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家中不留房,回來了當客人麼?臣妾

六耳獼猴在三界的人緣其實並不好,而且他自己也會有意無意的跟旁人保持一定的短距離,即便是在真君神殿之中,他也僅僅只是同二郎真君一人走得較近,同梅山兄弟以及包括八公主在內的別的神將,其實都只是點頭之交,僅限於一般的同僚關係。

這其實也是因爲他自身神通的原因,如果跟旁人走的太過親近的話,是會給自己以及別人都帶來很多麻煩的。

當年師父要收下自己的時候,六耳獼猴其實想過拒絕,但最終在與師父的雙目對視一處時,他選擇了順從。

因爲六耳獼猴從自己的師父眼中,看到了並非是如同以往那些所謂的大仙們眼中對自己的“貪婪”,而他本身的天賦神通,也能夠通曉師父要收自己的爲徒的真意,也絕非是出於對自己神通的獵奇。

但也絕非是憐憫。

對於六耳獼猴來說,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拜在三藏法師門下,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從此他有了師承與師門,便是在這三界之中,徹底結束了四海漂泊的日子。

而大慈恩寺,永遠都給六耳獼猴留着一間禪房,那裡是他的家。

原本六耳獼猴還說,自己一直住在真君神殿,在大慈恩寺單給自己備出一間房來,是不是有些浪費?

但當時三師兄悟淨只說了一句話,“你在開什麼玩笑?雖然咱們都是出家人,但這大慈恩寺,便算是你我的家,家中若不留間房你往後回來了是要當客人上門麼?”

不僅僅是六耳獼猴,像是寶象國小象與兩隻小狼妖,以及浪浪山的小豬妖,雖然他們原本都有各自的落腳之處,但在大慈恩寺中,也還是設有禪房的。

地藏王菩薩又不能離開陰山,返回到三界人間,自然就沒法子做成這件事兒。但好巧不巧,長白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似乎正是一個機會。

三界之中,但凡知道諦聽的,當然就很清楚他的神通與背景,而不論是諦聽自身的神通,還是他背後所依靠的地藏王菩薩,那都是非常值得信賴的存在。

他們無法轉世投胎,地藏王菩薩也不可能將它們超度,更不可能坐視他們就這樣的消亡,便只好用自身的佛法與法力,維持着他們的存在,讓它們不至於因爲耗盡魂力而消亡。

雖然這事兒在一定程度上是違背了天道意志的,但這也是地藏王菩薩,能夠想到的最好的處理辦法了.否則他們佛家所言之善有善報,應在何處?

那些匯聚在陰山之中的殘魂,其中當然也少不了良善之輩,可它們卻無法轉世投胎,最終只能在陰山之中沉淪,等待着自身的力量消耗殆盡,從此消散於三界。

陰山之中的殘魂爲什麼不見少?

八戒與悟淨,一聽六耳獼猴說是諦聽主意,當即也就期待了起來。

這樣的法子,在陰司之中當然沒有辦法進行。

只是六耳獼猴將諦聽的話轉述完畢之後,八戒與悟淨就陷入了短暫的沉默當中。

旁人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但諦聽當然一清二楚,那些惡魂處理起來當然很容易,善魂渡化起來也很明確,真正難以渡化的正是那些原本就是良善的殘魂。

因爲諦聽的法子,是讓悟淨將返魂大陣進行一個升級處理,將之改造成爲“轉生大陣”,就在大陣所能覆蓋到的範圍內,進行小規模的轉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母胎的體內進行先天上的神魂蘊養。

如此一來,在陰山的魂魄,當然就會越積越多。

這事兒雖然可行,但若當真要追究起來,那其實算是過界的行爲甚至可以說是犯了天條的。而且他們同時也明白了爲什麼地藏王菩薩在此事之上,僅限於設想,並沒有進行實操。

這對於立志渡化地府冤魂的地藏王菩薩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衝擊。

最後還是法海出面,這一陣的購房浪潮,纔算是有所削減但已經是升起來的房價,卻並沒有要回落的跡象。

如果地藏王菩薩只是一個“說嘴”的菩薩,這些殘魂也奈何不得他.但如果當真是這樣,地藏王菩薩也不會得到衆生的信服與尊敬,甚至玉帝還親自下旨將他敕封爲幽冥教主,承認了他在冥界行事的合法性。

