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四十三 郭某人滿是期待的準備出手

消滅一個敵人之後不去佔領敵人生長的土地,就會造成這片土地上出現權力真空和生存真空,必然會吸引其他人來這裡發展壯大。

歷史一再證明草原上能夠誕生強大的遊牧武裝力量,並且足以威脅中原的安全。

所以這塊戰略要地必須要佔領,哪怕它的經濟構建模式和漢人傳統的經濟構建模式完全不同,也不能因爲看不到收益就不去經營。

哪怕是作爲戰略緩衝,這一大片草原也是極其重要的,更不要談論作爲天然牧場的經濟價值了,在這片草原上飼養牛羊馬,完全可以爲中原完成輸血。

文官們不樂於開拓,不樂意開闢新的領土去經營,這種思想就和地主階級不樂意開拓荒地而喜歡搶佔現有成熟耕地的行爲是一樣的。

不願意爲開拓付出成本,眼睛永遠只盯着前人已經開拓完畢的領土,何其短視!

春秋時期和西漢前期,匈奴人都曾經侵犯到中原地區來,甚至試圖操控中原帝國的政治,這一點,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而現在,他消滅了鮮卑,卻不敢保證再過三十年,草原上會不會繼續誕生一個強大的遊牧帝國,再次對魏帝國的邊關造成威脅。

他覺得這幾乎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他只管打不管佔據的話。

有人說草原不能給中原帝國帶來好處,可是草原本身也能養育出如此強大的敵人,這難道不能證明草原的巨大經濟潛力嗎?

過去沒有人做過的事情,不代表就不能做。

沒人做,我來做,爲後世開先河,讓後世子孫知道,草原上,遍佈着美味的肉和鮮美的奶!

郭鵬的聖旨下發,所有人就知道這件事情已經沒得商量了。

皇帝剛打了空前的大勝仗回來,聲威震天,誰敢對他的政策說不呢?

這個事情沒有先例,不僅沒有成功的先例,也沒有失敗的先例,誰都不知道這是成功還是失敗。

所以無論怎麼說,他們都不能斷定皇帝這一波一定是失敗的。

可是皇帝這邊剛打完仗,還沒來得及與民休息,那邊又要遷移三十萬民衆去草原上搞什麼漠州建設計劃,要把這片大草原變成肉和奶的生產基地,這怎麼看怎麼覺得有點冒進。

於是財政部尚書王粲就拿着國家財政支出計劃表來找郭鵬商量這件事情。

“陛下,這件事情依臣來看多少還是要緩一緩,如果立刻推進的話,以朝廷目前可以調動的物資來看,不可能支持三十萬人前往打造漠州,咱們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這些事情都是都需要錢和時間的,臣知道陛下胸懷乾坤天下,有很大的志向和抱負,但是陛下,志向和抱負的實現,需要時間,需要錢。”

王粲的話說的很中肯,郭鵬知道他沒有說謊,魏帝國的財政收入極其豐厚,但是財政支出也十分巨大。

目前來說,西邊北邊和南邊都在搞大工程,連財政收入重地的中原地區目前都有大運河計劃準備推動,可以說整個國家都在鉚足了勁兒搞建設,北伐鮮卑還是郭鵬強行推動的。

結果現在鮮卑剛收拾完,您老人家又要建設大漠……

休息休息吧,國家經不起您的折騰了。

郭鵬看了看國家財政支出計劃表,和乾淨透明的財政儲蓄,稍微算了一下,就知道那麼快的推行一個三十萬人的建設計劃真的是要把國庫給掏空了。

而自己的內庫也有其他用途,無法支撐一個國策的運行。

思來想去,郭鵬覺得還是稍微放緩一點吧。

他真的很想快點讓國家和子民跟上他的步伐,但是現在看來,人的主觀能動性終究是有限度的。

“你的意思,我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可以稍微放緩一點,但是不能不做,草原,我們不去佔領,我們不去利用,就會讓更多的人有可乘之機,這種事情,我堅決不能接受。”

