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

徽州府,這是南直隸一個十分重要的府治之所,下轄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六縣,治所在歙縣。

方伯鬆在路途中沒有半點耽擱,乘坐馬車披星戴月返回徽州城。

剛剛進到府衙的簽押房,僅僅咕咕咕地喝了半壺茶,便準備執行朝廷的禁銀政令,決定對徽州城所有行銀商鋪進行查封。

整個南直隸十四府和四個直隸州中,其實最難纏的是徽州府,因爲這裡有着一羣龐大的商人羣體——徽商。

雖然徽州府位於江南,但地區中多是山地,當地的糧食依靠外地米進行補充,便導致很多普通人只能冒險出外經商謀生。

朝廷至今仍舊堅持開中法,所以很大部分的鹽利屬於晉商,而徽商並沒有胡宗憲、胡鬆和許國等重臣的支持,所以現在徽商的規模和影響力都不屬於頂尖。

不過商人重利,徽商自然不例外。面對朝廷的禁銀令,他們亦是聯合一起違抗朝廷的禁銀令,甚至一些商鋪僅支持白銀交易。

方伯鬆深知面臨着地獄級的難度,但是已經下決心進行嘗試,務必要保住自己來之不易的烏紗帽。

“大人,咱們徽州府跟其他地區不同,做這事真的要得罪很多人的!”胡師爺得知剛剛歸來方伯鬆的決定,顯得十分認真地提醒。

方伯鬆現在頭上沒有烏紗帽有一種說不清的不自在,眼睛閃過一抹恨意:“得罪人?老子烏紗帽都要丟了,還怕得罪誰?即刻將城中僅支持白銀交易那幾家列出來,本府今日便從這幾家着手!”

名單已經是現成的,畢竟禁銀令是去年的政令,但想要實施亦遇上了種種問題。

“第一家是您表舅的!”

“哪怕他是我爹都沒用!”

“第二家掌櫃的族叔是兵部郎中!”

“他的族叔是兵部尚書都攔不住老子!”

“第三家是你同年好友家裡開的店鋪!”

“哪有同年好友要害老子丟官,啥都不是!”

……

方伯鬆已經是六親不認,以前十分看重的官場關係,現在壓根不再放在心上,而今只想將這個皇差辦好。

誰擋着自己保下烏紗帽,誰便是他這輩子最爲痛恨的那個人。

徽州府的衙差有着上百號人,只是這些衙差人員的成分很複雜。

方伯鬆是一個懂得管理的官員,亦是鄭重地承諾道:“若本官做了巡撫,我不會虧待你們,人人都有賞!只是醜話說在前頭,若誰敢壞了老子的好事,休怪老子翻臉無情!”

“謹遵府諭!”在場的衙差已經感受到方伯鬆執行禁銀令的強烈意志,亦是規規矩矩地迴應道。

黃昏時分,徽州城的晚霞剛剛灑滿青石板街道上。

徽州知府方伯鬆一襲官服,面容嚴峻地率領着一隊衙差,浩浩蕩蕩地穿過漸暗的巷子,直奔城中最有名的酒樓——醉仙居。

李紳是徽州城內的富商巨賈,亦是當地頗有聲望的鄉紳,醉仙居更是名聲在外,往來商賈絡繹不絕。

雖然禁銀令早已經頒發,但醉仙居不僅熟視無睹,而且還拒絕弘治銀元交易,成爲整個徽州府違反禁銀令的頑固分子。

倒亦是難怪,李紳世世代代經商攢下不菲的家業,一旦禁銀令被順利執行,那麼他將是整個徽州府蒙受損失最大的那個人。

正是如此,即便是在徽州府冶下的徽州城中,亦是公然違抗着朝廷的禁銀政令。

“給本府將這座酒樓查封!”方伯鬆已經決定拿李紳開刀,來到這座四層的醉仙居前,便是大手一揮。

隨着一聲令下,衙差們如狼似虎地衝進酒樓,然後蠻不講道理地攆走在這裡用餐的客人和一衆夥計。

現在正是用餐的高峰時刻,這個舉動無疑讓醉仙居蒙受很大的損失。

李紳聞訊匆匆趕來,看到眼前酒樓空蕩蕩的景象,臉色頓時變得鐵青:“方知府,好大的官架子,不知因何要唱這一出,本員外記得不曾開罪於你!”

“李員外,朝廷推行禁銀令,旨在防海外白銀洗劫我大明財富。然已近一年,你置若罔聞,依舊我行我素。今日本府依法查封此樓,你有何話可說?”方伯鬆顯得中氣十足。

李紳的臉色驟然一黑,雖然不知對方爲何突然如此強勢要執行禁銀令,卻是透着幾分威脅道:“你非要做到這一步嗎?你應該知曉,今徽州府內,無人願行此令!”

