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一身的反骨,正是我家血脈;這大唐

天庭還是有自己的事情在做的。

正如聞太師此前所想,真正的大事,只在少數幾個人之內,便會形成決策。

大朝會上安排太白金星下界爲使,爲創立“唯識宗”的三藏法師賀喜;而另一邊兒,在瑤池之中,三言兩語之間,便要制定一個典型案例,用來告誡一衆神仙。

洪錦心裡明白,這也是玉帝給自己的一個機會.或許正是要讓自己與龍吉公主,藉此事也幹脆做一個了斷。

在瑤池之中,基本也就是玉帝、王母與龍吉公主相談,洪錦只是一旁聽着,並沒有擅自發表意見。

直到他們出了瑤池之後,洪錦纔算是鬆下一口氣,看向一旁的龍吉公主,詢問了一句:“不知公主有什麼想法?”

龍吉公主的神情卻不似之前在瑤池中那般順從,反而面色露出了幾分冷意,“我的想法很重要麼?即便是我有什麼想法,難道此事的結果就會有什麼不同麼?”

“洪錦,你我只是局中人,是別人棋盤上的一顆棋子。”龍吉公主看向了洪錦,問道:“那麼你呢?你又有什麼想法?”

洪錦長嘆一聲,“若是不清楚公主的心意,在下對此事也很難做出判斷。”

龍吉公主聞言卻笑道:“伱可知道我當年爲什麼被貶下凡間?”

“聽聞是公主在蟠桃會上失儀,故而被罰下界思過。”

“這是對外的說辭。”龍吉公主搖搖頭,“其實是因爲姑姑。”

“長公主殿下?”

長公主瑤姬,洪錦還是知道的。

“當年姑姑與楊天佑私自成婚,此事我是知曉的.姑姑不在天庭的時候,欲界是我代爲執掌。但也正因如此,我見多了人間紅塵,故而心嚮往之.後來姑姑被父皇壓在桃山之下,我因向父皇爲姑姑求情,受到了牽連。”

“你可知道我爲什麼要爲姑姑求情?”

洪錦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將目光看向龍吉公主,等待龍吉公主主動揭曉答案。

“一則是我從小與姑姑親厚,但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只要姑姑能從此劫之中脫身,那麼我是不是也能下界尋得良緣仙配呢?”

這話洪錦更沒法接,他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畢竟他們兩人這婚事,當年是月合老人受符元仙翁之命所成.若說他跟龍吉公主之間,其實也沒有什麼太深厚的感情基礎,反而是當年一同在萬仙陣中絕命陣亡時,倒有了幾分相惜。

通天教主門下四大弟子七位親傳,一個龜靈聖母被血海血蚊吸乾了,連神魂都沒剩下。多寶道人是如今的西方靈山掌門人;無當聖母則是封了金鰲島,守着碧遊宮道場。

隨侍七仙也各有下場。

唯獨以四象塔鎮殺了龍吉公主的金靈聖母,被燃燈道人以定海珠正中頂門,上了封神榜。

當初衝陣的洪錦也沒有什麼好下場,他見龍吉公主亡命金靈聖母之手,還要去報仇.結果死在了金靈聖母的龍虎如意之下。

後來封神榜封神歸天之後,龍吉公主說起符元仙翁因走火入魔,受天劫而亡之後,還問他,當年見自己陣亡,爲什麼不走,還要上去送命?

洪錦只說了一句話:此命本就是因公主所救,否則早成西岐轅門之下的亡魂,公主既去,某力不能及,不能爲公主報仇,也自不能苟活,一死而已。

“那就算你還清了。”當年龍吉公主這般迴應。

也是自此之後,他們兩個在天庭便刻意保持距離,即便是尋常時候見了,也只是目光示意,很少會有什麼言語上的交流。

今日還是千多年來,他們兩個第一次再有交流。

但龍吉公主的話,卻讓洪錦心中始終不太安穩總是覺着這位公主殿下,心裡還藏着些別的事情。

而還有一點讓洪錦有些摸不着頭腦的,就是當初會萬仙陣的時候,他其實是想要自己去的,但將這個想法告知龍吉公主之後,公主聽後也要同去,結果.兩人一同命喪其中。

鬼迷心竅麼?

還是正應天數?