不過到了後來,能在晉昌坊競價的人,基本上非富即貴,一些錢財對於他們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麼,且他們買賣房屋之所得,也都是用於行善與推行佛法,只要不出現什麼過分的行爲,法海也就不過多幹涉了。

別看六耳獼猴在三界之中沒有多少親友,但他跟陰山之中那位從沒見過面的諦聽,纔是真正的神交已久。其實就連六耳獼猴也沒想到,諦聽會在這個時候聯繫自己,並且提供解決眼前難題的法子。

只是他們畢竟不是親傳,並沒有享受到單間禪房的福利,悟淨是給他們安排出了一間四人禪房。

要知道在佛門之中,能夠得到玉帝這樣高度認可的,那可當真是沒多說。

畢竟大慈恩寺的房源也確實是緊張,因爲向佛之人的匯聚,導致大慈恩寺所在的晉昌坊房價,那也是一路飆升.而這樣的現象,險些連朝廷都沒能遏制下來。

也就只有佛祖與觀世音菩薩等少數幾位佛門大德,纔在天庭之中掛職其餘的那些仙佛,其實根本入不得玉帝的眼。

不論如何,天庭纔是正統,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而天庭,其實代表了天道的意志。

那麼對於天道而言,“轉世投胎”這樣的權利,便只有地府的“六道輪迴”纔有這樣的權利,有些時候是天庭睜一眼,閉一隻眼當真要說起來,那些仗着修爲亦或是自身背景直接轉世投胎的,都是犯了天條的。

比如,靈珠子投胎的哪吒。

他就沒有經過六道輪迴,而是直接被送入到了殷夫人的懷中,且足足待了三年多才終於降生。

還有一些神仙也是如此,他們轉世下凡,也都是一個念頭,就下凡去了,並沒有通過六道輪迴。

而天庭之所以不追究此類事件,一方面是這事兒其實說穿了也並非是死罪,天庭這邊兒人手本身也不夠用,自然是優先處理別的緊要事務;二一個,也是天庭的普法工作不到位,其實很多修行者,壓根就不知道天規都有哪些人家就是依憑喜好行事。

正統一些的修行者,會用“道德”來約束自身;但那些邪修,行事當然就是肆無忌憚。不過這樣的行爲,在真君神殿設立,二郎神就任司法天生之後,就鮮有發生了。

就連太白金星、東華帝君以及赤腳大仙轉世輪迴,都是要去地府走一遭。

這放在以前,早就直接定點投胎了,哪裡還需要經過六道輪迴這一遭?

就好似天蓬元帥轉世投胎,若非被打下凡間的時候,路上正好撞上了被大聖推翻太上老君煉丹爐中跌落出來的火磚,導致他偏離了航道也不會錯投豬胎。

這也是爲什麼他生下來就能擁有法力,且直接墮落成妖的一個重要原因。

若是經過地府流程,先喝一杯孟婆湯,然後再從六道輪迴的畜生道轉生出來,那麼豬八戒或許會攜帶一些法力,但一定是不會留有前世的記憶的。

更別說還一口要殺了將它生出來的“母豬”。

而在天蓬元帥之後,太白金星等三位大仙之前,還有文殊菩薩與金蟬法師,正在地府之中轉世沉淪,不知何時才能明悟正身,超脫於紅塵。

文殊菩薩的經歷,其實幾乎都大差不差,不論是貧賤還是富貴,總有一點是不會變的,那就是他的恃才放曠而這一點,往往就是導致他英年早逝的罪魁禍首。

反觀金禪法師,除了在第一次遇見了文殊菩薩,再加上自己的出身與開局確實也很難有所作爲,早早就命喪黃泉之外,這第二次的轉世,就要踏實很多瞭如今正是作爲一個鄉下的窮小子,正在過着最尋常不過的生活,整日爲了一日三餐與財米油鹽,而四處奔波。

悟淨也並沒有用不會“轉生大陣”的事實,來做推諉與拒絕,因爲他知道諦聽那邊兒,一定是早就有所準備的.

果不其然,隨後他就聽到六耳獼猴向自己說道,“三師兄,諦聽已經將‘轉生大陣’的佈置方式,以及注意事項全都告知我了。”

六耳獼猴也是在徵求三師兄的意見,如果三師兄覺着此事不可行的話,那六耳獼猴也絕對是站在三師兄這一邊兒的。

但這事兒的無論如何使都是繞不過去的,況且悟淨也認爲諦聽的法子確實可行,值得一試。

心中經過思索之後,便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在行此事之前,要將這轉生大陣之事,在真君神殿備案,同時還要上報天庭,告知玉帝,經過批准之後”

“準!”

