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章 抗議

第1351章 抗議

御書房內,天子趙構負手站在窗前,鐵青着臉一言不發。

他短暫暈厥,太醫要他臥牀休息,他卻不肯,立刻召集五名相國在御書房議事。

“都說說吧!現在該怎麼辦?”

趙構聲音低沉道:“福建路被西軍強行奪走,同時也掐斷了我們和廣南兩路的聯繫,我們還有什麼退路?”

四名相國都望向秦檜,他是右相,這個問題應該首先由他來回答。

秦檜無奈,只得硬着頭皮道:“現在應該召見雍王特使,要求他們恪守承諾,退出被他們強佔的福建路,無論如何,道義上我們要佔據上風,要讓天下人都知道陳慶的背信棄義。”

旁邊徐先圖冷冷道:“如果天下人都知道陳慶的背信棄義,那他就真沒有顧慮了,五十萬大軍壓下來,我們能支持幾天?”

徐先圖的提醒讓趙構心中一凜,或許陳慶真的就在等這一天。

“那怎麼辦?”

秦檜不滿道:“就這樣眼睜睜望着福建路被奪走,眼睜睜望着廣南兩路和我們斷絕聯繫?福建路的稅賦怎麼辦?廣南路的稅賦怎麼辦?還是請徐相國說說你的好辦法!”

稅賦問題刺痛了趙構,丟掉福建路的稅賦,他們怎麼養軍?

趙構也轉過身,對徐先圖道:“徐愛卿說一說吧!”

徐先圖緩緩道:“陛下,福建路被強佔是事實,我們也需要有所行動,首先召見胡云是必須的,他們確實違反了雙方當初達成的協議,要求對方給我們一個交代.

其次,我們要得到一個和廣南兩路聯繫的通道,這也是需要和對方磋商.

第三,我們要積極考慮收回福建路的辦法,包括軍事施壓以及鼓勵福建路士族和百姓抗爭.

第四,我們在水路上太被動了,必須想辦法扭轉這個被動局面。”

徐先圖說完,秦檜立刻反對道:“陛下,微臣不同意徐相公的第二點,我們不能和對方磋商聯繫廣南兩路的通道,這無異於承認了對方佔領福建路的合法性。”

趙構也覺得不妥,他問張浚道:“張相公怎麼看?”

最近趙構很器重張浚,幾乎對他是言聽計從。

張浚不慌不忙道:“陛下,微臣支持徐相公的方案,不過在第二點上微臣建議緩一緩,不要急着和對方談判,那是不得已才用的下下之策,微臣建議先派人以商隊的名義去廣州,一方面向廣南兩路各州通報情況,另外一方面蒐集船隻,準備開闢海上通道,繼續維護我們對廣南兩路的合法統治。”

張浚的建議得到了天子趙構的讚賞,非常理性務實,當務之急是把事情先做起來,而不是討論道義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當然,趙構也害怕激怒陳慶,沒有了道義上的顧慮,西軍幾天就能滅了宋朝。

“分頭去做吧!徐相公去和胡云交涉,要求他們履行協議,退出佔領福建路,張相公安排出兵方案,向福建路軍事上施壓,秦相公則負責和福建路的名門士族聯繫,鼓勵他們站出來反對西軍對福建路的佔領。”

敲定了對福建路的策略,趙構隨即召見黃龜年,鼓勵他一番,隨即任命黃龜年爲廣南兩路安撫使,代表朝廷去安撫廣南兩路,並負責收集船隻,開闢海上通道。

船隻成了頭等重要的大事,江南的造船能力其實很強大,河道里舟楫如梭,全是五百石以下的小船,或者是千石左右的拖船,但朝廷需要的是能出海的大船,能抗住海上的大風大浪,可造大船顯然也不現實,一是時間上等不起,造一艘三千石大船最快也要兩三年的時間,其次財政上也負擔不起,朝廷窮得只能勉強保證俸祿,其他各種開支都一概削減,更不用說造船這種動輒數萬貫、十幾萬貫的支出了。

沒有了造船的財力,朝廷只能從想辦法打民間的主意,只可惜盤剝數輪後,民間的現存船隻也微乎其微了。

最後的希望在廣南兩路,那邊還有一些海船。

次日一早,徐先圖和另一名副相國万俟卨奉詔前來見胡云,向胡云所代表的雍王提出了強烈抗議。

“這是背信棄義,完全違背了當年雙方達成的福建路協議!”

