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荊州之戰前夕(二)

建安四年八月九日,也就是張素素剛剛抵達的同時,在樊城的城守府上,斥候向劉備等人稟報了張素素率大批青州兵趕到的消息。

不得不說,當聽到這個消息時,城守府上長吁短嘆不已,即便是趙雲、趙雲、黃忠這等猛將,臉上不禁也『露』出了憂慮的神『色』,更別說像徐庶這等的文臣。

“那妖女既率軍至此,想必來日敵軍便要大肆進攻,樊城必不能保,主公需做先做安排!”參軍徐庶率先開了口。

“唔,”劉備聞言點了點頭,在思忖了半響說後道,“爲今之計,恐怕也只有像襄陽撤退了,即便那蔡瑁再是糊塗,眼見敵軍攻到城下,想來也會選擇與我等聯手……”

衆人一聽,附和地點點頭。

也是,即便那蔡瑁現在忙着爲了自己的外甥坐上荊州之主的位置明爭暗鬥,可是一旦張素素攻到城下,再糊塗的人也應該明白什麼纔是當務之急。

“只是樊城據離襄陽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大抵也有一兩百里的路程,倘若敵軍窮追不捨……”考慮周到的趙雲說出了心中的顧慮。

“趙雲所言極是,”傷勢漸愈的黃忠抱拳說道,“啓稟劉使君,這幾日城內不穩,聽聞敵軍要大肆進攻,城內百姓惶恐不安,唯恐劉使君將其拋下,據末將所知,有八成百姓暗中已準備好行囊……”

劉備聞言一愣。隨即頓時明白過來。想來是南陽的百姓太過於畏懼那些青州兵,以至於滋生恐懼,連帶着樊城的百姓亦對那支青州兵感到無限驚恐。

可想而知,倘若這邊劉備一下令,多半城內的百姓便會蜂擁跟隨,雖說這不是什麼壞事,可在眼下這個節骨眼,帶着樊城衆多百姓,又如何能逃過敵軍的追捕?

帶?

還是不帶?

就在劉備皺眉苦思之時,堂內有三人沒有說話。

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張繡,還有一個便是陳驀……

除了陳驀是自覺身份不夠,不便『插』話外,其餘兩人。恐怕是在估『摸』劉備的打算把,畢竟只有在危急關頭,才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

而劉備顯然沒有注意到諸葛亮與張繡的目光,只見他在苦思了半響後,忽而長長嘆道,“雖說那張素素不曾做出迫害百姓之事,可她麾下青州兵卻曾在南陽大肆屠殺擋在路上的百姓……子龍,待撤軍之時,伱領一軍在前,護送城內百姓前往襄陽!”

“諾!”趙雲抱拳領命。

見劉備在這種危機關頭亦考慮着城內百姓。張繡方纔略顯凌厲的目光頓時和善了許多,抱拳說道,“倘若劉使君不嫌棄的話,張繡願意助我師弟一臂之力!”

這話在劉備聽來,簡直就是雪中送炭,畢竟張繡亦是難得的猛將,有他相助,也不至於叫趙雲孤掌難鳴。

“如有張將軍相助,實乃如虎添翼!”劉備大喜拜道。

見劉備如此客氣,張繡心中亦是歡喜。抱拳遜謝道,“不敢不敢,張某盡力便是!”

“可是那張素素恐怕不會輕易放我們離開,更何況還要帶上一城的百姓……”徐庶猶豫着說道。

話音剛落,便聽諸葛亮微微一笑。神態自若地說道,“此事元直兄太可放心。亮昨日夜觀星象,略窺得一絲天機,此戰,那張素素必定捉拿不到我等,此乃定數,不可更改,即便她欲逆天而行,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總而言之,我等大可放心!”

雖然他說得自是信心滿滿,可是看着他那不到弱冠的年紀,衆人顯然是有些難以信服。

“嘁!——說得輕巧!”坐在角落的張飛撇嘴嘀咕一句。

也只有徐庶清楚諸葛亮的本事,聞言嘆息着點了點頭,喃喃說道,“但願如此吧!”

