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兜兜轉轉,又是一個圈;我也是個正

山神雖然知道天池一派的異獸身上,都是有着天池巫女種下的“巫文符篆”的,也或多或少的能夠猜出,這些“巫文符篆”就是用修士亦或是妖魔的神魂煉製,但其中究竟有什麼門道,那就不是他能夠知曉的了。

可就憑眼前這黒蛟身上出現的異象,便也能夠讓山神感到心悸。

雖然山神現在沒有敢擅自去探查天池中的境況,但眼看着這黒蛟的一身精血,幾乎就要被他主人種下的“巫文符篆”吸食乾淨時,也大概能夠想象到天池那邊兒的天池巫女,是一個怎樣的處境。

恐怕那天池巫女,已經是在悟能禪師的手中落敗了,否則黒蛟與雪妖的身上也不會出現這樣的異變。

本就斷了脖子的黒蛟已經是在苟延殘喘了,它此前甚至想象過,自己被六耳獼猴帶回真君神殿,被關入天牢,亦或是直接正法的場景惟獨沒有想到,自己最後竟然是要死在主人給自己種下的“巫文符篆”之中。

他甚至不清楚,爲什麼明明是增強自己實力的“巫文符篆”,到最後卻成爲了自己的催命符。

反觀一旁的雪妖,因爲她只是被植入了一塊兒靈寶的碎片兒,雖然碎片兒上也被雕刻上了“巫文符篆”但卻是以靈寶碎片兒爲基,故而並沒有出現因爲天池巫女“身亡”,而導致“巫文符篆”失控,最終出現靈魂復甦的情況。

陰陽均衡之道,其實始終貫徹於整個三界,放在“巫文符篆”上,也是一樣。

此消則彼長。

天池巫女以神魂爲基製造“巫文符篆”,並非是將神魂徹底消磨,想要保持且發揮出“巫文符篆”的靈性以及最大的威力,其實“活着”的神魂才能夠做到最有效的發揮。

如果天池巫女不出意外,那麼這些被製作成了“巫文符篆”的神魂,當然就會被始終壓制,無法翻身.但是現在,天池巫女被八戒擊敗,雖然現在還不算是身死,但她的神魂卻分裂四散於她自己身上的“巫文符篆”之中,那麼這些附着在這些異獸身上的“巫文符篆”自然也就是隨之失去了控制。

黑蛟這裡雖然還有意識,但其實也沒有什麼反抗的能力,畢竟他先捱了六耳獼猴兩棍子,被打斷了脖子,再加上被縛妖索束縛着其實就跟一個廢人沒什麼區別。

相對那些天池周圍早已經死去的異獸,黑蛟跟他們唯一的區別就是,能夠非常清晰的感知到自己生命力的流失。

一條可盤山嶽的碩大蛟龍,就在山神的面前被活生生的吸成了一具乾屍.親眼看到這等場面的山神,更是忍不住的背後發涼,等他緩過來神來的時候,黑蛟已經徹底斷了氣,只有一道虛浮不定的蛟魂,且這一道蛟魂有形無神,似無根之萍漂浮在山神廟的上空。

黑蛟在長白山絕對算是一號人物,他被稱之爲天池大總管,最起碼是能夠同五大仙家的族長平起平坐的存在,只可惜隕落得如此悽慘,甚至說有些草率。

可見在三界那些真正的高手眼中,他們只能算是稱霸一座山的妖邪,其實就同螻蟻無異。

反正在六耳獼猴的眼中,這黑蛟無非就是一條大長蟲而已,隨手就能拿捏。

若是讓哪吒來恐怕都不用動手,只憑他“哪吒三太子”的名號,便足夠讓這黒蛟瑟瑟發抖了。

或許是因爲天池巫女的“敗亡”,讓她在長白山之中佈下的收魂巫陣也失去了效應,黑蛟的神魂依舊在山神廟的上空盤旋,既沒有遁入陰司地府,也沒有往天池去。

因爲是六耳獼猴送到自己這裡暫時看押的罪犯,現在出了這樣的意外,山神也很緊張,生怕六耳獼猴回來會因此斥責自己

但隨後,他就放下了心。

因爲地府的鐘馗判官及時趕到。

六耳獼猴之所以沒有將鍾馗這位大判官與牛頭馬面兩位勾魂使者一同傳喚至天池,就是要發揮他們三位的主觀能動性,來處理長白山之中類似於這樣的突發狀況。

相對於秦廣王、黑白無常以及四位陰帥來說,他們三位的修爲與實力,暫時還是能夠信得過的。

尤其是鍾馗,別看他也是唐初年間才入得地府任職,但這鐘馗一入地府,才知什麼是得天獨厚他似乎天生就應該在地府司職,能夠完美契合冥界的一切環境,陰司之中,除了酆都大帝之外,就連十殿閻羅都不能完全藉助冥界的鬼氣來修行,而這位鍾馗判官,則是完全來者不拒。

