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董卓到來

馬超遙遙一看,停留在戰場南邊的那支騎兵,打出的大旗上,赫然寫的是一個大大的“董”字!

馬超明白過來,竟然是董卓來了!也怪不得,這種卑鄙無恥的事,倒是像他的風格。誰讓他在扶風會戰之中,被自己打得潰不成軍,損兵折將,因而痛恨他呢?

戰場之上,四支大軍,陷入了一種微妙的平衡之中,和一種可怖的沉寂之中。

這一邊,董卓懊悔不已,對李儒說:“唉!若是咱家也能夠一人四馬,速度再快些,一定能趁馬兒進攻白波軍與匈奴騎兵時,猛攻西涼軍脆弱的後背,讓馬兒也嚐嚐慘敗的滋味!誰成想,這馬兒竟然如此靈敏,果斷撤走,避免了被咱家的大軍偷襲猛攻。”

李儒笑道:“岳父不必沮喪。就算岳父沒能擊敗西涼軍,但只要能阻撓西涼軍平定白波軍,時間一長,馬超不能率軍進京,他更大的戰略就失敗了。”

樊稠說:“主公,西涼軍剛剛打一場決戰,肯定體力不如我軍這般充沛。何不進攻?”

董卓眯住了雙眼,看着西涼鐵騎,心有餘悸地說:“在上次扶風會戰時,西涼軍擊破官軍,都還有體力去追擊我軍,並在之後設伏一場,打敗我軍。那般鏖戰,西涼軍都能保持着無窮的體力。又何況是今日這一場大戰?不過才進行了一會而已。西涼軍士兵可是整日吃牛羊肉的,最不濟也會收集戰場上戰馬屍體。一定還有體力。”

李傕說:“主公,白波軍和匈奴騎兵剛剛敗給西涼軍,對西涼軍恨之入骨。只要我軍率先向西涼軍發起衝鋒,白波軍和匈奴騎兵一定會跟上,一同猛攻西涼軍。”

董卓穩重地搖搖頭,說:“誰知道白波軍和匈奴騎兵經過這一場慘敗,還有沒有膽子攻擊西涼軍?要是我軍率先向西涼軍發起進攻,而已經嚇破了膽的白波軍和匈奴騎兵,卻不敢跟進,而是趁機逃跑呢?西涼軍只需要殺向我軍,那我軍不就完了?”

“還是主公思慮周全。”

李儒附議道:“再說,岳父目前只有這一萬三千騎。錦馬超就算損失了這兩萬騎,他雖然不能進京,但只要他回到涼州,就立即能再拉起兩萬人的隊伍來。而岳父這一萬三千騎萬一損失了,可難以補充兵力了。所以岳父,倘若您沒有把握,可不能隨意向西涼軍發起進攻。”

董卓點點頭,說:“說得不錯。反正大將軍交給咱家的任務,只是千方百計阻撓馬超完全平定白波軍,拖延時間而已。只要咱家一直掣肘,白波軍和匈奴騎兵未必不能反敗爲勝。到時候,他們就能爲咱家報仇。”

“岳父真是英明,小婿佩服!”李儒諂媚一笑。

而在戰場北邊,在白波軍和匈奴騎兵這邊,本來白波軍和匈奴騎兵是單獨列陣,不併在一起。但經歷這一場戰敗後,兩軍不得不緊緊地挨在一起。

看着突如其來的董卓大軍,郭太道:“那支騎兵,不知是敵是友?他們來了,不知是福是禍?”

呼廚泉氣憤地指着“董”字大旗,說:“大哥,那是蕩寇將軍董卓的部曲!他們經常在河南地來往遊蕩,搶掠我們匈奴的男子和牛馬,糟蹋我們匈奴的女子!他們來了,看來是幫助馬超,助紂爲虐!”

滿寵搖搖頭,說:“不對。這董卓並不是前來幫助馬超的,反而是想趁馬超正率軍夾擊我們兩軍,偷襲西涼軍的後方。”

楊奉高興地說:“那可太好了!這董卓也有不下一萬騎,實力不差。倘若我們兩軍再次向西涼軍發起進攻,董卓軍一定會加入我們,一同進攻西涼軍!”

呼廚泉惱怒地說:“董卓是我們匈奴的敵人!決不能和他們結盟!”

郭太心裡對剛剛西涼軍的強勢仍然心有餘悸,說:“我們兩軍剛剛遭受一敗,士卒心慌,估計進攻西涼軍,甚不明智。”

楊奉說:“而且我看,不僅是我們兩軍不敢進攻西涼軍,恐怕董卓軍也不敢。倘若我們兩軍貿然進攻西涼軍,而董卓軍卻不敢跟進,西涼軍就能全力進攻我們兩軍……”

“那該怎麼辦?”

