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第240章 豐收(二)

田莊裡種了兩千畝紅薯。

今日數百人躬身彎腰忙了一整天,將兩千畝田的紅薯都刨了出來。收出來的紅薯堆放了一處又一處,像山脈延綿。

一畝田少說也收十四五石,多的高達二十三四石以上。以十畝田算來,平均產量是二十石左右。

這樣的大豐收,簡直令人喜悅至癲狂。

郡主下令設宴慶賀,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合適。

唯有蔡縣令,大着膽子進言:“郡主,紅薯我們稍微嘗一嘗滋味便可。幾百個人放開了吃,得吃掉一畝田的紅薯。還是都留着做種糧吧!過個一兩年,南陽郡種的到處都是,那時候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天天吃也無妨。”

姜韶華對勤勉的蔡縣令素來客氣禮遇,聞言笑道:“蔡縣令說的也有道理。來人,擡一筐紅薯去廚房,今晚大家都嘗一嘗便可。”

蔡縣令見自己的意見被郡主採納,心裡舒暢,忙拱手謝恩。

姜韶華和顏悅色地笑道:“又沒外人,不必這麼多禮。大家夥兒都忙了一天,一定累得很,都回去歇一歇,換了乾淨衣服再用晚膳。”

蔡縣令笑着應道:“說來奇怪,在田裡忙了一整日,臣竟然半點不累。”

六十歲的聞主簿笑呵呵地接了話茬:“可不是?臣這老骨頭也不累。”

衆人都笑了起來。

可不是麼?這樣的大豐收,令人振奮難當,哪裡還會覺得疲累?

晚上的紅薯宴,也令衆人開了眼界。

在崔渡的指點下,廚房蒸煮炸烤,做了許多道紅薯美食。

陳長史吃着綿軟甜糯的紅薯,連連稱讚:“好!好!好得很!這紅薯蒸熟後十分綿軟,便是上了年歲的老人,吃着也無礙。”

馮長史也讚不絕口:“更妙的是,這紅薯還是甜的。百姓們平日難得吃到甜食,這紅薯既能裹腹,更是美味。”

相比玉米,紅薯的口味顯然更受衆人喜愛。

不過,玉米也有紅薯不及的優點。

“玉米便於儲存。”崔渡笑着說道:“曬乾存進糧囤,一兩年都不會壞。紅薯就不成了,最多存放一兩個月。挖地窖存放,可以多存放一段時日。要長期存放,得進行加工。”

姜韶華聽得入神:“怎麼加工?操作起來複雜麼?”

“法子不難,學一學就會了。”崔渡半點沒有藏私的意思,侃侃而談道:“最簡單的法子,是洗乾淨切成片曬乾,和晾曬菜乾差不多。還可以將紅薯磨成粉,紅薯粉也能存放很久,和麪粉摻在一起做饅頭。紅薯粉之後再做成粉條,可以做菜,也能當做主食。”

同席的都聽得津津有味。

蔡縣令直接拿出一個本子,將做法都記了下來。

陳長史看在眼底,頗覺欣慰。想當日,郡主破格提拔一個師爺做縣令,衆人面上不敢多說,私底下沒少說嘴。還有些不太中聽的,說什麼郡主年少無知胡亂用人遲早要後悔不迭。

現在瞧瞧,郡主的眼光是何等精準銳利。

這位師爺出身的蔡縣令,做事之用心勤勉,足以令所有縣令汗顏。

……

接下來兩日,田莊裡依舊忙碌。紅薯收上來了,要稱量計數入糧庫。地裡的紅薯藤蔓也要收拾處置。 這些瑣事,崔渡吩咐下去自有人去忙活。他要做的,是教導十四縣來的百姓們種新糧。

如何選種育苗,怎麼耕種施肥,如何除草除蟲,都是學問。

姜韶華閒着無事,每日也來聽崔渡上課。

崔渡每日在田間忙碌,不習慣也不便穿什麼錦袍長衫,身上穿的是灰布麻服。原本白淨的臉孔,又被曬黑了一層。看着沒有一點富貴氣,當然,也絕不像農家少年郎。

就這麼隨意地站在那兒,也像發着光。

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爲玉米紅薯大豐收帶來的光環。總之,姜韶華看崔渡順眼極了,怎麼看都好。

陳瑾瑜伴在郡主身邊一同學習。她對種田一事幾乎一竅不通,聽得半懂不懂,忍不住轉頭,悄聲問道:“郡主聽懂了嗎?”

