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第208章 出行

三日後,姜韶華率衆啓程。

此次出巡,隨行的人比上一回少了一些。陳長史留在王府,聞主簿也被一併留下。隨行的除了宋淵等親衛,就是三位舍人了。

盧琮被提任舍人一事,其實出乎一衆屬官意料。不過,郡主既要用盧琮,也沒人會跳出來反對。正如姜韶華對陳瑾瑜說的那樣,舍人一職,重用就是心腹,不看重就是閒差。怎麼用全憑郡主心意。

經過這一年,衆人對自家郡主都有了強大的信心。

一個盧琮,翻不出大風浪來。

姜韶華第一站去的,自然是親衛營。

秦戰孟大山劉恆昌三人一同策馬來相迎。劉恆昌秉持着謙讓一頭的習慣,照例站在最後,話語也是最少的。

秦戰孟大山還是老脾氣,見了主子,迫不及待地就要自誇炫耀一番:“郡主,先去我們一營吧!我們一營招了一百六十個新兵,訓了幾個月,正好讓郡主瞧瞧。”

“我們二營有一百四十五個新兵,其中有十來個都是擅長射箭的獵戶出身,我將他們都撥給了小田。小田領的這一隊,個個箭術了得。郡主可得親自看上一看。”

秦戰喜歡的是身高力健勇猛無匹的壯漢,就是陶大那一類的。

孟大山則更青睞箭術出衆的好漢。所以,一營二營招募親衛時便各有側重。

姜韶華含笑點頭:“好,本郡主都去看。對了,三營招了多少人?”

劉恆昌拱手作答:“回稟郡主,三營招了一百二十人。”

三營招募親衛的標準又自不同。劉恆昌出身將門,幾封信寫出去,便有不少將門子弟來尋門路。不過,劉恆昌也不是來者不拒,每一個都要親自考較。文武都過關了才收下。

這麼比較起來,顯然三營招募的親衛素質更高一些。這一百二十新親衛,多是識字的將門子弟。他們背後,關聯着大梁諸多將門。

這也是重用劉恆昌帶來的隱形好處了。

姜韶華聽後,心裡頗爲滿意,面上卻未表露出來:“本郡主先去一營住兩日,按着順序再去二營三營。”

衆人都無異議,笑着應下。

安頓一事,自有銀硃荼白去忙活。郡主不講排場,也不重住宿環境,乾淨整潔便可。

姜韶華騎馬大半日,半點不見倦色,精神抖擻地在一營轉了一圈。陳瑾瑜和馬耀宗同樣精神奕奕。

剛上任三日的盧舍人,就大吃苦頭了。

盧琮自少讀書,二十歲進了官場,不管到了何處都是坐轎,要麼坐馬車,馬術體力都平平。今日硬着頭皮騎馬隨行,勉強沒有掉隊。進了軍營後疲累不堪,連喝口水的閒空都沒有,又隨着郡主巡視軍營。

等到天黑的時候,盧琮已經汗流如注,雙腿像灌了鉛一般沉重。

再看郡主和陳舍人馬舍人,依舊神色自若談笑風生。

郡主終於想起關心盧舍人了,轉頭笑問:“盧舍人還能撐得住麼?”

盧琮迅疾抹了額頭汗珠,果斷應道:“臣沒問題,多謝郡主垂詢關心。”

姜韶華瞭然一笑:“盧舍人以前是文官,出行應該都是乘轎或坐馬車。如今要隨本郡主一同騎馬,難免有些不適應,不必硬撐着。累了就先回軍帳歇一歇。”

盧琮不肯認慫,咬牙硬撐着臉面:“臣能撐得住。”

姜韶華也就不勸了。

要在她身邊當差做事,快馬出行和充沛的精力體力都是必要條件。盧舍人正值盛年,練一練就好了。於是,接下來盧琮就見識到了生平從未見過也沒想過的畫面。

郡主不開小竈,和一營的親衛們一同進食。晚飯後還點了幾個一營的高手過招。

郡主身手利落,用一把木質長槍,一會兒挑翻一個。一衆親衛個個嗷嗷叫喚,爲郡主歡呼喝彩。

盧琮看得頭暈目眩,實在忍不住,湊到馬耀宗身邊問道:“馬舍人,郡主身手這般厲害嗎?”

該不會是親衛們故意演戲放水吧!

