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親迎禮

第276章 親迎禮

天還沒亮,東宮裡的宮女和太監們就開始忙碌起來。

今天可是皇太孫和鄭王大婚,他們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很多事情早在許多天以前就在準備,一切都是爲了今天的大婚能夠順利進行。

因爲迎親在天亮的時候就要出發,所以必須在太陽還沒升起來之前就把所有事情準備完畢。

朱瞻埈和朱瞻基此時也沒有睡懶覺,他們今天的活也同樣一點也不輕鬆,不僅要早早起來洗漱更衣,更要爲今天一整天的儀式流程做好準備。

其他宮人或許只是忙碌,忙完這一節就能休息一下再去準備接下來的事情,或者能夠忙裡偷閒摸個魚。

但他們兩個今天一天都必須繃着架子,認真的去完成每一項婚禮的流程,中途不得出現半點差錯,中途有太多需要一直站着的場合,可以說今天最累的可能就是他們兩個了。

說到這個,朱瞻埈忍不住想,如果不是皇帝非要給自己拔高待遇,這用的是太子大婚的規格,只是以親王大婚的規格來的話,他其實可以輕鬆不少的。

畢竟親王娶親,流程沒這麼複雜,規矩也沒這麼多。

不過話說回來,在封建時代結婚可不像後世那樣隨意,能夠想結就結、想離就離。

尤其是對於皇家來說,這大婚可能一輩子就一次了,除非是正妻去世了要另娶正妻,否則就算是平妻或者侍妾擡正都不會有這麼高規格的禮儀。

所以對於女人來說,這就是她們一生都只有一次的一場大禮儀,也是她們人生當中最重要的場合。

這禮節待遇自然還是越高越好,而皇家的太子大婚,就是在封建社會一個女人所能夠享受到的最高等級待遇了。

至於說皇帝娶皇后?明代太子大婚納妃的規格可是與皇帝納後相同的,所以即便是做到了皇后也不可能享受更高規格的禮制待遇了。

畢竟說到底,沒有意外的話太子妃就是將來的皇后,不按皇后的規格來多少是會讓人家將來當了皇后有想法的。

“殿下,東宮的屬官已經在宮門外等候了,您這是否準備妥當了?”一名宮裡的嬤嬤來到朱瞻埈面前,向他小聲的請示着。

按照禮制,大婚當日男方都需要前往女方家裡迎親,謂之親迎禮,是婚禮六禮之一。

即便是太子也沒有辦法例外,親迎禮當日天亮,東宮屬官就必須穿着正式的禮服和迎親的儀仗、吹鼓在東宮門外列隊,等着太子開始親迎禮。

而太子則需要穿冕服乘坐輿出東宮,到宮門外下輿坐輅,在東宮屬官和全套的儀仗、吹鼓跟在後面,一路吹吹打打的抵達太子妃的府邸,開始迎親的一系列禮儀和流程。

全天下,除了皇帝本人之外,沒有人可以例外。

皇帝本人大婚的話則是派人持節迎親,除此之外一切禮儀規制都是一樣的。

可以說這就是如今大明最高規格的婚禮,是全天下女人羨慕和幻想的對象。

不過對於婚禮的參與者來說,就和世間的每一場婚禮一樣,除開了幸福、激動之類的情緒之後,唯一能感覺到的就是累了。

好在無論對於新娘還是新郎,正常情況下他們一輩子也就這一次了。

和朱瞻基一起被人用輿擡出東宮,朱瞻埈看了一眼朱瞻基身上的冕服,不免笑了一下。

