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下劫糧(三)

“三道屯”中的屯字本義是“包起來”、“圍起來”的意思,就是建有一圈防禦性圍牆的寨子,用以防備敵人的進攻,守兵就躲在屯子裡保護自己。以屯命名原是明軍所爲,三道屯當年即爲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樑部在這兩江交匯之地所建的一軍事要寨,用於防備蒙古和女真人。後金興起後,三道屯的明軍被女真人殺光,屯子也被金軍佔據,此後百年直到現在,這三道屯一直被用以軍屯所用,三道屯這名字也被沿用下來。

三道屯顧名思義,就是指這軍屯有三道防線,第一道爲利用地形修建的石頭牆,第二道則是屯內一條几丈寬的小溪,第三道則是屯內的主要建築——一百多間全部以石頭砌成的房屋,屋子堅固異常,相互連成一圈,皆設有哨臺和箭垛,躲於屋內據守,敵軍人數再多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攻進來。當年女真人是因爲事先買通屯內做工的達斡爾人,才得以裡應外合破了屯子。據說打破了這屯子後,後金軍再攻明衛所或堅城時,就不再強攻,而是事先派人化裝成商人等收買城內守將或者大戶,讓他們在金軍攻城時趁機鬧事,打開城門放他們進來。

三道屯的大半建築是建在松花江邊,江面與屯子落差十多米,屯下江灘被平整出爲一停靠碼頭,屯子周圍凌散的住着幾百戶各族百姓,但卻沒有旗人,只有屯子裡的佐領是旗人,其下兵卻是參雜不一,各族的都有。順治的時候,三道屯還駐着大清正經的八旗,怎料康熙年的時候就給撤走了,說是給派到關內打漢人的造反隊伍,打這之後,三道屯便再也沒有正宗旗人的八旗駐守,只陸續派了一個佐領的駐防八旗,人數不到二百,三個多月前卻是從寧古塔又過來一支鑲紅旗的索倫八旗兵,說是爲了保護各族百姓不被羅剎人荼毒,但自打這些索倫兵來了之後,江面上就陸續有船隊經過,岸上還有穿着明晃晃鎧甲的旗人八旗兵。屯子周圍的百姓也被勒令不得在船隊到達的時候到江邊,這下搞得以捕魚爲生的屯子百姓怨聲載道,不讓他們到江邊他們就不能到江上打魚,打不到魚一家老小就沒個吃食,這可讓人怎麼過。但是八旗兵們兇得很,說着也不是鬧着玩的,有幾個膽大的百姓想乘天色未亮去打魚,結果統統被抓起來抽了一頓鞭子,差點沒被活活打死,打這之後,各族百姓們可是不敢再去江邊了,都盼着這船隊趕緊走完。

這兩天沒有船隊來,屯子裡的兵鬆口氣,各族百姓也都鬆了口氣,只道不會再有船隊經過了,便嚷嚷着找佐領大人,要求到江上打魚去,沒想,兩個佐領卻是異口同聲不許一人一船下到江裡去。這下可奇怪了,既然沒有船隊來了,爲啥不讓我們到江上打魚去,你們這些官兵到底是保護我們還是來欺負我們的。百姓們鬧將起來,兩個佐領雖然不怕,但也怕萬一這最後一批糧食運來出什麼岔子,好說歹說一家發些米麪把這些百姓們給打發了回去。許諾他們,再等個五六天,五六天後,包準讓你們可以到江上打魚,如果到時說話不算數,就是耗子養的。

