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王爺天恩

第176章 王爺天恩

朱瞻埈要給士卒分地的消息很快便傳了出去,青玉衛的士卒無疑是最高興的,畢竟他們是首先分地的這一批人,實惠是直接落在了頭上的。

天津三衛的士卒就多少有些妒忌了,但卻也沒有更多負面的想法。

青玉衛的精銳有目共睹,在戰場上的時候青玉衛也是承擔最艱鉅的作戰任務,他們立功受賞,天津三衛也只是妒忌而不是不服氣。

至於說青玉衛能夠在九州島上分土地,天津三衛對於這件事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想法。

原因也很簡單,天津三衛的士卒大多都是天津城周邊的軍戶,之前朱瞻埈下令在天津屯田的時候,他們家裡就已經享受到了實惠,相對來說天津三衛並沒有那麼的想要九州島的土地。

但青玉衛則不太一樣,首先他們並非是軍戶出身,朱瞻埈當初在組建青玉衛的時候,就是走的募兵的路子。

所以招募來的士卒大多不是軍戶,而是民戶,還是江南的民戶。

按理來說,江南的民戶應當還是比較富裕的,畢竟江南六省是大明朝廷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這一地區也確實經濟發達。

只是朱瞻埈當初募兵的時候,特意挑選的是義烏地區的貧苦百姓。

對於他們來說,這九州島上的土地就很有誘惑力了。

於是乎軍中此刻都在熱烈討論,自己到底能夠分到怎樣的地,以及地分到了之後,又要怎樣去耕種。

之前那位來福港投效朱瞻埈的年輕武士此時已經憑藉自己通曉明國話的本事做到了通譯,這是朱瞻埈設立的領地官職之一,屬於次於王府屬官,但卻又高於那些基層代官的一個職位。

算起來和年輕武士家曾經在大內家擔任的官職也已經差不多了,這讓年輕武士很受鼓舞,也對復興自己的家族更有信心,同時也對朱瞻埈更加忠心了。

也因爲官職的關係,他平日裡是可以出入軍營的,和軍中的一些中下級軍官也混得比較熟。

此時軍中討論起了分地的事情,幾個相熟的軍官便將他找了來,想要向他打聽這九州島上哪的地好,又適宜種些什麼作物,他們好早做準備,弄一塊好地。

然而年輕武士一邊回答着衆人的疑問,自己心裡卻也同樣生出了疑問,他對一個相熟的軍官問道:“趙百戶,你們剛纔說分地這個我能理解,可爲什麼你們都是說自己耕種?

親王殿下分給你們了土地,這些土地都是有佃農的,伱們只需要讓佃農去種地就好了呀?”

“啥?儂說啥?王爺給我們分地,還給分佃戶?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哦!”一旁的一個小旗官聽到年輕武士這麼說,連連搖頭,並不相信他說的話。

但年輕武士卻趕忙解釋道:“按照我們倭國的制度,土地是武士和大名的,農民和百姓只是可以耕種這些土地,用大明的說法就是這些農民就是佃戶。 九州地方的土地在親王殿下征服九州之後,就都已經歸屬到了殿下的名下,我們這些以前的武士也是靠着投效到殿下麾下效力,才保住了自己家的土地的。

這些土地在親王殿下的名下,自然而然的生活在這些土地上的領民也都是親王殿下的佃戶

至於親王殿下這次分給你們的土地,就是親王殿下將自己名下的土地拿出來賞賜給你們,連帶着的應該是有這些土地上的領民的。

除非是親王殿下特別說明,賞賜給你們的只有土地,那些領民不賞賜給你們。”

“我說山下,你說的是真的麼?你們倭國人分土地還帶分佃農的?”趙百戶聽到年輕武士這麼說,眼睛都亮了起來:“要按照你這麼說,豈不是咱們這下子就成了地主了?咱也是老爺了?”

