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

今年的冬天是個暖冬,臨近年底了,連雪都沒下一場。水奴有些失望,爸爸答應過她,若是下雪就給她在院子裡堆一個大大的雪人,然而,連雪都沒下,更不要說雪人了。

“爸爸,何時會下雪呢?”

水奴穿着小棉襖,趴在窗臺上,小臉很是憂愁。薛朗伸手把她抱下來,低頭在她額頭上響亮的吻了一下,笑道:“這個爸爸也不知道啊,不過,估計今年不會下了吧。”

水奴很失望,小小的嘆了口氣,小眉毛皺了起來,爬在父親肩頭,一副不樂意的樣子。搞得爸爸挺心疼,抱着她哄了又哄。

水奴也不是胡攪蠻纏的孩子,薛朗與公主殿下雖然疼愛孩子,卻也不是嬌慣孩子的人,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的時候,兩人還算能堅持立場。

水奴道:“爸爸,想去莊子玩!”

這個要求不算高!

薛朗琢磨最近他沒什麼事兒,乾脆的點頭答應下來:“行啊,準備一下,我們明天就去莊子上住幾天!要不去遠些,去驪山的莊子,可好?”

“好!”

答得十分響亮,小臉兒立即陰轉晴,笑得一臉燦爛。

於是,第二天,薛朗便帶着妻兒,包袱款款的往驪山去了。宮裡的李二接到消息的時候,如果知道風中凌亂是什麼感覺,大概會感同身受。實在忍不住下朝就跟皇后吐槽:“這個薛幼陽!明明立大功便在眼前,爲何竟拋下不管了?”

皇后長孫氏微笑着,一邊使眼色讓旁邊的宮女給端上暖身的茶水,一邊笑問道:“薛駙馬又做了何事?”

李二道:“明明朝廷上下正在爲應付蝗災而努力 ,他這提出警示朝廷,提出預防之策的人卻攜家眷去驪山了!這般不計得失、不慮前途,後有無來者不知,前當無有古人!”

這犀利的吐槽,讓長孫皇后不禁一笑,道:“駙馬與阿姐去驪山了?”

李二點頭:“我冷落了他一年多,不曾起用他,也不曾徵召他,原想着此次他主動向我警示蝗災,一者乃是一片公心,二者或有向我示好之意,或有想入朝的意思!如今

看來,不過是我的一廂情願,這薛駙馬……哼哼!”

言詞間,對薛朗頗有微詞。

長孫皇后心頭一動,笑道:“如此,妾身倒該向陛下道喜纔是。”

李二一怔:“我何喜之有?”

長孫皇后道:“陛下可徵薛駙馬入朝,得一良臣,豈不是大喜?妾身當致賀纔是。”

李二懵逼臉,還沒轉過彎來。長孫皇后面上顯現着獨屬於她的光彩與過人的智慧,笑道:“薛駙馬其人,襟懷磊落,淡泊瀟灑,人品貴重,可堪重用。他不計個人得失向朝廷示警蝗災之事,說明他一片公心爲國爲民,人品貴重這四字應能當得。向朝廷示警之後,便抽身而退,不爲權勢鑽營,不討好於二郎你,不計你先前之冷落,行事只問良心,只計是否於國於民有利,這等樣人,豈不是良臣耶?”

李二聽得連連點頭,不過,更加的扼腕:“薛幼陽其才,我早已盡知,只是,這等樣之人,卻不能爲我所用!可惜可氣!”

長孫皇后輕輕一笑,笑容帶着幾分狡黠,一派成竹在胸的道:“妾身以爲,若陛下想用他,儘可徵他入朝,直接下詔委派他職位,想來他是不會拒絕的。”

說到這裡,頓了頓,眼神若有所指的看看李二,婉轉道:“若二郎定要他來向你求官,阿諛獻媚於你,妾身以爲,薛駙馬並非那等活絡之人,只怕不會想到彼處去!”

李二被說得一陣尷尬,有些心虛,很是多餘的解釋道:“薛幼陽其人,品性自是好的,只是,我若徵他入朝,阿姐那裡……只怕不會樂意。”

長孫皇后訝然道:“二郎此言何出?自二郎登基至今,阿姐在宗室之中多方維護於你,彌合你與宗室的關係,這等言行,哪裡有反對二郎之意?”

李二一怔:“阿姐爲我彌合宗室?”

長孫皇后輕輕一嘆,道:“正是,我也是先前方纔得知。先前公爹重用宗室,宗室自然對他盡忠,建成當時爲太子,宗室自是對建成支持有加。二郎你登基後,宗室中雖說不是惶惶不可終日,卻也是人心浮動。阿姐本已深居簡出,見此情狀,以她自

身之威望與卓識,寬慰宗室,鼓勵宗室靜心守法,用心做事,言道只要大家做事盡心盡力,二郎你終會看到,只要盡心,二郎定會重用。如此,人心纔算慢慢安定下來。”

李二不禁沉默——

待宗室,他心中不可能全無介懷。父親偏重宗室,建成爲太子時,宗室多支持建成,於他來說,多有阻礙。如今他登基爲帝,對宗室,自然不如父親時期重用。他心中並不畏懼任何人,任何事,對宗室,也並不爲意。不過,能少些麻煩,總是好的。

長孫皇后輕輕瞟了沉默的丈夫一眼,柔聲勸慰道:“是故,我不認爲阿姐會反對駙馬入朝,我觀阿姐如今情狀,悠閒頗有意趣,與駙馬伉儷情深,又哪裡會阻駙馬盡展所長呢?我想,天下的女子對上心悅之人,哪裡捨得他受半分委屈,更如何捨得他鬱郁不得志呢?薛駙馬有幹才,人人皆知,阿姐豈會不知?如何忍他在帷帳間蹉跎時光!”

李二聽得眼睛一亮,不禁想起妻子對自己的傾心付出與支持,重重點頭,朗聲道:“我明矣!如今已到年底,快過年了,待年後,我便徵薛朗入朝!觀音婢,你說,我該委派薛幼陽何官職呢?”

長孫皇后嫣然一笑,道:“後宮不可干政,朝臣委任當陛下乾綱獨斷纔是,如何來問妾身呢?”

李二滿臉的不樂意,對着心愛的妻子,並無太多虛頭巴腦的東西,毫不掩飾的任性道:“薛朗此人有幹才卻無治才,人事過於複雜的衙門,顯然不適合他,薛朗爲人實幹,品行寬厚,我須想上一想!說來,民部尚書一職,自裴矩故去便一直空缺,王顯其人,纔不堪用,我原想着用他過渡一番,待唐儉回朝便以唐儉拜尚書之職,如今,薛幼陽若願入朝,倒是可以把民部尚書一職託付於他,唐儉可做他用。觀音婢,你以爲如何?”

長孫皇后只微微一笑,笑而不語。

===============

今天只一更!剩下一更睡醒補!PS:作者君以血淚經驗教訓,告訴大家,鮮榨的果汁不要放,現榨現喝,放了會有啥後果呢?不要問我!我要去廁所了!

(本章完)

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七卷_第553章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