悟淨的話還沒說完,九天之上便突兀的傳來一道聖音,緊接着便是一道金光滑落,而後懸停在了長白山之巔,聖旨打開之後,裡面只有一個字——“準”。

悟淨剛想要將聖旨接過來,卻見聖旨復捲起來,然後直接射入了天池之中,最終是貼在了陰陽池之上。

“貧僧謝過陛下。”

悟淨雙手合十,向着九天之上行了一個佛禮,說實話.他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的話都還沒說完,玉帝便已經給出了迴應。

效率竟如此之高,這還是以往三界傳言之中的那個玉帝麼?

這個念頭也就只是在悟淨的腦子裡單純的過了一下。

同樣,遠在地府陰司的地藏王菩薩,也從蓮臺之上起身,自九幽之下,向九天之上行了一個佛禮。

一旁的諦聽這會兒是當真有些神情呆滯,它似乎好一陣才緩過勁兒來,看向自家主人疑惑的詢問了一句,“主人,咱們這位陛下,什麼時候變得這樣好說話了?”

別說是諦聽他不自在,地藏王菩薩他也不太適應啊.雖然也知道玉帝自西遊正式開始之後,就已經是有所轉變但此前可從沒見過他這般模樣。

地藏王菩薩也很清楚,玉帝如此痛快的答應了在長白山,建立“轉生大陣”的事情,絕非是自己在出主意,以及這龐大數量的陰山殘魂的緣故。

真正讓玉帝如此上心的緣由,恐怕還是因爲三藏聖佛。

天庭瑤池。

一旁的王母娘娘,看向玉帝的神情愈發隱晦,因爲她的目光所隱含的內容實在是太多,讓玉帝都渾身有些發毛,便向王母娘娘好奇問道,“娘娘爲何如此看朕?”

王母娘娘稍微收斂了一下自己的神情,讓自己儘量保持一個平靜狀態,這才向玉帝回覆道:“因爲臣妾似乎發現了一些了不得的事情。”

“哦?”玉帝聞言也有些好奇,“娘娘且說來聽聽。”

這事兒無疑是跟自己有關的,玉帝也很想知道,自己這位聰慧的娘娘,在自己的身上發現了些什麼。

其實早在娘娘得知自己瞞着她救下了“瑤姬”之後,便經常會想要探尋自己的一些秘密.事實上,玉帝確實也有不少秘密存在,但因爲之前娘娘沒有起過什麼疑心,再加上玉帝自己的保密工作也十分到位,故而娘娘一直是被矇在鼓裡的。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在娘娘有了防備心以及好奇心之後,玉帝也沒想着自己的那些個小秘密能夠藏太久,甚至來說.那些個小秘密能夠隱瞞到現在,對於玉帝來說,那都是意外之喜。

有些時候吧別看自己不是親傳,只是道祖身邊的一個童子,但一些壓箱底的手段.也不見得就是那些親傳弟子學去了的。

道祖在成名之前,他的一手隱匿功夫,那纔是獨步三界的。

玉帝只是學到了一些皮毛,便足夠受用了。

在玉帝的目光下,王母娘娘緩緩開口,“似乎只要涉及到跟那猴子有關的人或事情,陛下都會格外的上心。”

