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水災

沈華善落下的半邊心太早了,江南道水患的情況比他想象的更要嚴重。尚未等他的心落回原處,就在晚膳後不久,宮中就傳來急詔,令他速速進宮,長泰帝有事和他相商。沈華善心裡咯噔一聲,這個時候,長泰帝還詔他進宮,難道是江南道水患有變?他顧不得多想,匆匆跟着內侍去見了長泰帝。

長泰帝面有憂色,讓沈華善免禮起身,示意內侍將一封加急文書遞給他,說道:“愛卿看看。”長泰帝心裡覺得很煩躁和沉重,近來他身邊事情不斷,先有慈寧宮刺殺,後有鎮國公薨逝,這些事情都剛剛完呢,現在又出現這樣的洪水,他不由得想了:這是上天給我警兆嗎?難道我施政有不對的地方嗎?

長泰帝的心思沈華善沒敢猜測,他恭謹地接過文書,略略掃了幾眼,想到這封文書的言下之意,心中大驚。這封文書是河內道觀察使衛良查加急送來的,說的正是水患一事,道是河內道近日也是頻發大水,已經開始出現災情。信中說及黃河水位暴漲,新鄉一帶尤其嚴峻,之前修建的水利設施非但沒有任何疏通之便,反而蓄了這一帶的水勢。如今那些水利設施都已經被洪水淹沒了,如果雨水繼續,水位繼續暴漲的話,黃河一旦缺口,後果不堪設想!目前他已經加緊將險情告訴這些地方的官吏,並且安排這兩地的百姓撤離事宜。

沈華善熟知大永水系走勢,通過衛良查的書信,他迅速推算出了最壞的後果,不由得臉色頹敗。如果黃河在新鄉缺口,洪水將直衝陽谷、臺前一帶,更爲嚴重的是,臺前一帶正是京杭大運河的河道,如果運河河道被沖毀,運河流轉就會幾乎中斷。對大永來說,將會是怎樣的災難和影響!這種情況比江南道的情況嚴重多了,涉及的是大永南北大漕運啊,漕運中斷,即是田賦漕糧不通,那麼宮廷消費、百官俸祿、軍餉支付、民食調劑都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影響的將會是整個大永!想到這,沈華善臉色幾變,不過很快恢復過來,想起了這是在御前,也想到這是最壞的情況,還好這種情況還沒發生,衛良查的書信只是說水位上漲,事情還沒糟糕到那一步。

第二天,工部侍郎袁恪真和水部司郎中何寬也知道了水位上漲的消息。這兩位專業人士也一下子就想到了最壞的情況,都對河內道的局面表示了憂心,他們趕來和沈華善一起商量對策。

“祈求老天開眼了,不然天下百姓多苦。”虞部郎中陶田也是想不出什麼好計策了,只能這樣說道,開始暗暗祈求,心中將各路神仙都拜了個遍。

“或許事情還沒到那一步……”袁恪真沒有說完想說的話,這種純靠天意的事情實在讓人感到憋屈。

“司天臺已經說了雨水還會繼續。”何寬先前跑了司天臺一趟,得到了這個壞消息,此刻說了出來,讓其餘兩個人再無話可說。

江南道的水情尚未得到控制,現在要是黃河缺口,萬一運河河道沖垮,那後果就真是不堪設想了。

沈華善聽着幾個屬下的話,一時沒什麼可說的。他無法前往河內道勘察現場,只得加緊關注河內道傳來的消息,暗暗讓袁恪真做好準備,如果真的是黃河缺口,那麼就要袁恪真第一時間前往河內道了。

他想了想,還是放心不下,很快就改變了計劃,決定不再等待河內道的消息,讓袁恪真馬上出發前往河內道處理救災相關事宜,好節省時間。萬一河內道運河中斷,也能迅速反應過來。

工部諸官員很快就接到了壞消息:黃河在新鄉一帶缺口,洪水直衝陽谷、臺前一帶,沖垮了京杭大運河,南北漕運被迫中斷!這正和沈華善等人預計的一樣。雖然河內道觀察使衛良查已經下令將陽谷、臺前兩地的百姓轉移,但是險情緊急,還是約有上萬人衆在洪水中喪命,倒塌的房屋更是不計其數,這次的損失難以估計。

這個消息讓沈華善坐都坐不住了,眼淚也一下子流了下來。自從年初司天臺說會有洪水天災開始,他就擔心會有百姓因此喪命,所以才積極籌措整修河道一事,沒想到做了那麼多努力,這災情還是出現了。足足上萬百姓啊,就這樣沒有了,連運河河道都被沖垮了,上天不仁竟是如此!