馬耀宗看得熱血沸騰,恨不得也下場練上一練,聞言轉頭笑道:“郡主的厲害之處,可不止這些。盧舍人以後多看看就知道了。”

言下之意就是,你一個區區舍人,還不值得郡主和親衛們演戲給你下馬威。

盧琮臉皮厚得很,只當沒聽出話裡的嘲諷,誠懇地說道:“我初來乍到,不知深淺,更不知郡主喜好忌諱。以後還請馬舍人多多指點。”

陳舍人畢竟是個姑娘,盧琮不便靠得太近,便先向馬舍人灌迷湯。

馬耀宗年歲不大,行事卻老練,也不是那麼好哄的,聞言呵呵一笑:“盧舍人客氣了。我到郡主身邊當差,只早了半年,也在摸索適應中,哪有資格指點盧舍人。”

盧舍人不假思索,吹捧馬舍人一番。

馬舍人虛情假意地應對,也誇了盧舍人一通。

陳舍人暗暗翻個白眼,不耐聽兩人虛僞吹噓,索性起身換了個位置。

盧舍人:“……”

馬舍人:“……”

盧舍人乾乾一笑:“陳舍人真是性情中人。”

馬舍人呵呵應是。

……

姜韶華巡過一營二營後,去了三營。

劉恆昌做事確實細緻。他沒急着將新兵拉出來,先呈上兩本兵冊:“郡主,末將重新錄了三營的兵冊。第一本是原來的六百人,第二本是新親兵。以後再有新兵,可以陸續錄在兵冊上。”

一營二營也有兵冊,不過,上面只記錄性命年齡籍貫之類。

三營的兵冊就詳細多了,記錄着出身來歷和擅用的兵器等等。看字跡,都出自劉恆昌手筆。

姜韶華由衷讚道:“劉統領有心了。”

劉恆昌笑了一笑:“末將不及秦統領雷厲風行,不及孟統領勇猛,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細緻了。”

秦戰孟大山都是耿直脾氣,聽着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不過,翻看過兵冊後,兩人也不得不佩服。這份細緻,他們委實學不來。

姜韶華笑道:“酈縣剿匪時是一營,去歲巡查是二營,此次巡查,就請劉統領領着三營親衛隨行。”

劉恆昌精神一振,立刻拱手應下。

276.第276章 宣告(一)292.第292章 依賴(一)293.第293章 依賴(二)289.第289章 震驚298.第298章 嫉妒122.第122章 命案323.第323章 冊封(一)207.第207章 盧琮(三)270.第270章 國喪(二)306.第306章 安置(一)153.第153章 割肉(一)89.第89章 軍餉207.第207章 盧琮(三)321.第321章 欽差(二)92.第92章 太后112.第112章 投誠第19章 天降(二)263.第263章 動亂(二)79.第79章 月下(一)48.第48章 賞識267.第267章 大敗(一)267.第267章 大敗(一)316.第316章 蝗災(二)307.第307章 安置(二)250.第250章 買糧85.第85章 懲戒(一)132.第132章 斷案(一)128.第128章 公審(一)333.第333章 妥協(二)109.第109章 分化(二)336.第336章 重逢206.第206章 盧琮(二)234.第234章 收成(二)310.第310章 小宴(一)151.第151章 命案(二)第8章 掏心第8章 掏心282.第282章 鋒芒(二)329.第329章 亂民(二)186.第186章 金佛319.第319章 奏摺第42章 送行108.第108章 分化(一)367.第367章 相伴(四)176.第176章 掏心(一)75.第75章 回府233.第233章 收成(一)78.第78章 班底266.第266章 欽差(二)146.第146章 馬場(三)第19章 天降(二)93.第93章 天子330.第330章 亂民(三)261.第261章 忠心135.第135章 姻緣(一)128.第128章 公審(一)318.第318章 點評229.第229章 盤算(一)86.第86章 懲戒(二)92.第92章 太后172.第172章 新糧(一)311.第311章 小宴(二)374.第374章 撐腰308.第308章 安置(三)200.第200章 生辰136.第136章 姻緣(二)146.第146章 馬場(三)207.第207章 盧琮(三)92.第92章 太后第39章 禮遇222.第222章 李穎(二)第2章 父權55.第55章 剿匪(二)62.第62章 志向102.第102章 威勢202.第202章 糧種59.第59章 善後(二)153.第153章 割肉(一)96.第96章 來信350.第350章 軍心(一)265.第265章 欽差(一)第22章 收攏303.第303章 饑民(一)59.第59章 善後(二)188.第188章 官司230.第230章 盤算(二)212.第212章 小花215.第215章 兄妹126.第126章 父女(一)第8章 掏心186.第186章 金佛67.第67章 際遇136.第136章 姻緣(二)319.第319章 奏摺177.第177章 掏心(二)260.第260章 奏摺(二)364.第364章 相伴(一)290.第290章 敬畏(一)188.第188章 官司68.第68章 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