“天子南巡,此令勢在必行!若膽敢違抗天子令,目無君上者,本府定嚴懲不貸!”方伯鬆想到覲見天子的場景,卻是沒有絲毫退縮。

對方的依仗是地方官紳集團的勢力,但現在自己不僅僅是徽州知府,背後更是站在大明天子,豈有再退讓之理?

李紳看到方伯鬆是吃了秤鉈鐵了心,眼珠子一轉,突然自信一笑:“方知府,你莫是不記得在上任之初,可是拿了鄙人的一點東西呢?”

“本府原封不動悉數退還。即刻查封此府,膽敢違抗,依法查辦!”方伯鬆的臉色驟然一黑,便是大手一揮。

李紳臉上的笑容一僵,眼睛閃過一抹惡毒之色,萬萬沒有想到方伯鬆竟然真要一心執行禁銀令。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整個徽州城處處充斥着方伯鬆的身影。

只要找到敢於流通白銀的商鋪,便帶領衙差直接進行查封,直到被查封的店鋪整改才允許重新開業。

經胡師爺的提議,徽州府衙特意收取了保證金。一旦重開的店鋪再敢以白銀結算,不僅重新查封,而且還沒收保證金。

在方伯鬆六親不認的執行力下,此次徽州城的禁銀政令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只是徽州府除了歙縣,還有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五個縣城,這五個縣城同樣是朝廷考覈的對象。

“若本府被革職,便是整個徽州府無作爲,你們六個知縣以爲吏部能不追究嗎?此次天子南巡,這是對咱們整個江南執行力的不滿,咱們作爲臣子當真要讓君父雷霆大怒嗎?聽本府一次,咱們爲天子辦好這個差事,贏得天子對咱們徽州府的刮目相看!若本府做了鳳陽巡撫,亦絕不會虧待諸位!”方伯鬆是一個有口才的官員,對六個知縣進行洗腦道。

六個知縣都是聰明人,知曉事情正如方伯鬆所言那般。

一旦方伯鬆被摘了烏紗帽,便是整個徽州府的政治污點,他們的日子必定不好過。即便不被革職,前程亦是毀了。

各個知縣在權衡利弊後,亦是紛紛加入了查封行列。只是他們自知能力有限,若是遇到不敢招惹的刺頭,則直接交給頭更硬的方伯鬆。

大明建國一百多年,各地已經陸續誕生一些大家族。這些家族坐擁大量的窯銀,註定是禁銀令的阻礙者,更是仗着自己的特殊身份不將地方官員放在眼裡。

休寧城,這裡的知縣和衙差都被揍了,而揍他們的人是程家。

程敏政受兒子程壎所累,而今辭官在休寧城養老,但其弟程敏德現在官居薪州判官,所有程氏簡直是休寧府的天。現在休寧知縣要查封他們名下的程氏絲綢店、茶葉店和棺材鋪等,自然遭到了程氏族人和家丁的圍毆。

若是其他朝代或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但在這個重文輕武的時期,小小舉人出身的知縣根本不值一提。

方伯鬆聞訊輕裝簡從趕來,身着一襲緋色的官服,衣角隨着他急促的步伐而翻飛。

他率領爲數並不多的衙役,氣勢洶洶地衝向程家經營的絲綢店鋪,便攆走店裡的客人和夥記查封店鋪。

程家絲綢店鋪位於休寧城最繁華的市集之中,這裡迅速成爲爭鬥的中心。

程家現在的當家人程敏行,一個身材魁梧、滿臉橫肉的中年男子,他得知消息趕過來,臉上帶着一絲不屑的冷笑。

他的身後是一羣身着黑衣的家丁,手持棍棒,還有護院帶了刀具,擺出一副隨時準備戰鬥的架勢。

“你們程家當真厲害,竟然膽敢對本府拔刀相向,有種便往本府的脖子抹一下!”方伯鬆身材矮小,但眼中透出的狠戾之光地挑釁道。

“方伯鬆,你這狗官!”程敏行並不想走到那一步,便大聲辱罵道,“你憑什麼查封我的店鋪?真以爲我程家沒落了不成?”

“你少在這裡裝傻充愣!今禁銀乃朝廷政令,誰敢阻攔便是跟大明朝廷作對,哪怕你們程家得勢亦不能如此目無政令!”方伯鬆亦是指着對方的鼻子罵道。

程敏行是一個脾氣火爆的性子,便是大手一揮:“敬酒不喝喝罰酒!既然有人不敬我程家,那麼便得讓他知曉我程家亦不是好惹的,給老子上!”