藉助冥界鬼氣的修行,他的道行是突飛猛進,並且因爲他個人性情的緣故,也就隨之全部體現在了自身的實力之上。

而隨着大唐國運的上升,似他這樣的唐人出身,即便是身死化爲了陰神,那也是能夠受到一定人道氣運的惠及與加持的。

這一點,尤其是在魏徵身上更加明顯,只是魏徵一副乾瘦小老頭的形象,說他是個學究,大家自然不會有異議可說他是個高手,大家心裡肯定是要存疑的。

而知道其中內情的,便絕對不會因此而小看魏徵.畢竟作爲當年人間的人曹官,若是當真沒有些手段,他也得不得天道的認可。

黑蛟的魂魄,因爲失了神,鍾馗輕而易舉的便能將其收繳他也知道三藏師徒一向的行事風格,也就並沒有將這黒蛟的魂魄送入陰司,而是交給了隨後跟過來的那些小妖。

他自己,則是開始處理這些吸收了黑蛟精血,正在漸漸復甦的巫文殘魂。

刻在魂魄上的巫文,並沒有因此而消散,或者說它們只是褪去了“符篆”的外顯,如今的模樣,纔是它們的廬山真面目。

比如有些殘魂隨着力量的復甦,已經燃燒起了烈焰,逐漸化爲了巫文火靈.有火靈,便有水靈、木靈、土靈等等,當然也並非所謂殘魂都會元素化有些會向力量、速度等方向轉化。

但總體來說,這些特徵都與它們原本的“符篆”類型是相輔的,而“符篆”的種類,正是取決於煉製他們的神魂的特性。

兜兜轉轉,又是一個圈。

山神廟這裡的殘魂都是這個樣子,而在天池那邊兒.受到了天池巫女“臨死”前主動激發的那些殘魂,則紛紛爆發出了更加強大的威能。

當六耳獼猴與八戒將這些殘魂誕生的前因後果講清楚了之後,被傳喚過來的秦廣王等人,也是一頭兩個大。

天池巫女,你可真該死啊!

說她是長白山的邪修之首,那當真不是在擡舉她,相對比起來.此前死在八戒手中的弘陽子吸食的那幾個神魂,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壓根就是小巫見大巫,算不得什麼大事兒。

眼前這些殘魂纔是此行的重中之重。

八戒因爲元神之力幾乎消耗殆盡的緣故,現在已經直接原地打坐,開始運功恢復了。六耳獼猴雖然也收拾了不少異獸與邪修,但對他來說就是揮揮棒子的事兒,基本上沒有什麼消耗.而六耳獼猴也是初次在人前展露自己的佛法,好叫三界衆生知道他雖然是在真君神殿任職,但佛門本職依舊專業。

六耳獼猴一邊兒爲二師兄護法,一邊兒雙手合十,心中默唸經文。

他甚至不敢在口中默唸,就怕自己的六隻耳朵不小心自動辨別出來,一秒破功。

這是有過先例的,甚至在此前.六耳獼猴只是在心中默唸經文,也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雖然不是那種頭痛欲裂的折磨,但頭暈腦脹的眩暈感,也絕對不是什麼美妙的體驗。

他也就是現在才克服了這一項困難,否則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正經僧人。

六耳獼猴雖然沒有跟着師父一路西行,但他是確確實實拜入三藏聖佛門下的嫡傳弟子,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因爲他真君神殿三界監察使的身份或許更加顯赫一些,故而大家久而久之就忽略了六耳獼猴佛門弟子的這一重身份。

故而當六耳獼猴的身上閃爍起佛光的時候,秦廣王等一衆陰神,以及五大仙家的族人們,臉上都出現了明顯的錯愕。

只是以六耳獼猴的佛法,顯然也僅僅只是能暫時安撫住這些殘魂甚至有些極其暴虐的殘魂,更是一碰就“炸”,受不得絲毫的觸碰。

這就要用到秦廣王他們在一旁利用自己的神職權力,來約束這些殘魂。

不求將它們完全壓制,能夠安分片刻,便已經足夠了。

六耳獼猴的身上的仙丹帶得不少,除了有治療外傷的,當然也會有恢復元神之力與法力的。八戒兩枚極品仙丹下肚,雙管齊下,元神與法力都在一個急速恢復的過程中。

黃秀兒不知道什麼時候,也摸到天池這邊兒來。

黃家老大被那雪狼咬傷,現在已經是返回族地療傷去了,同來的是黃家老二因爲自家大哥與三弟,早在預計時間之內,便擊殺了那雪狼再加上天池這邊忽然響起的爆炸聲,他們便也沒有再繼續守在那裡埋伏前來支援的狼羣。

