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不能有野生的;這樣就不算是袖手旁

女魃娘娘當年在三界之中,其實並沒有什麼名聲。

一來是她以往一直在天庭之中修行;二來是她在經歷了黃帝與蚩尤的逐鹿大戰之後,便直接來到了赤山隱居.因爲是人族之間的內戰,故而北俱蘆洲的妖族,並不知道女魃娘娘的實力。

而且在初次探查的時候,他們似乎發現女魃娘娘的狀態並不好,似乎是受了不輕傷勢故而才斗膽向女魃娘娘出手。

結果就是女魃娘娘將那些膽敢向自己出手的妖族,無情的埋葬在了黃沙之下。

女魃娘娘是有慈悲心的,否則她也不會離開人族的地盤,孤身一人跑到這赤山之中隱居,她就是怕自己不受控制的神通,影響到人族的正常生活。

但對於妖族來說.其實上古強大的人族,通常會認爲只有臣服自己妖族,或者是死去的妖族,纔是無害的妖族。

故而女魃娘娘在面對這些北俱蘆洲出身的妖族時,當然不會心慈手軟。

不是所有妖族都甘心拜服在人王麾下,聽從其號令的。

只是他們的好日子也過不了太久,畢竟北俱蘆洲真正適合生存的地方,也就是那麼寥寥幾處,時間長了都不用外界施壓,本就安分不下來的妖族,自己就會開始自相殘殺。

通過這些向大唐表達了投誠意願的妖族,李白也開始組織自己在北洲境內的消息網以求在關鍵時候,給予大唐最大限度的幫助。

不僅僅是李白,就連同一屆的狀元呂洞賓不也是放棄了在朝廷爲官,而是致力於三教合一的大事麼。

而那些兇殘的妖族族羣,別說是不敢在他面前露面,即便是當真求到了他的頭上,普賢菩薩也有理由將它們抓起來,或是直接超度,亦或是送到真君神殿。

雖然李白對於他們之間商談的內容通常都是閉口不談,但究竟是哪些族羣親善於人族,在北俱蘆洲也就不再是什麼秘密了。

別看李白天縱奇才,放在朝廷之中.還真就是一朵小蓮花,一個不慎就要被玩壞了。

目前爲止,只是雲夢澤中有一位,川蜀之中有一位,剩下諸如嶺南、吐蕃以及西域等地的大妖,目前還在接觸之中,如果沒有什麼問題的話,也會納入章程之中。

而普賢菩薩的心神全都在清理毒障之上,每日都在最前線對於這後方的事情雖然也有所耳聞,但他也沒打算插手。

李白這些戰士分成了一百組,每五人爲一個小組,分別定點駐守在兩洲交界的各處,一來是防範妖族入侵,二來也是希望他們能夠發揮一些自主性,進入北洲探查北洲現狀。

尤其是當年那些立場對立的妖族,他們絕對不能容易當年被他們視爲食物的人族,現在站在他們的頭頂上,對他們發號施令。

女魃娘娘也並不深追,只要這些妖族逃出了北洲的疆域,女魃娘娘便也會放它們一馬。

他要親自確認這些妖族對人族以及對大唐的態度,以便真正分析敵我,好做到心中有數。

李白也萬萬沒想到,自己明明是來防範這些傢伙們通過荒漠入侵大唐的,如今反而成爲了外使。

武力自然是當年三藏聖佛與二郎真君;而利益,便是清除了毒障之後的山神之位,以及功德之力。

如今女魃娘娘能夠放心的離開,一來是抓了李白這個壯丁,二來也是人族實力的飛速提升,似乎已經用不到她在這裡鎮守了。

或爲僧,或爲道,或爲巫神還有便是在上古時期,便被人族視爲是神獸、靈獸的存在。

但現實就是妖族式微,人族崛起,如果不能接受現狀的話,那就只能是躲起來不看。

可以說,能夠通過考察,獲得此等待遇的大妖,也是寥寥無幾.而這樣的大妖,往往也並非是僅僅只有妖族這一重身份。

北俱蘆洲毒障橫生,妖族能夠在其中勉強生存,但人族卻沾染不得一點兒,故而這些妖族在北俱蘆洲倒也還算“自在”。

即便是不能臣服大唐,便如大唐的戶籍之中,那也得是記錄在案的合法妖事情總是一步一步來做的,不能因爲困難就望而卻步。

總之,現在大唐對於境內的妖魔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不能有野生的。

而在李白將赤山這裡的情況,通過玉符傳訊給李世民之後,李世民就乾脆加封了李白禮部侍郎的官銜,讓他自習統籌北洲妖魔事務。

說起來,李白是正經通過大唐科舉的人物,並且在殿試上獲得了探花的好成績.之所以沒有入朝爲官,其實是不願意受到朝堂的約束,以他的性子其實硬讓他跟朝廷中的老狐狸們打交道,也當真是在爲難他。