次日天明,就在劉備叫趙雲準備帶着樊城的百姓從南城門撤離時,張遼果然攜張頜、高覽、樂進、于禁等將,率數萬大軍前來攻城。

望着眼前樊城那高聳的城牆,張遼心中卻在思考關於陳驀的事。

據他猜測,陳驀多半就在城內,而一旦他率軍攻打,局勢混『亂』之下,難免會牽連到陳驀,雖說以後者的實力,自然不會有所損傷,但即便如此,張遼也不想與當初視爲兄長般的陳驀沙場相見。

顯然,張遼並不清楚眼下的陳驀已失去了所有力量一事。

而在張遼身旁,張頜與高覽卻在低聲議論着什麼。

“那劉備不過是無足輕重之人,主公何以對他另眼相看,交代我等定要在此將他擒殺?”

或許是想到了出發前張素素的囑咐,張頜很是驚異,因爲張素素交代時可是說過,要不惜一切代價將劉備留在這裡,必要時可以不管其他人。

如此反覆囑咐,這在張頜看來,那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可能那劉備是個厲害的人物吧……”想了半天,高覽說了一句連自己都不怎麼相信的話,畢竟劉備早前在徐州時,曾被陳驀率黑狼騎追地四處逃竄,最後還是關羽留下斷後,這才死裡逃生,這樣的傢伙,能有什麼厲害之處?

想了想去,高覽也想不出個結果,搖搖頭低聲說道,“莫要再想了,無論如何,將那劉備擒住,帶回去交給主公發落也就是了!”

“唔!”張頜點點頭,回頭望了一眼身後那一萬如狼似虎的青州兵,早前心中因爲張素素任命張遼爲主帥的幾分怨恨頓時煙消雲散。

要知道臨行前,鑑於陳二我行我素,絲毫不去理睬自己手下那一營萬人的青州兵,是故。張素素便將這支萬人的青州兵暫時交給張頜統帥。這讓張頜感到莫大的榮幸與喜悅,畢竟青州兵那可是張素素的心腹嫡系兵馬,以道家丹『藥』餵養,日常加以苦練,每個士卒幾乎都能以一當十,可以說,這一萬青州兵的戰力,即便是比起張遼麾下十萬精兵恐怕也不會遜『色』多少,這對素來希望能夠統帥一支強兵的張頜而言,簡直就是莫大的喜訊。

正因爲如此。他今日臉上的笑容頗多,連帶着對張遼也客氣了許多。

“張帥,是時候下令攻城了吧?”抱了抱拳,張頜春風滿面地提醒到。看得出來,他今天的心情着實不錯。

“哦?哦!”正在思考着陳驀之事的張遼這纔回過神來,點點頭,策馬上前幾步,右手遙指樊城城樓喊道,“劉玄德可在城上?”

話音落下不久,城上便傳來了劉備的聲音。

“在下劉備,見過張文遠將軍!——張將軍,我荊州素來安享平和、不興兵事,何以張將軍攜衆虎狼之師犯我荊州疆域?望張將軍顧念蒼生。率軍撤離……”然而,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張遼打斷了。

“行了,這種場面話就休要再說了,我既然率軍至此,便不會空手而歸,這種事三歲孩童都知道……倘若伱顧及城內百姓,何以不自縛而降,如此,自可免去一場災禍!”

話音剛落,還沒等劉備有所表示。便聽張飛在城樓上怒聲喊道,“我降伱個『奶』『奶』,要打就打,憑得話多!”

“……”原本是好意奉勸劉備投降,去沒來由地捱了張飛一句怒罵。張遼倍感冤枉,待他一瞥眼看到張頜臉上那幸災樂禍的笑容時。不禁心生幾分怒意。

似乎是注意到了張遼臉上不渝的神『色』,高覽不想節外生枝,咳嗽一聲,『插』嘴說道,“既然那劉備冥頑不靈,張帥又何必與他廢話,攻城便是!——末將等,願爲先鋒!”