黃家老二匯合了三弟黃秀兒,一同向着天池方向趕了過來。

說來也是巧了,他們在路上偶遇了同樣改變了行進路線的狼羣,雙方來了一場毫無準備的遭遇戰.結果是狼羣潰敗。

畢竟羣狼無首,又沒有能夠抗衡黃家兄弟的老狼狼羣基本上一觸即潰,最後四散逃命。

黃家兄弟並沒有分兵深追,而是果斷收攏族人,向天池方向靠攏終於是趕到了現場。

但黃秀兒一看眼前這場面,當即就傻了眼,不過他還是很快回神,在看到“八戒兄弟”此刻正在天池之上打坐運功,又有一位自己不認識的“神將”在一旁護法,黃秀兒便知道這天池之戰,終究還是由“八戒兄弟”取得勝利。

這邊兒放下心來,黃秀兒便向自家老爹詢問道:“爹這天池究竟是發生了什麼,怎麼變成了這般模樣?”

黃夏瞥了黃秀兒一眼,並沒有回答自己兒子的問題,反而是向他反問了一句,“你大哥呢?”

“大哥在擊殺那傻狗的時候,受了點兒傷.孩兒已經將大哥送回家中養傷去了。”也不用父親詢問,黃秀兒便接着說道:“父親不必擔憂,大哥就是被那傻狗咬傷了肩膀第一時間已經上了藥。”

“嗯。”黃夏這才點點頭。

一旁的黃家老二,也將他們來時遇上狼羣的事情講了一遍。

黃夏對此並沒有過多評價,如果他們兄弟兩個聯手,連一羣失去了頭領的狼羣都收拾不了的話那就只能是說明他們長白山黃家,後繼無人了。

“傻狗?”這會兒就在黃夏身側的胡銘才反應過來,向着黃秀兒詢問道:“你說的那傻狗.可是雪狼谷的雪狼?”

“沒錯就是它”黃秀兒下意識就答應,可看清楚了問話的人,險些沒咬了舌頭。

畢竟雪狼一向以胡家女婿自居,因爲它的存在,讓很多五家仙家對胡桔有意思的年輕弟子,不敢輕易表露心思.而胡家也是老謀深算,爲了穩住雪狼,胡桔在外面也並沒有表露過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

因此就連黃秀兒這樣的黃家核心嫡系,都不知道胡家對雪狼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態度。

這會兒自己跟大哥聯手擊殺了胡銘的妹夫,當着正主的面兒,他心裡難免是要心虛一下的。

“哈哈哈哈——”

卻不料胡銘卻當先笑出了聲,伸手就按在了黃秀兒的小腦袋瓜上,“還要多謝你們兄弟,爲我家小妹解決了一個心頭之患吶!”

這一句話,無疑就是表明了胡家的立場。

原本還提着一顆心的黃秀兒,這會兒也顧不上對方按在自己頭上的手,心中也是長舒了一口氣。

胡銘這話當然不是場面話,雖然即便是黃家兄弟不出手,他也不會再一直放任那雪狼王糾纏自家小妹,但雪狼王畢竟是死在了他們兄弟的手中,他們五大仙家同氣連枝,尤其是以他們胡黃兩家關係最好,這個人情承下,也並非是什麼負擔。

