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改志

這還是馬岱第一次看見他兄長流淚。從記事起,馬岱就和堂兄馬超一起玩着長大。即便是在馬超小時候,偶爾磕磕碰碰,疼了痛了,他的堂兄也從不如其他小孩哭泣,而是緊緊咬着下嘴脣,就是不哭出來。馬岱還聽說馬超降生時,居然沒有像尋常嬰兒大哭。當時可把他的馬騰伯伯給急壞了,認爲嬰兒出生時不哭出來是不祥之兆,碩大有力的手掌就不要錢地往他堂兄的屁股上打。可卻神了,嬰兒馬超卻仍是不哭。

可沒想到,今日馬超居然會因此而哭,而且是那種止不住的哭。馬岱知道馬超爲何而哭,他看見百姓們遭受如此苦難,與馬超哭成一片,又爲馬超心疼。馬岱回首看背後的部曲,憤怒的雙眼裡像噴着火。因爲馬岱清楚,馬超的部曲十有八九都是賊軍出身,他們的手上都沾滿了涼州百姓的獻血。這時,部曲在馬岱眼中不再是馴服又驍勇的戰士,而是殺人犯、劊子手、畜生!他們畜生不如、罪行累累!

部曲迎上馬岱那閃着淚光的怒視,都慚愧得低下頭。這不是他們第一次懷有不安感、恐懼感和負罪感,但卻是最爲深刻的一次;他們第一次感到,這負罪感深到侵入他們的骨髓。

段煨低下了頭,不敢看龐德和馬岱能殺人的眼神。龐德可沒有馬岱那麼好的脾氣,轉頭就高聲痛罵道:“畜生!看看你等做的好事!”賊軍出身的士兵們被吼得發抖,心中惶恐不安,負罪感像海水漲潮,水漲船高,漸漸地淹沒了他們的心。

馬超則仍是靜默着,任由清淚兀自垂流。隔着錦袍,他的手上都能感受到幼童屍體的冰冷。再看眼前跪倒一片、哭成一片的百姓們,馬超的心忽然更爲刺痛。

抱着幼童,看着百姓們,展望蒼穹,馬超忽然萌生一種強烈保護欲。他前所未有地想保護拯救這些無助可憐的人,讓他們免受戰火的摧殘,過上平靜祥和的生活;他想拯救涼州這片土地,讓這片土地重新煥發生機,變得澄清明朗。

馬超又想到等兩年後董卓進京,天下都會陷入更爲混亂的大亂世。到時,涼州的這一幕會在神州大地上處處上演。屆時,不知還會有多少幼童,像他懷抱裡的幼童一樣,遭受慘痛的災難?

馬超開始思考,爲何他會被毫無徵兆地送到這個亂世?馬超忽然想,難道是天意要他拯救這個亂世嗎?

想到這,馬超忽然不哭了。他一抽鼻子,望向蒼天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他的志向不再是佔據西涼、爭霸天下;他要拯救涼州,拯救東漢末年分三國的亂世!

百姓中有一鬚髮皆白的老人,從地上起來,走到馬超面前擦乾了眼淚,拜道:“老朽拜見將軍。不知將軍是?”

馬超看着老人,還了一禮,堅定地道:“老丈,吾乃伏波將軍之後,錦馬超。吾前來誅滅叛賊,拯救涼州。”

那老人一聽馬超的話,臉上變得驚喜,又欲下拜而被馬超攔住了,老丈喜道:“原來是神威天將軍!老朽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馬超剛想謙虛一下,卻見那老人迅速轉過身,對着百姓們高興地喊道:“鄉黨們,這位將軍就是神威天將軍,他是來打韓遂,拯救我們的!”

“嘩啦”一下,原本站起身來的百姓們都欣喜若狂地又跪下了,口中哭喊道:“將軍爲吾等做主啊!”

“嗚嗚嗚,將軍救救我們吧!”

“將軍啊,涼州全靠你了!”

“將軍來涼州了,我們有救啦!”

耳中聽着百姓們欣喜的話,馬超更覺肩頭上的責任越來越重,但鬥志也如野火騰燒般越來越高。

身後的部曲聽百姓們的哭喊,也都變色。

馬超仍然抱着錦袍中的幼童,朝百姓們喊道:“鄉黨們放心,吾馬超誓將光復涼州,誅殺叛賊,還涼州一個朗朗乾坤。若吾失信,吾當受人神共誅、亂箭穿心而死!”

這一誓言可是很重了,何況是在極爲看中誓言的古代?無論是百姓們還是部曲,都爲之一振。百姓們拜道:“將軍高義!”

