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建議

次日上午,陳慶舉行趙開參加的最後一次軍國議事,議事內容確定了兩點,首先同意趙開辭去參事和財政司都監的職務,以閣老的身份退仕,陳慶隨即封趙開爲蔡國公,準其爵位遞減三代。

唐朝爵位繼承是採用遞減式,比如祖父爲國公,父親這一代就減爲郡公,到自己這一代減爲縣公,兒子一代減爲縣侯、孫子一代減爲縣伯,以此類推。

而宋朝取消了爵位繼承,爵位只有本人,子孫不能繼承。

陳慶基本上是以宋朝律法爲主體,但也有部分微調,比如爵位繼承,如果獲得陳慶的批准,那麼可以遞減繼承,但最多不超過三代,這就是一種制度上的彈性,但這個權力是掌握在陳慶手中,本身授爵的權力也在陳慶手中。

內政堂只負責勳官的授予,這裡面就隱藏着一種等級線,普通平民—士族—貴族,普通平民和士族之間的區別是勳官,士族和貴族之間的區別就是爵位。

當然普通平民中又分貧民、中產和富戶、大戶,這主要是以錢財爲衡量標準,如果普通百姓想晉升爲士族,只有三條路,第一,從軍立功;第二,科舉功名;第三,修橋築路,做慈善,辦教育。

陳慶又對衆人道:“我考慮把呂青山調到內政堂爲參事,大家有意見嗎?”

衆人面面相覷,蔣彥先問道:“殿下考慮呂青山而不考慮張曉,是不是更多出於撤銷四川路尚書行臺的考慮?”

陳慶笑了笑道:“不考慮張曉,是因爲張曉還需要繼續坐鎮河南路,尤其今年會有戰事,他更不能離開中原,當然,也和撤銷四川路尚書行臺有直接關係,大家也知道,成立四川路尚書行臺是我們和朝廷分權鬥爭的結果,現在我們已經完全控制四川路,那麼尚書行臺就完成了它的使命,要回歸正常了,將由內政堂直管四川路。”

這一點大家都非常贊成,雖然名義上尚書行臺是內政堂的延伸,但如果有一個強勢的長史,實際上就架空了內政堂,而呂青山就是一個強勢的長史,他坐鎮尚書行臺,內政堂對四川路的控制力越來越弱,絕大部分事情都是執行了以後才上報內政堂。

內政堂當然不滿,所以衆人一直在勸說陳慶取消尚書行臺,但陳慶做事很穩健,他不能說取消就取消,必須等到一個合適的契機,這次趙開退仕,呂青山進入內政堂就是最好的契機。

衆人都在興奮地議論,周寬忍不住問道:“那副長史蔣欣怎麼安排?”

陳慶微微笑道:“我考慮任命他爲成都知府,正好成都知府空缺了半年,他上任最合適。”

趙開沉吟一下道:“呂青山更擅長政務,他接手財稅司是否合適?”

“這個問題回頭再討論,今天我們還要討論更重要的事情,下面進行第二項軍國議事。”

軍國議事的第二項內容就是討論中原戰略計劃中的第二階段。

“大家也知道,前年我們決定攻打中原時,分成兩個階段,以新黃河爲界,第一階段收復新黃河以西,這個目標我們實現了,去年和前年,我們用了一年半的時間來鞏固佔領區,現在時機已經成熟,各種準備也已完畢,那麼,接下來就是我們東征開始。”

關師古問道:“殿下決定攻打山東路,有沒有考慮遊牧軍隊進攻大同府的影響?”

陳慶緩緩道:“這次我去大同府呆了一個多月,基本上把各種隱患都解決了,目前大同府有三萬餘軍隊,只要守軍不倉促出擊,那麼遊牧軍隊攻不下大同城,有老持穩重的折彥質坐鎮,還有近兩萬桶火油庫存,所以我並不擔心大同府。”

“殿下攻打山東路,準備出兵多少?”

“估計會出動三十萬大軍,主要考慮到金兵在山東路有二十萬軍隊,河北路還有十餘萬人,現在我們總兵力在五十萬人左右,看起來很多,但分佈很散,河東路有五萬人,大同府三萬人,靈夏兩萬軍隊,這就十萬去了,還有河西路的兩萬軍、熙河路的一萬軍,四川路和荊湖南路的五萬軍隊,實際上我能動用的軍隊只有三十二萬人。

但還要考慮到京兆的安全,必須留十萬軍隊在關中,這裡面還有八萬軍隊缺口。”

關師古道:“還可以像之前那樣,調八萬州兵來關中集訓。”

陳慶點點頭,“我也是這樣考慮,總的來說,關中百姓安居樂業,不會有什麼問題,集訓州兵就足夠了,京兆城留兩萬軍隊鎮守。”

