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

“爸爸!”

薛朗從外面回來 ,立即得到水奴小寶貝的一個熱情擁抱和親親。

薛朗笑着抱起女兒,親了親,笑問:“水奴今天乖不乖啊?”

“乖!弟弟也乖!”

那小樣子逗得薛朗又親了她一下,抱着一塊兒進去。

武德九年八月初一,聖人李淵於太廟祭祖,圜丘祭天,舉行太子冊立大典。十日後,聖人李淵禪位於太子,居於大興宮。李世民登基爲帝,次月立原太子妃長孫氏爲皇后,立嫡長子承乾爲太子,改元貞觀。

同年,因擅離職守,奪安國平陽長公主水師提督一職,罰俸三年;奪芮國公薛朗督農官一職,罰俸一年,去職!調蘇州都督江臨接任水師提督一職;貞觀元年春,薛朗與平陽公主的小名檀奴,大名薛淨樸的長子出生,薛朗閒賦在家,未曾在朝中任職。

薛朗出去查看農莊情況的方纔回來。

武德九年是個暖冬,夏天炎熱,雨水稀少,黃河流域都有些乾旱,包括關中,糧食也因爲降雨少有些減產。到貞觀元年,同樣還是一個暖冬,渭水河畔的水面較之往年下降的更多,如果明年雨季到來的時候,雨水依舊稀少的話,只怕旱情還要持續。

薛朗出去看了一圈,長安城周邊已經建起來很多水車,因爲發達的水利設施,可以預期,糧食會減產,但還不到顆粒無收的地步。

不過,薛朗擔心的是另外一件事,這件事歷史上也是有記載的。爲了言之有物,他還特意去田裡蹲了好幾日,細細查看了一番,已經可以確定。

平陽公主看薛朗眉頭蹙着,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把檀奴放到搖籃裡,問道:“何事如此憂心?”

薛朗道:“建瓴,你聽過一句話嗎?”

“什麼話?”

“久旱必有蝗!”

即便是平陽公主神情凝重起來:“你的意思是,來年可能爆發蝗災?”

薛朗點點頭,使人去把他從田裡挖回來的土擡到廊檐下,朝平陽公主招招手,平陽公主立即出來,看他扒開土塊

:“看到沒有?這些就是蝗蟲卵!”

平陽公主看了一眼,表情不變,只略有些疑惑:“這便是蝗蟲卵?當真?我聽人說蝗蟲乃是魚蝦卵所化,不是應該在水裡?爲何在土塊裡?”

薛朗一瞬間有些傻眼!滿臉的不可思議:“我的殿下,這蝗蟲是昆蟲科的,這魚和蝦都屬於動物類,魚是脊索類,蝦是節肢類,跟蝗蟲是不同的物種。這蝗蟲是魚蝦卵所化……誰這麼誤人子弟亂教呢?”

平陽公主眼珠遊移了兩下,不動聲色的問道:“昆蟲、脊索、節肢何解?各有何不同?”

薛朗立即解釋道:“這是生物學上的物種分類。我跟你講……”

薛朗慢慢的給她解釋什麼是生物學,分類又是怎樣的,以什麼爲標準。平陽公主一邊聽着,一邊悄悄地吐了口氣。

待聽完,又細細看了看土塊裡的蟲卵,神情凝重起來:“蟲卵竟如此多!”

一個籃子的土塊,扒開就有好幾排蝗蟲卵。這還只是一籃子土,若是每畝田地裡,這樣的土塊不需要多,只要三分之一……平陽公主已不敢往下想,頓感頭皮發麻。

薛朗拍拍手上的土,就着下人端來的水淨手,道:“你跟我來!”

拉着平陽公主往耳房走,到了耳房,推開門,屋裡放的全是籮筐,籮筐裡全是土塊。薛朗蹲下,開始扒拉土塊,擡頭喊平陽公主,道:“這是我去年挖的,你來看!”

土塊已然乾透,裡面的蟲卵也乾癟了,但是,還能看出蝗蟲卵的樣子。薛朗道:“去年雨水便少,我就怕鬧蝗災,特意關注了一下。這屋裡的土塊,都是我從你我的農莊之上,還有我們農莊附近的田地裡採集的,裡面的蟲卵算不得多。所以,去年我只是讓人把土翻深一些,火燒,撒石灰粉。今年持續乾旱不說,氣溫也更暖和了些,我留心了下,果然,土壤裡的蟲卵比去年更多了,這個密度……來年定是要鬧蝗災的!”

平陽公主神情嚴肅起來:“此事……可有把握?”

薛朗拍拍手上的土,道:“八九不離十!土塊裡的蟲卵對

比你也看過了,以今年的密度,等來年春天,蟲卵孵化,幾乎已經可以確定必然會發生蝗災!”

平陽公主瞬間想了很多,苦笑起來 ,道:“如此……你想好如何爲之否?”

薛朗毫不猶豫道:“我既然有土塊裡的蟲卵作證,也不算空口白話,妖言惑衆,自然是上報聖人。”

平陽公主幽幽一嘆,道:“如今是貞觀元年,等到開春,不過是貞觀二年。聖人登基不過兩年,連年旱災不說,眼看又要爆發蝗災……”

話雖未說盡,但意思已經明朗。本來二郎的皇位得來的便名不正言不順,登基之後,又這般不順,以古代的封建迷信看,恐怕會被人說成天譴。

平陽公主複道:“幼陽你一片公心上報,若因此被小人構陷,若二郎又因諸般考慮要治罪於你……當如何?”

薛朗決然道:“總不能當做不知道!若能防患於未然,蝗災也不可怕,若是放任發生,那是草菅人命,我良心不安。何況,天災便是天災,天災成因複雜,與人何干?這天災扯到當政者的德行上,我看就是亂彈琴!”

這擲地有聲的樣子,平陽公主心頭一暖,這便是她的幼陽。微微一笑後,問道:“你方纔說若是防患於未然,蝗災也不可怕……可是有解決之法?若是有便寫了,明日一起呈上去,如此方爲最好,免得有小人構陷你妖言惑衆。“

薛朗點點頭。

這一年多來,他閒賦在家,除了逢節日聖人宴請王公大臣他會列席外,並不上朝。不過,進宮的次數反而多了,或是與平陽公主一起,或是帶着水奴,或是他獨自一人,皆是進宮去陪老丈人的,拉着老丈人一塊,翁婿兩個人要麼釣魚下棋,要麼作畫吟詩……當然,作畫的是薛朗,吟詩的是老丈人李淵同志。

雖然老李同志作詩水平也不咋地,但比他那呆女婿卻是好了不少。至於詩寫出來誰唱這個問題,在試過一次聽薛朗唱歌后,老李同志便覺悟了,每次寫了都自己唱,若是平陽公主在場,便讓平陽公主唱,讓薛朗唱歌……老李表示,還想多活幾年。

(本章完)

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七卷_第553章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四卷_請假條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