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魔記第四章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有各種各樣的說法。

什麼屈原的忌日啦!紀念伍子胥啦!還有說紀念介子推的。

實際上,無論是介子推、伍子胥、屈原,他們活着的時候,每年和我一樣都要過端午節的。

端午節,又名重五日,也就是農曆五月初五。這個節日始於商朝中期,由商王盤庚所定。

衆所周知,三皇五帝和夏朝、商朝前期都是在埃及,古埃及文明就是中國的上古文明。古埃及僧侶體文字便是明證。夏朝的統治範圍在埃及,商湯建立的商朝統治範圍包括埃及和整個中東。

商王祖乙即位後遷都於“庇”,也就是中東地區即《聖經》中記載的迦南地,致使商朝重新強盛起來。到了盤庚時候,商王朝已經開始沒落,諸侯逐漸不服商王的號令。而祭司的權力越來越大,他們蠱惑人心,崇拜邪神,並且淫亂。以至於梅毒肆虐,連牲口都傳染上了。

這時候,盤庚做了兩件成就了中華民族和漢民族的事情,第一就是與祭司決裂,把王權與神權全部歸於國王,也就是政教合一;第二便是決定遷都,一直遷到現在的中國陝西和河南。所用的時間大概是十年。

此後,古埃及還延續了一段時間,商朝人稱之爲“西王母國”。西王母國大概在春秋時代滅亡。

盤庚遷到中國以後,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每年五月五日陽氣最盛的這一天,綠葉茂密,青果累累,山花遍野,亂石堆裡可見各種毒蛇、毒蟲的幼崽,密密麻麻不可勝數,稍有不慎就會致人死命。當然,老鼠、松鼠、黃鼠的幼崽也在這時候出窩了。這時候,也是瘟疫盛行的時候。

因此商王規定五月五日爲端陽節,要飲雄黃酒,帶五色絲又稱花繩子,以避毒蟲瘟疫。五色絲的五色代表五行,彼此相生相剋,有神秘的趨吉辟邪的作用。端午節帶上花繩子,到六月六日纔可以解下來。

這個習俗陝甘寧三秦人民保存的很好,大概是現存的保留的最古老的民間習俗了。秦始皇滅六國以後,施行法制社會,對於分裂主義的打擊極爲嚴厲,因此六國的遺老遺少們就利用節日來進行顛覆、串聯和破壞活動。

他們把幾乎把每一個節日都說成紀念某某人,楚國人就說是爲了紀念屈原,趙國人就說是爲了紀念廉頗。到了漢朝時候,因爲劉邦是楚人,自然而然就分外推崇屈原,於是就有了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的說法。

不管爲了什麼吧!總之一句話,端午節要小心毒蟲,儘量帶花繩子。

且說端午節這天,張道士一早起來折了幾支柳條插在大門兩邊,使得道德殿本來就高大的大門顯得格外威武。

這天是週六,離高考只剩下一個星期的時間。

寶瓶兄弟、夏完淳、萱萱都聽從張道士的安排不再去學校,每天只在道德殿裡做一套試題,然後一起對題,互相講解和學習。

寶瓶早上起來,看見門上插着柳條,感覺很新鮮。

一會兒張行遲端了早飯上來,是一盆甜酒湯,一大盤炸油餅。因爲寶瓶幾人要學習,所以做飯都暫時交給了張行遲,家務則交給了虞姬,項羽最近迷上了韓劇,從早到晚的“複習”,人都憔悴了。

吃過飯,張行遲取出卷五色繩子,給夏完淳、寶瓶兄弟每人左手上繫了一條,因爲萱萱是女孩子,便在她腳上也繫了一條。

夏完淳和寶瓶兄弟幾個謝了張行遲,各自回房間做題去了。

虞姬拿了五色繩子,給項羽和張行遲每人繫了一條,項羽也她繫了一條。

張行遲洗了碗筷,正準備陪項羽看“穿透屋頂的High Kick(高踢)”。此公勇猛無匹,但性格太過剛直,個性單一、缺乏幽默感,因此張行遲推薦他看韓劇。沒想到此公一看就入了迷,不分黑白晝夜地看,眼圈都熬黑了。

張行遲剛從廚房出來,就見濟公穿着破僧衣破鞋子,手裡拿着蒲扇走了進來,邊走邊唱:“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斯人入魔道。”

張行遲不認識濟公,一邊施禮、一邊請他往客廳裡坐。

濟公笑道:“愛抹脖子的在不在?我和尚專程來此看他,順便幫你們打一架也行。”

“哪個愛揭短的在此諷刺我?”項羽瞪着黑眼圈轉過頭,見是濟公,也笑道:“原來是拈花顛僧,失敬失敬!”

張行遲端來甜酒油餅,濟公飽吃一頓,用袖子抹了抹嘴道:“聽說項王力戰刑天,見夸父則逃;攻打黃金城見秦始皇則退,不知是什麼道理?”

項羽笑道:“夫兵者詭道也!有聲東擊西、欲擒故縱、打草驚蛇之計,其中最精妙的乃是走爲上計,非只破釜沉舟一計也!”

