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奇兵

“五姐等等!”白錦華出聲阻止,她凝視遠方撲殺仿若黑色巨浪的涌來的將士,道,“長姐遠在大梁,算時間長姐不可能回來的如此快!如今不知敵我,說不準是那個李明瑞的詭計,爲的就是誘我等開城門!所以五姐……還是死守朔陽城穩妥!”

喘着粗氣的白錦昭深覺白錦華說得有理,一腔熱血冷靜下來,點了點頭。

白卿平看到黑帆白蟒旗時,也是激動的險些衝昏頭腦,經白錦華這麼一說,忙高聲道:“鳴鼓!戒備!”

很快,第一排弓箭手重新到位立在城牆之上,瞄準遠處,第二排和第三排弓箭手也蹲在城牆下,隨時準備替換。

朔陽的將士和百姓,趁着這喘口氣兒的功夫,將更多物資運到城牆之上,準備下一場惡戰。

李明瑞帶兵往北逃去,那朝朔陽城撲來的將士在獨臂紀庭瑜的帶領下……猶如寬廣的河流緩緩轉了方向,奔涌向北方去截殺李明瑞所率禁軍。

白錦昭緊握手中弓箭,看到朔陽城外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軍隊,正圍追堵截李明瑞所率禁軍,以極爲迅速和凌厲的氣勢將其剿殺,那畫面十分震撼人心,她心頭大撼,原來這就是戰場!

城外戰爭還在繼續,蹲守在城牆上的弓箭手,額頭上豆大的汗水往下掉,卻沒有一個人敢懈怠。

剛纔突如其來冒出來的軍隊,戰鬥力如此彪悍,萬一滅了敵軍之後來攻城,他們不能沒有防備。

直到日落西山,白錦昭和白錦華等人看到有人率一小隊騎兵朝着朔陽城方向奔馳而來,白卿平擡手高呼:“弓箭手準備!”

只見帶頭的是一獨臂將軍,他快馬行至城牆之下,看着滿地的羽箭和禁軍屍體,勒馬摘下頭上盔帽,高聲喊道:“末將紀庭瑜,率兵馳援朔陽,已全殲敵軍,活捉敵軍主帥李明瑞,請開城門!”

白錦昭睜大了眼,看着城牆之下,只剩一臂,又黑又瘦的紀庭瑜,眼眶頓時就溼了:“紀庭瑜!是紀庭瑜!開城門!”

白卿平不知紀庭瑜是誰,卻見白錦昭如此激動,求證似的看向白錦華,只見白錦華亦是雙眸通紅,對白卿平道:“快開城門!是白家軍!真的是白家軍!”

紀庭瑜奉白卿言之命練兵,當他聽說大都城樑王謀逆之事,原本是準備帶兵隱藏在大都城附近,若是大姑娘和四姑娘趕不回來……他便在大都城亂了之後,先行攻城,把控大都城。

沒想到樑王竟然派李明瑞率兵來攻朔陽,二姑娘手中有遠平大軍可用,已經開始攻打大都城。

紀庭瑜當機立斷,先行帶兵馳援朔陽。

一入朔陽城,紀庭瑜沒有敢耽擱,直奔白府。

董氏聞訊紀庭瑜率兵前來解了朔陽之困,眼眶陡然就溼潤了,原來……她的女兒走之前,已經對朔陽做了安排。

她更沒有想到,率兵來解了朔陽之困的,竟然是紀庭瑜……那個曾經爲白家清白捨命,那個曾經險些被婆母大長公主悄無聲息殺死的紀庭瑜。

董氏平復心中酸楚的情緒,站起身,帶着白家三夫人李氏、四夫人王氏、五夫人齊氏一同在白府門前迎紀庭瑜。

紀庭瑜與白錦昭、白錦華在沿街百姓矚目之下快馬而來。

看到立在白府門前的四位白家夫人,紀庭瑜勒馬,不等駿馬停穩一躍下馬,單膝跪地,那僅剩的一隻手撐着膝蓋,高聲道:“紀庭瑜,見過四位夫人!”

“快起來!”董氏疾步走下高階,

將紀庭瑜扶了起來,雙眸發紅,“這兩年你不在家,我還以爲是白家傷了你的心,你不願意再回百家了!”

紀庭瑜抿了抿脣道:“紀庭瑜一日是白家軍白家僕,生生世世都是白家軍、白家僕!”

五夫人齊氏聽到這話,用帕子擦了擦眼淚。

三夫人也忙道:“先讓紀庭瑜進來歇歇吧!”

