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道心

船行於野,岐王道:“自始皇帝一統山東六國,時至今日,以我漢唐之威,早就應該拓疆萬里,不讓嬴政專美於前。可思來想去,除漢武帝與本朝太宗,好似我們做得並不好。

“若是依照大秦興起、爭霸、一統、開疆的時間步驟,此時此刻,我們當有無法計量的國土纔是。”

這是一個現實問題,也是歷史問題,李曄笑了笑,“原因很多,最重要的無非兩點,一是文明水平不夠,疆土太大,能打下來,卻不能有效掌控;二是國家內部,統治階層對百姓的壓榨過於嚴重,導致大部分國力都成了權貴的私人財富。

“大唐修真文明發展到現在,足以再統治萬里疆域,若是修真文明發展不受阻礙,過上幾十年,再多國土也能有效控制,唯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要讓權貴將國力吐出來。”

岐王微微蹙眉,“權貴侵吞了國家力量?”

李曄看着她道:“你以爲,秦國爲何自商鞅變法後,就變得無比強大?是憑空多出來了許多虛空力量?當然不是。只是在此之前,貴族掌握着大量封地、人口、財富,沒有爲國所用,百姓的潛力也沒有被激發出來,成爲國家力量。

“商鞅變法,變貴族體制爲官僚體制,說到底,是剔除了爬在國家、百姓身上吸血的惡鬼,在那個時代,最大限度讓國民力量成爲了國家力量。”

岐王想了想,明白了一些關節,有些關節卻更加迷糊。

她不解地道:“秦國之後,就沒有貴族了?若是沒有,這都過去了千年,皇朝早就應該國土無疆,若是有......歷史豈不是在倒退?”

李曄喟嘆一聲,面對看不到盡頭的湯湯渭水,深思悠遠,眼神沉痛。

他道:“人活着,追根揭底,是爲了自己活着,而不是爲了國家活着。雖說國家強大、開疆拓土,個人也會受益,但能左右國家局面的人,就太少了,絕大部分人就算有雄心壯志,也只能活自己。

“秦朝之後,雖然有所反覆,但傳統意義上的封地貴族,的確是漸漸消失乾淨。然而地主卻不曾消失,農業社會中,土地是財富的根本與象徵,無論是官員還是大戶,都會大肆兼併土地,成爲新的權貴。

“百姓失去土地,淪爲佃戶,甚至是成爲流民,他們跟先秦時代的奴隸有多大差別?沒有本質區別,命不由己,連自己的生存資格都無法保證。國家力量被權貴吞噬,國家其實就沒多少力量了。

“到了這個時候,國家就分外孱弱,若有動盪,無論是外敵入侵,還是重臣反叛,亦或是百姓造反,國家無力擺平局面,就只能滅亡。皇朝更迭,根本原因就在這裡。”

這番話說得岐王柳眉緊蹙,久久不能舒展。

國家滅亡,是因爲國力弱,這個論斷沒有任何問題。百姓被權貴壓榨,會導致國力衰弱,百姓被國家壓榨,同樣會導致國力衰弱。

跟權貴相比,百姓是底層螻蟻,但他們的確是國家之本。

“這個局面不能改變嗎?”岐王問李曄。

李曄道:“當然能改變。”

“如何改變?”

“要讓天下長治久安,要讓國家恆強不衰,無非就兩個字:養民。”

“如何養民?”

“讓利於民。”

“平均分配國家財富?”

“那不現實,國家能在開國之初,平均分配土地——譬如說我朝均田制,但隨着社會變遷,掌握更多資源、更有實力的富人,必然更加富有,而沒有財力的窮人,力量薄弱,無法跟富人相爭,只會更加貧窮。

李曄接着道:“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這是鐵律,無法打破。”

“那該如何?”

“國家必須打壓權貴,不讓他們過多吸百姓的血。”

“就這麼簡單?”

“這可不簡單。”

岐王迷迷糊糊,李曄卻望着遠山後的夕陽,悲從中來。

打壓權貴,談何容易?