嗤——

而就在此時,忽然從天池之中,傳來了一聲異響,霎時間就牽動了所有人的目光。

第772章 朕欲一統魔界;究竟誰纔是魔啊!第388章 祖爺...您想吃唐僧肉麼?第191章 勞煩大師兄下河除妖第741章 容不下第三個人分這杯羹;袖手旁觀第525章 有點秩序,但不多;怎麼唯獨不見貴第417章 請務必帶上我;再哭,豬爺爺就吃了第521章 什麼叫對“三界衆生”的大愛;若是第577章 人情債,最難還;外面有個現成的,第103章 這唐僧師徒人呢?怎還不來?第701章 這些肉麻的話不如跟嫂子多說幾句;第451章 吾等久修禪法,難道還沒這個耐性聽第602章 想要跟真君討一個人情;不是情緣,第363章 又是一個饞師父身子的女妖精;莫非第642章 這不就連起來了麼;“釣魚”這種事第219章 這金兜山的妖王,恐害人無數第330章 什麼時候我師父的西行路,成了你們第197章 菩薩覺着自己受到了算計第297章 大聖不愧是賊頭子第479章 有緣人;該出手時就出手第398章 一顆凡心,人間凡女;唐三藏也得來第530章 法海並不是個正經人;等她玩夠了就第430章 若是殿下食言,貧僧會很爲難;父皇第466章 天庭一向欺軟怕硬;“特別關注”第10章 本性難改第45章 菩薩:險些壞了大事!第365章 清混各一,涇渭分明;嚇死老豬我了第757章 便由娘娘心意就是;如今的靈山,宛第345章 公主:我優勢很大;大鵬:我將計就第205章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本將高繼能!第112章 什麼人?藏頭露尾,還不快快顯形!第394章 事在人爲;似乎還有些公道第602章 想要跟真君討一個人情;不是情緣,第369章 魔界使者;她才七歲第376章 貧僧唐三藏;等貧僧上了靈山,代陛第423章 俺老孫來給你送取經的錢來了;默寫第119章 法師可着急西去?第314章 悟空,你還真會給爲師出難題啊。第231章 莫要大放情懷與休要失了端莊第71章 這九世取經人的怨念,可有化解之法?第307章 國主送行,樹精請客第738章 不過如此;小僧有禮了第656章 老豬風評被害;小弟去去就來第82章 上架感言第168章 你可認得他?第715章 肆意張狂,纔是修道之人的本相;當第130章 大聖歸山第586章 不必,就寫李二;災難始終慢我一步第23章 老和尚,你哭什麼?第230章 本該以身相許,可聖僧卻是出家人..第289章 法海力敵牛魔王,悟空欲擒九頭蟲第64章 且緩手,棒下留人!第145章 “我想瞧瞧你的下場。”第524章 天道的重點關注對象;爲何不一鼓作第317章 雕蟲小技,也敢班門弄斧!第221章 孤已發誓,絕不叫再被迷了心智第488章 請御弟哥哥聽我肺腑;你藏得可真緊第748章 誰讓他來晚了一步呢;羅剎好鬥嗜殺第700章 有專門針對截教的嫌疑;二哥又當如第376章 貧僧唐三藏;等貧僧上了靈山,代陛第421章 大唐聖僧,唐玄奘到了;我佛慈悲,第564章 朕要閉關五百年;三藏聖如來會幫他第764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朕一聲父皇;聖佛已第402章 魔界大聖與白衣僧人;這寺中還有一第790章 靈山都無了,你二人還要待在佛門之第454章 冤有頭,債有主;聖佛第543章 四猴齊聚會發生什麼事情?多寶究竟第23章 老和尚,你哭什麼?第540章 好一個三界凡僧;諸聖已經漸漸習以第382章 玉帝老兒也有今天;朕心眼小第232章 貧僧唐三藏,參見女王陛下第734章 很有乃父之風;時刻準備着第513章 小乖乖一點都不乖;這難道不是挑釁第591章 “別人家的孩子”;你方唱罷我登臺第700章 有專門針對截教的嫌疑;二哥又當如第768章 如果不交手還能保持體面;不如你來第670章 兜兜轉轉,又是一個圈;我也是個正第129章 衆生無窮,苦亦無盡第442章 彌勒佛:幸虧貧僧天生笑顏;真唯識第60章 我只告訴你一人,你可千萬不要外傳第694章 天庭的威嚴;娘娘救命第280章 吾乃陛下特使,爾等還不見駕相迎?第43章 師父所料不差第464章 那位菩薩同聖僧還有些恩怨;退避三第665章 趕盡殺絕,不留後患;陰司的放任第755章 原來是激進派太保守了;可是齊天大第538章 準提聖人一定會沉不住氣第286章 觀音菩薩舉薦,平天大聖叫陣第113章 佛焰焚心第35章 緊箍兒沒給他套上,反送出去了一滴三第778章 小霍還沒回來;墨家不是善守麼?第586章 不必,就寫李二;災難始終慢我一步第275章 這不是巧合!第450章 貧僧欲立唯識宗;就當是給猴哥熱場第124章 可他也想要顯靈啊!第23章 老和尚,你哭什麼?第33章 大王且堅持片刻,小的們去請各山仙長第6章 師父,小心第735章 勞請娘娘出手;越不過 也闖不過那不第562章 “求不得”,一向就是佛門中人的宿第428章 似此類寶物,在修行界可常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