郭鵬已經非常明確自己的看法了。

見皇帝做出了讓步,王粲覺得自己也不能一口氣讓皇帝就放棄整個計劃,這完全不符合皇帝的人設性格,所以他見好就收。

他答應了皇帝先期安排三萬人北上漠州的計劃,也答應了皇帝開始規劃草原築城行動。

至少讓夏侯惇手下有點人,不至於變成一個光桿司令。

可儘管如此,夏侯惇也不好說就不是一個光桿司令。

甚至有些人都在懷疑夏侯惇是不是北伐的時候做的不好得罪了皇帝,以至於皇帝要把他調派到荒涼的草原上,連幷州都不讓他去了。

不過很顯然,這件事情和夏侯惇是沒什麼關係的,夏侯惇多老實一人,勤勤懇懇辦事,從來不曾有過違法亂紀的舉措,潔身自好。

所以無論是這件事情,還是接下來的事情,都和夏侯惇沒有任何關係。

既然國家財政已經不足以讓郭鵬在草原上狠狠地操作一番,那麼在這等待的間隙,郭鵬自然不能什麼事情都不做。

藉着這股威勢,郭鵬一口氣提拔了四十九名立下功勞的黎庶子弟出身的小官擔任冀州內部的縣令,又提拔了二百七十三名基層小吏進入冀州諸郡政府辦事,擔任郡吏。

接着又提拔了一百七十三名黎庶出身的小吏在幽州、幷州和平州三地擔任縣令縣長之職,提拔四百七十六名小吏進入幽州幷州和平州三地的郡府內擔任郡吏。

基本上一口氣滿足了幽州幷州和平州各地普遍缺乏辦事官員的情況,增強了當地政府的行政能力。

然後吏部火速通過這些提拔命令,提拔命令立刻貫徹落實。

郭某人這一招,等於是一口氣把他之前確立下來的潛規則打穿了。

從此以後,黎庶子弟也能擔任縣令,也能進入郡府辦事,上升通道被打通了一個層級。

根據最新的臨淄營彙報顯示,河北各地的村官鄉官還有縣裡面的小吏們都開始躁動起來。

他們拼命的想做些什麼,以便讓自己可以積累功勳,讓郭鵬看到,然後擺脫現在的尷尬局面,更上一層樓,去做個縣令或者縣長。

哪怕是最偏遠的地方,接近邊境線的地方,那也是縣令縣長,那也是一千石。

是他們之前夢寐以求卻摸不到的層級。

現在,他們可以摸到了,已經有人擔任了。

何其的令人激動啊。

於是他們的工作熱情被調動了。

這個消息傳到了中原,傳到了關西,傳到了江東和蜀中,當地的基層官吏們也開始躁動起來了。

上升通道的開拓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熱情,這是郭某人的所希望看到的。

而這也只是一個開始。

僅僅是縣令,一個縣級政府的主官遠遠算不上是真正打通了上升渠道。

只有科舉制度的最終確立纔算是真正打通了上升渠道。

察舉制度加上公府複試完全達不到這個需求。

科舉,只有科舉!