農業社會,土地兼併這麼赤果果的事,國家都很難徹底抑制,就更不必說到了商業社會,土地兼併變成財富侵吞,權貴大戶吸百姓血的手段更加高明、有效,國家就更難處理了。

說起來,要抑制土地兼併,只需要嚴格執行“均田制”即可,皇朝擁有掌握州縣權柄的官員、控制軍械武力的軍隊,還怕權貴大戶造反不成?

答案很簡單:怕。

真的怕。

官員、軍隊將領,本身就是權貴,是既得利益者。

君王難道就敢跟天下權貴作對,強制他們割肉放血?

君王不敢。

君王之所以是君王,是因爲掌握權力、財富的權貴聽他號令,權貴階層一旦不聽令,君王就是孤家寡人,皇位就會換人來坐。

君王敢不顧百姓嗎?

不敢。

國家之所以是國家,是因爲有百姓,百姓若是沒有活路,起來造反,國家覆滅,君王也得換人。

所以土地兼併到極度嚴重的程度,君王會任用有識之士改善一下社會狀況。但也只是改善而已,只要不大肆打壓權貴,就註定了無法完全改變國家整體面貌,所以皇朝最後還是國力衰竭,遇到動盪就得覆滅。

權貴與百姓是天然對立的。

後者創造財富,前者剝奪他們的財富,這是他們各自的生存狀態。

權貴必須依靠百姓生存,百姓卻不必依靠權貴生存,所以百姓應該打掉權貴。只可惜,武力掌握在權貴手裡,也正是因爲掌握武力,權貴才能吸百姓的血。

只有在改朝換代的時候,百姓才能打掉權貴,然而其結果,不過是塑造了一羣新的權貴。

國家與權貴也是對立的,只可惜,統治國家的君王,跟權貴是一樣的顏色。統治者,本就是天下最大的權貴,顧了自己,就顧不了天下蒼生。

所以李曄佩服秦孝公,他敢用商鞅,還能變法成功。

不過秦孝公的事蹟無法複製,它只屬於那段歷史時期。

無論世人怎麼說,百姓的確都只是螻蟻,身不由己,權貴是龐然大物,是猛獸。

所以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百姓能做的,就是變成權貴,改變自己個人的命運。皇朝爲了讓百姓不造反,也會給予他們進身之階,讓其中擁有帶着衆人造反的,才智雙全的人物,成爲權貴的一部分,成爲既得利益者,成爲自己的同伴。

但這改變不了,百姓這個階層是螻蟻的現實。

“我該怎樣改變這個天下?改變這個死局?讓普通百姓不再被權貴吸血?讓國家力量能夠一直強大下去?”李曄擡頭望天。

如果這個死局改變不了,他創造的大唐輝煌再是光芒如日,也註定了跟嬴政、劉徹、李世民的功業一樣,只是曇花一現,最終都會隨着皇朝崩塌而成爲往事。

那樣的話,天下又會陷入皇朝興衰更迭的死循環。

李曄曾經生活過的那個時代,各個國家看起來都挺興盛,但那是科技發展,創造了更多財富,導致蛋糕做大,人人都能多分一些,所以大家不必餓死凍死,也就沒人造反。

但權貴與百姓的關係,並沒有根本改變,一旦科技發展停滯,或者是給社會增加財富的速度,比權貴侵吞百姓財富的速度慢了,死循環還是會出現。

百姓其實可以容忍權貴吸他們血。因爲他們是弱者,無法對抗強者。但是當茫茫多的百姓,連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條件,拼盡一生力量都無法被有效滿足的時候......

李曄苦思良久,沒有答案,不禁黯然神傷:“難道我創造的大唐輝煌,最終還是隻能富了權貴?長安繁華,始終都只能是帶血的繁華?我樸實奮勇、慷慨激昂的大唐子民,還要一直被權貴敲骨吸髓?!”

岐王見李曄神思不屬,面色晦暗,氣息紊亂,不由得駭然變色,不等她做什麼,就發現李曄甚至連修爲之力都開始胡亂震盪。

腳下漁船隨之爆裂成齏粉,隨着靈氣瘋狂四處流散,整條渭水上氣爆處處,掀起了滔天水幕,無數船隻受到波及,船體損毀,人員落水!

