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坊間留有餘香

來到杭州這個具有古典特色的古城,怎麼說也要領會一下那些頗具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蹟,在陳御風看來,清河坊就是個不錯的去處。

清河坊自古是杭州繁華地段。河坊街新宮橋以東,是南宋時期宋高宗寢宮—德壽宮遺址。南宋時被封爲清河郡王的張俊住宅就在當時稱之爲御街的太平巷,故這一帶被命名爲清河坊。更主要的是這裡距離杭州西湖不遠,差不多就十分鐘的步行路程,絕對是個好去處。

今天的日子似乎不錯,來的人可以用如過江之卿來形容,但對於陳御風等人而言,可以說是個“災難”了!

“這裡還是一如既往地擁擠,記得上次來的時候,還沒有這麼多人呢。”小鼠在一旁嘆道。

這次除了小鼠,還有塵飛揚和小刀會的白石陪同陳御風前來,至於冷傲天和陳曉龍,前者是呆在家裡照顧剛出院不久的冷凝雪,後者則是處理幫會內部的事務,畢竟剛剛經過那場風波,幫會內部需要有人坐鎮,安撫幫衆。

“這清河坊可以說是杭州悠久歷史的一個縮影,當年,這一帶商鋪林立,酒樓茶肆鱗次櫛比,買賣絡繹不絕。也曾是杭州最繁華的商業區,古有前朝後市之稱。前朝是指前有朝庭,即鳳凰山南宋皇城,後市指北有市肆,即河坊街一帶。如此出名的地方又怎麼會缺少人數呢?”陳御風笑道。

“想不到陳兄弟還懂得這麼多,真是令我白石大開眼界了!”白石讚歎道。

陳御風擺了擺手,說道:“不過是略知一二,當初要來杭州旅遊的時候,還特意去網上查資料呢。”

“能夠記住這麼多東西也是一種本事,要是我的話,哪怕光是看那麼多字就頭暈了!”小鼠在一旁插嘴道。

“不是我說你小鼠,你還是去看那些兒童圖書吧,那些適合你。”白石輕笑道。

衆人都是忍俊不禁,小鼠則囧着腦袋,心裡咒罵着白石絲毫不給自己留點面子,這好歹是在外面啊!

雖然輕鬆的話題使人放鬆了心情,但總歸還是得迴歸現實,面對這一熙熙攘攘的人羣,衆人像是要上戰場的士兵般,擠進了人潮當中,一臉的悲壯!

不過在衆人的努力之下,經歷了一場“悲慘”的洗禮後,終於來到了一家小吃店,終於可以放鬆心情了!

“我的媽呀,剛纔差點沒有把我給擠成肉餅!”小鼠擦了擦額頭上不斷滲出的汗水,心有餘悸地說道。

“別抱怨了,到下午人就少了,現在我們還是先吃點東西吧,我早餐都還沒吃呢。”白石白了小鼠一眼,說道。

陳御風和塵飛揚相視一笑,跟小鼠這樣的活寶在一起,永遠也不必擔心煩悶,他本身就是一劑調節氛圍的催化劑。

衆人點了不少當地的美食,坐在板凳上津津有味地享受着,看着人羣不斷地從自己眼前走過,心中有着難以形容的感覺。

“一想到剛纔我們還是他們其中的一員,這感覺就是不一般啊。”塵飛揚感嘆道。

陳御風默不作聲,現在還是旅遊旺季,不僅是清河坊,其他旅遊景點同樣被大量涌入的人羣給擠爆,畢竟華夏的人口基數太大了,這也給國家帶來了不小的負擔。

由於現代社會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醫療水平正在不斷地進步着,人的生老病死也開始能夠掌控,至少可以延長平均壽命,這也造成了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原因,當然,這並不是陳御風所要關心的問題了。

