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

這是一座相當普通的山林,因爲緊靠着行宮,山上幾乎渺無人煙。在如靜迎接的涼亭往上走一段後,是一座很普通的佛寺,寺門口站着個滿臉絡腮鬍的光頭和尚,穿着粗麻的僧袍,芒鞋,站在那裡,似乎在等人。

見平陽公主一行到來,立即大步走過來,雙手合十:“貧僧見過殿下,經年未見,殿下一切安好?”

平陽公主顯然心情不錯,面上帶着淡淡的微笑,眼裡帶着喜悅,頷首道:“多謝虛雲法師問候,建瓴一切安好。法師你呢?”

和尚一臉的絡腮鬍,既看不出年紀,也看不清相貌,鼻樑挺直,眼睛炯炯有神,腰桿就像根標槍似的,挺得筆直,氣質卓然。和尚笑道:“託殿下的福,在這山上清淨自在,哪裡會不好呢?”

平陽公主面上佈滿欣慰之色,語帶懷念的道:“三年前,我上山時,法師也如今日這般候在門口,致以問候,經年不見,故人一切安好,我心中好生歡喜。”

虛雲法師笑着合十,道:“妙初法師想來已等候殿下多時,殿下快上山去罷,莫讓法師空等纔是。”

平陽公主笑起來,道:“也是,妙初的性子,若是我走得太慢,只怕會有不耐,若是被拒之門外,那就鬧笑話矣!”

這話說的,兩人都笑起來。薛朗就站在旁邊,也不打擾,就看着平陽公主與人敘舊,他能看得出來,平陽公主渾身放鬆的姿態,心情是真的很好。

所以,即便這是他不知道的公主殿下的過去,他也不着急,只爲了她此刻這般放鬆自在的姿態,一切便值得了!

“幼陽,我們走吧!”

平陽公主招呼薛朗,薛朗極有風度的微笑着朝板着臉看着他的虛雲法師拱拱手,虛雲法師行了個佛禮做還禮,也不挽留,看着平陽公主一行繼續往上走。

如靜小尼姑一直都保持着安靜,見到虛雲法師只默默地合十打招呼,走的時候也是一樣,神情從容平靜,無有一絲一毫急躁或是不耐的神情。

陽公主看她一眼,笑道:“如靜修行長進不少,看來令師教徒弟的本事,比之別的,實爲不錯。”

這句話,似是戳到了小尼姑的槽點,平靜的表情一垮,嘆道:“子不言父過,徒弟也不好說師父,粗茶淡飯不爲苦,然師父的性子……阿彌陀佛!”

一副一言難盡的樣子。平陽公主又是一笑,似是十分明白她話裡的意思,寬慰道:“辛苦如靜。”

如靜長出一層毛茸茸短髮的腦袋微微一偏,認真道:“有我這樣的徒弟,師父也辛苦。我與師父,彼此,彼此!人貴自知吶!”

平陽公主莞爾,忍不住笑着伸手摸摸如靜的光頭。小尼姑人長得瘦小,平陽公主的身量,摸起來完全不費勁。

一行人繼續往上走,如靜雖然話不多,但卻心細,走一段還知道停一下,讓薛朗休息一下。

薛朗一邊喘氣一邊看,一行人除了他和長儉主僕倆兒氣喘吁吁,其他人,包括初雪和如靜,呼吸如常,絲毫沒有費力的樣子——

薛朗和長儉對視一眼,主僕倆兒都有點兒心有慼慼的自卑感。

平陽公主也不避諱,伸手就拉了薛朗的手,拉着他一塊兒往上走,薛朗被拉習慣了,也不覺得害羞了,咬牙努力的挪動痠疼的腿,努力的往上爬,一邊爬一邊在心裡暗自決定,回去一定要加大運動量。

又爬了差不多半個時辰,長儉已經氣喘如牛,薛朗略好些的狀態下,終於爬到山頂,山頂建有一座廟宇,名字牌匾也沒有,沒有雕樑畫柱,也沒有紅牆綠瓦,就是普通的土牆青瓦,就是圍牆高些,其餘則十分普通,佔地面積也不大,

大門是關着的,如靜上前一推,大門便被推開,薛朗腳步略頓了頓,問道:“我一個男子,方便進去嗎?”

如靜回頭看薛朗:“駙馬多慮矣,在佛的眼中,男女皆是衆生,何來性別之分?此乃佛堂,當爲衆生大開方便之門。當然,此乃因你與公主一同前來的緣故,若是單獨一人,本寺不接待男信衆。”

喂!你前一句剛說了“男女都是衆生的”!

薛朗好想吐槽,最後還是忍了,不過,臉上的表情十分微妙。平陽公主“噗嗤”一聲,拉着薛朗的手當先走了進去,不過,回頭交代僕役:“幼陽與我進去便好,你們留在此處等着。”

“喏!”

初雪與長儉一起應答。

薛朗與平陽公主相攜進去——

這座小廟宇,就如它的外表一般,很小。進門就是一間小院子,院子裡種着兩棵果樹,看樹上掛的果子,一棵是梨樹,一棵是棗樹。小院子正對着的就是大殿,大殿左邊有兩間廂房,廂房背後應該還有一個小菜園。大殿內,供着一個女性菩薩的佛像,看質地,應該是石雕刻而成。

作爲一個美術生,真正的唐朝石刻佛像就在眼前,薛朗自然看得目不轉睛——

看那細條真是典型的唐朝石雕,好美!

“建瓴!”

一道十分婉轉動聽的女聲響起,薛朗才發現佛像下面的蒲團上盤坐着一位女尼。那女尼長得十分貌美,聲音也十分好聽,看年歲,比平陽公主應該大上幾歲。

“妙初!”

平陽公主放開薛朗的手,轉頭給他做介紹:“這是我的好友妙初法師,今日上山便是想帶來你見見她。”

薛朗點點頭,微微弓身,抱拳向妙初行禮。妙初起身雙手合十爲禮,道:“建瓴,這位便是你選的駙馬?”

平陽公主頷首,拉着薛朗進去,進去先拜佛,接過妙初遞來的三炷香,給菩薩上香,姿態十分虔誠。

薛朗往日是不信這些的,自從莫名其妙的穿越後,對神佛之事,心中倒是有了幾分敬畏,但若是讓他把自己的穿越歸結於神佛上,他也是不信的。不過,作爲一個成熟理性的成年人,他願意尊重別人的信仰,包容不同的宗教習俗。所以,薛朗只是彎腰躬身作揖,上了三柱清香,卻沒磕頭。

妙初淡淡掃他一眼,問道:“薛駙馬不信佛嗎?”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三卷_第208章 情商缺乏症患者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七卷_第553章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