只見張遼皺眉思忖了一下,忽而點了點頭。

“嗚嗚,嗚嗚,嗚嗚……”

三聲號角鳴響,這是攻城的訊號,隨着張遼令旗一指,他麾下數萬士卒如『潮』如蝗般涌向樊城城牆,除了那隨處可見的雲梯外,甚至還有幾十座井闌與十幾架衝車。

也是,畢竟張遼這段時間可不是白白在安樂整修,正是因爲他清楚樊城城牆堅固,被譽爲襄陽之門戶,這才提前叫部下砍伐林木、打造攻城器械。

不得不說,張遼對張素素的恨意先擱在一邊,首先,他是一位合格而且稱職的將帥。

“雲梯隊,第一隊,上!”

作爲先鋒大將,高覽策馬奔至城下,指揮着士卒有條不紊地進行進行攻城事宜。

而與此同時,見敵軍已進入己方『射』程之內,樊城的守軍自然也不會客氣,當即用弓箭招呼。

一時間,樊城城牆箭如雨下,而張遼麾下的樂進、于禁等人自然也不會傻傻地等着對方用弓箭將自己麾下的士卒逐一『射』死,當即便招呼麾下部將防禦並且進行反擊。

“刀盾手,結陣而行!”

“弓弩手,目標樊城城上……放箭!”

僅僅是第一輪交鋒,雙方便在短短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內投入使用了上萬箭矢,不得不說此戰的激烈。

而這時,樊城的南城門悄悄打開了,趙雲與張繡護送着城內百姓以及劉備軍中諸位文臣武將的家眷,緩緩向樊城撤離。

“陳大哥,伱說玄德大人他們會有事嗎?”

與弟弟趙成同騎着一匹繮繩由陳驀牽着的戰馬,趙茹怯怯地問道。

回頭望了一眼漸漸遠離的樊城,陳驀微微搖了搖頭。

“陳大哥以前真的是帶兵打仗的將軍麼?”趙茹又問道,與其弟一樣,眼中隱約閃動着憧憬的神『色』。

陳驀聞言苦笑一聲,他真不知該如何回答。

明明沒有見過那個陳二,卻可以說出那個傢伙的武魂,天,他陳驀直到天下現在也不清楚什麼叫做武魂。

還有,就好比剛纔,他明明記得自己從來沒有騎過馬,但是剛纔那翻身上馬的動作,卻是那樣的乾脆利索,別說趙雲與張繡一臉驚訝,就連他自己也是非常吃驚。

搞不懂的事情。越來越多了……

難道真是自己的記憶出現了什麼問題麼?

想到這裡。陳驀暗暗嘆了口氣。

在他閉眼的一瞬間,他隱約彷彿看到了一幕幕模糊的景象:燃燒的林子,戰死的士卒,還有無窮無盡敵兵,這些士卒包圍着一名渾身鮮血的將軍……

忽然間,陳驀彷彿觸電般渾身一震,繼而甩了甩腦袋。

究竟是想不起來,還是不願去想……

陳驀不太清楚,他只是下意識地,拒絕去接受那段記憶……

啊。是下意識地不願去想。

“如果陳大哥真是將軍就好了……”那邊,趙茹依然說着話。

“怎麼?”望着她那略感惋惜的神『色』,陳驀勉強笑道,“是因爲當將軍很威風麼?”

“不呢!”趙茹搖了搖頭。用一種令陳驀頗爲驚奇的口吻正『色』說道,“因爲這樣的話,陳大哥就可以幫助玄德大人了呀,幫助他平定這個『亂』世,讓天下的人回覆以往平和的日子,不會再有人死去……”說到這裡,她的聲音漸漸弱了下來,眼眶變得有些溼潤,顯然是想到了他們那被青州兵殺死的父母。

“平定『亂』世……麼?”陳驀長長嘆了口氣,擡頭默默地望着天空。

不得不說。趙茹的話給他的觸動很大,倘若這句話從劉備口中說出,多半陳驀也不會感到如何,但是由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口中說出,卻叫陳驀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久『亂』而民心思安……

陳驀忽然想到了劉備帳下謀士徐庶所說的話。

但是這種事……

自己只是一個小人物而已,從來沒有去想過要當什麼拯救世界的英雄……

所以……

這種艱鉅的任務還是交給那些實力強大的人吧……

陳驀退縮了,彷彿潛意識中有個聲音在提醒着他,叫他不要再去接觸這一系列的事……

--與此同時,許都,武平王曹府門前--

“吱……”

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停在了門口。守在門前的衆侍衛一見,當即喝道,“此乃武平王府邸,閒人散開!”