據說當年月合仙翁曾言:說公主與自己要在西岐建不世之勳,垂名竹帛。候功成之日,瑤池自有旌旛來迎接公主回宮,此是天數

故而月合仙翁才受受符元仙翁之命下界,撮合他們兩個人的婚事。

而事實上,他們兩個在萬仙陣便殞命可見符元仙翁口中之天數不能當真,而符元仙翁之死.恐怕與此也無不關係。

更戲劇的事情是,龍吉公主被封了紅鸞星君,掌管姻緣殿.當年下凡撮合他們的月合仙翁,反而下界輪迴歷劫了去了,到如今還沒能重歸天庭。

而下界這前多年來,自然也就沒有月老的傳說大家都是在拜紅娘、嫦娥、太陰等幾位涉及了姻緣的女神。

見微知著,以小見大.洪錦從這些事情之間的聯繫之中,也不難推斷出些事情來,也不怪他自封神之後,便一直謹慎行事。

“夫君?”見洪錦只是低頭思索,並不說話,龍吉公主驟然開口,卻把洪錦嚇了一跳。

“公主.是在下失神了。”

“當年兩軍對敵,你也是意氣風發之輩。”龍吉公主直言不諱,“怎麼如今上了天庭,反而唯唯諾諾.拿出些當年陳兵西岐之外,活捉姜子牙的氣概來.至於裡面那老頭子,就讓你如此畏懼麼?”

洪錦:.

公主啊,您可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我的處境你又不是不知道.若是還是個下界自由身,你父皇雖是天帝,我也不憷他就是了,可如今魂在封神榜,身爲人臣下屬.豈容我肆意狂傲?

“我那小外甥將要週歲了,當年封神之戰時,其實未曾同二郎表弟相認,而後在天庭也一向沒有什麼交集.如今正好上門做客。”龍吉公主也不等洪錦出言推辭,便道:“你也同去吧。”

“公主有命,豈敢不從。”

瑤池之中。

“龍吉這孩子,自小就隨她姑姑。”一旁的王母輕嘆了一聲,道:“看她適才答應的輕快,只怕還要另生波折。”

玉帝聽了這話,卻是瞥了王母娘娘一眼,語氣頓時有些陰陽:“一身的反骨,正是我家血脈。”

王母娘娘眉頭一挑,心說:陛下,你已經不裝了麼?

玉帝以目光迴應:事到如今,也瞞不住了,且拭目以待吧。

王母娘娘頓覺心累,忽然覺着這一大家子人是真難伺候,正好玉帝把權又收回去了,倒不如趁此良機,下界去散散心。

龍吉公主的想法,怎麼可能瞞得過他們兩個人?

其實當年遣龍吉公主下界,雖是他們順勢而爲可也當真沒想到,那符元仙翁竟如此大膽,借自身執掌姻緣之便利,爲洪錦與龍吉私拉紅線。

依照玉帝的脾性,那洪錦指定是討不了好的.但沒想到他們兩個還有些分寸,並沒有做出出格的事兒。

再加上龍吉公主已經被貶下凡間,削了仙籍,禁止神仙動情的天規,自然也就管不到她的頭上.那洪錦也是得道的修行者,仙凡禁止成婚的天規,也不作數。

玉帝只好作罷,只是萬萬沒想到最後萬仙陣時,他們兩個一同死在了金靈聖母的手裡。

當時就連幾位聖人也都愣了片刻,可見此事確實不在他們原本的預料之中,而後他們尋常時候是可以不將玉帝放在眼中,可人家的女兒下凡歷劫,卻死在了封神金靈聖母手裡這事兒要是沒個交待,恐怕他們門下這些弟子上了封神榜也絕不好過。

故而燃燈道人悍然出手,鎮殺了金靈聖母.將她也送上了封神榜。

殺了截教大師姐的燃燈道人也知道自己在玄門混不下去了,再加上早就跟西方兩位教主暗通款曲,便也是以此做個投名狀,讓西方二聖可以放心的接納他。

只是誰也沒想到,老君橫插一手.多寶道人爲多寶如來。

燃燈道人雖然也是佛門過去佛,但實際上他的處境也並不算好,這投名狀交的,直接撞人家大師兄手裡了,這也是他一向不來靈山的原因之一。

燃燈佛祖很清楚,如來佛祖之所以不動自己,只是因爲時機未到再加上自己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破綻,可只要讓對方抓住機會,恐怕也不會留給自己太多的轉挪餘地。

何況聖人們都離開了三界,多寶如來雖然只是通天教主的弟子,但他的修爲絕對是深不可測的,當年封神大戰的時候,他就已經敢跟聖人過招了。

打不過是打不過,可尋常人見了聖人,豈敢生出與之相鬥的心思?

