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國威遠播 萬國來朝

赫魯曉夫觀看完中國這次令世人矚目的盛大的閱兵式後,對最高首長說:“毛同志,10年前的今天,新中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成立了,在世界上毫無影響力。新中國在您的英明領導下,創造了無數的奇蹟。中國已經成爲世界最爲發達的國家之一,中國家庭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電話、電視、電冰箱、收音機,中國擁有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最現代化的軍隊。對於中國的發展和所取得的進步,我感到由衷的高興。在過去的10年裡,中國發展的真是太快了。中國現在強大了,理所當然的應成爲國際運動的領袖,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的模式,理所當然的應該成爲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謀求解放的各國人民發展的模式。”

“10年來,勤勞智慧的我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艱苦奮鬥,在中國的正確領導下,戰勝各種艱難曲折。經受了各種風險考驗,取得了這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最高首長指着在城樓下面載歌載舞歡快的羣衆遊行隊伍,說:“是億萬中國人民創造了這些奇蹟。人民,只有人民纔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任何一個人在這場偉大的中,所起的作用都是有限的。我只是順應了時代潮流,順乎了民意。”

接着,最高首長對着下面震撼天地,呼喊着萬歲的人民羣衆,揮了揮帽子,迴應道:“人民萬歲”然後轉過頭,接着對赫魯曉夫說:“關於由中國來充當國際運動的領袖這一點,我們中國黨的態度是十分明確的,我想李大爲、毛岸英同志已向你轉達了中國黨的真實意思,在這裡我再和你重複一次嘍,中國絕不當這個頭,你們蘇聯黨是列寧同志創建的第一個無產階級的政黨,你們的國家又是他創建的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個頭兒不管從歷史和現實來看還是由你們蘇聯黨來當比較合適。

最高首長等了一下翻譯,然後接着說:各社會主義國家的兄弟黨之間地位是平等的,任何把自己的意志和發展模式強加於別國頭上的做法都是錯誤的,不可取嘛。不管是中國的發展模式還是蘇聯的發展模式都不是萬能的。只有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本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纔是各國和謀求解放的人民應該選擇的唯一正確的道路。

赫魯曉夫十分在意最高首長的這種表態。因爲蘇聯的核心區歐洲部分的戰略地緣安全需要華沙條約組織來保證,如果蘇聯失去了社會主義陣營這個老大地位,這個以蘇聯爲首的華約組織就很難說會是什麼樣了。赫魯曉夫放心了,看來中國的全部野心也就在西西伯利亞地區止住了,不會再西進了。

“尼克松先生,你參加我們這次10年國慶的慶典有何感受?”李大爲看着雙手扶着城樓欄杆,向下張望的美國副總統尼克松問道:

尼克松轉過臉看着李大爲說:“副外長先生,如果要問我對你們中國這次舉世矚目的建國10年的慶典的感受是什麼?我想中國的這次空前盛大的慶典,或許是世界迄今爲止最大的生日pArty。這是所有中國人爲之驕傲的時刻。你們今天有權以這樣的一種形式來慶祝自己所取得的令人矚目和難以置信的成就:慶祝你們自己偉大的進步、崇高的威望和強大的力量。通過這種盛大的生日pArty讓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國在社會和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進步,在這盛大的閱兵式上展示了中國自主研製的這些超級武器,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中國武裝部隊空前強大的武裝力量。”尼克松停了一會又接着說:“中國的發展已遠遠的超出了人們對他的想象,我十分慶幸美中兩國是戰略合作伙伴,中國是美國的朋友,而不是象蘇聯那樣是你們的敵人。李先生,你一直致力於美中友好關係的發展,併爲此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對此美國人民會感謝你的”

這些年來,李大爲一直作外交工作,他對中國的強大感受是最爲深刻的,今天他又一次的親身體會到了,在唐朝的唐太宗時代,那響徹天下的雄壯的“秦王破陣樂”,那個積極進取充滿漏點和活力,國威遠播,萬國來朝的大唐盛世的盛況。