話音剛落,便見車裡走下一人。頭戴玉冠、身着紫『色』儒衫,手中提着一個紫金葫蘆。一看知道不是普通人。

“郭大人?”一見來人,衆侍衛面『色』微變,抱拳連聲告罪道,“小的失禮,望郭祭酒恕罪!”

來人正是郭嘉、郭奉孝,要知道整個許都,誰不知他是張素素看重的心腹之人,得罪了他,後果實在是難以想象,是故,那些侍衛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反觀郭嘉,卻沒有絲毫氣惱的表情,平和地點點頭,輕笑說道,“無妨無妨,諸位也是忠於職守,嘉又豈會在意?”

見郭嘉這麼說,衆侍衛鬆了口氣,期間,有一人小心問道,“敢問郭大人可是要進府?”

“這個嘛,主公臨走時曾囑咐在下,叫在下時刻注意曹孟德的動向……”說着,郭嘉伸手在懷裡『摸』了『摸』,隨即臉上『露』出一副疑『惑』表情,喃喃說道,“咦?那張紙令我放哪裡去了……”

找了半天亦沒找到,郭嘉爲難地撓撓頭,猶豫地望着衆侍衛。

衆侍衛面面相覷,看得出來,他們很是爲難。

本來,守在這裡的都是張素素派來監視與軟禁曹『操』的士卒,爲的就是防止曹『操』與外界傳遞消息,在沒有張素素與程昱親筆所寫紙令的情況下,即便是張遼甚至是郭嘉也不得入內,可是話說回來,眼前的可是張素素極爲看重的朝中大臣,又說是得了張素素的囑託……

按理來說,不會欺騙我等吧?

衆侍衛對視一眼,暗自打定了主意。

“其他人的話,沒有紙令不得入府,可郭大人可是主公心腹重臣,自然是另當別論,請!”

郭嘉聞言,臉上『露』出一副如釋重負的表情,頗爲尷尬地說道,“多謝諸位、多謝諸位,我昨日酒醉他處,醒來時這纔想起主公的囑託,這才匆匆趕來,也沒在意身上丟了什麼東西,若不是諸位……唉!——待過些日子,在下請諸位喝酒,聊表謝意!”

“不敢不敢!”見郭嘉對自己等人如此客氣,衆侍衛面『色』欣喜,顯然他們也瞭解郭嘉是個什麼『性』格的人,倒也不至起疑。

“這位是?”一名侍衛眼尖,瞧見了跟在郭嘉身後的,一位低着頭做僕從打扮的男子。

“哦,此人乃嘉鄉中族人,前些日子來投奔於我,暫時充當我府上書童……他啊,素來敬仰曹孟德,今日要不是他來找我,我還想不起主公的囑咐呢,這不,爲了嘉獎他,領他去見見那曹孟德……”

“這個……”衆侍衛犯難了,倘若只有郭嘉一人,那自是無妨,可是再平白放入一個陌生人,那可是大大不妙,要是回頭程昱怪罪下來,誰也擔待不起。

就在衆侍衛猶豫之際,只見那郭忠擡起頭來,誠懇說道,“老爺,僕聽說這裡不是什麼人都能進的,雖說老爺方纔承諾了小的,可是……還是不要爲難諸位兵大哥了……”

“唔……”郭嘉應了一聲,卻沒有做出回覆,看得出來,他的表情有些不渝,這讓曹府門前的侍衛心中一驚,連忙改口說道,“既然是郭大人族人,自是無妨……請!”