有了佐領大人的保證,羣情激昂的各族百姓這纔不鬧了,領着那些發下來的米麪老老實實的回了家。人打發走了,兩個佐領卻不輕鬆,他們還得繼續熬着,等着將最後一批船隊接待送走,然後才能徹底輕鬆下來,繼續以前無人管無人問的日子。可上頭說這最後一批運糧的船隊昨天就應該到了,可是等到今天卻還是不見影,這船隊不來,他們就沒法完成自己該做的事,好吃好喝供應那些精銳八旗大爺們走人,然後一個繼續留着當土皇帝過土財主日子,沒人擾自己的清淨;一個則回寧古塔做他的安生老爺,好生算算名下的幾個店鋪今年都賺了多少,把年底該送的禮都準備好,以免像去年一樣,落了副都統大人的那一份,這不副都統大人記着呢,不是大冬天的給發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來受活罪來了嘛。唉,都是要命的主,誰也不能得罪啊,要怪只能怪自個命苦,混了幾十年還是個佐領,官小人微,埋怨有個屁用啊。

一直駐在這的佐領是滿洲正白旗的人,叫葛格里,大清八旗的官位,這佐領雖說是個正四品的官,放關內那就是知府道臺大人,可放這關外,充其量也就是個看門的,比那筆貼式強一些而已。葛格里四十來歲,身體養得那就一個胖,一臉的贅肉,活脫脫的一個彌勒佛投胎。可幾年前,人不是這樣子,那時的葛格里身強力壯,衣服一脫,渾身的橫肉,使起大刀來也是虎虎生風,而且幾年前他就是佐領了,並且可不是現在這駐防八旗,帶着一幫亂七八糟兵的佐領,而是堂堂大清精銳京營前鋒營的佐領!手底下的兵可全是八旗的精銳子弟,個頂個的好漢,打起仗來嗷嗷叫的主。落到今天這幅境界說來也是夠冤,純粹是受了康親王傑書的牽連,連帶着給皇帝給貶到這關外來了。

康親王傑書是自個的大恩人,也是老主子,皇上要罷王爺,葛格里沒有辦法,自個一員戰將給貶到關外不得重用,他也沒有辦法,誰讓這都是大清皇上的旨意呢。本是前程似錦,眼看着就要升任參領,現在卻要在三道屯這個地方終老,打擊不算不大,兩年的功夫,一身結實肌肉的葛格里就成了如今這模樣,不說耍大刀了,現在就是讓他提着走一圈都嫌累。屯子裡的事情他也不管,兩手一攤每日裡不是吃酒就是吃肉,要麼就是拉上一幫手下學着關內漢人兵一樣推牌九賭錢,昔日的雄心壯志早已煙消雲散,人已經徹底廢了。

那鑲紅旗的佐領名喚郭木爾,他和葛格里不一樣,打出生就在這關外,這佐領也不是他拼回來的,而是託祖宗的福廕下來的,並且他還不喜歡當官,尤其是帶兵的官,可沒辦法,祖宗薩下來的你不當也得當。好在當了官後,上面看在銀子的份上也沒怎麼讓他出來,不用到窮山惡水去蹲點,所以一直呆在寧古塔,並且在寧古塔、尚陽堡等地做起了生意。你別說這郭木爾當官不行,可是這做生意卻着實是一把好手,十多年功夫下來,名下的鋪子都有十來間了,還在京城開了一家藥材鋪,淨天的把從那些苦哈哈手中低價收來的人蔘、鹿茸運到京城出售,這一出手就是好大的賺頭。生意大了,本錢足了,郭木爾就琢磨着要去江南進些上等絲綢販來關外賣給那些旗人貴婦們,不曾想剛要着手,都統衙門一紙調令卻把他發到這三道屯來了。事後一打聽,調自己去的是副都統大人,這不對啊,知道是副都統大人調自己去的,郭木爾當時就急眼了,哪年的孝敬也沒少得了你老啊,就前些日子過漢人的中秋節,還給你府上送去十顆上等東珠呢,怎麼一轉眼你就翻臉了呢?

