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硨磲魄珠

正趕上第二天是週六,在大牙的一再要求下,陪他一起去潘家園舊貨市場轉了轉。

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在北京東三環南路的東南角,應該算是全國最大的舊貨市場,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在此設攤經營,經營的商品除了食品外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吸引着大批來京遊客,當然本地人也去看看熱鬧。

一路上就有些穿着少數民族服裝的人,手裡高高舉着一串玉石籽料,腰胯刀劍,主動上來搭訕。要不就是些民工打扮的人坐在路邊,前面用報紙包着像是剛挖出來的各種瓶罐。大牙初次看到這些,很是好奇。在我的不斷的推扯下,總算打消了一次又一次購物的衝動。

市場里人山人海,大都是看得多,買的少,偶爾能看到幾個外國人在一起,說着一口流利的中國話,很內行的與賣主討價還價。

大牙以前沒有來過這樣的地方,見到什麼都很新鮮,時不時的搭訕幾聲,也學着別人侃價,相中一隻銅葫蘆,上面雕滿了紋飾。本來人家要三百元,他給人家出的價格是三十元,想不到最後還真就成交了,大牙過後一邊看着這葫蘆一邊直咧嘴,但咋看錶情都不像是那種樂得合不攏嘴才直咧嘴。

陪大牙在北京四處轉了三天,每天都是累得筋疲力盡才往回走,回到家裡倒頭就睡。

直到第四天上午,於麻子終於打來了電話,電話裡明顯掩飾不住有點興奮,告訴我們結果出來了,讓我們中午過去後再說。

出乎意料的不是去他的店裡,而是在琉璃井那片的一個茶館,這可與他的店有一段距離,也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好在距我住的地方不太遠,也不着急,在家上網鬥了會地主,看着時間也差不多了,就拉上大牙,攔了一輛車,直接駛去。

或許是要知道結果了,我和大牙明顯都有點興奮,大牙坐在副駕的位置上,自來熟的和司機一起扯上了葷段子,白話的唾沫橫飛,倒是和那“的哥”侃的相當投機,一路上,就聽他們你一段我一段的說個不停。臨下車,大牙還不忘沖人家一個勁的挑大拇指。差點沒把我噁心吐了。

進了茶館,首先看到的是精緻的老花窗,老字畫,一件件石雕、磚雕、木雕,燈光打的很柔和,渲染的環境氛圍很有文化底蘊。

有人把我們引到二樓的一個雅間,名字倒是很有韻味,叫“清幽堂”。推開古意盎然的木門,給人一種恍若從前的滄桑感覺。一眼看到於麻子在左手邊坐着,但主座上坐着的人卻不認得。

於麻子正陪着那主兒在聊天,見我們來了,於麻子站了起來,緊走兩步,迎了上來,招呼我們,然後介紹我們相互認識一下。

這才知道,坐着那主兒人稱“董三爺”,據於麻子說在道上也是個人物,不是一般蝦兵蟹將能攀得上的,古玩這行,大大小小的事情,沒有他不知道的,誰家出個好東西,都要找人家給掌掌眼,過過手。如此的人物,頓時讓我有些措手不及,不免刮目相看。

那邊的大牙衝着董三爺一抱拳,張口說道:“西北連天一塊雲,烏鴉落進鳳凰羣。董三爺,今天得見,是我們兄弟的福氣,沒想到我們兄弟這點事還勞了您的神,費心之處,我們哥倆記在心上,如果有需要搭把手,幫個力的,您僅管言語一聲。”

這話是好話,但從大牙那嘴裡噴出來,就有點不對味。

我心裡也直罵大牙,你一個郎中,充什麼江湖人啊,還把東北黑話整出來溜口,這不是找事兒嘛。怕人家董三爺挑理,就趕忙說:“三爺,我叫胡燈,這是我兄弟程亞達,這人說話四六不着邊,不用在意。實在沒想到,把您給驚動了,我們真是有點過意不去了。”

董三爺,一寸長左右的頭髮,已經有些斑白,看着有60多歲的樣子。眼睛不大,但炯炯有神。戴了副窄邊的眼鏡,很有點教授學究的範兒,只是透着的那股子犀利勁恐怕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董三爺欠了一下身,看了一眼大牙和我後,一口的京腔的笑着說:“嘿,想不到小兄弟也是吃江湖飯的。你們不用和我客氣,聽於老弟說了,他怕看走眼,我就斗膽給瞧了瞧,都是玩兒這個的,就好這一口兒。有道是四海之內皆兄弟,大家也都是朋友,相互有個幫襯,也不是什麼大事,不用客氣。”

這時一邊的於麻子支開了旁邊的雜人。看看屋裡沒有別人,一邊忙着沖茶,一邊說:“都不是外人,三爺呢是我長輩,胡燈也是我小兄弟,這點忙總是要幫的,我也只是跑個腿,實在是不敢勞二位道個謝字。”