郭太和於夫羅都說:“先等等看。”

在戰場東邊,西涼軍這邊,張繡、龐德、麴義圍到馬超身邊。

張繡氣憤填膺地說:“這董卓老賊,居然還沒嘗夠失敗,還妄想偷襲我軍!多虧兄長機敏,及時收兵,不然還真有可能讓這老賊得手了!”

望着董卓軍的陣勢,馬超眼裡簡直要冒出火來。

龐德道:“少主,這董卓率軍前來,定不懷好意。白波軍和匈奴騎兵又在一邊蟄伏着。倘若這兩方,有一方率先向我軍發起進攻,另一方一定會趁人之危,一擁而上!我軍要面對如此之多的敵軍,恐怕不妙啊!”

馬超不屑地笑了笑,說:“令明放心,以吾對董卓的瞭解,對郭太和於夫羅這兩個庸才的判斷,他們絕不敢真進攻我軍。就算他們真有進攻我軍那個膽,他們也會坐等對方先出頭。而他們都不敢出頭,也就絕不敢進攻我軍。”

麴義道:“那少主,我軍應該選哪一支敵軍,作爲主要進攻對象?”

馬超搖搖頭,說:“我軍在這裡只有一萬五千騎,而三支敵軍加起來數倍於我軍。不能輕舉妄動。”

張繡道:“兄長,那是不是要先撤回臨汾城,從長計議?”

馬超點點頭,說:“這是肯定的,但在回去之前,吾先去會一會那董卓。”

說着,馬超打馬出陣,單騎奔向董卓軍。

董卓見了,也領了李儒,兩騎奔向馬超。

馬超勒停小白,笑了出來,看着董卓帶着一人慢慢過來,先在馬背上向董卓微微一禮,說道:“董將軍,扶風一別,別來無恙!”

董卓也笑呵呵的,拱手作禮,說:“馬將軍,你也可好啊?哦,咱家差點忘了,馬將軍早已不是將軍,而是九卿之一的光祿勳了!咱家應該稱呼您一聲,馬公?”

馬超笑道:“什麼公不公的?董將軍比吾年長,吾豈敢讓董將軍稱呼吾爲馬公?董將軍不妨還稱吾爲將軍。”

第三百二十二章 匈奴變故第一百八十九章 弱水之戰(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白波郭太第四百一十九章 園中奇景第二百七十四章 飛熊軍對先登營第四章 爭雄之念第一百九十章 會水之戰(上)第三百三十章 施救第一百零八章 消弭部曲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氏臨門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逗第三百三十四章 湯餅第一百六十章 楊彪(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駱駝長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良心不安第一百三十四章 敲打和試探第二百九十三章 站隊第一百七十八章 楊彪的轉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無奈逃跑第一百六十四章 雜事第十四章 下山廝殺第二十四章 突襲第三百九十五章 世家之害第七十四章 父子相見第二百三十二章 成公歸附第三百七十章 雒陽城第十二章 段煨第四百一十八章 西園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戰終止第三百四十四章 蔡邕第四百零九章 恩賞第三百六十八章 多方震動第六十四章 追擊之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論第九十一章 奏表第一百九十一章 會水之戰(中)第三百五十八章 又得謀士第二百六十九章 全軍壓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涼州初安第三百章 心亂如麻第一百一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五十三章 用人與改革(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說降第二百五十章 幷州文士第一百六十章 楊彪(上)第五十四章 得手第四百章 歃血爲盟第一百零七章 施威第三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三十八章 騷擾第五十六章 避實擊虛第十七章 西涼見聞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阜(中)第四百一十四章 勸說和拉攏(下)第七十五章 交付兵權第三百二十五章 賈詡設謀第八十九章 是進是退第二百零九章 趁虛而入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氏臨門第四百一十三章 勸說和拉攏(上)第五十章 叔侄第四章 爭雄之念第一百三十七章 玄機第三百六十八章 多方震動第一百九十六章 樂涫之戰(下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愁思第一百五十六章 楊阜(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楊阜用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囑咐第一百九十八章 堅守之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諫言第二百一十四章 離間匈奴二別部第一百七十六章 抒憤第三百二十章 白波將第二百八十一章 官軍傷亡第二百三十七章 官軍議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弱水之戰(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擊士氣第三百七十三章 偷視第二百三十六章 困難重重第七十章 一線生機第八十五章 薄藩谷之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寸和目標第二百二十五章 韓遂的選擇第六十三章 羞恥第九十六章 何進的決斷第二百六十九章 全軍壓上第九十四章 幕府商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八十八章 弱水之戰(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消息走漏第三百四十九章 賈詡解惑第三十九章 危機和破局第十七章 西涼見聞第二百六十六章 陣前約談 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再次徙民第三百零四章 主意已定第三百二十八章 暴露第九十六章 何進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