按照朱元璋親自定下的大明禮制規定,太子和親王在朝廷重大禮儀、祭祀活動中,必須要穿着正式的冕服,也就是所謂的大禮服。

而整套冕服包括冕、袞、大帶、革帶、玉佩、蔽膝、綬、中單等多個部分,組合在一起纔是一整套袞冕。

並且根據身份的不同,這袞冕的制式也有不同。

比如皇帝就是冕十二旒,在袞服上需要繪製十二中不同的圖案,也就是所謂的十二章。

而親王則要低一等,用袞冕九章,即九旒冕和九章袞服。

所以今天朱瞻埈穿的是親王規格的袞冕九章,與太子的規格是一樣的,這是他本身就可以穿着的禮服。

而朱瞻基就不行了,他本身只是皇太孫,按照禮制只能穿七章的袞服、戴八旒冕。

不過民間婚禮還講究一個攝盛,在大婚時可以逾制使用禮服,再加上朱棣本身就特許朱瞻基和朱瞻埈今天都按照太子大婚的規制,所以朱瞻基今天穿的也是袞冕九章。

不然的話,朱瞻基的禮服還要比朱瞻埈低一級,哥哥比弟弟的等級低,多少還是會有點被人當成笑話的。

想着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朱瞻埈和朱瞻基都被擡出了東宮的門,換乘了輅車。

所謂輿是一種沒有頂的轎子,也就是所謂的肩輿,後世影視作品裡經常出現的那種一把椅子幾根杆子擡起來的就是輿了。

只不過今天大婚用的規格比較高,是十六人擡的。

所以當朱瞻埈和朱瞻基一起被擡出來的時候,是用了足足三十二個人的,皇家大婚的氣派和排場可見一斑。

而輅則是帝王纔有資格使用的車,所謂王之五輅,玉、金、象、革、木。

即五種不同規格裝飾的車子,玉輅就是用玉裝飾,金輅用金、象輅用象牙,木輅則是單純的木車。

洪武年間,朱元璋因爲覺得五輅實在是太過奢侈浪費,所以一般只使用木輅,到洪武二十六年制定天子出行的最大規格時,也只是一輛玉輅和一輛大輅。

而太子可以使用金輅,親王可以使用象輅。

不過因爲朱元璋節儉的關係,宮裡也只有一輛玉輅作爲天子儀仗,十輛象輅以備使用。

所以今天即便朱瞻埈和朱瞻基享受的是太子大婚的待遇,這輅車還是兩輛象輅。

朱瞻埈對此倒是不在意,象輅已經是非常奢華的車子,在他看來已經足夠了。 畢竟如果要講奢侈排場,他洞天葫蘆裡可是有更奢侈的玩意的。

之前朱瞻埈倒也不是沒有想過從自己的洞天葫蘆裡拿一些東西出來用,這大婚一輩子只有一次,他和孟青麟又是經歷了生死離別,自然還是想要給孟青麟最好的待遇。

但孟青麟勸住了朱瞻埈,沒有讓他拿出那些東西,而是讓他按照大明的禮制來,不要搞特殊。

她唯一接受的,也只是朱瞻埈拿出來的一些首飾和衣服,除此之外就沒有了。

見孟青麟自己不願意,朱瞻埈也沒有勉強,除了拿出來了一些更好的衣料、金玉器具給禮部之外,倒是沒有拿出什麼諸如龍輦鳳車之類離譜的東西。

乘坐着象輅來到了鄭王府門外,朱瞻埈和朱瞻基又從象輅上下來,換上肩輿被擡到了昨天就在府邸大門外搭建好的臨時圍帳之中,一衆東宮屬官此時也都跟了進來。

“兩位殿下,吉時未至,還請在此稍待。”一名禮部的官員走了過來,向朱瞻埈和朱瞻基提醒了一聲。

這一整套的禮儀已經排演過多次,朱瞻埈和朱瞻基自然知道要做什麼,這位禮部官員的提醒,也僅僅只是爲了防止出現差錯。

