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敲打和試探

賈詡迅速回到了馬超的營寨中。馬超早就知道賈詡的能耐,故而對於韓遂的反應並不覺得驚奇。但其他人,馬岱、龐德、段煨、張繡等人就十分驚訝了。一個人突然出現,來搶他們的飯吃,還踩在他們頭上,這不論是誰都會覺得不平。但賈詡先前已有勸降金城的功勞在,現在又有談判分地的功勞,就足夠讓衆人的心稍微平衡一些了。

馬超立即命令部曲撤開了包圍圈。當日,韓遂打開枹罕城西門,率領兩萬敗兵灰溜溜地跑了。看其方向,馬超就知道韓遂不走金城那條道,而是走河橋。韓遂先要走過大小榆谷,然後渡過在歸義城和建威城旁邊的河橋,最後向北行進數百里,才能進入河西走廊。

馬超也完全不擔心韓遂會賴賬,畢竟雖然有朝廷在側,但他的實力還超過韓遂許多。解決了韓遂,就是短時間內化解了朝廷的威脅。

馬超不由得鬆了口氣。一個多月以來的征戰,隨着枹罕之戰的結束,終於落幕了。這些天馬超一直忙得透不過氣來,處處都是危機,稍有不慎就是萬丈深淵,這日子過得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終於,馬超可以停下來歇息會了。

但回過頭來一想,馬超又頭疼了,因爲羌中還沒解決,涼州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操心。當即,馬超下令讓馬岱領三萬騎去接手金城,以及金城郡和武威郡,並負責掃蕩二郡境內的賊匪;讓段煨領兩萬騎和兩萬步軍去拿下天水郡、武都郡和一小塊漢陽郡,並掃滅境內所有賊匪;另外,書信一封給馬騰,請他坐鎮金城;派張濟率兵清除安定郡、漢陽郡、北地郡境內的賊匪。

馬超給自己的任務,就是帶領其餘人馬殺入羌中。馬超知道,涼州之所以動亂不安,是因爲涼州旁邊的羌中動亂不安。只有徹底平定了羌中,才能徹底安定涼州。而如何平定羌中,這個問題馬超也深思熟慮過。以前涼州三明平定羌中,都是打一陣,把反對勢力打敗了就還軍了。這樣,反叛勢力又會捲土重來。馬超這次就打算,打下羌中就不走了,直接把羌中劃分成郡縣,修築城池,引湟灌田,並派官吏來管理;並把一部分羌氐遷入涼州,分化羌氐叛亂的能力,同時把一些涼州的流民遷入羌中,使漢羌二族相互融合。馬超想,這樣也算是給馬騰、母親以及自己身上這點的羌人血脈一個交待了。

在短暫的慶功宴後,馬超立即行動,率步騎十萬,以及民夫五萬,進軍羌中。正在馬超準備起兵時,沒想到宣佈詔書的黃門來了。馬超只得坐等迎接。

馬超命人陳設好香案,那黃門進了幕府後,站在香案前。馬超覷了一眼,是個極爲精壯的漢子,面容如刀刻成,肅毅而有威儀。若不是早就知道此人是黃門,馬超還以爲這是個麾下的校尉。

那黃門看起來很不好講,一進營來,看見馬超以及麾下將領,人人身上都是一身殺氣,卻也絲毫不怵,中氣十足地喊了聲:“誰是馬超?”

馬超揚了揚頭,道:“吾便是。”

那黃門冷冷地看了馬超一眼,道:“跪下接旨。”半句廢話也不講。

馬超跪下了。那黃門卻仍然不滿,冷冷地看着馬超身後。馬超明白過來,回過頭來一看,段煨、張繡等人一個都沒跪下。馬超對他們點了點頭,他們這纔不情願地跪下了。

那黃門方纔肯拿來一卷絹帛,緩緩展開,大聲地念出來。

內容馬超早已知道,就是給他“神威將軍”的封賞。

不過就在這黃門念詔書的時候,馬超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他與洛陽城之間毫無聯繫,一旦朝廷有什麼變故,遠在西涼的他也要隔一兩個月才能知曉。這對於他十分不利。尤其是馬超知道,這次朝廷雖會罷兵,但他總有一天要消滅韓遂,所以總有一天要與朝廷開戰。如果不能得到朝廷的情報,那對於未來的大戰非常不利。

看到這脾氣壞的黃門,馬超來了主意。此人是黃門常侍,就在宮廷之中。朝廷有什麼決策,他肯定第一個知道。何不從此人身上尋找出口?