作爲大修士,岐王豈能不知,這是李曄的道心在崩壞!

一旦不能及時守住道心,連修行根基都會損壞,那就是修爲大跌的局面,甚至是性命堪虞!

“李曄!”岐王急切的大聲呼喊,連忙散開修爲,保護渭水河上的行船與百姓。可她的修爲跟李曄差得太多,哪裡能夠承受李曄暴躁的靈氣?只是片刻,她就被震得心臟翻涌,嘴角溢出鮮血。

渭水河上狼藉一片,驚呼聲四起,有修士四處飛奔而來,想要救援落水者,卻被李曄的修爲之力震飛出去。

“李曄,你是大唐皇帝,怎能自亂道心?!”岐王沉聲大喝。

悠忽間,四散爆裂的靈風停歇,李曄狂舞的衣發緩緩落下。

等岐王看到李曄的面容時,不由得心神一顫。

那雙眼,如星空一般深邃浩瀚,彷彿蘊藏着宇宙星河一般的力量。

“朕要大開民智!”這是李曄從沉思中回神後說的第一句話。

岐王怔了怔,不解其意。

李曄卻在方纔這些時間裡,想了很多,想通了很多。

第四十五章 南宮第一的困境第五十章 兵家戰陣第二十四章 唯真英雄能本色第九十四章 高手(4)第五十章 興趣(五千字)第三十二章 逆行流光 箭雨黑潮第六十章 騙鬼第二十三章 家常菜的味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面戰爭(三更)第二十二章 用人之際(第五更)第三十五章 行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鹿洞之謀(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朱溫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七章 深入秘境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九十三章 忽然的相殺第七十四章 三方齊聚第八十章 儒門士子(下)第二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嬀州會戰(3)第五十四章 蟒動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擊第五章 相信我的名字第一百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一百零四章 秘境中心(二更)第五十七章 盛況第八十九章 特別對待第五十二章 各處情況第五十六章 驚變與敬畏第九十九章 實在是妙第八十七章 二打一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十章 沒準備好第三十七章 花明(2)第二十九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2)第二十四章 那一年的酒第八十六章 殺機第九十六章 大爭之下的處境與選擇第三十五章 論裝逼還是你們厲害第五十章 平靜的時刻第一百一十九章 教化第一百三十四章 能夠保護你一輩子第六十六章 那股力量第六十四章 落幕的兩佛之爭第六十五章 岐王心跡(上)第六十一章 天下第一(二更)第六十章 袁天罡(第三更)第五十八章 俗人第二十三章 亂世(上)【第六更】第八十一章 見朱溫第二章 外鬆內緊第十二章 大聖大鳥(第三更)第六十九章 了不得的事(三更)第十三章 劍下留人第九十三章 新艦 人選第九十一章 高手(1)第一百四十八章 斯人如舊第四十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7)第六十八章 最後的戰爭(2)第八十九章 祂就是神第十一章 不要面子的(第二更)第四十章 八方雲動第五十五章 褻瀆第十四章 無所不能第十五章 殺戮的大唐修士(上)第三十一章 同盟會議第五十一章 怎麼賠(三更)第二十七章 羣情激奮第六十四章 漸漸習慣第七十五章 對手(4)第三十九章 成全第一百章 戰利品與嫁妝第八十六章 王來了(3)第二十四章 你纔是真跋扈第二十三章 亂世(上)【第六更】第十八章 爲殿下赴湯蹈火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六十三章 新的秩序(中)第六十四章 她的故事第二十六章 下半身與下半句第十七章 我也想嫂子第二十章 攻城(3)【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希望第十六章 士氣之爭第三十九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6)第一百四十一章 宰相第一百一十九章 計劃第一百二十四章 最後時刻第八十章 順之者昌第二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六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上)第四十二章 制勝(3)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鹿洞之謀(下)第六十七章 行刺(2)第四十八章 嬀州會戰(4)第十八章 這可怎麼辦第三章 安王的意思第四十五章 三生三世第一百六十章 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