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凌雲渡 獨木橋,脫卻胎胞骨肉身?

金頂大仙還是十分貼心的送了三藏法師一程。

大聖雖然來過靈山,但也認得雲路,這陸路如何腳踩實地,他還真不知道。

他們也不用出玉真觀的山門,就自觀宇中堂穿出後門便見一條坦途大道,金頂大仙指着前方那山說道,“聖僧請看,那半天中有祥光五色,瑞藹千重的,就是靈鷲高峰,佛祖之聖境也。”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法海雙手合十,向着金頂大仙說了一句:“多謝大仙相送,此既已見得靈山,還請大仙止步。”

“呵呵呵。”金頂大仙笑聲依舊爽朗,“聖僧師徒已此到於福地,望見靈山,吾自該回去。”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他是道門真仙,卻在人家靈山佛境腳下蓋起一座玉真觀來.即便是靈山衆僧礙於身份不好發作,但平日裡也絕不受待見。

對於這一份差事,金頂大仙也是苦中作樂。

送到這裡已經差不多,再往上走,就有些不禮貌了。

拜辭了金頂大仙,師徒幾個就往靈山中去,只是原本還好好的路卻只走了不到五六裡便具成了小路,順着小路走不到一盞茶的時間,便聽到前方傳來浪濤擊岸之聲。

走上前去,才見是一道滾浪飛流,約有八九里寬闊,橫在山間,將路攔斷。

“凌雲渡。”

衆人行至岸邊,見河道寬闊,浪濤洶涌,四下無人,更不見舟楫正有一扁立於河岸,上書這【凌雲渡】三字,想必就是這奔流之名了。

八戒見了笑道:“那八百里的大江大河咱們都過了好幾處,這靈山只把這不到十里寬的渠溝攔路.當真小氣。”

“還有更小氣的嘞。”小白龍指了指那扁後,道:“二師兄且看那橋如何?”

八戒聞言看過去,又笑道:“原來跟獨木橋啊。”

“這橋非比尋常。”大聖伸手摸了摸,道一聲:“十分細滑,別說是凡人,即便是神仙之流不運轉法力就踩上去,恐也難行幾步。”

“且讓老豬我試試。”

八戒信步就往上走,才往上一踩,便道一聲:“哎呀!師父.這靈山不安好心,專要看咱們的笑話,這獨木橋上怕是被施了法,滑似溜冰一般.當真難以落腳。”

一旁悟空聽了,卻笑道:“你既然走不得,便駕風過去便是。”

“去去去——”八戒連連擺手,“老豬我跟着師父十萬八千里都走過來了,這臨門一哆嗦,怎能露怯?老豬我雖沒個麪皮,但卻不能丟了師父的臉面一會兒過橋時,便讓老豬我打個頭陣。”

衆人見一向懶憊的八戒此刻信誓旦旦,更是連聲誇讚,法海更是在八戒的肩膀上拍了幾下,以作鼓勵:“好,便讓你開路。”

所謂遠看橫空如玉棟,近觀斷水一枯槎。

這獨木橋只落半隻腳掌,若是常人見了哪裡敢走?

大聖還打趣着說道:“怪不得世間成的佛的極少,等閒恐也是不過去這根獨木橋。”

悟淨一旁也接了一句:“世間少見諸佛行走.莫非也是因爲這獨木橋,礙着他們下山了?”

大聖聽了一愣,而後便笑出聲來:“妙哉,妙哉!”

八戒纔要上橋,河對岸竟然划來一艘小船,向着衆人呼呵:“上船,上船。”

“哦?”小白龍站在岸邊,指着那船兒,扭頭向着師父說道:“師父,來了一條船,還是個無底的。”

大聖與法海早就認出了來人,法海雙手合十,向着對方微微一禮,:“阿彌陀佛,唐三藏見過接引佛祖。”

雖然對方是做了喬裝的,但法海還是一口叫破他的行藏。

另幾個弟子一聽師父稱呼來人是接引佛祖,也跟着行了一個佛禮,八戒更是開口問道:“佛祖啊,你這無底的破船兒,如何渡人?我等還是走這橋吧。”

接引佛祖也不怪,只是笑着迴應道:“我這船兒鴻蒙初判有聲名,幸我撐來不變更。有浪有風還自穩,無終無始樂昇平。六塵不染能歸一,萬劫安然自在行。無底船兒難過海,今來古往渡羣生.若能走得橋,便從橋上過;若走不得橋,自可來我船上。”

“多謝佛祖美意。”