部曲們也都喊道:“願從將軍。”

馬超隨即命令段煨給百姓們分發一些糧食,讓他們留下些作爲糧種,留着等入冬後播種。

之後,馬超找來馬岱、龐德和段煨三將。馬超對三將道:“實言告知汝等,從今日起,吾所圖不再是佔據涼州,以成霸業。吾當拯民倒懸,定亂安境。不知汝等可願從否?”

龐德毅然決然地道:“末將乃西涼天水人,從小就親眼見證涼州苦難,投於主公就是爲了有朝一日能夠拯救涼州百姓,平定戰亂。少主仁義千秋,末將當生死相隨,永不言棄!”

“好!”馬超激動地用拳頭結結實實地砸了下龐德結結實實的肩膀。

馬岱也興奮地道:“我馬岱乃伏波將軍之後,平生就立志遠追先祖,光大先祖。兄長既然有志收復涼州,平亂安民,我也要追隨兄長!”

“好!不愧是我馬氏後人!”馬超拍了拍馬岱的肩膀。

段煨也激動地道:“末將乃武威姑臧人,也知百姓苦難,投於韓遂本意,本來以爲他能安定涼州,不再起亂。誰知此人終非涼州之福,末將深罪。主公既有志爲涼州百姓伸張,末將定當追隨主公!”

“好!”馬超緊緊地握住段煨的雙手。

馬超對三將道:“我等四人,日後就爲此共同奮鬥,誓要將韓遂等叛賊打敗,挽救百姓危亡!”

三將都慨然應允。

馬超又召開全軍大會,甚至召集駐守城池的部曲回來。共三萬騎雲集於此,在馬超之下列成整隊。

馬超望着三萬人馬,看得許久不說話。他很想殺光這些罪孽深重的人來爲死去的人報仇,可他卻不能。馬超想到,這些加害者未必就是主動加害。大多都是因爲涼州動亂的大形勢,這形勢改變了涼州所有人的心志,讓所有人都心生亂志。羌人之所以爲亂,其實是因爲東漢建國以來對其實行的殘酷統治;而涼州人之所以爲亂,也是因東漢賦稅兵役加重,人民不得不反抗;這也是爲何韓遂詐稱討伐十常侍,就能使二十多萬人贏糧影從的原因。

畢竟,就連韓遂和邊章都是被北宮伯玉強迫着,成爲叛軍的領袖。或許韓遂和邊章兩人,是整個叛軍的縮影。羌人、涼州人、氐人等等,或許都是不得不反。

第八十五章 薄藩谷之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西園密謀(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偶遇、識破第三百九十一章 拒絕理由第三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六十章 推算第一百三十九章 枹罕之戰的影響第四百一十章 永樂太后第三百五十九章 白波壘第十章 街亭南山第六十四章 追擊之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風聲走漏第二十六章 陣中勇殺第七十二章 歸心第一百八十章 閻行之思第四百一十章 永樂太后第一百零四章 推想(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謀驚四座(上)第八十章 大雨第四百零三章 機鋒交談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向散關第三百一十八章 於夫羅第四百零一章 初見何進第三百七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人和改革(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拉攏蹇碩第一百零八章 消弭部曲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軍的潰敗第一百九十二章 會水之戰(下)第一章 追擊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龐德論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威逼利誘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軍的潰敗第五十八章 刑訊逼供第四百零五章 驚現王司徒第三百五十二章 襲擾第四百零七章 反將一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六章 推敲第二百四十四章 逆天行事第四十八章 門下血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八十五章 奪城敗敵第五十一章 入營詳談第二百五十八章 宗兵第七章 九曲黃河第七十章 一線生機第三百四十三章 他鄉遇故知第九十八章 鞠義第三百八十五章 花園密談第二百零六章 護盧水胡校尉第四十一章 火馬計第三百一十三章 皇室(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六十五章 楊阜述職第三章 穿越者第一百五十六章 楊阜(下)第四百零二章 曹操之父第八十一章 勸誡第三百三十三章 羞第四十二章 成公英第一百四十八章 議事(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何袁之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談判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綻與戰機第二百九十四章 西園密謀(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說降第一百零六章 先登初生第一百三十一章 賈詡的建議第四百零四章 首次上朝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彪的算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馬換牛第一百九十四章 樂涫之戰(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匡正之謀第四十五章 收拾士氣第七章 九曲黃河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向散關第二百一十一章 佯撤之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議事(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迷惑第二百零七章 執詢第一百四十六章 議事(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成第七十九章 土丘第一百五十章 謀驚四座(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白波郭太第四百一十七章 戲弄第三百五十四章 怒火攻心第五十五章 決勝千里第三百六十一章 白波歸降第二百四十章 牛輔出謀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是離間第一百八十章 閻行之思第三百五十三章 反覆襲擾第三百四十九章 賈詡解惑第一百九十章 會水之戰(上)第二百零一章 反夜襲第二百五十七章 補充兵力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到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