想着想着,馬超的嘴角翹起了。

那黃門就是蹇碩。

蹇碩念罷,把詔書塞進馬超的手裡,不帶感情地說:“恭賀將軍。如此年輕,即爲將軍,實屬罕見。”

馬超道:“常侍不遠萬里來宣旨,辛苦了。酒席已備好,可速入席。”

蹇碩冷冷地道:“我還要回京城向陛下覆命,就不多打擾了。”

馬超見他要走,心裡焦急。這可是他爲數不多的獲得朝廷的情報的機會,可不能讓機會溜走了。

蹇碩轉身就走,馬超趕緊一個箭步上去,攔在了蹇碩面前,說:“常侍何必着急?如今天色已晚,晚上行路還要宿營,不如就留宿吾軍中,明日再走不遲。”

蹇碩看了看天色,確實快到黃昏了,有些遲疑:“可是……”

“來人,在吾營帳外樹立一帳,備好生活器皿!”馬超果斷下令。

“是!”部下士兵毫不猶豫地回答,並下去佈置了。

馬超笑吟吟地看着蹇碩。蹇碩看木已成舟,也不好再推辭,就道:“那就叨擾將軍了。”

“不客氣,不客氣。”

蹇碩很快就走了,馬超也不着急了。只要他還在營裡,馬超就有機會收買他,讓他爲自己提供情報。

這時,賈詡突然神神秘秘地走到馬超身旁,低聲說了句:“少主宜準備些金銀貴物。在此問題上,不必吝惜。”

馬超很驚訝,沒想到這賈詡竟看穿了他的意圖。

馬超低聲道:“先生怎知吾之意圖?”

賈詡微笑道:“少主苦於消息閉塞,此不難猜出。”

馬超有些警惕,如果賈詡那麼容易就能看懂他,反而有些危險了。人主本應該爲人臣所不測,若是太過於明白,那人主的地位可就不穩當了。這也是爲什麼曹操非殺楊修不可的原因,不是因爲嫉恨楊修之才,而是要維護爲人主者的威儀和地位的穩固。

第三十八章 騷擾第二百零二章 營中混戰第三百一十章 意圖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徐晃第一百七十一章 參軍第八十四章 質疑第三十一章 戰後回顧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個儒士第二章 逼降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伙食第三百九十九章 目標確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戰終止第三百一十章 意圖第一百六十五章 楊阜述職第三百五十一章 失落第二百零三章 攻城受阻第二百章 絕境第六十一章 鼓聲第六十二章 山羊和鼓第三百四十六章 心動行動第三百八十八章 訪客又至第七十八章 激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七十四章 父子相見第二百六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寸和目標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擊士氣第二百零九章 趁虛而入第三百九十章 雒陽駐軍第六十二章 山羊和鼓第二百三十九章 拖延第一計第三百七十二章 威懾第四十五章 收拾士氣第十一章 斷水之謀第一百三十八章 討伐的理由第一百三十三章 四郡國第一百二十七章 諫言第二百八十八章 皇甫定策第二百一十四章 離間匈奴二別部第二十六章 陣中勇殺第三百三十九章 董卓到來第二百零一章 反夜襲第一百三十章 軍師祭酒第四百一十七章 戲弄第六十九章 對戰第八十四章 質疑第五十五章 決勝千里第三百二十二章 匈奴變故第三百五十九章 白波壘第三百四十二章 沐浴(下)第十八章 改志第六十四章 追擊之中第三百九十章 雒陽駐軍第二章 逼降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擊士氣第二百二十七章 駱駝長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論第二百四十七章 計又告成第三百一十三章 皇室(中)第三百二十八章 暴露第一百六十一章 楊彪(下)第二十八章 突圍第三十八章 騷擾第三百二十六章 營中埋伏第三百七十七章 馬宅第二百七十四章 飛熊軍對先登營第五十八章 刑訊逼供第十三章 罵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交易第一百二十九章 賈詡的到來第一百五十章 謀驚四座(中)第六十五章 設計復仇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個儒士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軍混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偷視第八十三章 來信了第三百三十章 施救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的威脅第三百五十四章 怒火攻心第二百零一章 反夜襲第三百七十章 雒陽城第二十六章 陣中勇殺第二百三十六章 困難重重第一百九十八章 堅守之策第二百零五章 楊彪的試探第一百四十二章 婼羌第二百四十四章 逆天行事第二百四十章 牛輔出謀第九十四章 幕府商事第五十七章 探查情報的方法第十三章 罵戰第一百零六章 先登初生第九十二章 朝爭驟起第四章 爭雄之念第二百六十八章 火攻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阜的又一個任務第五十五章 決勝千里第三百一十六章 轉戰西河第十章 街亭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