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

紀蒿深受漢儒劉伶之薰陶,她借鑑漢朝少府與大司農普遍採用的財賦司會收支法,早在拘愚城時便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管理財賦方法。即對財物收支採取“日計月會”之法,並分別設計有“計簿”、“簿書”兩種會計賬冊,用以登記十分繁瑣複雜的會計事項。

具體方法爲,每日零星進出,要逐項進行計和算,簡稱爲計,逐項記入計簿。而每月、每季和每年,要進行一次總合計、算,簡稱爲會,結果要詳細記入簿書。每月、每季和每年,都要依據簿書,編制“進繳表”(注:即類似於今利潤表)和“存用表”(注:即類似於今資產負債表)。

這些計官和會官,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他們都是當時頂尖的人才。司會署不管是計吏還是會官,都需要進行大量的賬目計算。因此,這些計官、會官隨身都會揹着一袋算籌①,都必須掌握算籌和珠算②絕技,偌大的廳堂地面,擺滿算籌,看得淳于薊、田慮等將目瞪口呆。

通過這套嚴格的會計系統,商尉紀蒿對商道貿易、各國市尉府的自營、商隊收益、南道各國的農牧貿果酒等經營,都管理得井井有條,絲絲入扣。商尉府量入爲出、廣開財源,爲班超的漢使府經略西域提供了強有力的財政支撐。

說起來,蒲犁州市尉府就是商尉府的縮小版,其組織形式與運作機制與商尉府如出一轍。

權耜是康居國屬國古魚國人,與慄弋人同爲一個族源。魚國後裔大量進入疏勒國,多成爲疏勒國貴族,生活在盤橐城內外。魚國人與慄弋人一樣,自古便擅長跑駝交易,有算籌、腹算天賦。權耜早先在權魚的貨棧任計官,紀蒿成立商尉府時,完全以權魚的貨棧爲班底,權耜便成爲計史監出類拔萃的計官之一。

權耜出任蒲犁谷市尉府市尉,在他之下設有司會丞、市監丞、農牧丞、傳驛丞、護商丞六個部門。

司會丞下又分別設有計史監、會史監兩個會計部門,負責收支記錄、結算和款項進出。市監丞下又設若干小部門,負責提供關防服務和管理商隊、客棧、貨棧等自營事務,收取關稅和市租費,管理大市和軍市。農牧丞負責管理所在國的農牧事務,籌集糧秣和草料等。傳驛丞負責管理驛道驛置驛傳,與各國的外交事務。護商丞則負責剿匪,並保護商隊權益!

其實,一路看下來,包括淳于薊、田慮在內,衆將是越看越糊塗、越頭暈。所謂隔行職隔山,他們對代商尉紀蒿、府丞蠕蠕、樓蘭市尉權魚兒、崑崙市尉昆蘭等商尉府官員再不敢輕視,相反卻佩服得頂禮膜拜。

當家方知柴米貴,男人在前方打仗,女人在後方經營。跟隨漢大使班超打打殺殺了幾年,弄了半天,經略西域絕不僅僅是打仗殺敵這麼簡單,漢使府幾乎所有的瑣事,西域整整大半個天,原來都是夫人瘦弱的雙肩獨自撐了下來!

見淳于薊、田慮帶着衆將恭恭敬敬地向她和蠕蠕鞠了一躬,紀蒿卻略帶心酸地感嘆道,“養一營千人軍隊容易麼,需舉國之力啊。僅靠商尉府摳出一塊一塊銅板還遠遠不夠,右相權大人的考工署、盤橐廄,負責監製甲服盾牌弩矢兵械,沽買戰馬,更是操盡了心的!”

建初二年(公元77年)春三月初,蔥嶺之上的蒲犁谷仍大雪瀰漫,匪患未完全靖清,但漢大使班超突然自盤橐城派來信使傳令。

“自去年十一月聖上下‘閉關詔’起幾月來,軍心動盪,局面或將有變。車師後國妃韓珏,已還於闐,積勞成疾,命懸奄奄,吾深憐之。現着昆蘭返西夜國主持國政,令兀然、弗圖(注:淳于薊、田慮分別字兀然、弗圖)使于闐看望韓夫人,並速返赤河,共商大計!”

給紀蒿的信函則簡短得多,“局勢或有變,令商尉速返盤橐!”

這是班超在正式公文中第一次稱紀蒿爲商尉,取消了前面的那個“代”字,意義非凡,衆將一齊賀喜,但紀蒿卻無丁點欣喜。

這兩封驛函都極其少見地略帶倉皇之感,淳于薊、田慮、紀蒿、昆蘭接令後無不大驚。漢軍北道的大潰敗如瘟疫一般仍在蔓延,聖上在此時下閉關詔,將令西域漢軍雪上加霜,北線最後一個堡壘伊吾廬城即將得而復失,西域南道各國人心惶惶,南道各國貴族和北道各國必蠢蠢欲動!