“不會難爲諸位吧?”郭嘉的表情稍稍改善了些。

諸侍衛紛紛搖頭,連聲說道,“不爲難,不爲難……”

“呵呵,”郭嘉輕笑一聲,拱手笑道,“如此,待他日嘉設一宴款待諸位聊表謝意,諸位可要賞臉哦!”

“哪裡哪裡……”

“郭大人太客氣了!”

“這是卑職等應該的!”

寒暄了幾句,其中一名侍衛帶着郭嘉二人穿廳過廊,一直來到曹『操』主臥所在。

“郭大人,曹孟德便在屋內!”

望了一眼屋外與院內衆多的守衛,郭嘉點點頭,帶着書童走入屋內,隨即關上房門。

走前幾步來到榻旁,郭嘉看到曹『操』依舊躺在榻上,渾渾噩噩,一副痛苦的模樣,他回頭望了一眼自己那名書童,低聲笑道,“可以了吧?公達?”

忽然間,那名書童的氣勢變了,再也不是方纔那種作爲下人的姿態,只見拱手一記大拜,沉聲說道,“奉孝顧念舊情,荀攸感激不盡!”

此人竟是自張素素奪曹『操』之權後便下落不知的荀彧之侄,荀攸。

而與此同時,方纔還在榻上一臉病態的曹『操』忽然睜開眼睛,緩緩坐了起來,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那張素素,離開許都了,是麼?”

“是的,主公!”荀攸拱手說道。

第28章 黃巾之名(四)第18章 追兵(二)第41章 暗流第1章 突如其來的任命第38章 獵虎(二)第37章 官渡之戰前第115章 陸吾第39章 獵虎(三)第59章 迴歸?(二)第54章 了結第13章 蓄謀第57章 大勢所趨?第60章 御駕之爭(三)第16章 心中的傷第32章 戰火起荊州第16章 潰敗第27章 第一日:半渡而擊(五)第94章 失第15章 部署第56章 戰亂之始第42章 獵虎於丘(三)第25章 貪狼的力量(二)第76章 營救(三)第9章 人中呂布!第58章 御駕之爭第34章 弒君?!(二)第58章 御駕之爭第29章 黃巾之名(五)第84章 錯失的大義第17章 追兵第61章 倉促第64章 遇(三)第41章 變天第6章 許田見聞第42章 暗流(二)第99章 風雨下的徐州第38章 意外第149章 白澤與窮奇第30章 匪夷所思的援手二第59章 迴歸?(二)第55章 了結(二)第34章 初試水戰第84章 錯失的大義第45章 最後的黃巾第42章 獵虎於丘(三)第47章 下馬威第32章 呂不韋與黃雀(二)第36章 威震白馬(二)第14章 分歧第58章 迴歸?第2章 突如其來的任命(二)第6章 驕兵(二)第61章 最後的天書(二)第33章 九年第10章 人中呂布!(二)第18章 追兵(二)第56章 戰亂之始第20章 善後第141章 豪豨 許褚第32章 洛陽劍師,潁川鬼將(二)第21章 錯認?第45章 異變的命格第22章 斷後(二)第19章 禍不單行第65章 激鬥第4章 首戰(二)第12章 顧慮(二)第60章 最後的天書第67章 退(二)第56章 了結(三)第7章 虧欠的人情第64章 遇(三)第102章 橫生枝節(二)第3章 匪夷所思的強援(二)第35章 襄陽之戰第29章 匪夷所思的援手第35章 襄陽之戰第65章 準備第79章 復甦的魂第123章 窮奇,天下無雙的魂力第30章 羈絆第148章 車輪戰(三)第9章 西投漢中第97章 狼騎之名(三)第13章 蓄謀第141章 豪豨 許褚第30章 襄陽之戰開啓第28章 第三日:袁軍強襲第36章 威震白馬(二)第13章 蓄謀第64章 最終之戰第2章 改變第46章 局勢第67章 重逢第4章 首戰(二)第39章 難以戰勝的對手第45章 最後的黃巾第64章 最終之戰第74章 一線希望?第11章 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