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釜底抽薪

日的頤和園到處鬱鬱蔥蔥,樹葉像是綠得要滴下水來 盎然;恰到好處的亭臺樓閣圍繞着嵯峨宏偉的大殿往往點綴其中,遠遠望去與周圍景色渾然一體,絲毫不覺得突兀;昆明湖上清風徐來,碧波盪漾,好一派炫麗風光。這座慈禧挪用大批海軍軍費、耗盡清廷剩餘財力、靡費數萬人工的皇家園林在這樣的特殊時節,散發出她的獨特魅 力。

若是真的遊賞其間,把玩風物,倒也可能讓人流連忘返。可惜興致總由心情決定,心態壞了,便是最好的良辰美景都難以挽回。林廣宇一聲令下,第二天禁衛軍便簇擁着那、盛兩人搬了進來。“賞頤和園避 暑”的說法聽上去無比尊崇,讓人充分享受皇太后的待遇,實際上卻是一處死地。上一位頤和園的過客楊士驤就在園中“養痾”期間病 死,死後身敗名裂,家產抄沒,所幸聖君仁慈,沒有享受到開棺戮屍的待遇。

一想到此節,盛宣懷當場就魂飛魄散,差點癱倒在地,心情惡劣得無以復加。進了頤和園之後茶飯不思,不到三天便形容憔悴,整個人活活瘦了一圈。

那桐雖是胸有成竹,還有點且看西洋鏡的想法,臉色雖也有變化,終歸還算平靜,只是腿肚子依稀有些抽動。進了頤和園後佯作鎮靜,每日吟詩作詞,一派自得模樣,但偶然之間卻還有一種抹不過去的焦慮。

羣臣雖然一時之間弄不清楚到底是那倒還是盛倒,但兩人終究要倒掉一個,那些對那、盛俱無好感的大臣倒是暗喜。只是經過這番搗騰。“頤和園”三字名頭大響。逐漸成爲貪贓枉法之徒地禁地,只要去了便沒有好下場。後來,大臣相互之間攻訐罵到緊要處。最具火藥味地一句便是:“我看,你離去頤和園的日子也不遠了。”

“維新年間,‘頤和園’三字足爲亂臣賊子懼!”

《國史講義》,中華書局1966 版。

……

養心殿裡,皇帝先行召見作爲重要證人的樑士 ,岑春煊原本打算一早上就動身去上海。但召見之時卻依然出現在養心殿,眼神頗值得琢磨。

“那桐條陳中地情況都是你提供的?”

“是,臣敢擔保句句屬實。”

“他什麼時候變成青天大老爺了?你要參誰、劾誰,放着朕這裡不來進言,放着成羣的御史不去呼籲,放着法部、大理院不去舉報,偏偏要找他,騙誰呢?”

這是什麼意思?一聽這話。樑士 臉色大變,額頭上汗潺潺而下,嘴上卻兀自強硬:“那中堂前次來查李德順一案,偶然談起有人大肆盜賣國家路權中飽私囊而義憤填膺。臣以爲中堂上達天聽,爲人老成謀 國。此事又事關機密,臣以下屬劾上官,已屬驚世駭俗,非格外謹慎不可。”

這當然是假話,樑士 雖和盛宣懷不對路,但並沒有非去盛不可的念頭,所作所爲實是出於那桐的授意他極欲倒盛,自然要不遺餘力蒐羅各類資料,但那、盛兩人往來並不頻繁,職責亦無交叉,如何能探知得詳?故樑士 的角色便當仁不讓。

但反過來說,那桐地用心就異常值得懷疑。這幅爲民請命的假模樣林廣宇只消一句話便戳破了:“恐怕,大義凜然是假,挾私報復是真;痛心疾首是表,取而代之纔是裡吧。”

“那中堂如何辦事,臣不敢妄加揣度。”

“好一個‘不敢妄加揣度’,他的心思你真的不明白?怕是揣着明白裝糊塗吧?”

被這麼一質問,樑士 反倒冷靜下來,說道:“皇上,不管臣動機如何,辦這事於理於法並無過錯。事情緣由,不在私心在公道,首在事實,臣只求無愧於心便好。”

“無愧於心?哼哼,樑士 ,你很會說話。”林廣宇冷笑一聲,扔下一本摺子,“你自己看看,如何無愧於心?”

揭開第一頁,便是“參劾大學士那桐貪贓枉法折”一看具名,居然寫着岑春煊三個字,樑士 背上一陣寒意,剛剛用眼角餘光偷偷瞥了一眼,只見一旁侍立的岑春煊眼神炯炯,目光如劍般犀利,直朝自己刺 來,唬得他當即低下頭去。

越往下翻,樑士 越感到手足冰冷

顫抖,查辦李德順一案時原本以爲神不知鬼不覺之舉 裡面赫然陳列,雖然沒有羅列具體數額,但字字句句無一不指向他用錢封住兩個欽差之口的事實。

“這……這……臣不清楚,會不會是弄錯了?”

“弄錯?朕倒也希望弄錯了。不過按你剛纔的說法,錯不錯不幹私心或動機,只幹事實。若查證屬實,錯與不錯又有何區別?至於屬實與否,簡單,熊希齡既然能將北洋這潭混水探個清楚,想必也能將鐵路總局查個明白,要不要明天便派督查官去鐵路局清理賬目?”

“皇上……”樑士 匍匐在地,期期艾艾說不出話來。

“朕倒是不清楚,你所謂無愧於心,不知道無愧的是哪個心?李德順本來就有罪,你花錢也沒保住他;你本來就無罪,也用不着花錢。這一花錢,現在反倒有個挪用公款之罪。”

“臣死罪,死罪。”

“你不用‘死罪死罪’說得這麼淒涼,你樑士 是命硬之人,當年樑頭康足地評斷也讓你捱過來了,可見還有兩把刷子。要治罪,朕只要下道聖旨,讓你一起去頤和園避暑便可,何必多費口舌?”

