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造船

第122章 造船

洪武初年,朱元璋在南京城外的龍江關設立了龍江船廠,用於建造水師戰船,在永樂時期鄭和下西洋所用船隻大多建造於此。

雖說明初才設立,但龍江造船廠的前身卻可以追溯到宋代,歷經宋、元、明三代,歷經數百年,龍江船廠的造船技術是極爲先進和完善的。

要知道同時期的歐洲英國商人引以爲傲的商船的容量大約在400到800噸之間,荷蘭人的笛型船雖然只需要12人就能操縱,但容量差不多隻有300噸左右。

即便是一百多年以後法國人建造的十八世紀噸位最大的風帆戰列艦聖三位一體號,排水量也才3800噸,載員千人。

而同時期的東方,根據明代文獻記載,鄭和下西洋時船隊共有寶船六十二艘,其中“大者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

根據後世出土的各種考古發現以及文獻記載,這種記載中曾經在鄭和船隊中擔任旗艦的“大舶”換算成現代尺寸長度大約是138米,寬度也超過了50米!

而同時代的歐洲船隻,很多連五十米長都沒有,此時東西方之間造船業之間的巨大差距可見一斑。

至於說這種“大舶”的排水量,根據文獻記載是五千料,也就是2800噸!

不過這種尺寸的木造船舶在古代來說,着實太過驚人,以至於讓很多人懷疑這是否真的造出來過。

然而即便不考慮這艘鉅艦,就算是鄭和船隊當中普遍使用的兩千料的福船也有61.2米長,13.8米寬,排水量1000餘噸,遠遠超過當時的歐洲。

事實上也只有如此巨大的船隻才能夠支撐鄭和下西洋如此規模的航海活動,不然的話根本無法運輸整個鄭和船隊超過兩萬多人的載員,和這些人長期在海上航行所需要的補給。

想想差不多一個世紀之後的哥倫布環球航行所用的船也不過百十噸的噸位,差距實在是太大。

只是很可惜,在朱瞻基繼位之後,明朝已經支撐不起消耗如此巨大的航海活動,所以在第七次下西洋結束之後,朱瞻基就停止了下西洋,龍江船廠也就此開始逐漸蕭條。

到了明末清初,滿清更加不重視航海,實行遷界禁海的閉關鎖國政策,以至於曾經輝煌的中國造船業就此風光不再,再也造不出大船來了。

以至於明末的時候,福船的尺寸已經縮水到了“長十五丈寬一丈六尺”,令人扼腕。

不過現在可還是永樂年間,龍江船廠正處在它最繁榮的時期,即便造不出那四十四丈的五千料鉅艦,但中號的兩千料大船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參見鄭王殿下!”龍江船廠作爲大明的皇家船廠,自然有官員負責,其中甚至還有宮中太監,這些人共同管理着這座這個時代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先進的造船廠。

面對這些人的恭敬,朱瞻埈只是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免禮之後便問道:“孤即將就藩,不日便要率軍北上,欲走海路去封地,所以想造幾艘大船,不知道你們能造多大的船?兩千料的造的出來嗎?”

聽到朱瞻埈的要求,龍江船廠的幾名官員互相看了看之後,才由其中一人回答道:“回殿下的話,兩千料的大船我們造的出來,只是這麼大的船建造工期太長,而且用料、靡費甚重,恐耽誤殿下就藩之事。

若是殿下急着要用船的話,可以建造一千料的海船,這種船大約有二十餘丈長,可載數百人,馬和公公下南洋的船隊裡這種船也用的不少,船廠現在就有幾艘現成的可以交付殿下。

這種船一艘用杉木三百二根,慄木二根,雜木一百四十九根,株木二十根,櫓坯三十八枝,榆木舵杆二根,釘線三萬五千七百四十二個,雜作一百六十一條、個,桐油三千一十二斤八兩,石灰九千三十七斤八兩,船麻一千二百五十三斤三兩三錢。 建造一艘花的錢也不算多,殿下若是嫌小也可以多造幾艘,兩千料的大船可以用來作爲殿下的座船,也不至於墜了殿下的威風。”

聽着這名官員的介紹,朱瞻埈微微頷首,似乎是在對他說的話表示贊同。

雖然從後世的眼光來看,區區兩千料排水一千噸的船根本不算什麼,但在這個時代來說,想要建造這樣一艘鉅艦的耗費確實不小。

所以朱瞻埈在想了想之後說道:“那就先給我造十二艘一千料的海船,一艘兩千料的大船,你們大概多久能夠造完?”