基地來到這個時代,爲了迎接中國所要面臨的挑戰,他們除了全力的捍衛祖國的尊嚴,爲中國在可能的情況下,爭取更大的利益外,就是狠抓科學技術的發展,他們比誰都知道,一個國家的興衰科學技術是關鍵,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大工業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併入生產過程,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基地黨委在抗美援朝還沒結束,就向前去基地視察的周恩來總理提交了一份“龍騰工程計劃”,確定了7個對我國今後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高技術領域,並制定了相應的奮鬥目標。19日,最高首長和中央、政務院正式批准了這個“龍騰工程計劃”。今天曆經磨難的中華民族,終於抓住了“基地”到來所帶來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尤其是電子信息產業的技術,這個上天恩賜給中華民族的這個機遇。經過不到10年的努力,在錢學森,華羅庚,錢偉長,錢三強,鄧稼先等1000多名在後世著名的科學家和從世界各國引進的1000多名國際著名的科學家以及日本勞務中近3000餘名各行各業專家的帶領下,在中國6億人民萬衆一心,齊心協力下,提前完成了龍騰工程計劃,實現了中華民族跨越式的發展,使中國人民獲得了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能力。以鄧峰爲首的這些“基地的後來人”和英勇的前輩們一道,在最高首長的領導下,爲中華民族開疆擴土,使中國現在實際所控制的國土面積已達1500多萬平方公里。爲中華民族贏得了萬國來朝的空前盛世。

尼克松看着笑容可掬的李大爲繼續套近乎的說,“李副外長先生,我還清楚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時,你對世界形勢趨勢的分析。現在整個世界的政治格局正沿着你所預言的那些在發生着天翻地覆的變化。崛起的中國,象一隻橫空出世的騰飛的巨龍,打碎本來經緯分明的簡單的兩極社會的戰略格局,兩個陣營之間發生意識形態的主義之爭並沒有結束,仍在繼續,而你們中國爲了維護自己國家的核心利益,掙脫了意識形態領域陣營的約束,和蘇聯打了起來,讓世界的陣營界線變的模糊起來,使國與國的關係也變的更加複雜起來。然而美中兩國之間,雖然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意識形態,可是我們卻走到了一起,成了戰略合作伙伴。在國際社會很多的領域內進行着最廣泛的合作,尋求共識,進行溝通,增進友誼,加強合作,共謀發展。我真誠的希望,美中之間的這種合作關係能得到更加廣泛更加深入的加強。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李大爲說:“和平,友好,繁榮,進步纔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我們中國正在努力同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意識形態的人們進行溝通,尋求共識,加強合作。中美是兩個對世界負有重大責任的大國,加強我們之間更廣泛更深入的合作是必須的,爲把我們的這個世界建設成爲一個和平,友好,繁榮,進步的社會,我們兩國的政治家們要共同努力。”

鄧峰在毛岸英的陪同下,來到了城樓的東側,在彭德懷的介紹下,朱可夫元帥和鄧峰會面了,朱可夫緊緊的握着鄧峰的手,注視着眼前這個身高大約在1800毫米,五官端正,臉上線條分明,長着一雙深邃的眼睛,身體十分結實的這個傳奇式的人物。

鄧峰同時也看着這個60多歲,一身戎裝,左側元帥服上軍資章上面整齊的彆着4枚蘇聯英雄“金星”獎章,長着一個結實的大下巴的朱可夫元帥。從心裡講,鄧峰對這個因其在蘇德戰爭中建立卓越功勳,被認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並因此在蘇德戰爭中繼斯大林之後第二位獲得蘇軍統帥殊榮的元帥,是充滿敬意的。鄧峰甚至可以說出眼前這個蘇聯元帥左胸前的那4枚蘇聯英雄“金星”獎章每一玫的來歷。

可是眼下他是自己的對手,是自己的手下敗將。鄧峰沒有象彭老總那樣對其不屑一顧,不卑不亢的和這個位聲稱要向自己請教的蘇聯元帥打着招呼:“朱可夫同志您好,能見到您這個二戰中的英雄,我感到很高興。”

“鄧峰同志,能見到您這個大軍事家是我的榮幸。”朱可夫毫無做作的說:“你看上去恐怕只有40幾歲吧”

“恩,49歲,”鄧峰迴答道,然後說:“朱可夫元帥,聽彭總說您要見我,不知有何賜教?”

“不,是我有問題向您請教。”朱可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說:“鄧峰同志,我們一面看閱兵一面聊好嗎?我可不想錯過這個向中國同志學習的機會。”

朱可夫一面看着下面通過的受閱部隊一面坦率的問道:“鄧峰同志,您能談談您對蘇軍戰術思想的理解嗎?”