聽到找白虎的問題,名爲山下的年輕武士想了想之後才點了點頭:“按照大明的說法,你在獲得了親王殿下賞賜的土地之後,確實就是老爺了。

只是你們每個人只能分到二十畝的土地,這個數量不算很多,按照大內家以前的標準來算,一個武士是能夠領到五十石俸祿的,一個足輕一年也有二十四石的定額,二十畝的封地未免也太小了……”

山下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趙百戶打斷了。

他毫不在意的揮了揮手,隨即說道:“山下你這話就說錯了,你們那個武士領的俸祿,咱們也是照樣領的,殿下賞賜的土地是在這個俸祿之外的。

我聽你說過你們倭國的規矩,你們的武士的收入不都是依靠封地嗎?好像有了封地,你們的那個什麼大名主,就不給你們發俸祿了吧?”

“這倒不是,俸祿還是照發的,但有封地的武士是要出兵的,一萬石高差不多要出兵兩百人,折算下來也差不多是二十石出一個農兵,換成土地的話倒是和親王殿下賞賜你們的土地規模相當。”山下習慣性的按照倭國的制度計算着,卻沒看到一旁趙百戶臉上的表情已經喜形於色了。

他欣喜的對一旁的同伴說道:“一個普通士卒可以獲得二十畝土地,一畝地能產二石糧,這一年就是四十石糧食,要是勤快一點種一茬稻子,再種一茬別的,這一年可就是一百兩銀子啊!”

“王爺心善,看不得咱們這些老兄弟吃苦纔有這麼豐厚的賞賜,就更別說咱們這些軍官能得到的土地還有增加了,王爺仁德啊!”一旁另一名百戶更是大聲歡呼着,嘴裡更是不住的稱頌着朱瞻埈的仁德。

山下有些搞不清楚狀況,還是一旁另一名小旗官向他解釋道:“二十畝地只是一般士卒的標準,像我這樣的小旗官能分到五十畝地,趙百戶他們有一百畝,立下了軍功的額外還有五十畝,千戶大人他們更是直接有五百畝地。

山下你是世襲的武士,家裡一直有地所以沒感覺,要是在咱們大明,想要買幾十畝上好的水田,這可不是咱們這些當兵的苦哈哈能夠去想的,也就是趙百戶他們這樣的軍官纔有資格考慮買地的事情。

所以大家纔對王爺感恩戴德,這在咱們大明可是天恩啊!”

(本章完)

第207章 控制蒙古第29章 死馬肉第18章 秦淮聽曲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第257章 香火神位367.第364章 錦繡前程363.第360章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117章 敕封鄭王第104章 福氣與天衣第7章 大明天朝計劃354.第351章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第161章 對馬島359.第356章 七絕伐天劍陣第9章 天命變了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第8章 進獻朱果第136章 務實與國運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第299章 重訓錦衣衛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133章 海上強軍366.第363章 成仙第18章 秦淮聽曲第217章 班師回朝第96章 準備“化龍”第120章 考慮將來第276章 親迎禮第75章 鴛鴦陣改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177章 趙王來訪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閒話儲位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第148章 種水稻第84章 毒過絕戶第92章 親叔侄第196章 計劃第25章 寶鈔的問題第302章 南洋方略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362.第359章第47章 分筋錯骨手338.第335章 熱議第188章 張氏教子第161章 對馬島第43章 朱瞻基想練兵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第6章 皇帝封賞第101章 趙王買藥第70章 氣運羅盤第108章 尚服局355.第352章 誅神371.第368章 小兵衛第33章 考校胡善祥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376.第373章 家書抵萬金第162章 福岡城下第256章 婚禮之議375.第372章第289章 虛無僧第137章 聽濤水閣第301章 繼續閉關第5章 五十年的朱果第186章 我回來第283章 大地輪迴第225章 日月所照第147章 天津衛第12章 乾元壯髓膏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第132章 國運增長第61章 朝廷的信譽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209章 全軍衝鋒第38章 丹藥出爐第111章 寧王請纓第218章 夜話商稅356.第353章 剝皮第275章 大婚前夜第302章 南洋方略359.第356章 七絕伐天劍陣第236章 鄭王側妃第153章 朝鮮的廷議第192章 龍女傳法第214章 恢復376.第373章 家書抵萬金第20章 亡國之禍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第132章 國運增長第271章 見公婆第62章 夜談第220章 蒙元的喇嘛第276章 親迎禮第69章 人道封神第225章 日月所照第41章 絕天地通請假條第69章 人道封神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