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御弟是一位性情極其溫和的高僧;流

皇兄。

這話是你一時念起,還是故意說的?

法海還好,畢竟這事兒跟他沒有什麼關係。

一旁的武才人險些腳下一軟,直接跪倒在地上磕頭求饒。

因爲不知道陛下究竟是看出了什麼端倪,還是隻是有所懷疑,如今是在趁機試探。

她甚至沒有懷疑這陛下只是順口一說的這個可能。

因爲若是有機會的話,她是當真不確定,自己是否會同太子殿下做出些什麼事情來。

雖然這種事情在大唐,尤其是大唐皇族之中可謂是司空見慣什麼兄納弟媳,侄承叔妾的風流韻事,那可真不少。

畢竟咱們大唐皇帝陛下,也算是此中高手據說宮中有一位妃子,便是當年齊王李元吉的王妃,也算是繼承了魏武遺風。

不論是李世民是故意,還是故意不小心說出這樣的話來總歸是將武才人嚇的夠嗆。

她這會兒讓甚至拒絕與否,似乎都顯得不是那麼妥當。

若是拒絕,除了有欲蓋彌彰之嫌疑,反而顯得有鬼,另外她也實在是難以在短時間內找到一個合適的藉口

故而她決定默不作聲,對此事不發表自己的看法,陛下說怎麼樣,就怎麼樣.只是往後與太子殿下同來大慈恩寺的時候,儘量就不要有什麼獨處的行爲了。

事到如今,也只能是這樣了。

從後世而來的法海,自然知道武才人與太子李治之間,絕對是在姻緣簿上有一筆的但後宮之中,絕無單純之事,畢竟太子李治如今也是有在太子妃在東宮的。

那麼問題來了,太子妃會那麼容易就讓武才人上位麼?

法海並沒有以他心通去聽李世民的心聲,身爲“三藏聖如來”,原則還是要講的。

武才人與太子之間的事情,李世民究竟知道與否,法海其實也不是太過在意,也並不想知道此等“家務事”他一向是不太願意摻和進去的。

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聖佛也很難理清家長裡短,畢竟“家”裡面很多時候其實也並不是一個“講道理”的地方。

但此事畢竟涉及到了皇家,自然不是尋常的“家事”,他畢竟是大唐御弟,有些事情也實在是不能視而不見.爲今之計,只能是儘自己所能,讓是事情儘量不要往壞處發展。

這也是爲什麼法海對於李世民讓武才人同太子李治來自己這裡學習佛法,並沒有出言拒絕的原因。

與其讓他們兩個去別的“私會”,倒不如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想必他們也沒那個膽子在自己的這裡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

見御弟應下了這件事情,李世民便也沒有多留,便帶着武才人告辭了。

出了大慈恩寺,兩人上了馬車,等走出一段兒路之後,李世民忽望着武才人笑道:“朕怎麼覺着你有些心神不寧?”

武才人:

這話怎麼回?

她雖然天性聰慧,但如今畢竟還沒有成長到巔峰.再加上後宮之中有長孫皇后存在,大家也一向安分,武媚孃的天賦與潛力,並沒有得到兌換。

再加上今日之事,給她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這會兒聽到陛下又向自己問這種話,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招架,但陛下問話她也不能不回,只好硬着頭皮說道:“陛下明鑑,三藏法師目光如炬,臣妾在聖佛面前,似乎絲毫秘密,故而一時心神失守,至今不能平復讓陛下見笑了。”

“哈哈哈哈——”李世民大笑幾聲,“莫說是你,即便是朕,還有那些諸天神佛們在御弟面前能夠保持心態平和的,又有幾個呢?”

這話放眼整個三界,也沒多少人會反對。

尤其是跟三藏法師打過交道的那些神仙菩薩妖怪們,才更知道面對三藏法師時的壓迫力。

對此,靈吉菩薩與銀角大王他們,最有發言權。

“你也不必過於爲此擔憂。”見武才人不敢接話,李世民笑着寬慰了她幾句:“等你多來幾次,同御弟熟絡之後,便會知道御弟其實並非看上去那般不近人情。”

“你看他如今一張冷麪,其實當年還沒離開大唐時,乃是一位性情極其溫和的高僧.想必是這十四年間,見多了世間險惡,衆生苦難.纔會如此。”