就在陳御風享受着美食的時候,忽然從空氣中嗅到了一縷淡淡的清香,在充滿汗水的清河坊中顯得格外突出。

陳御風環顧了一下四周,忽然發現在不遠處的一個小地攤上,一位身穿休閒裝的美麗女子正在精心挑選着飾物。

陳御風雖然見過了不少的美麗女子,但眼前這位,對於男人來說,無疑是具有極大的殺傷力。

“詩韻姐,你在挑選什麼呢?這裡的小玩意多不符合你的身份啊。”這時,一個溫柔如玉的聲音響起,一位如水一般女子朝着女子說道。

“是她?溫如玉?”陳御風有些詫異,沒想到溫如玉竟然會出現在清河坊,看來這世間存在着諸多的巧合。

那位被叫做詩韻的女子輕笑道:“如玉,對於我而言,飾件的珍貴與否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值不值得?有無意義?這纔是我想要的。”

“哦,我知道了。”溫如玉吐了吐舌頭說道,俏皮至極。

陳御風默默地吃完手中的美食,擦拭了一下自己那沾滿油漬的雙手,然後朝着衆人說道:“我先去玩玩,很快就回來。”說完,陳御風便離開了。

衆人有些詫異,不知陳御風這麼着急去幹什麼。倒是塵飛揚,他看出了些蛛絲馬跡。

陳御風之所以離開,倒不是因爲見到那貌美的女子而色心大起,因爲他從那位名叫詩韻的女子身上,察覺到了一絲莫名的古怪氣息,這令他很好奇。

詩韻最後買了一個五彩手鍊,戴在潔白的手腕上盡顯氣韻。“走吧,我們去別的地方逛逛。”詩韻朝着溫如玉說道。

溫如玉點了點頭,她雖然家境貧寒,但眼前這位女子卻毫不嫌棄自己的家世,反而幫助了自己許多,這讓她很感激。

陳御風跟隨兩人來到了一家古物店,這裡有着許多珍貴的器物,各種各樣的古物中充斥着歷史所遺留下來的痕跡,能夠經受住風吹雨打的,都是萬中無一的寶物,收藏價值更高。

溫如玉捧起一個清代的青花瓷瓶仔細觀賞着,那堪稱完美的紋路令她興奮不已。

“小心別上當了,這件瓷器雖然有着不錯的觀賞價值,但只可惜它是個贗品,如果被坑了的話,那隻能算是自認倒黴了。”詩韻淡淡提醒道。

“啊,贗品?我怎麼感覺這件青花瓷瓶是件不可多得的文物呢?”溫如玉張開小嘴低聲驚呼道。

“清代的青花瓷瓶內容豐富,既有共同風格,又各具不同特點。比如你手裡的這件青花瓷瓶,雖然落款顯示的是康熙年間,但內容過於單一,彩繪也太過僵硬老化,不過是簡簡單單的牧童吹笛圖,那線條太過粗鄙。要知道,康熙時期,彩繪人物,多用蘭筆勾出面目,甚爲耐久,其中的青墨圖案,給予人青翠欲滴的感覺。再者那些圖案紋飾沒有絲毫的代入感,康熙時期的畫意、筆法、佈局、施彩工藝等均有特定的時代規律,題材也多爲歷史典故。如此比較之下,是不是贗品就一目瞭然了。”陳御風走上前來,輕聲說道。

“陳御風?是你!”見到“老熟人”,溫如玉不禁驚叫出聲。

詩韻有些詫異地打量着陳御風,能夠說出如此精妙的見解,看來這男人不是一般的人物。

“哎呀,我說如玉,要不是你身邊這位女子,你可能就上當受騙了。”陳御風調笑道。

“咯咯,沒辦法,我對這種鑑定毫無招架之力。不過你既然來了,我也給你介紹一下,我身邊這位叫做慕容詩韻,是我的好朋友。”

“慕容詩韻?莫非是慕容世家的人?”陳御風心中極爲地詫異。

雖然心中震驚,但陳御風還是朝着慕容詩韻伸出右手,笑道:“你好,我叫陳御風,還請多多指教。”

拘於禮數,慕容詩韻也微笑着和陳御風握手。

“想不到你對於瓷器這麼內行,真是令人吃驚啊!”慕容詩韻玩味地說道。

陳御風擺了擺手,說道:“哪裡哪裡,只是平常喜歡看一些稀奇古怪的書籍罷了,算不得什麼。”

