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柏林會議

臨近1884年,在歐洲卻正醞釀着一場陰謀“盛會”,和前世一樣,地點選擇在柏林,但是這次柏林會議召開的目的和內容卻大爲不同,而且出人意料的是東非政府也收到了邀請。

前世柏林會議,主要是由剛果河流域爭端引起,而這一世柏林會議的導火索卻是尼日爾河流域。

畢竟剛果河流域,東非已經事實控制了大部分地區,只有剛果河下游,分別被比利時和葡萄牙控制,而剛果河出海口則完全被葡萄牙的安哥拉殖民地控制,所以剛果河流域目前也就不存在所謂爭端問題。

“德國俾斯麥首相,打算召開一場關於西非事宜的國際會議,名義上是爲了將文明代入西非地區,改變當地落後現狀,實際上是要徹底解決西非地區日益激烈的對抗和紛爭,或者說西非各國的殖民者,要對西非利益進行劃分,加快對西非的殖民進度。”

“邀請我們?難道它們還會讓東非進入西非。”康斯坦丁有些開玩笑的說道。

“這纔是古怪的地方,要說我們東非現在,在非洲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力量,如果在西非插上一腳,他們不是自找麻煩麼!所以這次恐怕有些來者不善。”

“這次柏林會議,實際上是英法德三國在西非地區的較量,附帶西班牙,比利時,荷蘭,葡萄牙等傳統殖民勢力。”

葡萄牙在西非的殖民地主要是達荷美王國沿海的小塊領地——威達,還有大西洋上的葡屬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島嶼,爛船也有三斤釘,說的就是葡萄牙這種情況,所以這次柏林會議繞不開這個已經徹底衰落的殖民大國。

當然,特別提到葡萄牙,原因主要是葡萄牙參與這次國際會議相當諷刺,和前世一樣,有資格參與這次柏林會議的國家是西方標準的十六個“世界強國”。

具體包括歐洲五大流氓,英法德俄奧,然後是美國,西班牙,奧斯曼帝國,瑞典王國,荷蘭,丹麥,挪威,意大利王國,葡萄牙,以及唯一一個有資格參會的非洲國家——黑興根王國(東非王國)。

如果不把葡萄牙算作“強國”,那丹麥,挪威,還有隻剩下半個的意大利都很尷尬,比利時,荷蘭,瑞典體量雖然小,但要麼發達,要麼富裕,亦或者像瑞典那樣在北歐頗具影響力,而且這幾個國家在工業化方面並不比幾個列強差。

“這次柏林會議,並沒有邀請我們錫格馬林根,這會不會影響到我們錫格馬林根的戰略佈局?”卡爾親王詢問道。

錫格馬林根確實比東非更關心這次會議內容,因爲錫格馬林根未來國土的主要擴張方向就是西非,以謀求獨立的出海口,但是這次柏林會議打亂了錫格馬林根的佈局。

而且更尷尬的是,錫格馬林根沒有資格坐到談判桌上,也就是世界主流國家,沒有認可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的存在。

實際上這也不是歐洲搞歧視,而是很多國家根本不知道錫格馬林根殖民地存在,其中就包括這次主導會議的德國。

因爲錫格馬林根的地理位置,確實太過偏僻,即便是東非和錫格馬林根交界地帶的東阿贊德省,實際上除了軍隊也沒多少人口,更何況要經過東非再開發乍得地區的錫格馬林根。

法國一些探險隊倒是知道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的存在,但是他們將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誤會成了東非。

因爲在錫格馬林根之前,乍得區域的土著主要和東非打交道,很多從大湖區逃竄到乍得地區的土著勢力,天然的把東非作爲宗主國。

所以在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殖民乍得地區前,東非陸軍經常在乍得地區巡視,爲東非地質人員和探險隊深入西非保駕護航。這樣一來,乍得地區就被法國人默認爲東非領土,而實際上這幾年已經成了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當地土著勢力還被東非提前驅離了一波。