當年燃燈道人用二十四顆定海神珠偷襲通天教主,也是因爲有另外四位聖人將通天教主鎮壓若非如此,他是絕沒有那個的膽量,與通天教主出手的。

而當年對聖人出手的幾位大仙,雖然勇氣可嘉,但其實也都下場慘淡。

孔宣被準提抓走,當了幾年坐騎,最後被封爲孔雀大明王菩薩;三霄娘娘當年擺下九曲黃河鎮,將十二金仙一網打盡.引來了元始天尊與太清聖人,結果大姐雲霄被老君拿住壓在麒麟山下,二姐瓊霄被元始天尊玉如意打死,小妹碧霄被元始天尊裝入一個寶盒之中,化爲血水。

那同在九曲黃河陣中的彩雲仙子雖然修爲尋常,但卻是膽大妄爲之輩,還用戮目珠偷襲元始天尊,可惜寶珠尚未近得元始天尊之身,便已經是化爲飛灰

另外還有兩位,便是對接引道人出手的龜靈聖母,與被準提道人抓走的烏雲仙了。

長安,慈恩寺。

李世民聽三藏法師講經自後,長嘆一聲,道:“御弟總說佛不是用來求的,人當自強,可即便是我大唐治下,依舊有那艱難之處.有時候朕當真懷疑,這世道爲何偏偏與我人族,這般多苦難。”

“不知陛下,心中的大唐盛世,是何等模樣呢?”

李世民想了想,道:“於外,威服四海;於內,黎民幸福。”

“威服四海可以依靠強大的武力,而想要讓治下所有的黎民百姓安康幸福縱然是朕,也不敢說能做到。”李世民頓了頓,又道:“強如秦皇漢武.不也正是如此?”

“所以陛下認爲,或許可以給天下黎庶一個精神上的寄託?”法海指了指自己,道:“而陛下想讓貧僧來當整個媒介?”

“只是一個設想,不知道御弟以爲如何?”

“阿彌陀佛。”法海長唸了一聲佛號,道一聲:“看來陛下還是沒能聽懂貧僧的佛法啊。”

李世民:

“陛下想讓貧僧成爲他們的精神寄託,從而得到幸福.可陛下有沒有想過,所謂的幸福,當真是可以依靠這樣的方式獲得的麼?”

法海與李世民雙目對視,“就如陛下而言,這大唐可是陛下求來的?”

李世民頓時沉默,這是他爭來的。

“所以啊。”法海笑道:“所謂是幸福,也絕不可能靠別人的施捨而獲得.靠的是自己。”

法海又指了指自己,向着李世民說道:“陛下認爲貧僧的佛法又是從何而來?可是叩拜靈山佛祖所賜?”

三界皆知,三藏法師的一身修爲,雖得了前人傳承,但都是自身修行而來。

也正是如此,三界纔多出了一個離經叛道的聖佛。

這樣的三藏法師,又豈會走上那些三界神佛的老路?

而唯識教法,在人間世俗的教義,便是告訴世人,首先要愛自己從而愛親朋、愛衆生、愛三界。

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也絕沒有那麼容易。

這只是李世民的一個提議,被三藏法師拒絕了,其實也在他的預料之中.若是三藏當真答應了,恐怕李世民回去之後,反而要睡不着了。

一個人人自愛自強的大唐帝國麼?

只是通過三藏法師的三言兩語,李世民心中便已經描繪出了一番雄偉景象.他不是尋常的帝王,尤其是在見識過了冥界之後,回來之後更是主動接觸瞭解那些以往自己並不太放在心上的仙佛之事。

他是上界紫微大帝轉世,雖然只是一具化身,但也是生出了獨立人格的化身.氣運所鍾之下,他想要知道的事情,自然而然就會有人送到他的面前。

其中就包括了三皇五帝時期的傳說記載——

火雲洞麼?