不過就眼前的局勢來說,妖族在三界之中的現狀,也極其堪憂。

南洲的妖族,現在基本上都歸附了大唐,偶爾有些隱居不出的上古大妖,也表示願意同大唐交好,對於此類的大妖,大唐一方非但沒有對其過分的逼迫,反而是積極交流,並且將他們的棲息地劃分爲其專屬地盤,讓其在大唐境內,也能夠保持一定的獨立性。

因爲缺少一個強有力的妖王整合現在的妖族,不能將現存妖族的力量凝聚起來,導致妖族各族羣始終是一盤散沙.反而因爲普賢菩薩的出現,聚攏了很大一部分的妖族在身邊兒。

此後,妖族雖然不多進來,但北俱蘆洲的一些兇獸,還是會時常誤入赤山一帶.其中有一些是妖族故意趕進來的,也是爲了試探女魃娘娘的態度。

況且大唐三大聖地,都對這件事情給予是了十足的支持,這也是大唐推行這件事情的底氣所在。

爲了給北洲妖魔壓力,李世民乾脆將新收來的萬餘羅剎族戰士,分出三千來,直接將他們調派到赤山駐紮,就讓他們在李白麾下聽用。

如此一來,一些有自知之明的妖族,便很清楚自己面對大唐時的立場因爲大唐不可能放過他們這些生性喜歡吃人與害人的族羣,他們與大唐之間是敵非友,不死不休。

也正是女魃娘娘的這一次出手,讓北俱蘆洲的妖族真正意識到了這一次鎮守赤山的,究竟是怎樣一位人物,此後不是沒有實力強橫的大妖去挑戰女魃娘娘,但它們顯然也犯不上跟女魃娘娘拼命.在見識到女魃娘娘的利害之後,基本上是能走即走,絕不戀戰。

別看這些大妖都聚攏在他身邊清理毒障之氣,但其實沒幾個是真心實意的基本上都是受到武力的逼迫與利益的驅使。

在女魃娘娘鎮守赤山的這段時間之內,北俱蘆洲的妖族幾乎是沒有什麼大規模南下入侵南洲的機會的,也算是給了人族一個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

對此,小白龍等人基本都是冷眼旁觀,認爲他們貪心不足,死不足惜。

如果沒有,那才能去談後續。

只是相對於在暗中行事的袁天罡,李白這邊兒打的更像是明牌,因爲他跟北洲各大妖族接觸的時候,那都是光明正大的去拜訪的。

這樣一來,北俱蘆洲中的陣營劃分,就更加明顯。

而出了這樣的事情,普賢菩薩非但沒有感到棘手,反而是更加輕鬆了幾分.只要不是北俱蘆洲中的妖族,都抗拒大唐那麼未來這件事情的可操作空間就很大。

當然,如果不願意受到大唐的約束,那也很簡單,就是請從大唐的領土之中離開,三界之大.還請另尋落腳之地。

而想要有這等待遇的大妖,那也得通過大唐的基本考察,比如以往是否有過食人亦或是害人的行爲如果有,那一切免談。

但不論如何,李白是有爲官的資格的,雖然正四品的禮部侍郎對於李白的資歷來說算是擢升,但李世民用人一向以才幹爲主,如果不是李白太年輕,要給他預留出一些上升空間,加封個正三品的尚書銜也不是不可以。

而在利益分配這方面,普賢菩薩顯然不是很擅長.即便是有小白龍敖烈、西海二太子敖榮,與梅山兄弟、畢方等人壓制,妖族之中還是經常因此出現紛爭,甚至有些時候打上頭了,經常還會鬧出性命來。