姜韶華悄聲應道:“實話實說,不太懂。”

陳瑾瑜偷偷樂了。

術業有專攻,種田也有大學問。十四縣送來的,都是種了多年田地經驗豐富的農夫。崔渡講解得細緻,他們也能聽得懂。換做錦衣玉食長大的郡主和她,自然聽得一頭霧水。

不過,郡主樂意聽,就當是打發時間了。

崔渡講了小半日,接下來便指揮着衆人動手選種培育秧苗。

姜韶華也跟着學了一會兒。拿刀槍棍棒熟稔至極的雙手,不知爲何忽然笨拙起來。

崔渡忍着笑,親自過來指點:“選種其實不難,挑個頭大又飽滿的。乾癟的小的都不要。”

姜韶華點點頭,在崔渡的指點下耐心地選種。

陳瑾瑜看着郡主和崔渡不自覺的親暱舉止,想說什麼,又默默忍下了。

“郡主,”秦虎悄然來稟報:“蔡縣令要回酈縣了,前來向郡主辭行。”

姜韶華略一點頭,放下手中的活,走了出去。

蔡縣令在外恭敬等候着,見了郡主,立刻上前行禮:“縣衙那邊送信來,開藥田的事離不得人,臣得先回去了。”

姜韶華溫聲道:“你一心當差做事,不過,也別太過忙碌,免得累垮了身體。酈縣離不得你,本郡主也離不得你。”

蔡縣令感動不已,拱手應道:“郡主對臣的信任器重,臣心裡都清楚。臣一定要做好酈縣縣令,讓百姓們都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也讓所有人都知道,郡主當日沒有看錯人選錯人。”

這一席話,發自肺腑,真摯極了。

姜韶華心裡也是一暖。

當日她破格提拔蔡縣令,其實頗有千金買馬骨的私心,也藉此敲打王府一衆屬官。

沒曾想,無心之舉,卻造就了今日的局面。蔡縣令所做的,遠遠超過她的預期。說蔡縣令是南陽郡裡的第一縣令,絲毫不爲過。

“你安心回酈縣。”姜韶華笑道:“等百姓們學會怎麼種新糧,就讓他們帶着糧種回去。”

……

213.第213章 雛鷹(一)205.第205章 盧琮(一)68.第68章 撐腰359.第359章 送糧(一)314.第314章 新帝(二)236.第236章 異心(二)214.第214章 雛鷹(二)217.第217章 鑽營254.第254章 進言88.第88章 點兵第39章 禮遇第6章 立威352.第352章 衣錦(一)第38章 春耕(二)第35章 獻寶57.第57章 夜襲(二)369.第369章 銀山(二)第26章 難堪368.第368章 銀山(一)218.第218章 遇匪91.第91章 整頓215.第215章 兄妹115.第115章 偏心235.第235章 異心(一)160.第160章 精兵238.第238章 差事(二)253.第253章 議親92.第92章 太后185.第185章 無功193.第193章 酒醉(二)262.第262章 動亂(一)69.第69章 震懾208.第208章 出行225.第225章 乾旱(一)250.第250章 買糧第39章 禮遇231.第231章 盤算(三)176.第176章 掏心(一)184.第184章 離別374.第374章 撐腰315.第315章 蝗災(一)275.第275章 初見(二)第42章 送行307.第307章 安置(二)316.第316章 蝗災(二)第7章 收拾280.第280章 藩王225.第225章 乾旱(一)356.第356章 殺雞(一)130.第130章 公審(三)123.第123章 母女207.第207章 盧琮(三)241.第241章 序幕(一)162.第162章 相思(一)70.第70章 威風88.第88章 點兵第17章 雄心316.第316章 蝗災(二)359.第359章 送糧(一)332.第332章 妥協(一)375.第375章 上進第34章 謝恩52.第52章 誘餌(二)61.第61章 喜歡106.第106章 跪服349.第349章 向善233.第233章 收成(一)320.第320章 欽差(一)261.第261章 忠心203.第203章 兄弟123.第123章 母女97.第97章 撐腰(一)350.第350章 軍心(一)78.第78章 班底308.第308章 安置(三)363.第363章 書信(二)53.第53章 宏願149.第149章 棘手315.第315章 蝗災(一)第41章 身份(二)122.第122章 命案80.第80章 月下(二)111.第111章 內鬥(二)第5章 人心175.第175章 暖棚(二)139.第139章 私心(二)77.第77章 父子341.第341章 新生(二)190.第190章 音信355.第355章 問題(二)326.第326章 示警341.第341章 新生(二)307.第307章 安置(二)第32章 難下239.第239章 豐收(一)102.第102章 威勢235.第235章 異心(一)173.第173章 新糧(二)212.第212章 小花294.第294章 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