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衣冠盛族的分寸

馬車將劉盛的身影拋在後面,車廂裡,何三耳指頭敲着膝蓋,品着劉盛的抱怨,之前在莊子裡向十三太爺稟報事務時,十三太爺告誡他行事謹慎的話似乎又迴盪在耳邊。

“歧公雖然籍在華陽,卻已算是舒州王氏一脈,我們華陽王氏,不過是仗着祖輩厚澤和歧公恩蔭而已。鄉里稱呼我們是王相公家,聽聽就算了,當起真來就要害了自己……”

歧公說的就是受封歧國公的王珪,王珪之父王準英年早逝,他隨叔父王罕定居舒州,而後開枝散葉,華陽已只算他這一枝的祖籍。

何三耳當時不解地問:“相公太爺一直把籍貫留在華陽,大老爺不是也要回來了麼?”

王珪一輩在族中已以太爺稱呼,如今華陽王氏的當家人正是這一輩的十三太爺。而何三耳口裡的“大老爺”則是王珪長子王仲修,年前已致仕,準備回華陽養老。

何三耳話外之意是,華陽王氏終究是王家根脈,處事謹慎沒錯,也沒必要太過束手束腳,真當起大善人了。

十三太爺呵呵笑着,一股豪氣油然勃發:“大宋這百多年來,以文華辭藻論,我們華陽王氏不如眉州蘇氏,以仕宦顯赫論,我們不如相州韓家。以名望權柄論,歧公不如寇晏富韓,不如范文正公和王荊公,更不如當今的蔡太師,但是……”

“眉州蘇氏,就留下一堆詩詞文章,現今還被禁着。相州韓家,空留名聲,已遠了朝堂。范文正公更是往世風流,至於王荊公,還不知身後會留下何等名聲,蔡太師……更不好說。”

“獨有我們華陽王氏,如你大老爺所言,‘六世詞科只一家’,天下無雙!唯一能跟我們比的濟州晁氏,有一世還是賜進士出身。厚積而薄發,方成就了歧公之業。歧公被士林諷爲三旨相公,卻不知正因歧公之謹,方有我們王氏之固。即便歧公被打入元佑黨籍,不還是另作別論,近前復了故官賜諡麼?”

“不光如此,我們華陽王氏根脈已經深植士林。鄧資政(鄧洵仁)是王家的女婿,許翰林(許光凝)是王家的女婿,如今再知樞密院事,已是士林所望的鄭達夫(鄭居中),也是我們王家的女婿!相公之下的出色人物,李格非、餘中、閭丘籲之輩,都是我們王家的女婿!我們華陽王氏不稱衣冠盛族,天下再無人能稱得……”

十三太爺雖只有恩蔭的將仕郎官身,但道出這番話時,何三耳只覺便是他親眼見過的翰林學士、成都知府許光凝,氣度也不如十三太爺。

因此當十三太爺再淳淳訓誡時,何三耳當時就屏息靜氣,束手而立,一個字也不敢放過。

“華陽王氏至今穩穩立着,憑的是什麼?就是歧公所奉的準則!時時省己心,遠惡行,不逞一時之氣,不爭一時之名。今時鄭達夫、鄧子常(鄧洵武)在相,與蔡太師同仰官家鼻息,安知我們的作爲,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不會被有心人捏在手裡,作了爭鬥之柄?”

那時十三太爺看着何三耳的目光有若實質,讓何三耳心中惴惴,生怕要追究自己借相公家名聲強佔田地,置辦莊園的事。

“眼下這世道,君子小人相爭,我們華陽王氏,終究還是站在君子這一邊,總得撐起君子的顏面。若是行止有差,即便許翰林知成都,也難一手遮了蜀地,總有小人,或是自號真君子,實則僞君子之輩跳出來,你……記下了麼?”