法海雖然沒打算坐船,但還是向着佛祖謝了一句,而後纔對八戒說道:“過橋吧。”

“唉。”

八戒也沒再怕的,大不了就是從橋上摔下來,反正他是個會水的,這會兒也全然不懼。只見他緊了緊身上的那一口黑鍋,先把一隻腳踩上去,又回頭向着師父說了一句:“師父,弟子去了。”

“去吧,去吧。”大聖不耐煩的擺擺手,“不知道的還以爲你是要上刀山,下火海嘞。”

“悟空。”法海凝目看向大聖,大聖訕訕一笑,又趕忙向着八戒說道:“你若一趟走過去,俺老孫在花果山,請你一年的靈果。”

“一年不夠,再加點。”八戒已經上去走了兩步,看似腳步穩健。

大聖一揮手:“十年。”

這會兒八戒已經走到了橋中間兒,浪花還往身上打,本就龐大的身軀,這會兒還有些搖晃,可見不用法力穩固身形,先要從這橋上走過去,是當真不太容易。

風浪聲很大,也不知道八戒有沒有聽到他猴哥給他加的碼。

“不對勁!”大聖往八戒的方向指了指,道一聲:“八戒他怎麼不走了?”

“稍安勿躁。”法海攔住了就要上前的悟空,道一聲:“接引佛祖的船就跟在他下面.許是這獨木橋,另有神妙,一會讓過橋的時候,便知道了。”

大約過了幾個呼吸,八戒終於邁開了腿,大跨幾步,便上了岸。且向着對岸的師父與師兄弟們揮手道:“師父、猴哥.我過來了你們也快過來啊!”

話剛說完,然後一屁股坐在一旁的一塊兒石頭上,用衣袖不住的擦拭着腦門上的虛汗。

雖然是順利的走過來了,但其中的兇險之處.還是讓八戒好一陣心驚後怕。

原本他只是依舊封了法力,就靠着雙腳走過來.自己雖然不成器,但一身的武藝也是受了大師兄認真打磨調教的,本以爲過一個小小的獨木橋,並不在話下。

可誰知道,這獨木橋的關鍵之處,竟然不是在腳下,而是在心裡。

八戒此番過橋時,被引動的便是色慾與食慾.好在他早改了好色的毛病,而食慾.對八戒來說,也算不上什麼,畢竟也算橫穿了西洲,這一路上他什麼美食沒見過?

八戒心中正在回想之時,便聽耳邊傳來大師兄的聲音:“呆子,怎麼一身冷汗?”

八戒先震了一下,連忙擡眼,卻見大師兄竟然不知道什麼時候,便已經過了橋好快!

大聖過橋纔是如履平地,還在上面翻了幾個跟斗,一刻也未曾停留。

因爲適才就見八戒狀態不對,這會兒過來了又見他渾身冷汗,自然要仔細問問。

八戒也是看着大師兄上下打量,一臉的疑惑:“大師兄過來的時候,就沒遇見什麼怪事兒?”

“正要問你呢。”大聖對此也十分疑惑:“我過來時十分順暢,不似你適才那般波折你可是遇見了什麼?”

“不瞞大師兄走到一半兒的時候,眼前出現些幻境。”

“幻境?”大聖琢磨了片刻,卻對八戒說了一句:“先別急,且等師父他們過來,看是什麼計較。”

只是

下一刻踏上獨木橋的是悟淨。

在悟淨的腳,剛剛觸及獨木橋的一瞬間,便見九道靈體自屍身之中離散而出,屍身就此滑落於凌雲渡之中——

衆人正在驚駭之時,卻見那接引佛祖用他那無底的船兒,將屍身接住,而後向着悟淨道:“此非你本身,貧僧替你載過去。”

九道靈體攜手,一同上了獨木橋,雖是靈體,但卻腳步堅實。

直到過了凌雲地,接引佛祖要歸還身體的時候,卻見憑空起了一道旋風,將靈山周遭的靈氣匯聚,並且將九道執念之靈籠罩一處,片刻之後——

九靈歸一,化爲一體,成就了一具元神佛軀,依舊是“悟淨”的相貌。

悟淨卻向着那接引佛祖道:“師父當年收我入門時曾有言,說當年此身吃了我等九世之身軀,故而要它載我等九靈行至靈山,以全因果.如今我等既然已經到了靈山,自當圓滿兩別。”

“何況,人已死,身軀何必依舊在人間受累。”

說罷之後,悟淨伸手一引,將無底船上屍身引至身邊,然後盤坐下便開始念起了超渡經文。

悟淨在對岸超度屍身之事,法海自然看得一清二楚,暗暗點頭之後,對着小白龍說道:“去吧,爲師最後再走。”