董三爺微微一笑,衝於麻子使了個眼色。於麻子會意的笑笑,從包裡摸出了一個盒子推到了我的面前。說:“胡老弟,你看一下,這是你們的珠子,現在物歸原主。”

看得出,人家很在意這東西,給配上了一個極其精緻的檀木盒子,頓時讓我和大牙有點措手不及,估且不說人家對咱這事的在意程度,單單這個盒子也是價格不扉啊。

大牙伸手摸了摸盒子,剛要打開,看到我衝他擠了一下眼睛,很機靈的把盒子翻了一下,假裝在欣賞這隻檀木盒子。

這幫人都是面兒上的人,以人家的資歷,還不至於偷樑換柱,當面打開盒子,反爾顯得我們毛頭小子有些小氣了,反倒有些有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我正要開口說些感謝之類的客氣話。就見董三爺擺了擺手,似乎知道我要說什麼,直接說道:“胡先生,你們不用這樣。再客氣就沒意思了。東西我仔細的瞧過了,這珠子是上等硨磲做的,我就抖膽叫它爲硨磲魄珠吧。”

在古玩界,對於一件玩意兒的命名有時並沒有太多的規則,幾乎都是隨形而出。未必全有出處。

董三爺喝了口茶,語氣波瀾不驚,聲音雖不大,但卻處處讓人有些敬畏:“這珠子應該是明末清初時代的東西,表面暗雕,精美絕倫,工藝超絕。打有一孔,深度爲珠徑的四分之三左右,孔極細,相當於頭髮絲的十分之一左右,至於是人工還是天成的,不好判斷,但以目前的現代工藝是達不到的。表面紋飾應屬於微雕手法,只是工藝之精,平生未見。已經把圖案放大三十倍後,打印在這張紙上了,你們可以隨便看一下。”

我和大牙一聽完董三爺這段話,基本上已經傻了。

倒是估計到可能上面會有些紋飾,但實在想不到其工藝如此卓絕,超乎想像,沒有料到這一個珠子能有這麼多的名堂。

就伸手拿起桌上的那個檔案袋,抽出裡面的紙看了看,紙上的圖案由一些彎曲的線條組成,看不出畫的是什麼,隱約似乎有兩個字,只識得其中一個像是大寫的漢字“十”。另一個筆畫很多,不知道是什麼字體。

正看得出奇,董三爺呷了一口茶,笑了笑:“嗨,二位也都不是外人,董某人這裡還有個不情之請,說來倒是有點唐突了。”

一聽這話,我則收回目光,把紙直接遞給大牙後,開門見山的說:“董三爺有什麼事,您僅管說,做得到的,絕不推辭。”

董三爺笑了笑,又看了一眼於麻子,然後轉過目光看着我和大牙,在我們身上掃了一下,讓我頓時有點不自在的感覺。董三爺向前探了一下身子:“您二位這件東西絕對是‘壓堂’的東西,我也是十分喜歡,只是不知您二位能不能勻給我?至於別的都好談。”

董三爺話剛一落地,於麻子在旁邊解釋說:“三爺呢,意思是說,這東西是好東西,如果您二位對這個沒什麼興趣,他可以買走,至於價錢,你們隨便開。怎麼說呢,我們玩這個的,見不了這東西。何況這珠子還真有一眼”

古玩行話專業性很強,非行內人很難弄懂。我也是沒事就逛逛舊貨市場,所以大概還能聽懂人家的意思。古玩的行話其實很有意思,仔細一品還有點兒文化底蘊。

像“埋地雷”,就是有些人以爲去農村從農民手裡買的東西不會有錯,卻不知道這些東西是作僞的商人故意和農民合夥“埋地雷”炸你錢的。還有就是有的買家可能看出是新仿的,又要顧及店家的臉面,就只能說“看不好”,而不會直說人家的東西是新仿的。不太懂行花錢買到新貨,上當受騙叫“交學費”。如果這件東西不錯,藝術價值較高,說這件什麼什麼東西“有一眼”。壓堂則是指主人店堂裡最好的鎮店之寶。

於麻子說完後,又親自給每人倒了一杯茶。

我和大牙才知道來這裡喝茶的真正目的應該在此,而這樣的事是我和大牙始料不及的。看看旁邊的檀木盒子,再想想剛纔人家對這珠子的評價,突然想起了買櫝還珠的故事,只是現在的情況就是這珠子看樣子潛在的價值比這隻精美的盒子可要貴重多了。看人家這手筆就知道,只要我們能說出來的數,只要合得上規矩,都該沒什麼問題。換句話說,這一個珠子的價值或許頂得上我們倆死了又活了,然後又死了,接着這活了,折騰好幾次,得好幾輩子才能賺來的錢。

大牙和我對視了一眼,什麼也沒說,這麼多年來,我們彼此的熟悉與默契有時甚至是一種意識,我端起茶杯,衝着董三爺和於麻子笑了一下,說:“董三爺,於老哥,首先謝謝您爲我哥倆這事勞神費心。這珠子實不相瞞,不是我們的,是我們的一個朋友的,我們做不了這主,這事得讓我那朋友家裡人決定。實在不好意思,以茶代酒,敬兩位一杯。”