何三耳就覺背心潮熱,趕緊點頭,盤算着回去後好好清查佔地之事,看有沒有什麼後患。

“當然,這些話也不是要你自縛手腳,操持這麼大個家,行事已難純以善惡計較,你在外經辦雜事,也是一般道理,要緊的是注意分寸。”

最後十三太爺交代了這麼一句,讓何三耳放下心來。

思緒拉回,何三耳正敲着的指頭停了下來,沒錯,分寸!這分寸說的可不是對下,而是對外,對上。被自己強佔了田地的幾戶人家都是升斗細民,再要鬧,給點小錢打發便是。再關照那一都的都保,把事情捂在都保下,不會傳了出去,怎麼都起不了風浪。

什麼是分寸?這就是分寸!若是學那些沒有底蘊的暴發戶,動不動就出手打殺,毫無遮掩,芝麻大點事也鬧得沸沸揚揚,天下人皆知,那就是失了分寸。

要拿捏好分寸,就得有眼光,二十多年前他去催租,被佃戶傷了耳朵,卻依舊笑臉相對,可不是揣着一顆菩薩心,而是他瞅見了旁觀者裡有知府呂大防的家僕。相公家用他爲幹人,也不是用他的菩薩心,而是用他的眼光。

用這眼光審視過了自己的事,再審視劉盛所辦的王家林院事,何三耳心中篤定,王秀才不在了,王二郎還小,又隔了王麻子夫婦一層,怎麼也沾不上腥。

轉念將此事放下,何三耳踏踏廂板,吩咐車伕:“快一點,別讓縣尊老爺搶在了我的前頭!”

他正要趕去萬里橋南的對江樓,新任華陽知縣到衙不久,這位趙知縣的父親十多年前也知過華陽縣,留下了老大善名,縣人都以“小趙知縣”敬稱。借幾位與老趙知縣有交情的鄉老搭橋,何三耳在對江樓擺酒宴請,與小趙知縣熟絡關係,這纔是要務。

馬鞭爆響,瘦骨嶙峋的建昌馬加快了步子,馬車悠悠朝北行去。

“小趙知縣……”

林院書房裡,王衝正一邊與毛筆作鬥爭,一邊聽着鄧五的回報。

鄧五不愧是包打聽,兩三天裡就探來了何三耳的近況,還頗有職業精神地作了延伸調查,將最近上任的華陽知縣也摸了摸底。

“十來年前,小趙知縣的父親老趙知縣重修沙坎堰,灌田三萬多畝,華陽一縣人感恩戴德。前些年老趙知縣死了,縣裡鄉老還爲老趙知縣修了趙侯祠,就在南面十多裡處的江灣那,我跟爹孃去拜過,秀才公肯定也帶二郎去過。”

鄧五如邀功一般喋喋不休:“朝廷就是念着老趙知縣的善緣,才又把小趙知縣派了來。小趙知縣年方三十,據說是個方正君子,不過……”

鄧五盯着筆下正龍飛鳳舞的王衝,帶着點敬畏地勸解道:“能作到縣尊老爺,方正也該是有分寸的。二郎真要跟何三耳對上,鬧得大了,王相公家面前,小趙知縣還能不能方正,可就難說了。”

王衝擱筆,見鄧五的目光投過來,不動聲色地將已寫滿的宣紙揉作一團。他雖融合了原主的記憶,但寫字的手感還沒完全到位,一手毛筆字慘不忍睹,可不好讓鄧五瞧見。

“我哪會跟何三耳對上呢?不過是理清與叔嬸的關係而已。既與何三耳無關,這華陽知縣,不管是老趙還是小趙,不管是君子還是小人,與我都不相干嘛。”

他一邊揣摩鄧五取來的王何氏畫押,一邊說着言不由衷的話。

鄧五可不是已自帶乾糧住進家中,正揮着一根哨棒,在林子裡跟虎兒比比劃劃的王十一,對王衝的盤算隱隱有些感覺,苦笑道:“二郎還是信不過我,就不說實誠話,是怕五哥我多嘴漏出去麼?”