王母娘娘的語氣並不堅定,甚至於她對自己的這個想法還覺着有幾分荒誕。

第567章 明明是親兒子,可就像是撿來的;只第99章 怕是要將這尋常魂魄,超度成厲鬼第720章 會念頭不通達;小人報仇從早到晚(第94章 白骨夫人:這是我的造化!第401章 天條的空子;欲往魔界第531章 你究竟在想什麼?!有些手段可以不第273章 果真不出真君所料第417章 請務必帶上我;再哭,豬爺爺就吃了第724章 聽得出他罵的確實挺髒;貧僧這裡還第167章 勸人做事問心無愧時,那是因爲事不第737章 接下要輸誰啊?貧道冥河,稽首了第127章 這是什麼經文?第58章 師父被妖精抓走了第719章 該出手的時候當然不會心慈手軟;你第487章 爲了三界安定;別這纔是弟子佛劫的第410章 淨水澄清的琉璃盞;怕是要起些別的第574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算不算是把賊頭第491章 既是人王,當號令人間;最多也是表第109章 我欲殺他第261章 等佛祖退位的時候...第643章 喜聞樂見;這事怎麼能憑空猜得出來第409章 手下留情;感情走丟的不是您老的化第295章 舍利難得,三界皆知第202章 你怎麼也下凡來了?第657章 狼王?舔狗;無疑是個好消息第129章 衆生無窮,苦亦無盡第643章 喜聞樂見;這事怎麼能憑空猜得出來第313章 你還想成仙啊?第252章 就是他,兇手就是這妖僧!第121章 這等惡佛,無異於妖魔第508章 何談超脫?何必超脫!玉帝穩賺不賠第416章 管家連夜出城去了;大聖憋了一路第26章 失算了!第569章 悟淨是個實誠人;我這雙眼睛,當年第793章 前輩,弟子求一碗孟婆湯;還請聖佛第407章 這因果怎麼跑到了師父的身上;王冠第111章 入我佛門,了斷紅塵第491章 既是人王,當號令人間;最多也是表第681章 謀士以身入局;壞!第570章 依着本心便是順應天道;老師以爲學第326章 七絕嶺除污穢,朱紫國換關文第485章 若是無女子傾心那纔是怪事;我可以第428章 似此類寶物,在修行界可常見麼?第339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便是造化之道第773章 好像引出來一個了不得的東西;師尊第290章 你若成佛,佛也入魔第342章 勸師兄放下?菩薩的修行出了岔子第147章 此乃皇家寺院第672章 俺也一樣;只有敢想,才能敢做第459章 此等缺德之事,休要再提;寧願一頭第358章 叫他們原形畢露;御花園論道第645章 棄之如敝履;“不如取而代之”第397章 落荒而逃;只有一條路第448章 三界衆生,即爲真經;貶去人間受苦第657章 狼王?舔狗;無疑是個好消息第345章 公主:我優勢很大;大鵬:我將計就第208章 他是來助我的,還是拿我的?第678章 家中不留房,回來了當客人麼?臣妾第246章 如來佛祖:不,你們不一樣第469章 福緣深厚,別家羨慕不來;再臨寶象第560章 老臣也想要向他諫言啊;我只是提醒第31章 你們惹金蟬子這個煞星做什麼?第626章 腰間仗劍斬凡夫;洛陽綠竹巷第200章 八戒如今愈發放肆了第718章 道長是否太過謹慎了;這兩個老貨還第216章 不甘的心與荒廢的洞府第652章 以舞降神者謂之巫;征服,並不一定第5章 師父,弟子要出來了第595章 貧僧不請自來;我願意加入天庭第601章 白素貞:難道是他?連哪吒與李天王第472章 還是不見的好,否則徒增煩惱;老道第217章 你們一起上吧!第446章 看山還是山;他們都服輸第562章 “求不得”,一向就是佛門中人的宿第436章 吾身既地獄;普賢菩薩顯靈了!第696章 竟然跟自己玩心眼子;你似乎也只能第641章 我等五家也深受雪妖之苦;諸位暫且第349章 兄長不可吞食,小心他在你肚子裡施第735章 勞請娘娘出手;越不過 也闖不過那不第227章 事在人爲第587章 您就是三界之中最慈悲的女仙;這才第342章 勸師兄放下?菩薩的修行出了岔子第704章 慈悲是三界衆生對三藏師徒最大的誤第104章 貧僧終究只是一介凡僧第567章 明明是親兒子,可就像是撿來的;只第624章 勾欄更有性價比;做完事的是佛,正第122章 氣運轉嫁的左道之術第180章 玉帝私凡下界,是不是也犯了天條第607章 給他機會,也不中用啊;殺死張果,第473章 娘娘用着,朕出去一趟;這位水君油第779章 天賜良機;壞,這是衝我來的!第37章 我道是誰呢,原來是弼馬溫啊!第271章 開門,開門,我回來了第308章 聖僧豈非過於霸道第321章 國師王煉心,楊天佑贈書第188章 術業有專攻第435章 路見不平,斬業護生;金鵬涅槃化生第474章 好似整個天庭萬衆一心,君臣和睦;第691章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獅子搏兔,尚第615章 顯然他有自己的想法;他也是真的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