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討伐的理由

賈詡緩緩地說:“而少主卻要實行郡縣管制,這就是把權力從首領手裡硬生生地搶奪過來。失去了權力,首領就什麼也不是。所以他們一定會拼死與少主相抗,不會留有餘地。燒當、參狼、鍾等羌,定會召集出所有士兵,推選出又一個北宮伯玉,力圖把少主趕出羌中,甚至是涼州。雖然羌氐的兵力大多都在少主麾下,但那些首領手裡,應該還有一些保底的兵力,仍然不容小覷。”

馬超摸了摸下巴,確實是如此。

馬超說:“即使如此,推行郡縣制也還是一勞永逸地解決動亂根源的辦法。吾也曾想過用長久之法,慢慢地羈縻羌氐。如此需時雖長,但反彈較小。不過已經有涼州三明珠玉在前,如此方法已經證明不堪用了。

推行郡縣制,不可避免地會激起那些首領的反抗,但只要滅掉所有反對吾的首領,羌中就再也沒有人有動機、有能力掀起叛亂了。吾也自信,對付那些首領有大勝算。故而,雖然此法艱險,吾還是要用。該怎麼做,才能把危機降到最低,還請先生爲吾指點一二。”

賈詡沉吟片刻,說:“若是少主堅持使用強力推翻羌氐首領,倒也無不可。其中之關鍵,還是在於人心。”

“人心?此話怎講?”

賈詡道:“少主決心推行郡縣制,不利於首領,卻有利於部民和奴隸。部落之中,首領掌握絕對的權利,部民只能在首領之下唯命是從,卻也得不到更多的牧羣和草場,更不必說那些奴隸。想必部民和奴隸對首領早已心懷不滿。少主需要極力拉攏廣大部民和奴隸,許諾給他們以利益,從而孤立那些首領,讓他們捲不起太大的風浪。”

“那應該如何拉攏部民和奴隸?”

賈詡似乎已經胸有成竹,道:“羌氐現在分在兩地,一部在少主麾下,一部在羌中。對於麾下的羌氐兵卒,少主要極力地宣傳,向他們許諾,一旦廢除首領、分設郡縣,就按照人頭分給他們草場和牧羣,爲奴隸者可以擺脫奴隸身份,成爲自由人,也能分配草場和牧羣;

同時,還要宣傳首領制對部民的壓迫;再者,更要許諾在分設郡縣後,嚴格監控郡縣的太守和令長,不會苛待羌氐百姓。如此許諾,麾下的羌氐兵卒自然會偏向少主,支持改設郡縣,而非心向舊主。”

馬超點點頭,心想他麾下有揚義都尉,要搞宣傳攻勢並不困難。那些羌氐兵卒一個個都挺窮困的,要不然也不會鋌而走險發動叛亂來劫掠涼州。要是許給他們牧羣和草場,他們中絕大多數肯定會更忠於他。

賈詡又道:“不過,難免軍中也有羌氐部落的首領,或者他們的親族、耳目。少主要仔細甄別出這些人,必要時可以直接動用殺伐,決不能讓消息走漏,並讓風波擴大。除掉他們,本身也是除掉羌氐叛亂的隱患。”

“還有呢?怎麼對付羌中那些首領?”

賈詡道:“如今少主方纔擊敗韓遂,羌中道路難行,應該還未曾知道這一點。即使知道,那些首領也猜不到少主會對羌中下手。他們絕大多數人恐怕會被少主的血統所迷惑,以爲少主應該會招安他們。少主可以趁此機會,發動突襲,出其不意地殺入羌中,以求快速制服整個羌中,把所有首領、頭目快速一網打盡,不給他們反應起來、結盟抗衡的時間。”

馬超知道,這一點是極爲正確且可行的。因爲他的兵力大多爲鐵騎,速度飛快,突襲戰只是小菜一碟。而且還有麾下衆多的羌氐,他們可以作爲嚮導。有他們指引方向,馬超可以很快鎖定羌氐的部落的所在。

賈詡道:“另外,師出不可無名。屬下建議,少主可以利用這些大義之名。第一,自然是以順討逆。少主乃朝廷冊封的神威將軍,主公更是涼州刺史、護羌校尉。少主可以直接以討伐韓遂同黨的名義,討伐那些羌氐部族的首領。以順討逆,自無不成。第二,就是爲故漢陽太守、壯節侯傅燮報仇雪恨。”

馬超有些驚訝,道:“爲何要這樣做?”