“如今刑天率三十六洞妖魔,羽翼已成;桀、紂、秦始皇、武則天、秦檜、和珅、瞪希聖諸賊崛起於玄外,王明元擁千萬豬兵於天狼星,當如何處置?”

“刑天乃我華夏之祖,所爭者不過帝位,此玉帝與刑天之爭,不傷我華夏根本。桀、紂、秦始皇、武則天、秦檜等賊,前生造孽太多、罪大惡極,死後民憤不能平息,因此上天任其猖狂,叫我等盡力剿除,以證果報;王明元所率豬兵,方是心腹大患,此賊不除,必然禍亂宇宙,亡生命種類矣!因此我與刑天戰,挫其銳氣則和;於玄外鬼衆戰,敲山震虎則停;是保存實力以待討伐豬兵。”

“誠服高論,項王見識,又大進了。”

“聖僧從何而來?”

“昨日在南昌州破了夢魔,因此來見張行遲。”

“所爲何事?”

“爲肖小姐之事。”

“聖僧乃世尊十大弟子之一,世尊寂滅之時,傳法與聖僧,而聖僧何以不敢稱佛陀,而將法付與阿難陀,是什麼緣故?”

“阿難陀貌美而俊、貪戀美色、不悟生死,但他卻以爲世間最他有資格做佛陀。這種人若無重利重名,必然危害人間,因此我將佛陀之名給他,使他得以志操堅固,終得保全梵行。”

“聖僧在杭州,除了懲惡除奸,也常憐香惜玉,卻是爲什麼?”

“俗話說萬惡淫爲首!淫人妻女,必然毀人名節,毀人名節必然貪圖財貨,貪圖財貨必然圖財害命、圖財害命必然勾結官吏,勾結官吏必然徇私枉法,徇私枉法必然民怨沸騰,民怨沸騰必然天下攘亂,天下攘亂必然民不聊生。因此我以憐香惜玉之心,懲治白麪媾女之徒,是治萬惡之根本也!”

項羽與濟公是老相識,經常一起喝酒聊天,問難做戲。項羽坦誠,濟公機智,因此兩人從來不分勝負。

正說笑間,張行遲收了碗筷,奉上冰鎮啤酒,三人一起痛飲起來,一直喝到下午熱浪下去方纔打住,三人共喝了一百多罐。

項羽大醉,攜着張行遲和濟公到山上賞景。

第六章黑山老妖第一節第十五章大戰原州第三節蕩魔第二章端午節2第一章借屍還魂 第二節第六章黑山老妖第一節端午節3第八章收服羽民蕩魔第二章第十四章楚霸王力劈機甲第二十二章第十五章大戰原州第二節第四章完美紅顏第一節第四章完美紅顏第一節第七章蘭光論劍第二節第二章枉死之城第三節第二十一章第七章蘭光論劍第一節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章第五章前世今生第二節第六章黑山老妖第一節第十一章妖獸狍鴞第一節第九章妖獸猲狙第一節第二章枉死之城第二節第二章枉死之城 第一節第五章前世今生第一節第二十章第十五章大戰原州第二節第二章枉死之城 第一節第一章 借屍還魂 第一節第十二章豬兵內訌第三節第十章妖獸狍鴞第二節第三章善哉佛緣第二節第二章枉死之城第三節蕩魔第三章第十七章義虎訛獸第一節端午節2第二章枉死之城第二節第十六章義虎訛獸第三節第二十章蕩魔第二章第七章蘭光論劍第二節第三章善哉佛緣第二節第二十九章第十七章義虎訛獸第二節第十章妖獸狍鴞第二節第二十章第二十三章第四章完美紅顏第一節第五章前世今生第二節第五章前世今生第一節第二章枉死之城 第一節第十四章楚霸王力劈機甲第十七章義虎訛獸第一節第十四章楚霸王力劈機甲第十四章楚霸王力劈機甲第十二章豬兵內訌第三節第十六章紅樓遺夢第二節第五章前世今生第一節第十六章紅樓遺夢第一節第十一章妖獸狍鴞第一節第九章妖獸猲狙第一節第十二章豬族內訌第一節第一章 借屍還魂 第一節第十五章大戰原州第三節第十三章長城屍魔第三節第四章完美紅顏第一節第八章收服羽民第十一章妖獸狍鴞第一節第十七章義虎訛獸第一節第四章完美紅顏第三節第七章八戒親王蕩魔第二章第十五章大戰原州第一節第二章枉死之城 第一節第十章虎之彪子第二節蕩魔記第四章端午節第十二章豬兵內訌第二節第十五章大戰原州第三節第五章前世今生第二節第十六章紅樓遺夢第二節蕩魔第二章第二十八章端午節3第五章前世今生第二節蕩魔第四章第十五章大戰原州第三節第十六章紅樓遺夢第一節第九章妖獸猲狙第一節第二十五章第七章八戒親王第十二章豬兵內訌第二節蕩魔記第五章端午節1第六章黑山老妖第一節第八章收服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