“是。”

法海看的真切,相對於悟空與悟淨他們兩個的從容,小白龍這一趟也跟八戒一般,還是有些波折的,依舊是在半途的時候,稍停頓了片刻。

不過還是順利的走過了凌雲渡。

等小白龍下了橋,法海踏步上前,細細感受腳下的觸感,雖有些光滑,但也僅限於此。

信步而走,不多時便至半途.心中稍起了些期待之意,想要看看這獨木橋上,究竟藏着什麼名堂。

只是這一刻似乎風平浪靜,就連腳下的奔流,都平緩了許多,山風也就此平息

而每當他踏出一步,便有一朵金蓮自獨木橋上生出,然後飄落至凌雲渡中,不僅讓凌雲渡中的魚龍獻禮,還引得靈山之中百鳥匯聚,萬獸齊鳴——

衆弟子在河對岸看着,忍不住說道:“師父不愧是師父,只是過個凌雲渡,竟然有這般大不同!”

法海見此,也就收斂了心思,加快了腳步,只是在將要下橋時的一瞬間,他的腦子裡忽然閃過了一個畫面——

同樣是在凌雲渡。

一個跟自己一模一樣的凡僧要凌雲渡,若是沒猜錯,這凡僧應當就是原本的三藏法師了,因爲他身無法力,不敢上獨木橋,又害怕接引佛祖的無底船,也不敢上船渡河.最後卻被悟空一把推了下去,轂轆的跌在水裡,還是被撐船的接引佛祖一把扯起,這才上了船。

佛祖開船上岸,凡僧回頭時.卻看到上溜頭泱下一個死屍。

那死屍正是唐三藏!

是凡軀!

落在凌雲渡中的是那凡俗之體,留在船上的.便是元神真靈了!

而如今.法海是以凡軀自獨木橋上過了凌雲渡,自然就沒有了這般景象。

而後猛然回神。

法海低頭看看腳下的凌雲渡,走下了獨木橋,向着那渡船上的接引佛祖問了一句:“敢問佛祖,若是佛祖之船,渡凡俗過河,可會脫卻胎胞骨肉身?”

接引佛祖雙手合十,道一聲:“不錯,能以凡俗肉身過此獨木橋者,皆有成佛之資。敢以凡俗肉身乘我這無底船者,可褪去凡胎,得無漏元神,亦能成佛。”

“阿彌陀佛。”法海聞言心中暗念了一聲佛號,心說,自己猜測果然不錯。

即便是如今法海知道了底細,也還是以肉身過橋,他也做不出拋卻肉身的事兒。

“還有一事想要請教接引佛祖。”法海又向接引佛祖行了一禮。

接引佛祖笑道:“聖僧有言,儘管開口,老衲知無不言。”

“不知無天魔祖是何方神聖?”

接引佛祖似乎並沒有被三藏法師的話驚到,反而像是早有預料一般,直接便回答道:“他是魔界大聖,亦是前任佛祖優婆羅陀佛門下二弟子,靈山大護法緊那羅菩薩。”

“昨夜他化身前來尋我,欲要讓老衲幫他奪取真經。”接引佛祖與三藏法師雙目對視,沉聲道:“此事本想等你取得真經,離開靈山的時候再告訴你.不料你此刻便問了。”

“多謝佛祖直言相告。”

法海還想要再問些細節的時候,接引佛祖連帶着無底船,已經都沒了蹤跡。

“阿彌陀佛。”

法海也不追,只是招呼幾個弟子,“走吧。”