隨即衆人又討論了錢糧、物資和運輸問題,基本上敲定了出兵方案。

午飯時間,陳慶單獨請周寬在慶豐茶館喝茶。

“一晃在京兆就快十年了,時間過得很快啊!”周寬感慨道。

“準確說第七年,王妃在甘泉堡懷了身孕,在秦州成紀縣生下世子,兩年後我們就奪取了京兆,現在世子九歲了,不過距離甘泉堡時代確實快十年了。”

“時光似箭,一轉眼,趙開退仕了,我們也老了。”

陳慶微微一笑,“周參事身體健壯得很,還能再做十年。”

周寬粗糙如刷子的眉毛一挑,“殿下請我喝茶,不是爲了盤算時間吧!”

陳慶點點頭,坦率道:“我想讓你接回財稅司。”

周寬想了想道:“我接回財稅司沒有問題,但呂青山不適合管吏部司!”

“爲何?”陳慶不解。

“他棱角太分明,甚至可以說頭角猙獰,他主管吏部司,會有無數無辜的官員被他錯斬。”

陳慶笑道:“你說他頭角猙獰,我卻覺得他嫉惡如仇,這樣嚴厲的官員主管吏部,不是好事嗎?”

周寬搖搖頭,“殿下很強勢,眼中揉不得半點沙子,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溫和圓滑的吏部主官來緩和殿下凌厲,如果來一個頭角猙獰的吏部主官,再加上嫉惡如仇的主公,兩把火燒起來,一定會出現無數冤案,以至於衆叛親離,相信殿下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

“你說得很有道理!”

陳慶很讚許周寬的平衡之道,便笑問道:“我想聽聽伱的意見!”

“卑職建議調張妙主管吏部司,呂青山接手監察司。”

“如果呂青山讓主管政務司呢?你覺得他合適嗎?”

周寬喝了口茶,不慌不忙道:“卑職去年在成都和呂青山共事了幾個月,發現他做事很認真,也很執着,那怕一件很小的事情,他也要弄的清清楚楚,毫不含糊,殿下讓他主管政務,他的手下會很累,他自己也會很累,他這樣的性格,我覺得他更適合主管監察,什麼事情都休想瞞過他。”

陳慶點點頭,“我會考慮你的建議!”

陳慶最終採用了周寬的建議,由張妙主管吏部司,調呂青山入內政堂,主管監察司,周寬則接任財稅司。

陳慶隨即頒發雍王令,任命呂青山爲內政堂參事,出任監察司都監,宣召呂青山儘快來京兆履職。

第1059章 滅梟第1043章 認慫第五百三十五章 膚施第1497章 懷柔第994章 捷報第1120章 棘手第1273章 宰豬第1504章 告發第八十五章 複賽(下)第1144章 雙限第808章 突病第989章 襄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傳聞第1169章 姦情第1391章 獵鷹(下)第1393章 策劃第1436章 抓捕第1317章 追殺(上)第七百三十八章 醴泉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屠場(下)第十一章 反戈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隱藏第四十四章 偷襲第880章 架空第780章 雜鋪第六百一十四章 違令第五百四十五章 轉折第1299章 述職第1169章 姦情第1149章 北訊第1302章 搶關第1162章 危戚第1297章 警訊第七百零九章 凱旋(下)第1001章 許昌(中)第1021章 救嶽(中)第五百一十八章 心機第757章 困獸(下)第1478章 教誨第785章 躊躇第1174章 小梅第二百八十二章 殺機第六百三十七章 發榜第861章 行刺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綻第六百九十二章 曹府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收網第六百三十章 再遇第1483章 突襲第854章 抵達第六百七十一章 莊園第三章 排擠第1420章 燕客第二百零一章 搶關第1102章 僵局第1183章 調任第一百二十章 楊柳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禍言第三百五十三章 交換第1194章 戰機第771章 軍城第913章 阻擊第1054章 狙擊第1034章 破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屠場(中)第七百二十九章 試探第1415章 聚心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變(下)第1189章 奪島(上)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輪槳第768章 黃蘆第859章 談判(上)第七百九十章 歌謠第八十八章 決賽第四十九章 攻防第1465章 隱憂第五百九十七章 小祭第二百七十四章 條件第三百二十五章 決戰(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營第1112章 請教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申請第1117章 漢陽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春第980章 城破第六百二十七章 新秀第二百四十一章 出岔第四章 競技第1447章 秘議第六百七十六章 黃雀第七百三十二章 天攻第1104章 授官第三百零九章 攔江第1041章 小鞋第四百一十九章 隴幹第六百二十七章 新秀第二百零七章 豐收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