“安心。”李世民拍拍武才人的肩膀,而後便閉目養神,不再說話。

呼——

見陛下並沒有深究,而是到此打住,武才人心裡還是長舒一口氣,不過她並不會有因此而放鬆大意。

她之所以一直心神不寧.並非是因爲三藏法師,而正是眼前的陛下。

以往她並沒有同陛下有過這般長時間的獨處時間,可今日這一番,才讓她愈發對這位陛下生出畏懼之心。

因爲她根本看不出陛下的喜怒,越是想要去猜陛下的心意,便越是一頭霧水,而對於大部分的聰明人來說在面對帝王,而不能猜測或者是推測出聖心所在的時候,那將會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武才人無疑是個聰明人,甚至算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因此她在經歷過初起時的慌張之後,很快就平靜下來。

不論陛下怎麼想,只要自己安分不犯錯,想必就也不會出什麼大岔子。

東宮。

當李治聽過這個消息之後,更是喜憂摻半自己的父親手段如何,李治是最清楚不過了。

他甚至是懷疑這是父皇在警告自己,讓自己趁早把那不該有的小心思收起來但很快,李治又覺着這事兒不太對。

畢竟自己於武才人,可從來沒有做過什麼出格的事情,私下裡更是從沒有過來往人前相見的時候,更是禮數週全,全無僭越之舉。

除了自己的目光偶爾會大膽的在武才人的身上停留之外,自己的心裡所想可從來沒有向外表露過。

父皇怎麼可能會知道?

嗯!

李治雙拳一握,心說:宮中除了我之外,旁人對佛法豈是都不算太感興趣,自然也就只有我能同去大慈恩寺!

這難道不是緣分?!

而至於武才人是父親的妃子這種事情李治心裡甚至還有些埋怨父皇不地道。

論年紀,武才人入宮的時候才十四歲,當父皇的女兒多綽綽有餘.明明是能夠指婚給皇子的,卻偏偏要自己納入後宮之中。

納入後宮也就算了,可偏偏毫不受寵

李治心中雖有些牢騷,但對此情景也是喜聞樂見,畢竟自己的母后就是當朝皇后,自然不希望別的嬪妃受到父皇的寵愛。

甚至李治希望武才人就一直保持這樣無人問津的狀態,如果父皇能一直記不起她來,那就更好了。

但是今日在見到父皇將武才人留下,只有他們兩個人面見皇叔的時候,李治還是莫名心中一痛.甚至回到東宮之後,整個人患得患失,魂不守舍。

但接到讓自己每月三次同武才人去大慈恩寺向三藏法師學習佛法的旨意之後,便只能說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心頭的烏雲霎時就被吹散。

甘露殿。

“遵禮。”

“陛下。”

一位禁軍將領,應聲出現在李世民的面前。

尊禮是字,他姓李,名君羨。

原本是瓦崗寨李密下屬,後成爲王世充的驃騎,因厭惡王世充的爲人,率領其部屬歸附高祖李淵當朝皇帝李世民即位後,他被任命爲左衛府中郎將,因在擊退突厥一戰之中立下功勞,後改爲左武候中郎將,受封武連縣公,駐守在太極宮玄武門。

就是那個玄武門之變的玄武門。

貞觀二十二年時,有民間謠言“女主武王有天下”傳入宮中.恰逢一場宴會時,李世民宴請諸位武官,行酒令,要求講各自乳名。

輪到這位李君羨的時候,他自稱自己的小名是“五娘子”.

再加上當時李君羨的官居左武衛將軍,封號武連縣公,屬縣武安其中皆有五,小名之中還有“娘子”兒子,難免會讓李世民生出疑慮。

原本按照李世民想法,是想要尋個由頭,把這李君羨貶出長安,而後再觀後效的。

但因爲他覺醒了人族血脈之力,又身爲天子,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利用一些人道之力的也正是因此,他藉助人道之力探李君羨的底細時,發覺他身上毫無紫薇星氣且不說那謠言的真假,即便是真的,那人也絕非是李君羨。

故而,原本會被作爲“替死鬼”冤死的李君羨,如今還活着好好的。

不僅沒有被李世民所殺,反而成爲了李世民的一員心腹大將,如今是左羽林衛將軍,掌管皇城禁衛,只向李世民一人負責。

不過有些見不得人的髒活累活,也得他來處理也就是了。

“那件事兒,你先放放。”

啪嗒!