一場激烈的爭鬥在絲綢店家門中展開,衙役和家丁們打成一團,棍棒交加、拳腳相向。

原本方伯鬆的衙差處於劣勢,但能夠跟隨方伯鬆前來,每一個都是精英級的人物。場面不僅沒有被程家的惡奴壓制,反而逼得對方是節節後退。

街上的行人不少,紛紛駐足觀看這場驚心動魄的爭鬥。

他們站在旁邊議論紛紛、指指點點,有的人同情程家的遭遇,有的人則支持知府方伯鬆的禁銀行動。

“反了嗎?有種衝老子來,我倒瞧一瞧你們程氏能否隻手遮天!”

在這場爭鬥中,方伯鬆不僅沒有躲避,而是親自揮舞着一根鐵尺衝入戰團與程家的家丁搏鬥在一起。

他的雙眼通紅、面目猙獰,彷彿要將所有的憤怒和瘋狂都傾瀉在這場爭鬥之中。

此次他已經沒有了退路,爲了自己的烏紗帽,即便自己這位知府死在這裡,亦要拉着整個程氏給自己陪葬。

“方伯鬆是瘋了吧?”

“老爺,咱們可不能真傷了方伯鬆!”

“瘋了,瘋了,這方石像真是玩命啊!”

……

程氏這邊雖然一直十分張狂,即便是休寧知縣亦是想打就打,但遇到這個不要命般的方伯鬆,亦是開始感到了害怕。

雖然他們是地方的大族,但天子現在在南直隸,一旦真弄死了方伯鬆,那麼他們程氏全族都得滅。

“停手,我們此次自認倒黴!”程敏行看到簡直不要命的方伯鬆,最終選擇向方伯鬆進行低頭道。

方鬆年摸了一下額頭處,卻不知何時捱了一記悶棍,看到手掌上面的鮮血,卻是根本不當一回事:“查封程氏名下所有的店鋪,不肯整頓不許經營!”

最終,整個程氏名下的產業都被查封,限期進行整改,並要求繳納十倍的保證金。

“太瘋狂了,這還是咱們認識的方石像嗎?”

“你們沒瞧見頭上的烏紗帽沒有了嗎?他這是玩命是爲了官職!”

“不管他是爲了什麼,但能夠做到這一步,亦值得咱們刮目相看!”

……

經歷此事,很多百姓重新開始認識這位一直被背地裡稱呼“方石像”的知府,這個一度被大家公認的擺設知府。

只是方鬆年剛剛掌控徽州府的局勢,他個人便出事了。

在他剛剛上任之初,面對鄉紳送來的豐厚孝敬銀,最終是抵擋不住這份赤裸裸的誘惑,卻是照單全收了。

方伯鬆早前之所以消極執行禁銀令,很大程度是他收了這幫鄉紳的孝敬銀而心虛,畢竟是足足有一萬兩之多。

此次他雖然狠狠地威風了一把,但如此針對地方的官紳集團,註定是要遭受到瘋狂的反撲。

早在方伯鬆奔波於各縣城的時候,他上任之初收取鉅額孝敬銀的事情,便已經被科道言官狀告到皇帝那裡了。

皇帝很快便派人過來,正是京營的十三位統領之一的馬馮。

馬馮是一個身材高大的太監,眉毛微微上揚,單眼皮的眼睛有些浮腫,有幾分像從動漫中走出來的人物。

“下官恭迎上使!”方伯鬆已經知曉有人將他收取大額孝敬銀的事情捅到皇帝那裡,顯得苦澀地迎旨道。

此次他知道是兩難的選擇,畢竟兩頭都得罪不起。

只是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他仍舊沒有後悔。即便此次被革了官職,亦比窩囊地被末位淘汰而撤職要強,起碼可以報答君恩。

若說什麼事情最爲後悔,便是他沒有能夠更狠地收拾這幫惡紳,卻不知自己離任後,新的知府能夠執行好禁銀令。

馬馮居高臨下,卻是一副惡相地道:“陛下讓我問你,務必如實作答!”

“臣定不肯欺君!”方伯鬆進行表態。

馬馮的聲音略尖,卻是努力保持男兒氣概地詢問:“徽州府李紳等鄉紳在你上任這時,先後給你送了二千五百兩白銀,可有此事?”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在得知皇帝派太監前來徽州府問罪的時候,聚在一起的李紳和程德行等地方鄉紳已經開始設宴慶賀起來了。

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73章 餘波5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國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386章 糧與霸權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勳有謀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36章 牀暖有香,爾雅事君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遠臣第73章 餘波5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120章 揚州夢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2章 何以治國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296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127章 刺駕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遠臣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