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倭軍

當天晚上,種桓緊急求見天子陳慶,陳慶在麟德殿接見了種桓。

種桓躬身道:“啓稟陛下,今天李真徹底交代,微臣覺得事關重大,特連夜向陛下彙報!“

陳慶不慌不忙道:“什麼重大情況?”

“日本國極可能對高麗發動戰爭。”

陳慶微微笑問道:“日本要發動戰爭,李真怎麼會知道?”

“回稟陛下,是從前的一些百濟貴族,他們和日本國有勾結,組織了上萬名所謂的百濟軍,準備迎接日本國軍隊登陸,時間就是今年的春夏之間。”

日本準備攻打高麗,陳慶一點都不奇怪,現在高麗國壯丁被金國消耗得所剩無幾,國力極其羸弱,偏偏又不知好歹,挑釁傳統的宗主國,現在正是攻打高麗良機,而日本這個民族,很善於抓住機會,這個攻打高麗的機會,他們不抓住纔怪。

陳慶澹澹笑道:“日本國想來高麗送死,朕求之不得,儘管讓他們來!”

.............

五月初,征討草原的十萬大軍返回,安西第一批五萬大軍返回了京兆,陳慶任命李成爲安西節度使,統兵五萬鎮守安西以及金山,並開始着手在金山北修建一座城池,作爲貿易軍城。

與此同時,朝廷又通過了譴責決議,高麗幫助金國入侵中原,高麗士兵屠殺漢人百姓,對北宋滅亡負有重大責任,至今拒不悔改,同意大軍討伐高麗。

陳慶下令向遼東增兵二十萬,調集船隻兩千艘,從水路將大量糧草物資運往遼東,另外,又從水路出兵,向耽羅島增兵八萬,共計二十八萬大軍,號稱三十萬大軍討伐高麗。

此時的雍朝已經不像當年隋軍討伐高句麗那樣艱難了,徵用數十萬民夫,晝夜不停向遼東運送糧食,最後勞民傷財,士兵混亂,導致三次慘敗。

雍朝的航運業十分發達,經過多年的積累,官方和民間超過三千石的船隻已達萬艘之多,大部分都是使用輪槳,替代了傳統的風帆,使船隻四通八達哪裡都可以去。

而且遼東水路衆多,水網密佈,使用船隻運輸糧食物資,就避免了隋朝的勞民傷財。

另外雍朝對民間船隻採用自願和僱傭制,按照市價僱傭船隻,而不是從前的強徵制度,這樣一來,民間的積極性非常高。數千艘民用船隻對官方船隻形成了有力的支援。

這天上午,耽羅島東岸,一支騎兵正和往常一樣進行巡邏,忽然,有士兵指着遠處海面上道:“那邊有幾艘船隻!”

巡邏隊首領舉起千里眼向海面望去,片刻,他對衆人道:“有人在船上求救,立刻通知船隻出海營救!”

兩名騎兵騎馬向港灣奔去,不多時,三艘營救大船駛出海灣,向遠處海面駛去。

不多時,海灣內忽然敲響了警鐘,‘當!當!當!當!’

這表示有敵情,軍營內的士兵紛紛向碼頭奔去,只片刻,碼頭上聚集了上千名全副武裝的雍軍士兵,手持弓弩長矛,嚴陣以待。

三艘船隻將兩隻落難船隻拖了回來,落難船上的人竟然是倭軍士兵,每艘船大約有十幾人,個個身材矮小,儼如孩童一般。

每個人身穿皮甲皮帽,腰挎倭刀,有的人還帶着幾把刀,手持長矛。

在雍軍士兵的喝令下,他們放下兵器,戰戰兢兢舉手下船。

一共有二十七人,雍軍騎兵安排他們坐上兩輛牛車,百名騎兵押送他們,向二十里外的軍營駛去。

..........

自從發生了高麗軍偷襲未遂事件後,耽羅島的駐軍已經增加到八千人,主將依舊是湯廷安,此時湯廷安已經到飛鷹傳書,即將有八萬大軍進駐耽羅島,讓他做好準備。

新的營地已經安排好,士兵們正在搭建大帳,一片忙碌,這時,有士兵來報,東面海灣船隻在海面上救助了兩艘落難船,船上都是倭國士兵,一共二十七人,正向大營送來。

倭國就是日本國,官方稱之日本國,但普通百姓和軍隊都稱之爲倭國,軍隊爲倭軍。

湯廷安立刻讓士兵先把倭軍士兵送去戰俘營,戰俘營實際上就是一座小軍營,周圍被高高的營柵包圍,有士兵專門看守。

湯廷安又派人去把橘農王宏找來,王宏原本是一名長期在倭國經商的商人,回家鄉途中被高麗軍扣留,在耽羅島上當了一名橘農,他娶了當地土着女子爲妻,生了兩子一女,雍軍佔領耽羅島後,他原本想回家鄉,但妻兒都不願跟他回去,加上他在島上分到了兩百畝橘林,他也安心留下,不再考慮返回家鄉。

不多時,王宏被請來,聽說是請他當倭國語言翻譯,他一口答應,他被領道戰俘營·。

片刻,一名倭軍首領被領上來,湯廷安對王宏道:“你替我問他,他們是哪裡的士兵,爲什麼會出現在耽羅島外海?”