李君羨當即跪在地上,頓時冷汗直流,大氣不敢吭一聲。

那件事兒?!

李君羨當然知道陛下說的是哪件事兒,無非就是“女主武王有天下”之謠言。

當年因爲這事兒,他就險些掉了腦袋,但陛下心清如明鏡,非但沒有怪罪自己,反而是對自己愈發重用,這讓本就忠心的李君羨,對陛下更是心悅誠服。

只是

雖然陛下相信自己的清白,但李君羨自己對此事也不可謂不上心,畢竟只要那個“謠言”不被證實,亦或是那個真正的“女主武王”不被揪出來,遲早會有人把鍋扣再自己的頭上。

想要自證清白,李君羨也沒有第二種途徑。

但這幾年的時間過去,他是彷彿大海撈針一樣,一點收穫也沒有。

這會兒陛下忽然讓他把這件事情放一放,他怎麼能不擔憂?

見李君羨跪在下面,神情好一陣大變,最後落得個蒼白麪色,李世民心說:也是沙場猛將,依然因這許些謠言,而如此失態.

可見有些時候,殺人不見得要用刀。

流言殺人,比刀劍更甚.但朕是“明君”,跟那些輕信謠言而殘殺忠良的昏君聵主可不一樣。

自認“明君”,且還想要做千古一帝,萬古聖皇的李世民如是想到。

“先起來。”李世民喊了他一聲。

“末將不敢。”

“起來。”這一次的語氣比較嚴肅。

李君羨跟隨李世民多年,自然能聽出好歹,這會兒也不墨跡,當即起身,低頭站在側一方。

“這件事不讓你繼續查下去,無非是兩個原因。”李世民沉聲道:“你也是聰明人,不妨自己猜猜。”

“唔”

強行鎮定下來的李君羨,還是能夠分析出眼前局勢的,而且在陛下面前.完全不需要自己藏拙,因爲陛下知人善任,最喜賢良之才.那些故意藏拙的,最終只會把自己藏沒了。

至於“忌憚賢能”,陛下才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他只會說:天下英雄盡入我彀中。

況且,若沒有幾分真材實料,怎麼能讓陛下放心的把差事交給自己?

本就不是笨人的李君羨,當時便想通了,“其實對陛下來說,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陛下已經找到了那位‘女主武王’。”

“而對末將來說,無非就是那個人,究竟是不是自己。”

“末將此刻還能面對面與陛下說話,想來”李君羨到此終於放下了多年以來的擔憂,原本蒼白的面色,也紅潤了許多:“那人也確實並非是末將。”

啪啪啪!

李世民拍拍手,笑道:“不錯。”

袁天罡與李淳風,這會兒在太史局中對坐一處,且面面相覷。

“陛下是什麼時候,就能夠引動人道之力了?”袁天罡向着李淳風問了一句。

“不清楚。”

作爲人教的代言人,按說李淳風對此應該有十足的發言權,可他偏偏被李世民瞞得死死的,也就是那日在御花園中,偶遇武才人的時候,他們兩個才從陛下身上傳來的異樣波動之中,看出了些端倪。

人道之力。

當年的人王們之所以能夠縱橫三界,除了是自身血脈之力強大之外,能夠掌控人道之力,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換句話說,若是不能掌控人道之力,是沒資格成爲人王的。

這也是爲什麼當年的那些“文官們”一個個兇猛異常,卻只能是文官。

袁天罡聽了李淳風的回答,稍微沉默了一陣,纔開口說道:“好在陛下只是稍能借助一些人道之力的威能”

