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各種心思

精衛風光了一夜,載灃鬱悶了一夜,回到家後再也忍不樂地說道:“汪精衛好大的排場,差點就超過本王成婚的時候了。”

瓜爾佳氏撲哧一聲笑出聲來:“王爺是小氣了!”

“也不是小氣,皇上的心思我明白,無非是借收攬汪精衛來收攬人心,做個例子給革命黨看。可汪兆銘並不是革命黨頭號人物,現在這般厚待,將來如果孫文、黃興來降,是不是連本王都要給他們挪個地方?”載灃咕咚咕咚喝下兩口水後道,“就爲了他,本王前幾天在大內演了一齣戲,今晚上又演了一出,咱這攝政王都快變成了跑龍套的了。”

“王爺休要氣惱,爲皇上辦差都是應當,哪裡分正角還是龍套?再說了,有皇上在,他就是正主兒,其餘不都是龍套麼?”

聽這麼一說,載灃覺得氣順多了。

“王爺,臣妾覺得有一樣好事。”

“什麼?”

“您這攝政王的封號可以去掉了。”

“怎麼說?”載灃雖然講“怎麼說”,但聽上去更像對這個封號戀戀不捨。

瓜爾佳氏一眼就看出了丈夫的小心思,也不點破,只嘆口氣說:“本來您是皇上的親弟弟,這個親王已經有些與衆不同,偏王爺還頂着攝政王的帽子,一下就成爲衆矢之的。如果革命黨執迷不悟,萬一再有第二個、第三個汪精衛,王爺還有這麼好的運氣麼?”

載灃是個沒主意的,一聽這話後背脊冷汗直冒。連連點頭……

第二天。急着去辭攝政王帽子地載灃還未出門,載澤和載濤兩兄弟卻把官司打到了府上,主要卻是圍繞張南皮變通旗制地主張。

在財政清理一事大獲成功後。載澤便將矛頭轉向了張之洞,很想把他也拉下馬來。他撿起袁世凱“香帥是搞學問的,我卻是辦實事的”地說法諷刺張之洞“爲官數十年,猶是書生之見”,眼裡頗有目空一切的架勢。當然他的用心路人皆知。

張之洞已經一病不起,再加有楊士驤的前車之鑑。一班同僚要麼不置可否,要麼就隨口符合,弄得載澤以爲自己盡在人心,氣焰愈盛,唯獨載濤不肯賣賬。

“香帥是不是書生之見我不想深究,但我倒覺得變通旗制這事他卻說了真話,眼光也很長遠。老大哥是度支部尚書,理財之道應該比我更懂。無非是開源節流的法子。咱們旗人每月坐領錢糧,做鐵桿莊稼,成天不幹正事,遛遛鳥。玩玩古薰,都成廢人了。當年太祖皇帝時說‘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咱們八旗子弟現在至少該有吧?還敵得過誰?洪楊起事要不是靠了湘、淮軍,咱們兄弟恐怕都廢了,這會兒還不知道在哪個旮旯哭呢。這次禁衛軍招人,鐵寶臣原先是主張全用旗人的,結果後來一招募,得,十個九個不行,連我都覺得丟面子。”

一聽這哥倆地爭執,載灃眉頭便皺了起來。一個是自己的親兄弟,一個是自己最敬重的堂兄,想了半天才和稀泥道:“如能替旗人找出一條生路,不致於每年虛耗國家錢糧,自然是件大好事。”

“只怕辦不到!”載澤冷笑連連。

“如何辦不到?”載濤反脣相譏,“這次禁衛軍招的旗人都放棄了世祿。”

“有皇餉可拿自然不把世祿放在眼裡。”

“皇餉不是永久的,將來退了禁衛軍的役就拿不到了。再說有人所得皇餉還遠不如世祿多,你看恭王爺就知道,他原本依親王例一年有一萬餘兩銀子,現在做了禁衛軍的軍官一共總共只有幾千兩的軍餉,不也一樣放棄了麼!”

“你們怎麼想我不懂,我只說一般旗人會反對!”

“只要辦法好,就不會反對!”載濤情緒有些激動,“這事非辦通不可,不然漢人不服——都是大清子民,憑什麼旗人就該不勞而獲?原來八旗是打天下,不勞而獲勉強還有些道理,可打天下過去多少年頭了?子孫一個個都躺在祖宗功勞簿上吃俸祿,丟人不丟人?五哥,你是攝政王又是軍機,雖然你不想管事,但這事你落不了空地,不管想不想,你都得有個成見。”

說完,載濤起身去後堂見老福

“你看!”載灃對載澤苦笑。載濤在老醇王一系中排行最小,最得老福晉疼愛,大家平日也都讓着他,載灃這個哥哥更是好說話,只有一臉無奈。

“那也不能縱着!”載澤沉着臉,“老七實在太不懂事,出了一趟洋,尾巴都能翹到天上去,怎麼經常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載澤原本是句牢騷話,沒想到載濤聽力極好,聽到載澤在背後編排他,一個轉身又回來了,毫不客氣地反駁說,“你說我長他人志氣,不錯!只怪咱們自己不爭氣,有多少個有明見的?剪個辮子都有人唧唧歪歪,要不是皇上堅心似鐵,恐怕這會兒又讓你們翻江倒海了。”

“辮子我不也剪了麼?”