對於蘇聯的大部隊、寬正面,大縱深,高速度,多波次連續不斷進攻的戰術理論,遠東特工委是做過多次專題研究過的。但是研究的成果肯定是不能和蘇聯這個國防部長講的。對於蘇聯的這種戰術理論,如果不是基地來到這個時代,帶來了在機械化基礎上加上信息化軍事裝備性的變化。中國還真的沒有什麼更好辦法對付,如果蘇聯真的用這種戰術進攻中國的話,中國唯一有效的辦法只能是前輕後重,“誘敵深入”以空間換時間。用一線用地方部隊的犧牲,消耗,滯待蘇軍第一波次的進攻力量,爲中國中央機關和一些關鍵的軍工企業的轉移,全國進入戰時體制贏得一點時間,然後不斷的後退,拉長蘇軍的戰線,在二線阻擊蘇軍進攻部隊,並在蘇軍的佔領地區展開廣泛的游擊戰,打擊蘇軍的後勤補給線,造成蘇軍後勤保障跟不上,把蘇聯拖進長期的戰爭泥潭。使蘇軍進攻部隊,再而衰,三而竭,最後進行戰略反攻。但現在的情況蘇軍這招就不靈了,從裝備上,中國先進裝備雖然不多,但是質量是相隔最少是1代或是2至3代,對蘇軍的打擊幾乎是單方面的。

一切都是不對稱的,信息是單方面透明的。中國這次“獵熊行動”採用地空天一體化的信息通信和信息偵察手段。使用了4顆偵察衛星,3顆地球同步通信衛星,大量的無人偵察機。雖說蘇聯現在也有衛星,可是衛星除了用來顯示“社會主義的強大”外,具體能幹什麼用都搞不清楚呢。這就意味着一個身體健全的人和一個盲人打架一樣,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武器裝備上的不對稱。中國是以遠程打擊超距離進攻,對付蘇聯的中近程的對抗力量。這一定程度上相當於一夥拿着手槍的人和另一夥拿着大刀、長矛的人對陣,拿大刀長矛的人使用什麼戰術也逃部脫捱打的下場。

戰術思想上不對稱,後世的現代化戰爭,不分前方後方,一切重要目標都是對方的打擊對象。而這個時代的現代化戰爭,還是分前方後方,一線二線。這兩種戰術思想的對決,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這次“獵熊行動”一開始,中國就把蘇軍前方、後方一起打個稀巴爛。後方的指揮機關,後勤保障點,以及預備隊,和前方一樣都受到了致命的打擊。

第271章 勝利萬歲!第283章 擱置主權,共同開發第68章 破冰之旅二第313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81章 遭襲第61章 彭總的憤怒第239章 雪中送炭第186章 石油戰略第239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一十二章第369章 大結局勝利後的思考第60章 百年血恥三第34章 搗巢行動-襲擊水原第74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二第一百一十七章第7章 第一次會晤第361章 誰殺了總統第306章 空前浩劫第320章 金融帝國第一百一十九章第303章 印尼華僑的問題第206章 被遺忘的領土第68章 破冰之旅二第297章 殺雞儆猴第56章 一戰揚名第54章 總理視察(二)第85章 百業待舉二第66章 中國的聲音二第338章 東海風雲第221章 陷阱第124章 兵臨城下2第295章 太平島——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第20章 驗收二第175章 激戰西里古裡第147章 “南亞工程”計劃一第203章 收復外蒙第198章 飛豹突擊隊第16章 主席家宴第28章 狙擊教員第234章 打進海蘭泡第369章 大結局勝利後的思考第46章 震驚世界二第61章 彭總的憤怒第265章 和平的代價第25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253章 核戰危機第57章 一戰揚威(二)第220章 京城諜影第324章 蘇聯太子黨第208章 出擊圖瓦第34章 搗巢行動-襲擊水原第10章 窮人的武器第235章 消滅蘇軍45軍軍部第59章 百年血恥二第240章 特種作戰第230章 東線出擊第272章 停火進行時第365章 狗咬狗第201章 履行防務義務第231章 64屯——中國人回來了第246章 新版黔之驢第367章 朝鮮黨內的問題第278章 仁義之師第188章 盛世華章第164章 與赫魯曉夫的會談第44章 麥克大帝第305章 中國文物保護委員會第298章 “大棒子”加“胡蘿蔔”第68章 破冰之旅二第105章 牛刀小試第4章 軍人的責任第48章 震驚世界(四)第183章 中緬邊界問題徹底解決第74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二第180章 南亞人民共和國第一百一十五章第252章 挽救大兵第302章 山南模式三十八章 隘口血戰二第35章 搗巢行動之轟炸金浦機場第323章 經濟佔領第265章 和平的代價第293章 中國能源安全第158章 龍象相遇第305章 中國文物保護委員會第176章 印軍 印度第4師就這樣的完了第260章 停火第8章 主席的決心第145章 中國星第357章 大國面子第28章 狙擊教員第72章 中美備忘錄二第13章 密談 周邊關係1第356章 《中美海洋協議》第31章 飛豹出擊第252章 挽救大兵第74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二第184章 啊! 藍水海軍第182章 中緬邊界問題第一百零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