“這……還請殿下容我等計算一下。”這名官員並沒有馬上應承,而是拉過一旁的其他人,開始統計數據進行覈算。

朱瞻埈也不催促,只是一邊喝茶,一邊看着他們覈算工期和用料等數據。

稍頃,他們便得出了一個數字,隨後對這朱瞻埈回覆道:“一千料的海船造價每艘需兩千貫文足銀,兩千料的大船造價需五千兩貫文足銀,若是殿下對木料有要求的話,不同的木料價格也有所不同,杉木相對較爲便宜,若是楠木的話就要貴一點。”

這個造價並不算很誇張,雖說到了明末的時候,一艘五百料的戰船連同裝備一起造價也就六百兩銀子,但船越大造價就會越高,二者之間的關係可是隨着噸位不斷遞增的。

朱瞻埈對於這個造價並沒有異議,這筆錢對於他來說也着實不算什麼。

只是他在想了想之後卻沒有馬上下單,而是從袖子裡掏出了一根長卷,遞給了面前的官員問道:“這是一種海船的圖紙,你們看看可能造?”

官員接過長卷,隨即展開,周圍其他人也圍了上來,只見圖上畫着的是一種看上去船頭細長,船舷寬大的尖底船型,造型與他們所熟知的任何一種海船都不相同。

不過這張圖上畫的十分詳細,就連這種船隻的結構都勾畫的一清二楚,讓這些負責造船的官員即便沒見過這種船,也能對它的結構有所瞭解。

他們討論了一番之後才答道:“殿下,這船結構複雜,而且部件頗多,大部分都不是我們龍江船廠能造出來的東西,不過若只是船體框架,我們還是能造出來的。”

這裡取的造船價格是按照一料二兩銀子計算的,查了一下文獻,大概還是不差的。

至於說鄭和寶船五千料造不造的出來的問題,其實宋代就已經有五千料的船了。

(本章完)

第134章 小琉球國345.第342章 怎麼花錢第279章 返程第248章 各方動作第142章 “人我殺了”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112章 藩王領軍第204章 大軍先鋒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第185章 加九錫第178章 百萬兩白銀第28章 不當皇帝的逍遙王爺第218章 夜話商稅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297章 飛回大明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258章 鑄九鼎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第121章 海鹽和糧食第4章 胖老爹朱高熾第218章 夜話商稅第268章 交給太孫第61章 朝廷的信譽第177章 趙王來訪第109章 大宴儀請假條347.第344章 斬神第242章第111章 寧王請纓第263章第172章 農稅和商稅第160章 運糧和出征第169章 檢地第13章 不爭爲爭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382.第379章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35章 兌換準備金第74章 勳貴站隊第176章 王爺天恩第153章 朝鮮的廷議第226章請假條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第182章 沒興趣第203章 出征第48章 朱棣要練兵第27章 倭國金山第302章 南洋方略第43章 朱瞻基想練兵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第266章 抄家第29章 死馬肉第137章 聽濤水閣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第224章 靈丹與靈石第258章 鑄九鼎第64章 副將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154章 世子李褆請假條第157章 景福宮之變第162章 福岡城下第283章 大地輪迴第56章 籌措資金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347.第344章 斬神第201章 新軍第253章 深夜拜訪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第248章 各方動作第180章 歸國第58章 官員的俸祿第221章 都家班第180章 歸國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第64章 副將第69章 人道封神第131章 控風之術第126章 徵倭方略355.第352章 誅神第136章 務實與國運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27章 倭國金山第50章 永樂大典第201章 新軍第114章 彈劾第307章 捲起來了第176章 王爺天恩第92章 親叔侄355.第352章 誅神第271章 見公婆第121章 海鹽和糧食第234章 人選355.第352章 誅神第238章 順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