王宏用流利的語言翻譯過去,倭軍首領目光中閃爍着狡黠,半晌道:“我們是肥前國的士兵,抓捕海盜,結果遇到風暴,被吹到了耽羅島,多謝貴軍救助我們。”

湯廷安見他目光閃爍,心中有些懷疑,耽羅島距離倭國並不是很遠,他說遇到風暴,但耽羅島這邊風平浪靜,一點暴風雨的跡象都沒有,有點蹊蹺。

他便命人把首領送下去,想了想,便決定分頭審問士兵。

果然,士兵的回答完全不一樣,他們十幾萬人在肥後國集結,由藤原大將軍統領,準備渡海攻打高麗國,他們是一萬先鋒軍隊,因爲海面風浪較大,十幾艘船隻和主隊失聯,被風浪吹到了耽羅島,只有他們兩艘船存活下來,其他十幾船都喪身海底。

這個消息讓湯廷安大吃一驚,他們準備攻打高麗,不料被倭國搶先下手了。

湯廷安又審問了七八個倭國士兵,回答都是一樣,他這才相信,立刻用飛鷹傳信,通知雍軍。

.............

此時,劉瓊和老搭檔唐騫已經抵達蓬來縣,一起抵達的,還有八萬大軍。

劉瓊大軍剛剛從安西回來,休整了半個月不到,又踏上了征程,劉瓊將率領八萬大軍從南面攻打高麗。

而劉催和高定各率十萬大軍從北路遼東進攻高麗,近三十萬大軍南北夾擊,天子陳慶要求他們兩個月內結束戰爭。

劉瓊和將領們正在商議登船的安排,他們將在後天正式登船前往耽羅島,半個月後拉開戰爭序幕。

這時,一名士兵走進來,將一份鷹信遞給劉瓊,“剛剛收到的,耽羅島發來的鷹信!“

劉瓊接過看了看,頓時吃了一驚,對衆人道:“耽羅島得到消息,日本國派十幾大軍準備渡海攻打高麗,他們的前鋒軍一萬餘人已經登陸。”

這個消息使大帳內一片譁然,他們從南面進攻高麗,而倭軍是從東南面進攻高麗,雙方的路線肯定會發生重合,難道他們還要和倭軍一戰?

唐騫急道:“大將軍,事關重大,要立刻把情報傳給天子,要讓天子知道這個情況。”

劉瓊點點頭,把鷹信交給情報參軍道:“立刻把鷹信傳給京城,要用紫色信筒。”

“遵令!”

參軍接過鷹信便匆匆去了。

三天後,八萬大軍上了三百艘萬石大船,攜帶着大量軍事物資,浩浩蕩蕩向耽羅島駛去。

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戰(上)第1220章 單挑第四百零二章 萬箭第1234章 查漏第1208章 劫糧第五百七十九章 博弈(一)第一百零九章 行蹤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匠第959章 鄭家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覆滅第二百五十章 難任第三百八十六章 特使第1208章 劫糧第1418章 搬家第七百四十一章 招供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上任第1498章 瑞兆第六百零二章 奔襲第833章 夜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喜訊第六百四十八章 口風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鎖(下)第七十八章 反擊第889章 財源第四百零四章 歸來第1160章 北歸第三百零二章 長壽第二百三十九章 月黑第二百三十八章 子午第841章 審訊第1242章 新生第四百九十七章 調動第六百二十八章 效呂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攻(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血盟第五百三十九章 秦王第1070章 棉貴第1122章 廷議(上)第四百零二章 萬箭第994章 捷報第三十章 推薦第1175章 線索第七十二章 激辯(下)第1068章 清剿第865章 泉州第一百八十章 通判第四百四十九章 攤牌第六百六十八章 清除第1336章 建國第1111章 默契第854章 抵達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輪槳第四百九十五章 抽薪第九十五章 面親第1198章 影響第三百一十四章 中線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遭遇第四百零六章 築城第759章 敲詐第七百一十八章 機密第三百四十六章 毒計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意第797章 建議第880章 架空第二百三十三章 漢中第1464章 訪問第971章 穿山第五百零三章 驚城第七十七章 爭營第一百五十七章 鄭縣第1139章 會主第二百七十五章 變故第1502章 重歸第二十三章 血戰(中)第963章 新詞第1512章 入甕第1347章 離間(下)第835章 微訪第二百一十一章 漏洞第五百八十五章 博弈(七)第二百七十五章 變故第1362章 屠陣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製法第869章 希望第二百七十九章 出遊第910章 變化第950章 消釋第三百七十三章 撤軍第1388章 縣情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隱情第五百七十九章 博弈(一)第1236章 開導第四百九十八章 談判第十五章 決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拖戰第769章 求援第1005章 原因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營第一百七十六章 窮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