“不了,四位夫人!”紀庭瑜表情沉着道,“二姑娘如今率遠平大軍圍困大都城,紀庭瑜要趕過去給二姑娘幫忙!此次……除了大姑娘留在牛角山的八千朔陽軍之外,還有兩千牛角山將士會全部留在朔陽,四位夫人安心!”

董氏點頭:“辛苦你了!去吧!”

“大伯母!”白錦昭上前單膝跪地抱拳,“白錦昭請命,隨紀庭瑜一同前往朔陽,助二姐一臂之力。”

“五姑娘還是留於朔陽,以防萬一的好!”紀庭瑜同白錦昭道, “朔陽是重中之重,白家的諸位夫人和白氏宗族都在朔陽,稍不留神便會被人拿捏住,成爲要挾大姑娘的把柄!五姑娘守住朔陽……就是幫了大姑娘和二姑娘最大的忙!”

白錦昭眉頭緊皺,半晌還是站起身來,對紀庭瑜頷首:“還請你帶話給二姐,我們一定會守住朔陽,讓二姐不必掛心!”

·

宣嘉十八年五月初七,白錦繡所率遠平大軍與紀庭瑜所率白家軍攻破大都城城門,樑王派人從天牢之中接出太子、太子妃和小皇孫,挾持太子,率禁軍退守皇宮。

不過一月,樑王與白錦繡的勢態調轉,如今樑王死守皇城,白錦繡兵臨城下。

樑王在四月二十三,被謝羽長和符若兮請入皇宮之後,便聽從了李明瑞的建議,防着忠於太子的鎮國公主率兵回大都之後……卻發現樑王登基已成定局,卻還執意要扶太子登基而作亂。

所以,樑王把控皇宮之後,吩咐皇宮之內屯糧,防備意外發生,並且接受李茂建議,命人帶着皇帝的金牌令箭前往平陽城,號令平陽大軍速速回防大都。

白錦繡效仿樑王,以皇帝和太子還有小皇孫安危爲藉口,圍城而不攻,下令疏散大都城中百姓,以免百姓無辜受累。

白錦繡要爲長姐來日將林氏皇權取而代之做打算,就要耗……耗得樑王對太子和皇帝動手,更得拖到長姐回來之時。

樑王亦是按兵不動,他的目的也是爲了拖延時間,拖到平陽大軍趕至大都城,成爲他的奇兵。

第八百九十章:癡心妄想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外道第九百六十三章:以高位相報第三百二十九章:孝中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留一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玉蟬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本分第一千三百零一章:難平衆怒第二百五十四章:從戎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好機會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難當大任大結局(二)第七百一十二章:恐生變數第三百六十八章:撐腰第一百二十三章:醉生夢死者亡第九百四十八章:全國之力第一千一百六十章:出征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質人第四百一十章:殺手第九百六十二章:長臉第十三章:回門第九百七十二章:二全其美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賢君第一千零七十九章:爲難第六百七十五章:龜縮自保第一千零三十章:高興第六十六章:不可離心第一千三百零五章:異心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放棄第二十八章:問罪第一百五十四章:爲傲第八百三十一章:與虎謀皮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恭迎陛下第三百三十三章:手筆第一百四十六章:陰沉戾氣第九百三十八章:帝王之路第一千一百章:殘兵第二百五十四章:白將軍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背叛第四百二十一章:風頭第六百零八章:方爲正道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乾淨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價值第七百三十三章:百口莫辯第一百九十二章:爲禍列國第六百五十三章:同室操戈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聲勢浩大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意外第八百八十四章:襄助第五百二十七章:疏散百姓第九百五十七章:各憑本事第五百三十章:春秋大夢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啓程第三百五十二章:理由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硬招第八百三十七章:日暮途窮第五百四十七章:奴顏折節第三十八章:委屈第四百九十八章:惶惶不安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銘記於心第二百二十四章:來生第八百零八章:中計第一百三十三章:矢志不渝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縱容第一千三百零四章:丟命事大第七百九十四章:豪傑第九百一十四章:盡力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恩德第一百零五章:天下恥笑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兵權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錙銖必較第八百三十八章:成王敗寇第三十四章:見面禮第四百六十六章:死於非命第六百五十章:公道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不談國事第二百零六章:中計第一百九十八章:人情第一百七十四章:底氣第二百四十章:不識趣第一百五十章:美人壺第五百六十二章:信我第八百七十七章:新法第一百一十五章:膽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鬥志第六百八十六章:協助第一千零四十二章:囑託第九十一章:動搖國祚第九百六十三章:以高位相報第九百八十章:存國第二百六十一章:壓力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情宜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快走第二十三章:沒臉第四百三十六章:罷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伏誅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心疼你第二百二十四章:大逆不道第一百三十四章:不忠不孝第九百八十三章:屯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