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渡江

第1254章 渡江

王祿生和王永走了,張子琦問道:“韓將軍,你覺得此人說的話可信嗎?”

韓晉沉思片刻道:“聽起來比較可信,自從全殲了李回的軍隊後,朝廷可用之軍不足十萬,他們只能招募新兵,所以韓世忠一半新軍一半老兵完全符合事實,而且韓世忠從山區過去,沒辦法攜帶攻城武器,只能輕兵疾行,這些都沒有問題,如果我們大軍南下,向韓世忠軍隊挑戰,完全可以以優勢兵力壓倒對方。”

“韓將軍的意思是,我們出擊?”

韓晉點點頭,“韓世忠只是想把我們拖在江南西路,兩軍對峙符合他的利益,而不符合我們的利益,我認爲應該主動出擊。”

“要不要請示一下王爺?”張子琦躊躇一下道。

“元帥,王爺遠在揚州,這一來一去至少半個時間,耽誤軍機,而且王爺在大舉進攻江南,如果元帥全殲韓世忠軍隊,從西南進攻臨安府,這對王爺主力戰場大有幫助。”

韓晉其實心中對張子琦很不滿,平庸、膽小、懦弱,沒有擔當,明明自己兵力遠勝對方,他卻畏畏縮縮,率十萬大軍孤守一城,他是江南西路的元帥,而不是南昌縣城守。

但張子琦是王爺的世子,將來要繼承王位,所以韓晉心中再不滿也必須忍着。

張子琦躊躇良久又問道:“如果我們大軍南下,南昌縣怎麼辦?”

“元帥,我們不可能全軍南下,至少要留一萬軍隊守城。”

“那豈不是九萬對六萬?”

韓晉幾乎要爆炸了,他咬牙道:“王爺,對方也要留軍隊守城,不可能全部出戰!”

“原來是這樣,那就試試吧!”

張子琦終於鬆口了,韓晉唯恐他反悔,立刻出去高聲下令,“傳令全軍集結,大軍準備南下!”

當天下午,淮西軍留一萬軍隊守城,九萬大軍在張子琦和韓晉率領下浩浩蕩蕩殺向撫州.

就在南昌淮西軍主動出擊的同時,張俊也在長江上發動了對鎮江府的進攻。

吳嶙率領兩萬軍隊封鎖了鎮江府的碼頭,滿載士兵的戰船稍微靠近碼頭,立刻箭矢如雨,無數火藥箭射向戰船,還有投石機向大船投擲火毬,幾艘大船被火藥箭和火毬點燃,不得不掉頭離去。

吳嶙經驗豐富,他建立了遠中近三道防禦體系,遠距離尚在江面上的大船用投石機拋射火毬,中距離用神臂弩射火藥箭,專門對付即將靠岸的船隻,近距離則用密集的弩箭,射殺下船的士兵。

從中午時分一直殺到天黑,近百艘大船輪流靠岸,卻沒有一艘大船上的士兵能成功登陸,數百艘戰船索性就停泊在長江之中,似乎在等待着什麼?

“都統,有點不太對啊!”

統制宋雲低聲對吳嶙道:“卑職感覺對方並沒有盡全力進攻,他們這樣進攻根本沒有辦法登陸。”

吳嶙心中也感到一些蹊蹺,對方的進攻確實很保守,沒有士兵強行下船,受到進攻後就立刻撤退,他們這樣做必然是有所目的,對方的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

就在這時,有士兵奔來稟報,“都統,大事不好,丹徒城被敵軍偷襲,已經失陷!”

“什麼?”

吳嶙驀地瞪大了眼睛,怎麼會這樣,敵軍是從哪裡來?

“有多少敵軍偷襲縣城?”吳嶙急問道。

“五千人左右!”

城內有三千守軍,如果對方只有五千人,還可以支撐片刻。

吳嶙急令道:“宋將軍,你率五千人緊急去救援丹徒縣城!”

“遵令!”

宋雲立刻率領本部五千士兵向三裡外的丹徒縣城奔去。

此時吳嶙心亂如麻,敵軍怎麼會突然在自己身後出現,難怪敵軍的進攻這麼詭異,原來是他們有安排.

不對!吳嶙猛然反應過來,對方一定是從別處登陸,比如江寧府登陸,再殺過來,那麼絕不止五千人。

宋雲率軍去救援城池一定會被伏擊,他急聲對親兵令道:“立刻趕去通知宋將軍撤回來,會有伏兵!”

話音剛落,只聽遠處一片慘叫,緊接着喊殺聲震天,正是宋雲軍隊的方向,他們被伏擊了。

這時,有人大喊:“敵軍殺來了!”

西面也出現了喊殺聲,黑暗中只有無數人影在遠處出現,箭矢疾雨般向這邊射來。

“給我頂住!”

吳嶙大喊,這時,他已顧不上宋雲,催馬向敵軍殺來處奔去,“弟兄們跟我來!”