一聽到“頤和園”這三字,樑士 渾身發抖,進了那裡還會有好下場麼?

“你不要以爲辦事隱秘,可以神不知鬼不覺,你的所作所爲,朕所知甚詳。擡頭三尺有神靈,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朕思來想去,只覺得人才難得,不忍如此對你而已……打點各方、取媚上官、專以結交爲能事不是你一人過錯,板子全打到你身上也有失公平。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有些規矩一直以來都沒做好,朕也理解你們的苦衷權臣當道,不正之風橫行,就是想辦點爲國爲民的好事都要四處孝敬,‘政以賄成’,這國家怎一個弊字了得?”林廣宇頓了頓,“寬宥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要說實話。”

“皇上……”樑士 感動得痛哭流涕。

岑春煊插話:“樑士 ,你既是郵傳部地老人,便該知道朱寶奎之事,朱當年何等跋扈,老夫劾之還不是手到擒來?難道你還硬過他去?之所以隱忍不發,實在是覺得你無大錯,爲人亦算正派,挽回鐵路利權一節上又多有建樹,故一直在皇上面前替你求情,希望給你一個幡然醒悟的機會,難道到現在你還要顧左右而言他麼?”

響鼓不用重擂,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樑士 再不明白,就是天下第一號白癡。趕緊爬上前兩步:“多謝中堂大人迴護之恩。”

“該謝地不是我,是皇上。”

樑士 重重地磕頭:“皇上,臣知錯了……”

林廣宇和岑春煊相視一笑,一番敲打過後,樑士 乖乖服了軟。

“差事好生辦着,把能耐顯出來,朕如此保你,可不能讓朕失望纔是。”林廣宇見火候已差不多,又使出懷柔大法,“昭信債券資本即將到位,鐵路修建便是大頭,張庫鐵路(張家口至蒙古庫倫,南北向,與京張鐵路相連)、張綏線(張家口至綏遠,東西向,同樣與京張鐵路相連)隴海鐵路(海州至甘肅,東西向,與京漢鐵路、津浦鐵路相交)貫穿要害之地,關係國家命脈,與國防至關重要,朕極爲着急,極欲早日建成。除一般事務可允德人蔘與外,各項大權都要統於本國,不可再假手他國,你回去後好生思考一番,究竟如何着手,如何分期,儘快拿出方案。”

一聽這事,樑士 眼睛頓時放亮,皇帝欲大修鐵路,又點明這件事由自己全權主辦,賞識、重用之意躍然紙上,心情極爲激動,直起身子大聲應道:“請皇上放心,臣一定鞠躬盡瘁,不辱使命。”

“這事便由你主辦,辦得好,郵傳部現成有尚書的位置空着;辦不好,我看……”

ωωω● Tтká n● CΟ

“辦不好,請皇上將臣前有之罪一併懲處。”樑士 的回答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岑春煊也是面露笑容,這招釜底抽薪,既爲皇帝收攬了一名人才,又給那、盛鬥法釜底抽薪,真不枉我一番苦心……

第46章 晉封爵位第19節 棋高一着第89章 最後攤牌第45章 不虛此行第74章 創新思路第28章 心亂如麻第75章 禁衛軍容第9章 以暴制暴第39章 曉之以理第21章 出動新銳第27章 相互妥協第26章 應對之策第35章 虛虛實實第22章 勢在必然第18章 精兵強將第32章 不速之客第89章 最後攤牌第20章 咬牙堅持第97章 深入調整第91章 禍水旁引第96章 皇位繼承第90章 危在旦夕第6章 折戟炮戰第9章 以暴制暴第17章 鞠躬盡瘁第87章 表面功夫第32章 新的方案第31章 果有天書第31章 暴起發難第82章 劍指廣州第6章 寧缺毋濫第21章 偉大母愛第28章 心亂如麻第60章 五權制衡第86章 猝然發動第67章 紛至沓來第8章 滿頭大汗第16章 緊鑼密鼓第13章 暗藏殺機第52章 維新重寶第31章 半推半就第17章 蓋棺論定第12章 大張旗鼓第82章 劍指廣州第59章 錦囊妙計第80章 亡命天涯第73章 明修棧道第42章 五體投地第23章 內外有別第32章 官制改革第7章 多事之秋第67章 國防經費第52章 狗急跳牆第4章 陰謀詭計第26章 應對之策第24章 兩全其美第72章 惡有惡報第13章 轉危爲安第51章 積極穩妥第84章 睚眥必報第82章 劍指廣州第76章 校閱大典第40章 最後時刻第4章 東亞角逐第38章 刺客來臨第40章 雷霆震怒第39章 平地驚雷第51章 釜底抽薪第33章 各顯神通第24章 走出陰影過渡內閣時期帝國主要中央機構及人員第19章 考題買賣第82章 劍指廣州第27章 暗度陳倉第2章 試點湖北第13章 暗藏殺機第11章 憲政精髓第71章 國造機槍第13章 僞託神蹟第68章 彌留之際第19章 推心置腹第100章 新的起點第82章 劍指廣州第35章 虛虛實實第64章 痛下決心第64章 痛下決心第12章 快速炮擊第28章 體察聖意第20章 誘之以利第28章 深謀遠慮第95章 制度改良第46章 置身事外第22章 怒不可遏第30章 既往不咎第73章 明修棧道第57章 推心置腹第90章 危在旦夕第63章 親王鬧事第11章 雷霆萬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