花草鬆篁,鸞鳳鶴鹿。

此等盛景,也不是以往那些妖魔盤踞之山可比的。

這會兒師徒一衆也稍稍加快了些腳步,遠望着那雷音古剎,步上靈山。

“師父.你說這大雷音寺中,這會兒坐了多少佛?多少菩薩?”大聖跳在最前面,忽反身問了一句。

第212章 這哪裡是我的災禍凶煞?第191章 勞煩大師兄下河除妖第151章 大聖:這妖道難道只是爲了好好治理第35章 緊箍兒沒給他套上,反送出去了一滴三第384章 特降甘霖以賀之;完全誤入歧途,此第319章 不知是有幸還是可悲,苟存至今第424章 文殊菩薩的前車之鑑;由我來接掌靈第785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身份是自己給的第64章 且緩手,棒下留人!第54章 弟子不孝第418章 因果報應;菩薩懷疑佛祖是故意的第782章 靈寶,有德者居之;真把握不住第56章 瞧那齊天大聖,也不過浪得虛名第733章 太子殿下;再幹五百年第347章 貧僧唐三藏,特來拜山第663章 吃虧的事情不能一直幹;好硬的頭第380章 誰說死後一了百了?第747章 聖人之下皆螻蟻;一內一外,纔有了第251章 夫人,您也不想...第684章 “區別”對待;施主爲何行如此大禮第556章 淨檢法師;法號明空第558章 魏判:沒有人比我更知道如何同陛下第20章 敢問長老高壽秘訣?第742章 法海當然會對他“特殊關照”;恐怕第676章 看看你教的幾個好徒弟;“大日佛焰第297章 大聖不愧是賊頭子第59章 快,把他超度一番第164章 便是妖魔行騙,也得裝扮得真些第739章 不愧是出身西方教;如來佛祖如此貼第614章 你應該感到慶幸;且在此稍等我片刻第352章 請大日佛焰煉心,日後與師父一同上第486章 又是一個可憐人兒;看樣子你的心裡第405章 來人,召王玄策;仙子且留步第232章 貧僧唐三藏,參見女王陛下第749章 貧道暫且鎮守血海;放開心神,用心第112章 什麼人?藏頭露尾,還不快快顯形!第593章 聽聞師兄極擅數術之法;不由自主的第228章 人可勝天第550章 俺老孫去去就來;你之師門,怎會如第331章 這並不是一個選擇題第424章 文殊菩薩的前車之鑑;由我來接掌靈第490章 知朕者,金星也;這位師妹,似在什第375章 洛陽陳禕;身爲仙佛之傲慢,對人間第643章 喜聞樂見;這事怎麼能憑空猜得出來第75章 這個豬腦袋的自然算不得人第409章 手下留情;感情走丟的不是您老的化第617章 淳風,你怎麼看?簡直是自投羅網第559章 我可是百年難得一遇的練武奇才;臣第150章 看來又是個有跟腳的怪第395章 母子平安;那猴頭說的不錯,朕的心第433章 拈花一笑;凡心見佛心,則成佛道第513章 小乖乖一點都不乖;這難道不是挑釁第120章 寡人願拜聖僧爲本朝國師第303章 師父心誠麼?第441章 三藏,你與吾有緣;三界唯心,萬法第566章 大唐,依舊是那個大唐;諦聽:我有第762章 罵的還挺髒;他問了什麼?第232章 貧僧唐三藏,參見女王陛下第9章 你若因此錯傷了好人,又當如何?第388章 祖爺...您想吃唐僧肉麼?第29章 “有人在家麼?”第147章 此乃皇家寺院第632章 弟子怕被您打死;就只有這一個原因麼?第597章 真武大帝:妖是蕩不盡的;李世民:第314章 悟空,你還真會給爲師出難題啊。第265章 可三界之大,我能去何處?第468章 今日之言,我全當沒聽見;去真武大第175章 一時不能劈開,還是根本劈不開?第346章 是真是假,吃上一口自然就知道了第40章 大王饒命第669章 出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殘魂第462章 若不是迫不得已;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章 師父,小心第511章 不同房,你們成什麼親啊?聖佛得給第315章 渡衆生,不如渡三界第464章 那位菩薩同聖僧還有些恩怨;退避三第483章 菩薩也在人間;這大殿之中怎不見一第423章 俺老孫來給你送取經的錢來了;默寫第693章 人類無法共情螻蟻;“內臣們”還想第616章 我只負責抓捕;出現變故第100章 我們是去打獵,不是去造反第224章 孤去也第105章 師父,不對勁!第293章 怎麼可能?!第60章 我只告訴你一人,你可千萬不要外傳第776章 這究竟是誰的主意?師弟,其實佛界第488章 請御弟哥哥聽我肺腑;你藏得可真緊第373章 吾之過,你師徒亦可引以爲戒;這也第181章 養一口儒門浩然之氣第149章 爾何方之鬼,不去輪迴第417章 請務必帶上我;再哭,豬爺爺就吃了第152章 “第三種呢?”第752章 吾劍不利乎?請菩薩出面,阻止大唐第367章 他決定吃獨食;演的可真像啊第507章 天子乃紫薇,陛下是人;皇叔皇叔不第779章 天賜良機;壞,這是衝我來的!第412章 原來是誤會啊;這緊箍咒是什麼名堂第729章 虛假的三界至尊;一天是人,終身是第68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你剛纔聽第458章 便是師父趕,弟子也不走;還請聖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