第70章 江河倒卷第611章 貧道先將那蝙蝠老祖緝拿;還懷疑起第637章 三教以人爲本;救命稻草第615章 顯然他有自己的想法;他也是真的砸第595章 貧僧不請自來;我願意加入天庭第168章 你可認得他?第629章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在大唐當第711章 道友爲何不返回師門呢?佈陣者另有第544章 一身反骨唐三藏;他們李家,倒是人第716章 少不了繼承人王們的一貫傳統;什麼第307章 國主送行,樹精請客第38章 是誰人在念緊箍咒?第111章 入我佛門,了斷紅塵第152章 “第三種呢?”第342章 勸師兄放下?菩薩的修行出了岔子第348章 貧僧今來特將爾等超度第367章 他決定吃獨食;演的可真像啊第420章 凌雲渡 獨木橋,脫卻胎胞骨肉身?第508章 何談超脫?何必超脫!玉帝穩賺不賠第444章 俺老孫何懼;這一劫是躲不了了第436章 吾身既地獄;普賢菩薩顯靈了!第195章 我主人是觀音菩薩!第562章 “求不得”,一向就是佛門中人的宿第697章 還有比大唐更好的主人?三界之中,第304章 拜菩薩就是了,拜菩薩準沒錯...第160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360章 血肉人心;持劍斬昏君第8章 你且瞧好了,爲師只教你這一次第274章 給侄兒先討個利息!第265章 可三界之大,我能去何處?第412章 原來是誤會啊;這緊箍咒是什麼名堂第380章 誰說死後一了百了?第774章 他們在大呼不公平;究竟誰纔是黑衣第103章 這唐僧師徒人呢?怎還不來?第281章 天奴欲告狀,玉帝唸佛號第30章 大聖:呀!我師父莫不是已經燒化了?第78章 既然有緣,便許你們個機緣第201章 倒黴,倒黴,倒黴!第344章 大王叫我來巡山呦,小白龍去了獅駝第388章 祖爺...您想吃唐僧肉麼?第66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巫文符篆”對第125章 立國三十年能有什麼高僧?第373章 吾之過,你師徒亦可引以爲戒;這也第254章 大聖爺爺,您該不會是來殺人滅口來第96章 貧僧要你助我這徒兒修行第525章 有點秩序,但不多;怎麼唯獨不見貴第331章 這並不是一個選擇題第11章 師父爲何不渡化了他們?第205章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本將高繼能!第148章 悟空:這西天我們就不去了,不去了第640章 但沒有證據;還趕超人族?第544章 一身反骨唐三藏;他們李家,倒是人第446章 看山還是山;他們都服輸第347章 貧僧唐三藏,特來拜山第259章 與其執着於做取經人...倒不如做個傳第367章 他決定吃獨食;演的可真像啊第155章 這齋朕吃得,你爲何吃不得?第451章 吾等久修禪法,難道還沒這個耐性聽第503章 大宗山門,豈能無靈脈?老姆不介意第553章 玄都,你可知錯?元始天尊:吾有分第693章 人類無法共情螻蟻;“內臣們”還想第101章 仙緣難求,真經難取第257章 細說第637章 三教以人爲本;救命稻草第692章 過河拆橋的事情當然不會做;東海那第444章 俺老孫何懼;這一劫是躲不了了第767章 他們兩個是故意的;靈寶上的劣勢第250章 以往天庭可有司法天神?第556章 淨檢法師;法號明空第380章 誰說死後一了百了?第417章 請務必帶上我;再哭,豬爺爺就吃了第326章 七絕嶺除污穢,朱紫國換關文第405章 來人,召王玄策;仙子且留步第352章 請大日佛焰煉心,日後與師父一同上第369章 魔界使者;她才七歲第488章 請御弟哥哥聽我肺腑;你藏得可真緊第38章 是誰人在念緊箍咒?第460章 沾了二郎真君的光;不伏靈山管教第97章 既未嘗,如何知?何以戒?第289章 法海力敵牛魔王,悟空欲擒九頭蟲第702章 富裕仗,打起來當然不會束手束腳;第390章 慈悲與戒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第524章 天道的重點關注對象;爲何不一鼓作第283章 天庭放流言,大聖險破防第642章 這不就連起來了麼;“釣魚”這種事第570章 依着本心便是順應天道;老師以爲學第496章 恐失其靈性,墮爲兇兵;也不是第一第380章 誰說死後一了百了?第450章 貧僧欲立唯識宗;就當是給猴哥熱場第366章 美色當真是僧人難關;師父,他們翻第522章 大聖選擇了最直接的方式;大法老七第432章 如來佛祖收取經文,三藏法師復歸靈第650章 能用武力解決的那都不是問題;吾命第470章 你總算是來了,讓貧道好想;大聖,第663章 吃虧的事情不能一直幹;好硬的頭第527章 需要有人將他們從麻木之中驚醒;這第739章 不愧是出身西方教;如來佛祖如此貼第296章 我懂!我懂!第180章 玉帝私凡下界,是不是也犯了天條第636章 是讓我知道根從何處來;還要什麼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