董三爺似乎知道會是這個結果,但還是很大度的笑了笑。然後說:“圖上的圖案與文字,我也看不好,如果你們對這個感興趣,我倒知道一人,對這個或許有些研究。另外你的朋友以後如果想出手,記得隨時可以找我。”說着,取出兩張片名,推到我的面前。

我看了一眼,一張是董三爺的名片,別一張的擡頭是“北京民族大學”,中文系,名字叫柳葉。看這名字似乎是個女的,估計是個教授吧。我忙雙手拿了起來,連聲道謝。

於麻子又給大家續了杯,然後一起閒聊了幾句。我見這陣勢在坐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於是就找個藉口,客氣的道謝告別,拉着大牙出了茶館。

大牙出來後看着四外沒人,一撇嘴,說道:“哪兒來的董三爺啊,還三爺,看那德性,拽得跟二五八萬似的,裝什麼犢子。真是老虎不發貓,當我是病危啊!”

我斜眼瞅了一眼大牙,白了他一眼:“你啊就省省吧,充什麼江湖人啊?你是哪兒條道上?黑道白道,哪條道上也不缺你這狗尿苔啊!”

大牙聽我損他,也不急眼,梗梗着脖子:“來亮,別小瞧你程爺,我是哪兒條道上的,我讓你上天堂你就上天堂,讓你下地獄你就下地獄。就算你活夠了,程爺一樣從閻王爺手裡把你薅出來。”

我一聽這句,連連點頭:“那是,那是,你是誰啊,白衣天使,救死扶傷,氣死華佗嘛!”

大牙一聽這個,樂了,嘿嘿一笑:“這個有點過了,有點過了,頂多是‘在世華佗’,妙手回春而矣,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說完後,美滋滋的哼着小曲。

我看着他那幅德性,拉長聲調的說:“唉,我說的氣死華佗啊,意思是說華佗要是知道醫生這行還有你這樣的,恨不得晚生一千多年掐死你得了,非得被你活活的氣死。”

大牙:“……”

扯了一會皮後,精神愉悅了許多。

這次會面的結果是我和大牙都沒有想到的,結果也是很出人意料,原只是爲了看看是什麼珠子,卻又弄了一張像是藏寶圖的東西出來。

越來越覺得,小寶的事似乎牽扯着一個巨大的迷團,只是現在仍然毫無頭緒。

第92章 黑印第46章 蜷屍第86章 柳葉歸來第61章 薩滿面具第97章 向邑之城第95章 偏臉古城第60章 二龍湖第16章 骨相第12章 棺內哭聲第66章 魑詛第51章 玄機第73章 蝮蠱問第30章 董大愣第73章 拉拉蛄第32章 路死扛屍第12章 棺內哭聲第58章 古道壁畫(下)第13章 灰色的記憶第21章 古舊首飾箱第69章 孤陰地第60章 吃自己的人第8章 海眼第10章 金鉤掛月第12章 棺內哭聲第5章 背鬼第38章 北斗七星第42章 金魂銀魄第37章 懟玄散人第7章 督窯官第58章 破陣第34章 梅花鎖第71章 鎖龍柱第12章 棺內哭聲第19章 此事難知第50章 死人鞋第11章 紙人第41章 戾氣Ⅱ墳圈子裡的紅眼屍鼠3第58章 拜月第37章 九鳳朝陽第37章 九鳳朝陽第51章 紅斑第72章 墨玉魄珠第37章 無間道第6章 九堂神屍廟第28章 紅眼屍鼠第55章 圈套第38章 風水寶地第64章 雍和第4章 瓷片第92章 黑印第66章 重見天日第2章 星巴克第67章 日本鬼子第15章 瑿珀腰牌第69章 天干地支第56章 失而復得第15章 神秘相師第13章 佛教七寶Ⅲ哭子傷親坑1第34章 豬圈第14章 羊脂白玉壺Ⅳ地道里的鬼事3第61章 幻覺第12章 10月29日第98章 地宮狐媚第64章 談佛說鬼第40章 娘娘廟第101章 九宮王陵第56章 屍油第7章 東方蠻蠊第100章 血指印第41章 鬼火第5章 背鬼第8章 拾金第15章 神秘相師第35章 鎮妖第22章 風水眼第62章 陰破第70章 金山銀海第53章 束腰瓷枕第43章 天星脈氣第1章 鬼相師第32章 八角明樓第103章 十三副神鎧第61章 千年古城第77章 陰兵第29章 活殉第56章 火山旅第63章 死裡逃生第103章 十三副神鎧第53章 不翼而飛第38章 北斗七星第13章 鳩佔鵲巢第59章 仙女舞袖第66章 泥俑Ⅱ墳圈子裡的紅眼屍鼠1第62章 軍火庫第12章 引魂第42章 哭子傷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