王衝看住鄧五,認真地道:“當然不是了,五哥你放心,我自有分寸……”

沉吟片刻,王衝再道:“就算跟何三耳對上,他畢竟是王相公家的人,行事也是有分寸的,毋需多慮。”

鄧五不知是敬佩還是無奈地嘆道:“二郎你啊……真是君子。”

君子?真當我會把何三耳看作善人?如果我不是名聲在外的王二郎,而是鄧五你這樣的細民,怕早就被何三耳這種人吃得骨頭都不剩了。至於分寸,分寸是鬥爭出來的,不是求人施捨來的。

王衝心中翻滾着來自上一世的感慨,又攤開一張宣紙,舉筆提腕。鄧五不好再擾他,攝着步子出了書房。

“使力得有法子,別看十一哥你力氣大,可不會法子,棍子上的力道還不如我呢!看仔細了……”

林子裡,虎兒正有板有眼地教導着王十一,王家祖輩傳下來一些粗淺的武學要則,小子也是有技在身的,正在過教頭的癮。說話間一個馬步搶前,旋腰抖臂,小哨棒兜起嗚嗚風聲,啪地拍在碗口粗的青竹上,嘩啦啦落下一片竹葉。

把虎兒比作幼虎,那麼身後的王十一就像是頭人立的巨熊,他憨憨一笑,也不動身形,手中那足有虎兒胳膊粗細的哨棒愣愣輪了出去,就聽波地一聲脆響,青竹應聲而裂,上半截喀喇喇倒栽下來。

王十一笑吟吟地問:“是這樣嗎?”

虎兒“哇噢”驚呼,嘴巴撐得大大的,好半天都合不攏。回過了神,卻高聲喊道:“是十一哥乾的!不是我!”

果然,瓶兒的脆聲幾乎是同時自竈房裡傳出來:“三哥你又在搗蛋了!”

纖弱的身軀追着聲音出現,瓶兒一手叉腰,一手指住一大一小兩個漢子,板着小臉道:“你們是要把這片林子刨平呀?有這力氣,還不砍柴去!老在這擾二哥!”

王十一也撓起了腦袋,跟虎兒相視苦笑,兩人乖乖丟下哨棒,取斧頭砍柴去了。看着這一幕,鄧五忽然有些妒嫉王十一,這小子沾着也姓王的便宜,快跟二郎他們混成一家人了,而自己……

瓶兒也瞧見了鄧五,甜甜招呼道:“五哥還要忙嗎?吃過飯再走吧,二哥教了我作蛋炒飯,很好吃的。”

小姑娘的脆聲像是熨斗,燙得鄧五心頭髮漲,那點妒嫉頓時沒了,他揚聲道:“還有事要幫二郎辦,下次再嘗瓶兒的手藝。”

說完向王十一示威般的揚揚下巴,大踏步邁出了院子。一邊走一邊還翻騰着雜念,真是奇怪了,之前不是不想趟二郎這攤渾水麼?現在聽二郎那話的意思,跟何三耳槓上的可能性很大,爲什麼自己一點都不怕,還覺得做事格外有勁呢?

回味着心中那股暖流,再想想之前成年累月撅着屁股戰黑土的日子,鄧五又覺得,就是這樣,活着纔有意思啊。

“再活一遍,最有意思的是什麼……”

夜色已深,王衝依舊在書房裡奮筆疾書,桌上已堆起了厚厚一疊紙,上面寫滿了字。若是一張張仔細地看,就能清晰看出,最初的字跡很是不堪,但越到後來越有樣子。而此時王衝筆下,一手端正清秀,又顯圓勁飛動的小楷如清泉一般,綿綿不絕地鋪灑在紙上。

“最有意思的是人生能夠從頭來過,彌補上一世的缺憾。”

一篇《尚書-五子之歌》寫成,王衝擱筆,欣慰地出了口長氣,總算將寫字的手感找回來了,不僅是原主的手感,還融入了新的變化。

原本的王衝,書法臨摹自黃庭堅,書房裡還能見黃庭堅的字帖,但一板一眼,很是凝重。現在他寫出的字跡,雖還缺些精緻謹細,卻多了一絲跳脫靈動,再沒了宛如雕版匠刻出來的死硬之氣。

上一世的缺憾在於執迷商場,忽略了人心和親情,以至於疏遠了父母,也總留不住身邊人。而這一世的缺憾,又是受累於過目不忘的神通,不知人情冷暖。

既已再世爲人,兩世的缺憾,他都要補回來,要作到這一點,現實的路子只有讀書,對讀書人來說,一手好字就是立身之基,可馬虎不得。

當然,此時還想不了那麼長遠,他連夜練字,還是要應對此時的處境,完成謀劃中最重要的一環。而他兩世爲人,又熬過了靈魂之痛,意志力遠強於常人,練字的苦累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油燈映亮了書房的窗紙,也將王衝執筆伏案的身影投在窗上,虎兒瓶兒就坐在對面廂房的門口,癡癡地看着。直到眼皮酸澀,哈欠不斷,才依依不捨地進屋入睡。

“十一哥,要聽故事嗎?”