他們都有不好感覺,閉關詔割裂漢使團與中原聯繫,局勢一直在變壞,但到如此程度還是令他們心驚,現在連道行深厚、木訥寡言的漢大使班超都有點倉皇感了。非常時刻,淳于薊、紀蒿、田慮和昆蘭自然更不敢耽擱分毫。

淳于薊迅速升帳,令旋耶扎羅護商營、薩里庫勒懸度營繼續負責剿匪,剿匪完畢後懸度營則返回西夜國歸建,旋耶扎羅暫時駐守蒲犁谷。令權耜快速組建蒲犁谷州兵、同時也爲市尉府府兵,逐步承擔起維護從蒲犁谷城至高附城之間商道暢通的使命,使護商營能騰出手來管護整個萬里商道。

一切安排完畢,紀蒿帶着蠕蠕由旋耶扎羅的護商營派兵護衛,先行離開蒲犁谷返回盤橐城。淳于薊則將北風交由權耜看護,他和田慮、昆蘭迅速啓程翻越喀刺崑崙澗道下山。昆蘭直接返回她的西夜國呼犍谷城,而淳于薊與田慮則帶着漢使團前軍小隊,越過茫茫的皮山戈壁,快馬加鞭趕赴于闐國西城!

山上依然寒冷如冬,可山下卻是陽春三月,和風煦煦,萬木吐綠,充滿生機!

剛進入于闐國境內,便從前來迎接他們的皮山州西皮水大營千騎長口中得知,車師後國王妃韓珏已經病危。淳于薊、田慮疾馳崑崙山下的韓苑,吳英、錦孃親至轅門迎接,原來她們前兩天剛從赤河城前線匆匆趕了過來。

“副使,阿姊硬撐着一口氣不嚥下,或爲等大人也……”

吳英、錦娘將淳于薊一行接進韓苑,從莊苑轅門至穿過三進院門來到韓苑的內院,這個夯土高牆環繞、四角有堅固箭樓的精緻小院,是韓苑內部最核心的堡壘。即便韓苑外牆防禦體系被攻破,想攻破這個院中堡壘也絕非易事。即便這個堡壘也被攻破,吳英和錦娘也可以通過隱秘的地下通道逃向崑崙山中。

此時韓苑內被一片悲傷的氣氛籠罩着,淳于薊、田慮隨着吳英與錦娘快速進入內室小院正房的上頭房中。房間很大,充滿溫馨的女人氣息,可此時右將昷枂、五十長獷巳羊與數卒跪於榻前地上,而榻上蓋在錦緞被下的婦人身材瘦小,臉色臘黃,已經奄奄一息,她難捨難分地拉着一對十四五歲小兒女的小手,已經說不出話兒來,兩小兒女則在嚶嚶地哽咽着。

吳英上前撫着婦人已無血色的臉龐,小聲道,“阿姊,大漢從未忘記吾韓氏。漢大使班大人派副使淳于大人、田慮將軍,專程來看望汝了……”

正在迷離中的韓珏聞言,慢慢地睜開了雙眼,一雙無神的目光定定地看着面色鐵青的淳于薊。淳于薊趕緊抱拳躬身小聲道,“王妃受苦了!韓融大人乃河西軍大將,以一人身危而扶西域,漢人世代不忘。汝姊妹流落西域,受盡磨難,不改吾漢人本色。汝身陷危境,襄助耿校尉,更是功在千秋。吾代漢大使班超司馬,專程來看望王妃,祝王妃早日康復,再領車師後國!”

這話從漢副使的口中說出,對韓珏來說真是非同小可啊。

曾幾何時,其翁韓融孤身入西域,隻手扶危難,單纓濟蒼天。韓大人遇害後,韓氏一族百餘人幾乎盡亡,僅韓珏、吳英姊妹二人死裡逃生,流落沙海南北,受盡顛沛流離。她們就象是與阿母失散後的孤兒,曾經受盡欺凌,無依無靠。但是,她們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韓融的後人,她們從來沒有忘記韓氏一族肩頭的使命!

現在,在韓珏奄奄一息之時,漢大使派人來了,副使淳于薊這一席話令吳英、錦娘和韓苑衆婦都痛哭失聲!

————————————————

注①:算籌爲一根根同樣長短和粗細的小棍子,多用竹子製成,通過縱橫兩種排列方式來表示數字,並進行十進位制的加減乘除運算,是中國古代先民最偉大的發明創造之一。算籌的出現年代已經不可考,最晚約出現於春秋晚期、戰國初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計算乘法的“九九”表和乘法口訣,當發明在這一段時間。

注②:算盤是古代先民在算籌的基礎上,又一偉大的發明創造。“珠算”一詞最早見於東漢徐嶽所撰《數術記遺》,“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即把木板刻爲3部分,上、下兩部分是停遊珠用的,中間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顆珠,上面一顆珠與下面四顆珠用顏色來區別,後稱之爲“檔”。上面一珠當五,下面四珠每珠當一。

這一史實說明,最遲至東漢中晚期,珠算即已代替算籌進行加減乘除計算。從算籌至珠算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一項發明創造都是由於生產實踐的需要才應運而生。珠算的出現也是東漢商業文明高度發達的產物,當時複雜的算籌已經無法承擔繁雜的計算,從簡單的珠算到東漢晚期徐嶽發明算盤,其間理當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因此,本書將珠算也作爲商尉府算法之一。

————————————————

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十一章 一夥強人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十八章 活剮法師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二十六章 兄妹鬥智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十九章 公器私用第四十七章 計取堅城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二十四章 戰端再起第二十章 治疏勒策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十章 蔥嶺戰局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三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十七章 舌戰衆將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六章 戰略迂迴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十四章 山窮水復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三十章 兵陷絕境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六章 市井人生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二十六章 兄妹鬥智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十一章 華山遇襲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六章 夜咒毳賊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四十二章 畫策事漢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一章 秘境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