一萬多宋軍士兵跟隨吳嶙向西面迎戰而去

“咚!咚!咚!”鼓聲如雷,兩萬淮西軍從西面掩殺而來,和宋軍激戰在一起,這時,宋雲率領餘部敗退下來,與吳嶙合兵一處,一萬淮西軍從北面殺來。

三萬五千淮西軍從江寧府揚子縣渡江,五千人偷襲了鎮江縣城,一萬軍埋伏在半路,伏擊去救援縣城的宋軍,另外兩萬主力向碼頭的宋軍全線進攻。

戰鼓聲是一種信號,大江內滿載士兵的戰船又再度向碼頭靠近了,最前面是三艘萬石海船,每艘戰船上都滿載着一千士兵,強大的防禦消失了,大船上的士兵開始迅速下船集結。

三千士兵集結起來,緊接着又是三艘大船靠岸,又下來三千士兵,六千士兵彙集在一起,形成了一道保護牆,保護其他戰船靠岸。

越來越多的船隻靠岸,越來越多的士兵出現在隊伍裡,很快超過萬人。

都統制曹宗覃大喊道:“擂鼓出戰!”

“咚!咚!咚!”

岸邊戰鼓敲響,曹宗覃率領一萬三千士兵向宋軍背後殺去.

宋軍腹背受敵,吳嶙知道大勢已去,大喊道:“全軍跟我突圍!”

“嗚——嗚——”

宋軍突圍的號角聲吹響,吳嶙率軍殺開一條血路,率領軍隊向南面突圍,一萬餘士兵跟隨吳嶙向南面撤去。

數萬淮西軍沒有追趕,而是抓緊機會佔領了鎮江城和碼頭,保護主力渡江。

天漸漸亮了,吳嶙的軍隊已經撤到五十里外的丹陽縣,又收攏了部分被打散的軍隊,他的軍隊人數增加到一萬三千餘人,但還是損失六千餘人,關鍵是碼頭沒有守住,丹徒縣城也丟了。

丹陽縣城倒是不小,但城內沒有糧食,糧食都在丹徒縣,被敵軍攻佔了。

萬般無奈,吳嶙只得率軍沿着運河向常州迅速撤退,常州的晉陵縣糧食較多,城牆高大堅固,城內還有兩三千守軍,加上自己的一萬餘三千人,完全可以守住晉陵縣。

吳嶙派人趕去朝廷報告,他則率一萬三千軍隊疾速向百里外的晉陵縣奔去。

下午時分,十萬大軍全部渡過了長江,張俊也過了長江。

張俊對昨晚的戰況非常滿意,都是楊石的策略,他當即獎賞楊石三千兩銀子,並承諾,自己登基後封他爲相國。

楊石心中卻有點害怕,昨晚的策略完全是按照陳慶的方案實施,他不過是傀儡而已,一切都在雍王陳慶的掌控之中,楊石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做棋子的感覺。

第三百零七章 募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計第939章 交易第三百六十七章 劍門第四百三十章 異動第1065章 闖關第三百三十章 獻計第七百一十四章 傳聞第898章 赤塘(上)第1124章 虛與第六百一十四章 違令第四百零三章 巢車第一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798章 小女第1307章 撤退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割第1216章 讓路第二十九章 警訊第980章 城破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線索第974章 破洛(下)第989章 襄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作秀第三十四章 奇石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負荊第二百八十章 故技第1367章 大興(一)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教誨第五百零三章 驚城第1067章 官船第二百九十七章 哀訊第783章 地氣第1314章 火攻第1096章 南瓜第1364章 居庸第1153章 衝突(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雙面第1497章 懷柔第1118章 宣召第三百三十六章 水門第四百七十一章 焚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隱患第五百七十四章 腹黑第1004章 撤離第五百一十四章 涼州第四百二十三章 管家第1384章 醜聞第六百七十六章 黃雀第六百六十八章 清除第1256章 卡位第六百七十四章 阻截第四百八十九章 監軍第一百零二章 對立第797章 建議第五百七十六章 聚兵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決策第1267章 空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異議第五百八十一章 博弈(三)第811章 教訓第1206章 夜襲第780章 雜鋪第三百五十六章 冊封第三十一章 金釵第四百二十一章 將計第844章 剷除第1259章 勢危第四百八十九章 監軍第1231章 意外第二百零四章 試攻第六百零八章 陷阱第二百四十一章 出岔第1245章 臭棋第1432章 報復第1398章 突圍第1017章 收編第954章 解決第一百二十章 楊柳第三百一十七章 江陵(中)第十五章 決戰第1049章 提議第1430章 責任第三百一十四章 中線第一百一十四章 回陝第1467章 實習第二十九章 警訊第1480章 搜查第901章 搶麥第四百五十四章 絕密第1492章 變故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宴(一)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遺城第1285章 無功第一百七十四章 拔寨第六百三十二章 問計第1190章 奪島(下)第763章 受俘第847章 海船第925章 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