,給大家記功!如果誰不給他面子,那就是不給我面子,不好意思,我回來也會算後賬!京官職位有限,想來大家都會珍惜!”

薛朗說得很直白,衆人悄悄看他一眼,看他表情肅然,不似在開玩笑,心中一凜,齊齊應喏。

訓好屬下,薛朗又去找裴矩。裴矩自然也知道他要隨聖人出宮避暑,聖人敕令下,民部上下只能配合。

“事務安排好否?”

“回裴公,已然安排好,一切暫時交由章安之。”

“章安之此人,老成持重,是可託付之人。說來,幼陽來民部已快半年時光了

吧?”

裴矩問道。薛朗屈指一算,從正月來民部,到現在六月,可不是快半年了麼!不知不覺就過去這麼長時間了!

“回裴公,是快半年了。”

裴矩沉吟道:“自幼陽接手後,金部事務起色頗大,老夫想着,待幼陽隨聖人避暑回來,便把倉部也劃撥給幼陽管理。如此,我民部纔算步入正軌。”

薛朗想了想,道:“一切聽從裴公安排。”

裴矩滿意的點頭,比比手,讓他把公務安排好便可回去準備出行的事宜。

得了裴矩首肯,薛朗自然行事方便許多,安排好公務,回家準備出行的東西。蘇寒在平陽公主的隨行人員名單裡,薛朗不用管,他只是額外交代管家薛偲,在他不在長安的日子,不要疏忽了江臨府上的事情,要時常派人過去看看。

處理好雜務,到出行的那天,一大早起來,便隨着聖人的隊伍出發。聖人出行,自是與旁人不同,就算是輕車從簡,隊伍還是排了老長老長。

仁智宮距離長安約三百里左右,大隊伍出行,車速自然快不了,少說也要走大半天。這時候又沒有柏油路,全程都是土路,一陣風吹來,漫天的塵土,十分的銷魂。

薛朗很有先見之明的準備了一方素帕子把口鼻矇住,出了城讓人把蘇寒叫來他車上,兩人下象棋打發時間,蘇寒看到薛朗的打扮,不禁滿眼的笑意,揶揄道:“幼陽這般打扮,可是要去做賊?”

薛朗翻白眼:“這是防塵土的,不想吃一嘴塵土。”

蘇寒見狀,也學着薛朗的樣子,臉上蒙上一方素帕,確實好過了許多,這樣一來,誰也不用笑誰,只是,長儉看着他兩個蒙着面,面對面的坐着下象棋的情景,牙疼之餘,機警了許多——

兩個蒙面大漢對坐下象棋這種情景,若給外人看去,那笑話就鬧大了!

顯然,長儉的祈禱老天顯然沒聽到。聖人宣召!

薛朗只得丟下蘇寒,叫人牽他那匹溫柔的小母馬來,騎着馬,跑去見聖人。不過,他忘了扯下蒙面的手帕。

(本章完)

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六卷_請假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