賈詡道:“少主不知,傅燮此人,乃涼地名士,爲遠近漢夷乃至天下人等深爲敬重。在任漢陽太守時,勤於公務,善待百姓,無數羌氐歸附之,傅燮劃分田畝,以使之屯田,得以安居樂業。

故涼州刺史耿鄙戰死後,叛軍圍城,傅燮不肯降。叛軍中有數千騎匈奴人,曾經受到傅燮的恩澤,知道傅燮此人正直,必不肯降,而韓遂又非攻城殺之不可。於是匈奴人紛紛在城下跪地大哭,請求傅燮投降。”

馬超聽了後,不禁肅然起敬,道:“想不到傅太守如此忠烈,是吾無知了。”

賈詡道:“傅燮之死,一直讓羌氐等族心懷慼慼。衆多羌氐仍爲他之死而怨恨韓遂,和那些曾經助韓遂爲虐的首領。若以爲他報仇爲名,那些首領便成爲了衆矢之的,誰還會聽從其首領之命?”

馬超點點頭,說:“還有呢?”

“第三,弔民伐罪。羌氐首領們爲逞私慾,爲北宮伯玉、韓遂、邊章、李文侯等人之羽翼,害死了多少無辜生民,犯下了滔天大罪。弔民伐罪,就是爲那些死在戰亂中的民衆報仇雪恨。以此理由,誰還有底氣反抗少主呢?”

馬超點點頭,說:“以順討逆、爲傅太守報仇、弔民伐罪,個個都是堂堂正正之理由,想來那些羌氐首領也沒有什麼理由和底氣,再來反抗了。”

賈詡又補充道:“除此之外,少主可不要忘了您的血統。在鎮壓時,少主也要強調您的羌人血統,這能讓羌氐們相信,少主是他們的同族,少主只會懲治那些首領,而不會對所有人造成威脅。少主又是馬伏波之後。有少主的這一層身份在,那些首領想煽動叛亂,恐怕也不容易。”

第四十四章 戰後的計較第二百二十五章 韓遂的選擇第一百九十四章 樂涫之戰(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補充兵力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戰終止第七十八章 激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十步計劃第三百四十九章 賈詡解惑第八十一章 勸誡第二百二十九章 第四種選擇第一百七十三章 蒲元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登顯威第五十七章 探查情報的方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張繡的疑惑第二十四章 突襲第三百五十四章 怒火攻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迷惑第二百七十一章 右翼被圍第一百六十七章 樂涫之戰(下下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爭取支持第三百三十章 施救第三百三十四章 湯餅第二十四章 突襲第四百零二章 曹操之父第一百四十八章 議事(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奪城敗敵第三百七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蒲元第三百四十五章 蔡昭姬第三百六十章 勸降兩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談判第四百一十八章 西園第一百四十六章 議事(上)第八十七章 攻取隴西第十五章 獻降第三百六十章 勸降兩軍第二百九十七章 偶然第三百五十章 勸阻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徒第一百零三章 推想第一百七十八章 楊彪的轉變第一百一十章 宣傳第三百六十七章 苦勸第二百七十六章 無奈逃跑第七十七章 阿陽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軍師祭酒第一百零七章 施威第二十三章 火攻第二百一十一章 佯撤之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賞琴第四百一十七章 戲弄第二百一十一章 佯撤之策第二百六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四十二章 世家第七十四章 父子相見第八十九章 是進是退第三百一十七章 董卓又現第十一章 斷水之謀第三百一十八章 於夫羅第二百一十一章 佯撤之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樂涫之戰(下下下)第二十三章 火攻第三百二十四章 滿寵第三百八十章 宣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追擊董卓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擊第三百零七章 朝爭(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裝備的因素第一百一十章 宣傳第一百七十四章 囑咐第四十六章 敵軍來降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徒第二百五十八章 宗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追擊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又是湯餅第一百七十章 演武第九十二章 朝爭驟起第三十一章 戰後回顧第十七章 西涼見聞第三百零一章 遲疑不定第三百零七章 朝爭(中)第六十九章 對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堅守之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涼州初安第四十二章 成公英第一百三十二章 談判第六十二章 山羊和鼓第一百四十二章 婼羌第三十五章 鏖戰(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垂釣昆明池第一百三十八章 討伐的理由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徒第三百二十章 白波將第三百零三章 犒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暫時圍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結盟之議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軍混戰第六十四章 追擊之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全軍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