迫切想知道副都統大人爲什麼要派自己去三道屯的郭木爾,飯也顧不上吃就去找副都統,沒想人家根本不讓他進門,看來是早知道他要找上門來,所以乾脆閉門謝客。不甘心的郭木爾只好花了重金買通副都統大人的管家,從他口中才知道年初春節的孝敬郭木爾可是沒給送過來。一聽是爲這事,郭木爾當場就懵了,回去讓小妾找來去年的禮單,翻來翻去才發現果然是漏了給副都統大人的過年孝敬。這下得了,啥都別說了,乖乖的到三道屯呆着吧,就這麼着,郭木爾領着二百索倫兵於三月前開到了三道屯。不過他來之前還是又給副都統大人送上了黃金五十兩,所以他有底氣,知道自己很快就能回去了。因此在自己呆的這段時間內,那運糧的船隊可是萬萬不能出事,所以他就難得的安撫了一下這些鬧將起來的苦哈哈們,出了點血把他們打發回去,省得給自己添堵。

第一百九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定遠作戰(十二)第二十五章 主子來了第四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八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三)第二十二章 熟人第八十五章 兔兒嶺之戰(一)第三章 犯官子弟第二十九章 刑犯第四十八章 莫名其妙第十九章 種族隔離的“長城”第一百零三章 征服之血(二)第四十四章 清原保衛戰(二十一)第五章 追逃第一百五十二章 定遠作戰(二十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七)第十章 清算漢奸(三)第二十三章 永平府官差第一百三十八章 定遠作戰(十二)第八十七章 血色京城(八)第九十五章 水晶之夜(八)第一百六十九章 巴海的主張第六十一章 退婚書第六十三章 康熙之死(下)第四十八章 莫名其妙第一百零三章 征服之血(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七)第九章 尚陽堡暴動(二)第五十九章 明掘永陵(下)第九章 加速同化第五十六章 焚書坑儒(上)第七十四章 奇襲北京(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南下劫糧(八)第六十二章 康熙之死(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勸降失敗第三十五章 滅絕的理論支撐(外篇)第一百二十六章 建設(四)第二十六章 兵進尼布楚(一)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第八章 尚陽堡暴動(一)第六十三章 御駕親征(上)第十三章 突擊強化第三十四章 追擊第一百七十章 黃羊野人(上)第六章 大清順民第二十六章 倖存者回憶錄第二百二十二章 搶清軍的糧食第一百六十八章 直指其心第四章 兇性大發的伍楓秋(上)第九十四章 水晶之夜(七)第三十五章 城下之盟(中)第四十四章 出堡第十七章 軍工生產體系第一百四十六章 定遠作戰(二十)第二百二十四章 總結與整編(中)第二十八章 兵進尼布楚(三)第五十九章 欠了高利的張大少第五章 兇性大發的伍楓秋(下)第三十章 偷糧食的老瓜賊第四十七章 變色第十章 清算漢奸(三)第六章 同隊皆斬第五十七章 火藥買賣第三十四章 清原保衛戰(十二)第八十一章 師爺劉德(求收藏)第二十七章 清原保衛戰(五)第五十一章 惡戰(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下劫糧(十二)第十七章 剝皮(求收藏)第十六章 上三旗、下五旗第二百零九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三十)第一百五十三章 定遠作戰(二十七)第八十八章 兔兒嶺之戰(四)第九十三章 強徵擴軍(四)第二百零一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針鋒相對(求紅票)第四十四章 索額圖府第四十九章 調兵遣將第二十一章 豪格之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建設(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統計第八十七章 血色京城(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定遠作戰(二十二)二更第五十八章 鄂倫春人第三十四章 城下之盟(上)第二十七章 清原保衛戰(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兵臨城下(二)第十五章 火器司與製造局第二十一章 我們是關寧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七)第二十九章 清原保衛戰(七)第三十八章 屯兵圖古爾斯克第三十一章 俄國人第三十六章 獻策害人第六十四章 御駕親征(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定遠作戰(十九)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第五十七章 焚書坑儒(中)第十五章 火器司與製造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