在赤山相遇之後,其實反而是更鬆了一口氣,這就證明大家是自己人,以後萬一起了什麼變故,還能夠相互照應之下。

雖然如今的朝堂因爲文道興旺與浩然正氣的存在,少了很多奸佞之輩可也正是如此,那些掌握了浩然正氣的朝堂大佬們,他們的手段才更加的凌厲。

其實在他們對此也不意外,在途中偶遇的時候,便已經有了預料,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畢竟在處理妖魔之事上,還是小白龍他們更加專業。

這也讓李白一時受寵若驚。

這就不算是他袖手旁觀,而是降妖除魔,替天行道。

甚至不是一兩個族羣想要做未來的帶路黨,這些日子裡,偷偷摸摸前來同李白接觸的妖族,可不在少數。故而他們偶爾也會在路上遇上,一番試探之後,雙方都在互相打哈哈,誰也不肯透露自己的真實目的.然後就非常有默契的分開,最後在赤山李白的道場之中再次相遇。

只是在如今這樣的現狀下,真的有妖族願意從大唐的疆域之中離開,而不是獲得一份永久有效的戶籍證明麼?

即便是那些大妖,在經歷過權衡利弊之後,其實也是更加傾向於同人族合作的,況且他們能夠在人族之中存活至今,就證明了他們對人族的親善態度,否則根本也輪不到大唐出手,早在三皇五帝的時期,他們就被清理乾淨了。

李白麾下的五百羅剎族戰士,雖然帶給李白的實際戰鬥力並沒有什麼有效提高,但他們過硬的身體素質,其實是一個讓他們在如此惡劣環境之中,能夠正常生存的保證,故而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李白的防守範圍。

他在當日拒絕了朝廷的封官之後,其實就認爲自己同大唐朝廷此生無緣了,沒想到陛下竟然不計前嫌,還能夠如此信任他.李白當然也要給出自己的回報。

這話如果傳到妖族去,恐怕絕大多數的妖族都會說,何止是用不到您老人家在這裡鎮守啊,我們現在都得防備着人族會不會趁您不在了,等這片荒漠漸漸恢復成草原亦或是綠洲之後,人族會不會順着一路打進北俱蘆洲.

現在北俱蘆洲的妖族,對於他們的未來十分的悲觀。

在得知了女魃娘娘只是守着兩界不讓妖族輕易南下之後,妖族們便也不似最開始那麼緊張了,畢竟在人王時代,妖族們還是相對從心的,人王與其麾下大將們的實力之強橫,即便是大妖們也難以抗衡,一旦進入人族,如果不向人王臣服,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想要將北俱蘆洲的妖族,全盤收攬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一些妖族想要想歸附於大唐,那也得看是否符合大唐收納的條件。

妖族因爲李白的行爲如臨大敵,但更多的妖族,想的並非是要同李白爲敵,而是怎樣才能通過李白,搭上大唐的這一趟順風車。

也是在北俱蘆洲中待的時間久了,見慣了妖魔之間的爾虞我詐,讓普賢菩薩的底線,也變得靈活了起來。

面對未來將要入侵北俱蘆洲的大唐,它們當然也不會束手就擒,坐以待斃故而在面對李白這等陽謀時,他們也只能是先抱團,然後去拉攏那些中立的族羣。

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在妖魔們相互之間爭鬥之後,再由小白龍他們下重手壓制,這一來二去的當然就讓那些妖魔們不敢再惹是生非。

也讓他們意識到,如今的北俱蘆洲,其實早就不是妖魔的天下了故而這才收斂了起了桀驁的性子,老老實實的聽從調派。

北俱蘆洲中妖魔,如今基本上可以說已經被分化了個七七八八了等未來大唐當真要決定進軍北洲的時候,恐怕還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阻力。