戶部尚書魏濮存和侍郎江成海第一時間趕來工部官署和沈華善商量對策了——其實都是在宣政殿旁邊的低矮房子裡,倒也沒隔多少個房間。戶部掌管天下之糧財,現在南北漕運被迫中斷了,第一個受影響的,就是戶部了。

這幾個官場大佬都面有憂色。沈華善指着輿圖對這兩個人解釋災情之嚴重,又說袁恪真已經前往臺前,目前還不知道黃河缺口有多大,被沖垮的臺前河道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情況,只有等他將消息傳回來了,纔能有個具體的瞭解。

袁恪真的反饋很快就到達工部了,道是黃河缺口不是很嚴重,只雨水一停,水勢一和緩,很快就能休整好。真正有麻煩的是京杭大運河,河道沖垮嚴重,水勢積蓄,支流排解不去,一時間無法可想。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沈華善等人最擔心的就是南北漕運的事情,偏偏河道沖垮最爲嚴重,這樣一來,大永上下都要受影響了。

運河河道被沖垮的消息引起了京兆上下的震動,除了關注考課之外,京兆官員又多了一個關注,這河內道水勢何時纔會退去?運河什麼時候才能治好?

長泰帝下旨公開徵集治水良策,誰有治水之能也均可上言,朝廷會根據治水功績給予每個人相應的獎勵,甚至還會授予官職等。但在這樣誘惑的條件下,也沒有人上書對策,一連幾日,朝廷都寂靜。

沈華善着急也沒有辦法,只能等着袁恪真在臺前的最新消息,現場勘查總會有辦法的。要是袁恪真沒有想到好辦法,他就一定要前往河內道治水的了,遂吩咐沈俞氏和沈則遠打點必要的行李細什,爲他前往河內道做好相應的準備。

第五百零九章 國子監事件第五百四十六章 死脅第一百五十五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八十五章 出事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小登科第五百五十五章 逼宮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四百九十三章 沈家大悲第一百二十二章 測帝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玩完了第兩百二十四章 奸臣至極第兩百九十一章 出手第三百零六章 平步第十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哪裡去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悲第兩百二十一章 全義第四百四十二章 一代帝師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負梅香第四百六十三章 沈家暗朝第一百六十七章 危險將起第九十章 入書房第四百七十二章 蔣博文反第五百二十一章 弒君第三百八十一章 死生之間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局怎麼破?第四百八十六章 掌軍第二十五章 互市之爭第三百五十章 初定典謨第四百八十四章 爭時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情第五百一十四章 沈家起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皇家宴第五百二十九章 改制第三百八十八章 千秋錢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六十九章 不死不休第十九章 返回京兆第五百四十章 神兵第五百零一章 自掘皇陵第六十一章 開始熱鬧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千秋誰主第一百零四章 南北分榜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一步第三百四十九章 新勢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諡號爭論第五百一十四章 沈家起兵第兩百七十一章 京兆定策第五百二十七章 基石第兩百七十二章 並肩作戰第四十七章 慈寧宮刺殺第四百一十四章 檄文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和氏璧加更)第三十六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終目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死局變生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國有喪第兩百四十四章 申科逝後第三百五十三章 新君難測第三百五十七章 南越一族第兩百一十四章 冬至夜宴第一百九十八章 安排後路第五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三百七十六章 誰的人第八十八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沈家尚主嫡長女 第四百四十章 改元即到第十四章 花朝節第五百二十一章 弒君第兩百九十五章 驚濤第五百零九章 國子監事件第三百五十六章 來了第四百二十章 京兆有動第一百五十三章 離間第兩百二十四章 奸臣至極第五百二十九章 改制第三百九十五章 拿卞家開刀第三百九十五章 拿卞家開刀第五百零八章 專權狠毒第五百二十四章 陰險手段第四百六十六章 誰在挖坑?第三百四十章 背後之人第兩百九十一章 出手第三百零一章 伏殺第四百零八章 全殲第五百一十章 禮崩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死!第三十二章 過年和元宵第十五章 平安度過第三百零五章 奠第一百二十四章 丫鬟失儀第三百四十九章 新勢力第五百三十八章 偷天第兩百四十四章 申科逝後第四百三十五章 明白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少女情懷第兩百七十章 放餌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慈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婚之喜第三百五十一章 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