“辮子你是剪了,但張南皮那個幣制說帖你爲什麼不同意?”張之洞以他在湖北的試辦經驗一直主張改鑄重一兩的銀幣。在這份說帖中他不僅主張鑄一兩,還要求鑄五錢、一錢、五分共四種銀圓,以前兩種爲主幣,後兩種爲輔幣。交度支部審議後載澤等人列出種種理由加以否定。

聽對方舊事重提,載澤一時不明白載濤地心意,便愣在那裡,無言以對。載怕再說下去鬧僵了,連忙說:“老七不要胡鬧,張南皮的說帖我也看過地,不僅老大哥反對,軍機和其他要員幾乎就沒人贊同的。”

“五哥,你不懂我不怪你,這本來就不是你管之事;你不贊成我也理解,你是隨大流的好好先生,自然不會忤逆衆人之意。但老大哥不會不知道吧?”載濤將矛頭重新指向了載澤,“連我都懂得一兩重的銀元就是一兩,根本就沒什麼花樣。若是仍照舊例鑄七錢二分的銀元,那花樣就來了。”

由於銀元有各省鑄造,成色不一,重量迥異,各省解京餉到度支部後,部裡便會藉着“補平”、“補色”等各項名目在計算摺合銀兩時動手腳,弄出許多好處層層豐潤。有人做過統計,京餉一般要多付出上的損耗才能完成任務。

“不然你們堂官就沒了額外的飯食銀子。其實,老大哥拿到手的‘飯食銀子’很有限,部裡下面人從中搗鬼,摟得錢比你多十倍還不止。這次禁衛軍出洋考察要換洋人貨幣,都有人敢拿這個做文章,恭王爺差點沒拔出白虹刀來砍人!我本來從不知道這裡還有那麼多歪門邪道,出了趟洋全明白了——就爲了自己這麼丁點的好處,你們都能把一項挺好的改革打下去,還要在我這裡編排說人家是書生之見,我就不服!”

載澤氣得幹坐在那裡,好半晌動彈不得。

“喝茶喝茶!”載灃看載濤怒氣衝衝的模樣也不敢訓斥,只好繼續圓場。

載澤半天后才蹦出一句:“皇上不也反對鑄一兩的銀元麼?怎麼到了你的口中,卻完全變成了度支部的一己之私?”

“皇上?不錯,皇上是說要鑄七錢二分的,可你光抓着這個不放有什麼用,他還有個前提——今後要廢兩改元,天下貨幣全部以7錢元爲本幣,當然該鑄七錢二分的銀元。我倒是在想,到了那時你們會不會矛頭一轉,又說要鑄重一兩的了。”

說完,載濤昂着頭去見老祖宗了,把載澤鬧得個大紅臉。

載灃勸道:“算了,別往心裡去,我正要入宮去求皇上呢,被你們兩個一鬧,這下都晚了。”

聽說載灃要辭攝政王的頭銜,載澤張大了嘴,好半天才有氣無力地說了一句:“王爺這麼考慮,也有一定道理,唉,國事艱難,好自爲之吧。”

……

南洋,革命黨的秘密據點內,孫中山暴跳如雷,將手中的報紙撕得粉碎:“禁衛軍儀仗、八親王道賀、樑、楊爲主婚人,好大的氣派,好大的手筆哇!”

“孫先生,會不會是清廷的離間計?”

“離間?他又不是白癡,有笑成如此燦爛的囚犯麼?”孫中山大怒,“這樣的叛徒,必須剷除,剷除!”

第87章 表面功夫第85章 軍歌嘹亮第78章 步步爲營第6章 折戟炮戰第40章 雷霆震怒第78章 借力打力第20章 咬牙堅持第71章 利益交換第38章 不歡而散第33章 以退爲進第44章 顛撲不破過渡內閣時期帝國主要中央機構及人員第89章 最後攤牌第76章 黑虎掏心第16章 內緊外鬆第98章 國內建設第54章 國會大廈第2章 試點湖北第10章 變亂紛呈第62章 另有用意第16章 內緊外鬆第9章 以暴制暴第72章 校場展示第1章 秘密佈置第79章 面授機宜第38章 刺客來臨第31章 果有天書第87章 表面功夫第9章 以暴制暴第4章 陰謀詭計第18章 職官考試第47章 針鋒相對第53章 不可收拾第74章 創新思路第9章 先易後難第16章 離鄉情怯第3章 決不退讓第63章 親王鬧事第79章 面授機宜第69章 軍工事業卷首語第96章 各有招法第14章 謀定後動第30章 語重心長第93章 步步緊逼第66章 以權制權第50章 廢兩改元第36章 當頭一棒第35章 虛虛實實第57章 御案九件第9章 進退失據第22章 怒不可遏第11章 血戰武昌第85章 軍歌嘹亮第34章 牽動心絃第45章 不虛此行第35章 作繭自縛第50章 廢兩改元第23章 深明大義第94章 趁勢改革第36章 當頭一棒第28章 心亂如麻第37章 狗急跳牆第39章 分道揚鑣第15章 惴惴不安第15章 兵事興革第36章 多方觸談第37章 爭吵不休第55章 首日議程第41章 廣而告之第92章 善後處理第32章 官制改革第70章 臺前幕後第78章 步步爲營第94章 趁勢改革第89章 最後攤牌第17章 鞠躬盡瘁第24章 走出陰影第47章 過於輕敵第55章 左右爲難第18章 精兵強將第11章 血戰武昌第28章 深謀遠慮第94章 虛晃一槍第4章 智困梟雄第97章 深入調整第42章 五體投地第19章 火從天降第9章 先易後難第32章 不速之客第47章 華美篇章第48章 沉着應戰第35章 作繭自縛第56章 中外同理第75章 禁衛軍容第61章 明察暗訪第20章 恩威並施第17章 弦外之音第7章 大浪涌來第4章 智困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