第548章 讓諸聖也洗洗耳朵;這潑猴甚是大膽第576章 劍鋒向外,生人勿近;師尊,弟子到第714章 雜家的傳承;當下妖族的出路第174章 精明用在正道上第436章 吾身既地獄;普賢菩薩顯靈了!第578章 大日佛焰實爲渡人神通;確實是小僧第786章 本以爲大家一樣都不上進;黎山白素第149章 爾何方之鬼,不去輪迴第181章 養一口儒門浩然之氣第701章 這些肉麻的話不如跟嫂子多說幾句;第406章 腳趾已經在抓地板了;公主走丟了第724章 聽得出他罵的確實挺髒;貧僧這裡還第405章 來人,召王玄策;仙子且留步第618章 無獨有偶;這是宗門召集令!第410章 淨水澄清的琉璃盞;怕是要起些別的第162章 貧僧普渡衆生之心,一如既往第403章 文字上記錄之下的奢遮;我天竺公主第207章 守小節,還是行大義?第431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成唯識論第62章 師父,這黃風怪與靈山頗有關聯...第200章 八戒如今愈發放肆了第465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四海龍王生得好兒第78章 既然有緣,便許你們個機緣第701章 這些肉麻的話不如跟嫂子多說幾句;第753章 他缺少一個三藏聖佛這樣的結拜兄弟第613章 當心玷污了佛堂;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34章 菩薩不妨也做個見證第483章 菩薩也在人間;這大殿之中怎不見一第683章 擺明了是要分一杯羹;他們的規矩才第583章 窮之一生,也很難見到;我已經很久第761章 只要三藏在靈山;這靈山,當真就這第324章 齊天大聖啊——,沒聽過第703章 都是人族的柱石;是有什麼不妥的地第155章 這齋朕吃得,你爲何吃不得?第34章 師父竟然連菩薩也想指派第331章 這並不是一個選擇題第11章 師父爲何不渡化了他們?第277章 是你未曾將吾等當兄弟第627章 挑起復興截教的重擔;那氣息既熟悉第462章 若不是迫不得已;醉翁之意不在酒第248章 你又聽到了什麼?第597章 真武大帝:妖是蕩不盡的;李世民:第5章 師父,弟子要出來了第581章 大唐子民好啊;哎呀!頭沒了,頭沒第415章 你在說什麼胡話?三藏法師應該是什第584章 可惜沒有一柄好劍;得不到的,纔是第793章 前輩,弟子求一碗孟婆湯;還請聖佛第196章 慈悲,什麼是慈悲?第780章 再不走你我誰也走不了;有一個算一第149章 爾何方之鬼,不去輪迴第547章 唯識教法,自成一家;在大唐是正好第427章 這便是人心;大聖:我師父天生的慈第43章 師父所料不差第308章 聖僧豈非過於霸道第479章 有緣人;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39章 記得巡山守崗時,小心孫悟空第95章 啊——長老救命——(還債·900首訂第235章 爲師疏忽了第714章 雜家的傳承;當下妖族的出路第583章 窮之一生,也很難見到;我已經很久第108章 你這等妖魔,算的什麼天神?第716章 少不了繼承人王們的一貫傳統;什麼第8章 你且瞧好了,爲師只教你這一次第534章 說一個不留,就一個不留;還留存着第307章 國主送行,樹精請客第318章 金蟬子怎會不認得我?第595章 貧僧不請自來;我願意加入天庭第531章 你究竟在想什麼?!有些手段可以不第579章 如果你不信,自己可以試試;小僧這第230章 本該以身相許,可聖僧卻是出家人..第389章 有血腥氣;佛法豈是這般不便之物?第44章 總不能雙方都拿高小姐來要挾對方吧?第335章 麒麟鎮菩薩化身,盤絲嶺觸景生情第600章 北洲其實就是個試煉場;白素貞:“第351章 不是一合之敵,大聖的天羅地網第126章 吾乃...靈牙象佛?第539章 準提道友是否過於敏感了?殺生爲護第790章 靈山都無了,你二人還要待在佛門之第591章 “別人家的孩子”;你方唱罷我登臺第17章 雕蟲小技,竟敢班門弄斧!第786章 本以爲大家一樣都不上進;黎山白素第216章 不甘的心與荒廢的洞府第100章 我們是去打獵,不是去造反第446章 看山還是山;他們都服輸第400章 坦白從寬;貧僧都想要把那緊箍套在第70章 江河倒卷第766章 如來,我回來了;黑衣釋迦,領轄佛第444章 俺老孫何懼;這一劫是躲不了了第279章 牛魔王受挫,孫大聖吃瓜第113章 佛焰焚心第674章 功德法寶的共性;三師兄的路子竟然第163章 爲師要正一正心境第24章 爲師要你伏於半路第469章 福緣深厚,別家羨慕不來;再臨寶象第540章 好一個三界凡僧;諸聖已經漸漸習以第446章 看山還是山;他們都服輸第629章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在大唐當第1章 星君,這跟您說的不一樣啊?第172章 速速將爾等謀劃講來第213章 整個西牛賀洲,亂成了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