郭某人滿是期待的準備出手。

延德五年十一月初七,郭鵬找來了袁嗣。

七百三十七 必須要對得起魏王殿下賜給我們的肉食九百六十五 只有大國才配和大國玩遊戲一千一百九十五 讓荊州重新變成我們荊州人的荊州七百零三 爲了出仕一千一百一十六 不爲王臣者,必爲我所殺!三百七十八 孫策與周瑜一千一百七十七 皇帝這是要廢私學興官學一千二百零四 郭鵬總要折騰一點什麼事情出來七百零四 如何不類似當年的呂氏?三百七十四 李郭之亂拉開了帷幕一千一百八十九 上一個時代最後的殘留物四百四十 我已經快要是個人了八百五十四 郭嘉入成都二百六十 袁紹危險了八百四十四 陛下若要問罪,吳某一力承擔!一千零一十 許靖與張昭一千三百零五 郭某人醜惡的嘴臉在這些事情上暴露無遺四百零九 皇帝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爲之三百二十五 沒有風險的事情,我可從沒聽說過九百三十九 高句驪的終結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後,朱元璋沒有成功一千三百一十八 程昱覺得自己這一波血賺五百五十八 吳國戰敗了一千三百一十三 太上皇病了八百八十九 公孫康對自己的騎兵很有信心二百四十八 於是乎郭某人在歷史的舞臺上縱情起舞一千二百八十五 羅馬皇帝要見王威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這皇帝詔你不接嗎?六百三十六 土皇帝的割據地位絕不相讓一百四十七 蔡邕深深地嘆息一千一百四十一 這種境界,不是什麼人都能體會到的六百五十 內部的敵人比外部的敵人更嚴重一百九十 我去青州吧六百二十七 郭鵬全據漢中一千四百五十 生產力不提高,教育就是無根浮萍八十二 天公將軍,你這黃天,也死了!一千二百一十 程昱愛權力甚過愛自己一千三百六十四 郭瑾正在竭盡全力的享受着四百六十一 現在朝廷這是要往回走嗎一千二百零六 皇帝終究沒有做那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七百零五 郭瑾必須要成爲一個優秀的演員一千三百零七 但凡是剩餘價值,就一定要壓榨得一乾二淨一千四百五十八 諸葛亮是個政治家一千二百四十三 于禁和張遼的處境並不好一千四百六十六 司馬懿憂心忡忡一千零二十八 標點符號大革命(下)九百五十七 探索之路的盡頭,就是無窮無盡的寶藏五百零五 孫策不願意妥協一千五百三十二 誰讓他是郭鵬的兒子三百六十七 郭鵬徵糧九百零九 不愧是我兒四百六十六 天子護不住我們四百零七 好冷的天一千一百九十九 權宜之計,不足以爲萬世法一千三百 讓他們都貪婪起來一千四百零二 歷史早就被另外一個人改寫的面目全非了三百九十六 郭子鳳!你居然敢背叛我!八 悲慘世界八百一十四 從漢到魏的過渡四 曹嵩是個聰明人二十四 難怪孟德看得起你一千一百零一 烏丸人當然也沒什麼存在的必要了三百一十 準備出兵的郭某人四十一 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八百零五 荊州政變(下)一千二百三十二 把他斬了!一千一百九十三 不要挑戰下一次的可能性三百二十六 瑟瑟發抖的郭某人一千二百五十九 好傢伙,劉關張在你的嘴裡三結義啊一千五百零四 郭瑾感到十分憂慮一千五百五十九 他們都回來了四百七十七 父與子三十四 趙苞的政治正確一千五百四十七 太子妃的人選一千三百二十六 好好先生郭嘉從此大概就不在了吧一千四百八十二 司馬懿發現這羣安息商人還真是挺有錢的八百二十 鳳雛與子鳳六百八十九 漢帝封王三百一十二 萬事離不開數學一千一百一十九 出兵一千三百九十八 羅馬帝國糟糕的制度開始發揮它的威力二百一十四 正面交鋒(上)四百五十八 這個朝廷是不是被郭鵬收買了一千一百五十二 延德六年與建安十三年一百七十一 劉焉上表七百九十二 郭某人的枯燥生活四百四十二 皇城破七百九十 這一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一千一百六十六 于闐國與疏勒國的覆亡一千四百五十七 魏帝國十分需要的寶貴財富一千三百零五 郭某人醜惡的嘴臉在這些事情上暴露無遺四百三十五 大橋和小橋都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了吧一百六十二 幸運的靈帝八百三十八 關羽不會放過任何機會一千三百八十三 關羽被自己的兒子說教了一頓九百九十 於是,曹操忙不迭的逃出了勤政殿五百零八 陶謙死了一千四百六十六 不一樣的涼州三十八 郭鵬詣闕上書九百四十三 賭上郭魏帝國的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