等候的過程未免有些無聊,朱瞻埈的目光便四下逡巡起來。

雖然是臨時搭建的圍帳,但依舊有着足夠大的空間,加之這次是兩個人一起大婚,這圍帳就搭建的更大了。

也幸好是把兩位正妃都接到了鄭王府從這裡出嫁,不然的話白素棠家門口還沒有那麼寬的道路,真不好搭建圍帳。

“二弟,有吃的沒?”朱瞻基忽然小聲對着朱瞻埈問了一句。

兩人早上都是天不亮就起來準備了,雖說是吃了一點東西墊肚子,但也沒有吃多少,此時朱瞻基不免有點肚餓。

“大哥你沒在身上藏點吃的?今天可是要忙一天的。”話雖然這麼說着,朱瞻埈卻也沒有從身上掏出吃的來,畢竟他堂堂一個金丹真人幾百年不吃東西也無妨,身上還真沒準備。

不過見朱瞻基確實肚子餓了,朱瞻埈也對着一旁的侍衛招了招手,示意對方過來之後,這才小聲吩咐了幾句,讓對方去給朱瞻基弄點能填肚子的點心來。

此時吉時未到,他們還不需要出圍帳,因此可以稍微放鬆一點,讓人去弄點吃的。

而鄭王府中,今天要出嫁的孟青麟和白素棠,以及倭國女倭王、藍琪兒和另外兩位女子,此時都已經穿戴整齊,同樣在等候着吉時的到來。

負責主婚的是禮部的一位侍郎,他此刻正在指揮一衆宮女婦人在閣樓前列隊站好。

今天要出嫁的人實在是太多,就算禮部派來的這位侍郎算是見多識廣,也真沒見過這種場面,多少有些手忙腳亂。

畢竟朱瞻埈和朱瞻基的正妃就有兩位,側妃則是四位,光是伺候這六位的宮女就有一大堆,主婚的禮部侍郎必須把她們都安排好。

事實上能站在這裡陪六位妃子出閣的已經不是一般的宮女,她們更多的是服侍六位妃子的教養嬤嬤,主要負責教導妃子們各種禮儀規矩,以及輔助妃子們養育子嗣。

所以這些都不是年輕宮女,反而都是上了年紀的健婦。

畢竟宮裡的宮女首選標準從來都不是年輕漂亮,甚至於選妃都不會去挑選特別漂亮的,爲的就是避免魅惑君王的事情發生。

那種覺得皇帝的老婆都很漂亮,宮裡的女人都是美女的想法,多少隻能算是一種意淫。

皇帝的老婆不能說醜,但也肯定不是那種傾國傾城的漂亮,甚至沒有後世那些扮演皇后妃子的女演員好看。

通常來說選的都是長相端莊大方的類型,重儀態而非相貌。

這也就導致,今天要出嫁的六個妃子裡,孟青麟是最好看的那個,藍琪兒稍遜一籌,白素棠次之,另外兩位側妃再次之,反倒是女倭王的長相有些一言難盡。

畢竟倭國倭王一系,號稱是他們所信仰的神靈的後代,血統高貴不可混淆,一直以來都是在親族之間通婚,父女、兄妹、母子結合的屢見不鮮。

只能說,嫁給朱瞻基的這位女倭王不是個傻子、身上沒有毛病,已經算是倭國王室祖墳上冒青煙了。

這也是爲什麼當初朱瞻埈根本就沒考慮過自己娶倭國女倭王的原因,無他,醜拒爾。

朱瞻基是要當皇帝的人,後宮裡塞得下。

這種爲國家娶老婆的事情,就交給他好了,反正他還有其他老婆,有一個是醜女無所謂。

六位妃子當中,藍琪兒和女倭王都算是政治聯姻,所以這兩位其實都帶着陪嫁,女倭王雖說屬於沒有實權的那種,但在大明逐漸控制了倭國之後,朝廷還是派人去聯繫了她的父親,幫助其成爲了倭國的統治者,稱爲上王,掌握瞭如今倭國的大權。