徐先圖取出當年陳慶和天子趙構達成的協議書,指着最後一條道:“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朝廷將福建路泉州移交給川陝宣撫使司治理,除外海孤島外,福建路其餘各州皆爲朝廷所屬,雙方皆無異議”

胡云微微笑道:“此一時彼一時,當初簽署這份協議的前提是先帝還在建在,並且先帝不再謀求皇位,這兩個前提條件任何一個不成立,那這份協議就作廢了,這兩個前提也是書面寫下,雙方簽字認可的,我記得在文本附件內,徐相公還記得嗎?”

徐先圖當然記得,這份協議還是他草擬的,徐先圖沉默片刻道:“難道這兩個前提不存在了?”

胡云點點頭,“其中一個不存在了,先帝駕崩了!”

徐先圖和万俟卨對望一眼,異口同聲問道:“什麼時候的事情?”

“兩個月前吧!他喜歡煉丹,結果服用自己煉的丹藥後中毒身亡,很可惜,殿下應前太子的要求,沒有公開發喪,靈柩會在合適的時刻運回汴梁安葬。”

“這個.”

徐先圖不知該怎麼說了,他有一種一拳打空的感覺,拿出一份協議,原以爲能譴責對方,道義上佔據上風,沒想到卻被對方清風雲淡地化解了,協議的前提沒有了,那這份協議就作廢了,他們能約束對方的道義條款也沒有了。

万俟卨不甘心道:“不是說沒有協議,你們就能隨意侵佔朝廷的土地,你們這種行爲本身就是非法的,是對天子和朝廷的背叛,朝廷要求你們立刻撤出非法佔據的福建路各州。”

胡云淡淡道:“天下疆土屬於天下人,唯德者可居,我們只是爲了讓福建路的百姓能夠吃飽飯,能夠輕徭薄賦,休養生息,這是聖人之治。

而在你們治下,田稅竟然收到了五稅一,鹽價四百文一斤,歷朝歷代都沒有這麼沉重的稅賦,殘酷剝削,民不聊生,爲了生存,福建路各地百姓舉家逃往泉州,在短短數年內,泉州人口增加了五倍,這樣的惡政,你們還好意思說福建路是你們的,聖人書都讀到哪裡去了,真爲你們感到羞愧!”

兩人被罵得啞口無言,所謂抗議胡云自然也不接受,無奈,徐先圖和万俟卨只得回朝向天子交差。

御書房內,万俟卨被打發走了,趙構只留下徐先圖一人,情況有變,軍隊紛紛反對和西軍作戰,情緒激動,爲了安撫住軍隊,趙構只好取消了對福建路軍事施壓的計劃。

以此同時,溫州傳來消息,數十名不願效忠雍王的官員被趕出福建路,福建路的西軍不允許朝廷官員過境,黃龜年一行恐怕去不了廣南兩路。

趙構的福建路方案遭到了重大挫折,必須要進行調整。

第二百九十六章 破城第1316章 迫撤第1335章 遠景第三百五十七章 授術第889章 財源第1077章 巨港第1215章 暴露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待第二百九十二章 逃兵第1308章 心思第913章 阻擊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人第1489章 來賓第五百七十二章 開業第五百六十一章 涇渭第1467章 實習第1399章 丹灞第1453章 包圍第936章 異動第1298章 報復第942章 勸諫第990章 情報第1231章 意外第917章 織造第807章 鐵雷第六百零三章 北上第1448章 鼓密第1362章 屠陣第二百六十一章 壽宴(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求救第四百三十六章 接手第四百一十七章 遷徙(下)第797章 建議第六百五十三章 撲朔第五百七十二章 開業第三百五十四章 佈置第1024章 頹勢第四百八十四章 鹽爭(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水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驚耗第七十六章 後勤第1096章 南瓜第1426章 購島第三百八十四章 互助第一百八十二章 堡寨第1334章 勞力第二百七十七章 放棄第992章 空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換俘第七百三十章 穩局第989章 襄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幺第1463章 新居第七十一章 激辯(上)第1227章 妥協第1219章 意外第1279章 竊玉第三百五十八章 婚禮(上)第五百零一章 防備第1046章 巡河(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絕密第771章 軍城第三十三章 任務第一百四十章 突圍第920章 長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博弈(四)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柄第三百七十九章 小別第1128章 炒房(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攤牌第二百八十三章 暴斃第六百四十七章 刺客第四百九十一章 傳聞第四百九十八章 談判第1112章 請教第1429章 崩潰第五百八十章 博弈(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時機第二百一十七章 初攻第1086章 削藩第1178章 滅患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改國第888章 調研(下)第十三章 天助第1311章 崔家第七百二十五章 楊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管家第783章 地氣第908章 滅亡第七百章 決戰(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擊殺第993章 破盟第二百二十九章 危機第六百六十九章 安置第1129章 炒房(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把柄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平壤第1266章 牛山第1305章 攻心第1226章 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