進屋前,虎兒扯着還手握哨棒,端坐門前的王十一,來了這麼一句。

“是王三郎娶親的故事我就聽。”

王十一嘿嘿笑着,舉掌握住了虎兒砸來的小拳頭。

第137章 物非人非時已變第59章 真君真經機緣牽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25章 未曾發現的真實第83章 惡風蕩時問華夷第64章 貪心不足自挖坑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115章 故地重遊僰王山第49章 無負天命我自行第166章 巨碾滾滾擋者碎第102章 初戰試刃猶有憐第51章 小局大局皆入局第88章 情怨癡纏**亂第165章 點檢後路迎風浪第150章 道法相爭遇七仙第78章 胸有丘壑起帥帳第56章 舊夢如煙新夢漸第61章 盛春時節心始熱第48章 賢能奸邪一卷顯第28章 華陽縣學第63章 守正不正作瘋人第27章 歷史之網第159章 用心西南似迷茫第27章 歷史之網第51章 小局大局皆入局第83章 惡風蕩時問華夷第35章 風未迷眼人自亂第88章 情怨癡纏**亂第63章 守正不正作瘋人第1章 華陽神童第89章 廿載姻緣一陷牽第124章 危機四起明暗來第97章 以彼還彼雙星競第100章 百戰初歷試陣前第169章 洗卻鉛華夷事畢第119章 興文屯田新途啓第18章 王門焚匾的善惡之名第117章 燃猴焚囤僰亂定第8章 相公家的規矩第30章 你行的,我相信你第7章 人心之能第48章 賢能奸邪一卷顯第76章 亂潮覆來苦織網第47章 善政惡果誰與辨第150章 道法相爭遇七仙第128章 雙餌齊下待收繭第59章 真君真經機緣牽第21章 烏龍與黑材料第164章 君子反水危崖現第8章 相公家的規矩第52章 法不救人人自救第127章 瀘南定局約盟事第58章 天意難測禍福偕第93章 密網陰織雷隱鳴第105章 置之死地上賭船第88章 情怨癡纏**亂第50章 驚風密雨爭分秒第100章 百戰初歷試陣前第2章 天罰王家第一版三十八章 石磨碾豆誰身碎第117章 燃猴焚囤僰亂定第137章 物非人非時已變第63章 守正不正作瘋人第55章 微瀾雖滅怒濤蘊第151章 機緣不識傷十年第114章 風聲雲角蘊有年第128章 雙餌齊下待收繭第158章 霧裡看人浮暗影第94章 天涯咫尺不知心第60章 誰入道中誰爲道第105章 置之死地上賭船第163章 借力預推歷史磨第81章 潛龍在淵見祥瑞第145章 洪流搏浪逆勢志第148章 龍威曲影鴉雀爭第168章 有進無退冤旁甘第62章 事業初展女兒憐第67章 變亂驟起人心慌第122章 興文新顏見舊怨第118章 盛衰之相知天命第115章 故地重遊僰王山第91章 美滿如風難留痕第22章 夢斷十里渡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46章 仁政表裡何所問第88章 情怨癡纏**亂第45章 大雪翻年風隱潛第167章 變中有變再生變第119章 興文屯田新途啓第68章 誰人天下誰載覆第50章 驚風密雨爭分秒第145章 洪流搏浪逆勢志第159章 用心西南似迷茫第155章 臨別汴梁析心變第44章 君子以自強不息第125章 轉危爲機殺劫現第70章 紛香滿坊狂蜂襲第154章 羣盜分贓國作私第148章 龍威曲影鴉雀爭第143章 公私相織浪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