這位前任倭王也識趣,知道自己是靠着大明才能拿回大權,所以對於大明六位藩王瓜分倭國的事情完全裝作什麼都不知道,更自己去了倭國一直以來僭越的所謂尊號,只自稱代倭王,將倭王的頭銜留給了自己的女兒,朱瞻埈未來的妃子。

不僅如此,他還不遠萬里將倭國所謂的鎮國三神器全都給女兒送了過來,隨行的還有一支‘龐大’的家臣團,作爲她嫁給大明皇帝的孫子做側妃的陪嫁。

藍琪兒這邊也大差不差,她的哥哥雖然沒能給她送來一支家臣團,卻也按照蒙古人的規矩把翁吉剌部的部民分了一個千戶過來,在排場上並沒有遜色於女倭王。

畢竟按照蒙古人的規矩,貴女是可以掌握土地、軍隊和臣屬的,所以藍琪兒的哥哥給她分了一個千戶作爲嫁妝,也是爲了讓她在朱瞻埈面前不要顯得太弱勢。

但藍琪兒手上雖然捏着這麼一個千戶,女倭王身邊也有自己的家臣團,但她們兩個都不算是勢力最龐大的。

真正有勢力的還是孟青麟,這位昔日的龍宮將軍雖然沒有了隨身慣用的那幾支道兵,但朱瞻埈卻給了她青玉衛的兵權。

這支如今大明最能打的軍隊,此刻已經全數歸屬於孟青麟的麾下,讓她成爲了今天出嫁的六位妃子中最有權勢的一位。

不過這些東西都只能是爲她們的出嫁增色,畢竟她們要嫁的人一個是未來大明皇位繼承人,一個是大明最有權勢的藩王,哪一個都比她們來的強勢。

大婚禮儀流程查到我頭昏!後面合巹什麼的,我直接跳過了,下一章進洞房!

(本章完)

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72章 羅盤造價第298章 國運加持第62章 夜談第227章 威壓草原請假條第291章 刺殺與逃亡第250章 笑看風雲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254章 4k二合一第300章 後續安排第61章 朝廷的信譽第116章 天雷降世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49章 奉旨練兵第281章 重塑肉身第196章 計劃第237章 騎馬第26章 計將安出?第231章 互相算計第102章 賣了封地第282章 地脈佈陣第266章 抄家第136章 務實與國運第197章 孔家之亂第195章 千古第一漢奸世家第22章 皇帝召見第225章 日月所照第239章 遷都之議366.第363章 成仙第4章 胖老爹朱高熾第244章 全城大索第192章 龍女傳法第252章 曲阜縣令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81章 魚和熊掌第109章 大宴儀第30章 背後的靠山第282章 地脈佈陣第304章 洞天之寶321.第318章 子嗣第21章 朱棣的惱怒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第277章 合巹 洞房第31章 東宮的老虎第273章 4K,二合一第47章 分筋錯骨手第243章 刺殺第120章 考慮將來第160章 運糧和出征第144章 不修王府第282章 地脈佈陣第243章 刺殺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357.第354章 淨天地神咒第164章 倭人集結第66章 玉藥和俗務第170章 年輕武士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261章 徐妙雲第265章 選秀女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74章 勳貴站隊請假條第299章 重訓錦衣衛第128章 踏海巡卒第116章 天雷降世第147章 天津衛第155章第41章 絕天地通第265章 選秀女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第244章 全城大索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201章 新軍第223章 招降375.第372章第177章 趙王來訪第180章 歸國331.第328章 借兵第18章 秦淮聽曲第116章 天雷降世第125章 瓜分倭國第276章 親迎禮第304章 洞天之寶第93章 上架感言第313章 佛道兩門261章發重了,內容已修改第68章 長生久視之道第122章 造船第165章 猴子騎狗359.第356章 七絕伐天劍陣383.第380章第26章 計將安出?第7章 大明天朝計劃第236章 鄭王側妃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252章 曲阜縣令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