“話雖然如此,你還是好厲害,我都有點佩服你呢。”溫如玉有些小崇拜地說道,讓陳御風不禁一愣一愣的。

一旁躺在藤椅上的老人正默默地注視着這一幕,他是這間古物店的老闆,剛纔陳御風的話也被他聽進了耳朵裡。

“不錯的小子,知道的還挺多。”老人心中如此想到。

陳御風環顧一下四周,忽地,一把青銅古劍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把青銅古劍由於歲月的久遠,已經幾乎辨認不出它原本的模樣,不過卻從中散發着古樸的氣息。

陳御風來到古劍身邊,輕撫劍身,輕嘆道:“古劍啊古劍,你留在這裡真是暴殄天物啊,良禽擇木而棲,你應該選擇有資格擁有你的主人啊!”

溫如玉和慕容詩韻看着陳御風那般癡傻的神情,都是感到費解。唯有那位躺在藤椅上的老人,他捋了捋自己那不長不短的花白鬍須,嘆息道:“如果來的都是像你這樣的顧客,那該有多好啊?”

……

第377章:看破命運的女人第十七章:可悲可嘆第七十六章:南宮家晚宴第154章:赤帝子第244章:大火第354章:神武軍覆滅(上)第358章:魂歸華夏第318章:狼狽而逃第七十一章:大殺四方第三十二章:圍攻第五十三章:血濺的黑暗第三十二章:當浮一大白第四十八章:喝一杯第十七章:生死時速第六十一章:不能失約第240章:蔓延的怒火第165章:華夏之殤第142章:過去的仇怨第十二章:陳御風VS邪影白帝第129章:京城,風起雲涌第270章:預言第164章:閨蜜第393章:霸拳宗第111章:新秀崛起第122章:沙家兵第四十一章:已經變成了塵埃第220章:縱橫天下第181章:教廷聖物第137章:瞳孔中的暗殺者第十五章:肩上的將星第213章:惡人自有惡人磨第366章:只今惟有鷓鴣飛第185章:危機?第346章:砧板上的魚肉第十三章:神秘第140章:玉面羅剎(二更)第七十九章:皇途第六十一章:殺死老虎的武松第222章:狠辣手段第八十二章:敵我懸殊第115章:古武家族第360章:北方經濟聯盟第206章:黑吃黑第七十一章:大殺四方第三十七章:奴才而已第153章:佛嗔怒像第二十五章:魔鬼來襲第十七章:循序漸進第二十三章:現實的角落第六十六章:討厭的夜晚第121章:無恥之人第374章:殺劫第106章:龍門赤龍使第178章:魔鬼門徒第三十七章:奴才而已第六十五章:勢力匯聚第224章:成立神武軍第142章:過去的仇怨第400章:主心骨第247章:千葉家族第三十六章:當君子,太累第三十章:無恥之人第153章:佛嗔怒像第七十章:血戰第二十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288章:龍化第298章:鳳吟鸞吹第229章:視死如歸第197章:妙筆生花第九十四章:無法回頭第314章:黑暗中的光亮第六十六章:不一樣的邂逅第105章:損失慘重第十章:寒山拾得第七十五章:斬滅森羅萬象,悟盡衆生疾苦第327章:落幕第七章:那片冰天雪地第221章:於曼凝的求助第九十二章:化作悲苦的離愁第319章:善後第214章:鬼針第九十一章:要挾(五千字章節!)第六十六章:討厭的夜晚第101章:怪僧第145章:暗藏的魔鬼第九十八章: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第254章:急速成長第328章:遊戲尚未結束第六十八章:平靜的生活第八十二章:敵我懸殊第八十四章:好人第126章:洪門戰將第173章:聰明的女人第343章:宇文家族第364章:古神第366章:只今惟有鷓鴣飛第二十九章:半張餅(四千字章節)第399章:紫氣現,軒轅出第145章:暗藏的魔鬼第155章:恩怨的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