“卡爾,你不用擔心,這次會議上,我們肯定會保證錫格馬林根的基本利益,不過因爲事發突然,我想未來錫格馬林根想要獲得出海口這個問題恐怕有些困難了!”康斯坦丁分析道。

柏林會議的最終結果肯定是要按照各方在西非的實力來劃分勢力範圍,所以說除了那幾個在西非原本就有殖民地的國家外,像奧匈帝國,沙俄,挪威,瑞典,甚至東非等都是看客,當然,既然參加會議,那肯定會在經濟利益上對參會國進行補償,包括在西非的經商,通行,開發等權利。

實際上西非大片土地,都沒有被開發,尤其是內陸,這個時代一般殖民者開發內陸的一個快捷方式就是順着水路,深入內陸地區。

這也是歐美各國探險隊喜歡探索河流源頭的原因,前世斯坦利就是打着探索剛果河源頭的旗號,在比利時的資助下對剛果盆地進行殖民前期準備工作。

這一次,他就沒有這個機會了,因爲金沙薩地區以西全部在東非控制區域內,東非內陸河湖部隊可以在整個剛果河中游巡航。

而剛果河的出海口,也隨着葡萄牙滅亡剛果王國,被葡萄牙人完全掌握,葡萄牙人現在在非洲還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尤其是這幾年爲了應對東非,大幅度提升軍事實力。

所以像斯坦利這種探險家,只能在尼日爾河流域展開活動,加上西非這些年英法德三國的激烈爭奪,才造成了柏林會議的召開。

原本在西非,法國實力最強,但是英國也佔了不少好地方,最出名的就是黃金海岸,現在德國這個新晉世界大國,也一腳插入西非泥潭,整個西非海岸線亂成一鍋粥。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東非把英國南下,北上的道路堵的死死,所以也只能舍下身段,和德法兩國爭奪西非這最後一塊尚未被殖民的區域。

“這次德國拉我們參加柏林會議,十有八九是讓我們支持其在西非的殖民活動,至於東非想要在這次會議上獲利,基本上不可能,畢竟英法德三國,包括其他國家都不會希望非洲出現一個巨無霸式的國家。

所以我們的首要目的還是和沙俄,奧匈帝國一樣,更多在經濟利益上爭取條件,同時保證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的相關權益,不過目前西非海岸線情況錯綜複雜,最後幾個列強國家對西非的分配難以達成一致。”恩斯特說道。

主要還是錫格馬林根進入非洲的時間太晚,如果錫格馬林根和比利時同時期殖民非洲,那這件事就好辦的多。

康斯坦丁也對卡爾親王說道:“錫格馬林根想獲取出海口,就一定要和德國協商,這件事你讓利奧波德同普魯士王室提前商量好,如果德國同意,那這件事就好辦的多,不過這樣一來,錫格馬林根未來也會欠下德國的人情。”

人情反正是不怕欠的,尤其是三國王(皇)室,都是霍亨索倫家族的分支,而且是主要的三個分支,所以普魯士皇室肯定會支持錫格馬林根,但是普魯士皇室的態度不一定代表德國政府的態度。

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191章 青檸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3章 在柏林第539章 鄰居論第84章 消息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505章 提速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594章 矛盾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83章 到達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446章 災情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394章 硬氣第389章 易手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68章 餐具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55章 到東非去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60章 革新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01章 招人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523章 旱情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1章 穿越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766章 集結第51章 坦噶港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521章 申請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194章 迎接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93章 姆特瓦拉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640章 工地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215章 交涉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735章 廓爾喀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463章 站隊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74章 “整肅”運動第8章 普奧聯動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168章 餐具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74章 “整肅”運動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332章 稻種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77章 收尾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732章 雙輸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441章 回國第96章 西北悲歌第316章 萊茵盾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32章 稻種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87章 勸說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