“好在?”李淳風略帶疑惑的看向了袁天罡。

第675章 就是打個盹兒的功夫;看似冷門小衆第560章 老臣也想要向他諫言啊;我只是提醒第558章 魏判:沒有人比我更知道如何同陛下第534章 說一個不留,就一個不留;還留存着第591章 “別人家的孩子”;你方唱罷我登臺第595章 貧僧不請自來;我願意加入天庭第350章 兩儀陣,你們攔不住貧僧第586章 不必,就寫李二;災難始終慢我一步第613章 當心玷污了佛堂;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84章 你們怎麼還吹捧起我師父來了?!第554章 自作自受,害人害己;三藏法師並非第640章 但沒有證據;還趕超人族?第194章 先哭幾聲,賺他入門第579章 如果你不信,自己可以試試;小僧這第167章 勸人做事問心無愧時,那是因爲事不第91章 你這眉清目秀的三太子,竟然還是個壞第592章 天庭這不是故意爲難人麼?這一回就第239章 師父,您跟女王陛下可是起了衝突?第209章 孫悟空何在?第461章 去把老二抓回來;廣利龍王菩薩第528章 老君“不善爭鬥”;他與我截教有緣第149章 爾何方之鬼,不去輪迴第679章 平了天庭上萬年的賬;陛下這是承認第778章 小霍還沒回來;墨家不是善守麼?第660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老身也是賭一第627章 挑起復興截教的重擔;那氣息既熟悉第199章 某自隨吾主效死第277章 是你未曾將吾等當兄弟第330章 什麼時候我師父的西行路,成了你們第586章 不必,就寫李二;災難始終慢我一步第210章 看老孫道法!第736章 這種不良風氣是三藏帶起來的;臉都第269章 佛祖非佛也第610章 還請道長指點;他殺過人,也吃過人第670章 兜兜轉轉,又是一個圈;我也是個正第229章 二師兄,來...該喝藥了第614章 你應該感到慶幸;且在此稍等我片刻第4章 吃了貧僧的肉,可以...第40章 大王饒命第158章 大聖:師父,菩薩急了——第221章 孤已發誓,絕不叫再被迷了心智第169章 菩薩:老君,您家中的牛兒可還在?第500章 從此背上了賊頭的鍋;他們究竟爲什第85章 小白龍:師父志在靈山!(爲首訂過5第70章 江河倒卷第231章 莫要大放情懷與休要失了端莊第642章 這不就連起來了麼;“釣魚”這種事第513章 小乖乖一點都不乖;這難道不是挑釁第557章 本着見御弟最後一面的打算;不如就第747章 聖人之下皆螻蟻;一內一外,纔有了第174章 精明用在正道上第235章 爲師疏忽了第75章 這個豬腦袋的自然算不得人第200章 八戒如今愈發放肆了第692章 過河拆橋的事情當然不會做;東海那第505章 御弟觀之,如何?那就讓太子一同前第343章 小白龍再探山,仙孔雀動紅鸞第552章 這猴兒究竟還藏了多少?悟空自己都第201章 倒黴,倒黴,倒黴!第757章 便由娘娘心意就是;如今的靈山,宛第340章 二哥,可知道哪兒有樂子看?第109章 我欲殺他第48章 第四十八掌 難不成還要讓貧僧來背這第209章 孫悟空何在?第3章 大師有降龍伏虎之力第160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190章 這都什麼左道神通?第786章 本以爲大家一樣都不上進;黎山白素第117章 這靈牙象佛,可還有顯靈之時?第29章 “有人在家麼?”第110章 誰來救他?!第722章 八九玄功;什麼時候我變成獵物了?第223章 怎還不將孤焚化?第547章 唯識教法,自成一家;在大唐是正好第234章 太師,今日我西樑國中有件喜事第657章 狼王?舔狗;無疑是個好消息第578章 大日佛焰實爲渡人神通;確實是小僧第558章 魏判:沒有人比我更知道如何同陛下第561章 誰敢去勾人王的魂啊?這應當就是唯第716章 少不了繼承人王們的一貫傳統;什麼第1章 星君,這跟您說的不一樣啊?第74章 自打跟了師父,三天餓九頓...第749章 貧道暫且鎮守血海;放開心神,用心第763章 此來降妖除魔,普濟衆生而已;鞭長第210章 看老孫道法!第754章 不能有野生的;這樣就不算是袖手旁第340章 二哥,可知道哪兒有樂子看?第135章 自投羅網?第759章 又何必多此一舉呢?明知大敵來臨,第84章 險些壞了大事!第59章 快,把他超度一番第622章 花錦樓中有妖氣;它們的心思也壞不第522章 大聖選擇了最直接的方式;大法老七第333章 娘娘倒像是個即將御駕親征的國君第86章 是誰錯了?(爲700首訂加一更)第310章 萬一事情敗露...你知道自己會是什麼第334章 菩薩已經很忙了第505章 御弟觀之,如何?那就讓太子一同前第543章 四猴齊聚會發生什麼事情?多寶究竟第80章 正該是你斬了那些貧僧渡不盡的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