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紙兵

天剛剛亮,陳慶便得到了斥候稟報,西夏軍確實北撤了,大營變成了一座空營。

陳慶隨即率領手下來到了敵軍大營,板牆式大營修建得很粗糙,上面插滿了大旗。比平時插的旗幟更多,高高的眺望臺上,居然還有一個用稻草扎的假人,穿着盔甲,拿着弓弩,一本正經地盯着城牆。

大帳都沒有帶走,估計是沒有足夠的大車,無法攜帶了,倉帳內還有近萬石糧食也沒有帶走。

一方面是西夏軍無法攜帶,另一方面把糧食和營帳完整地留給自己,也是希望自己不要追擊,放他們平安離去。

可世間哪有這樣的好事,想平安離去,可以坐下來談,拿出足夠的誠意,比如撤出臨洮州等等,自己或許也會放他們走。

現在就丟一點自己拿不走的東西給宋軍,這和施捨給乞丐一點殘羹剩飯有什麼區別?

更重要是,西夏七萬大軍,陳慶還苦於找不到機會將他們各個擊破,現在他們自己送兩萬軍隊上門,自己豈能放過?

陳慶當即令道:“傳令,一萬騎兵集結,備足六天的乾糧!”

一萬騎兵迅速集結,後勤營也迅速備齊了六天份的乾糧,宋軍有標準乾糧,一天一份,一份包括兩斤麪餅,麪餅中有麻油、蔥末和鹽,味道不會太差。

另外每份乾糧內還有一塊醃製的乾肉,以羊肉和鹿肉爲主,大概三四兩左右,這就是一份乾糧,六天的乾糧就要六份,放在士兵隨身一個很大的乾糧袋內。

騎兵如果是冬天行軍,還得攜帶草料,但現在就不用了,河邊一般都有大片草地。

一萬騎兵迅速集結完畢,帶上乾糧,便開始浩浩蕩蕩出發了,由陳慶親自率領,沿着中部官道向北方追去。

此時兩萬西夏軍離開隴西縣已經四十多裡了,兩萬大軍中由五千騎兵和一萬五千步兵組成,隊伍還攜帶了少量輜重大車,主要是路上消耗的糧食和肉食等等。

曹保宗確實擔心陳慶率軍追殺,所以他的隊伍不敢拉得太長,唯恐被對方截斷,各個擊破。

儘管很多將領誰都認爲陳慶拿到帳篷和糧食就不會再追殺,但曹保宗認爲陳慶一定會繼續追殺,從兩場單挑他便看出,陳慶是一個要把主動權掌握在手中之人,不可能眼睜睜看着自己逃走。,

軍師李太越也認同曹保宗的判斷,兩千多頂帳篷和一萬石糧食收買不了陳慶,陳慶從來就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幾次和西夏的戰役,以及之前對付僞齊軍都能看出來,他都是斬盡殺絕,他怎麼可能輕易放過兩萬西夏軍隊。

很快他們得到了消息,陳慶親自率領一萬騎兵追殺而來。

李太越頓時急道:“大將軍,現在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斷臂求生,卑職建議丟掉輜重,然後用五千騎兵伏擊敵軍,我們步兵揹負乾糧奔跑行軍,或許能保住大部分主力。”

這無疑是最傳統,也是最明智的方案,犧牲小部分士兵,換取大部分士兵成功撤離。

但曹保宗並不認同李太越斷臂求生的方案,他知道宋軍只有一萬騎兵,而他們有兩萬精銳之軍,爲什麼不和宋軍對決?反而要把軍隊分開,讓宋軍各個擊破。

“大將軍,士兵一旦撤退,士氣就已經泄了,除非是背水一戰,否則絕不可能有扳回的機會,望大將軍慎重!”

曹保宗笑道:“軍師多慮了,兵不厭詐,士兵並不知道實情,如果我告訴全軍將士,我只是佯退,引出敵軍與之決戰,士氣就完全不同了,軍師覺得如何?”

“這個.....”

李太越一時無語,這不是掩耳盜鈴嗎?

撤退就撤退,但非要用撤退來做文章,恐怕最後會得不償失。

李太越算是看懂了,這個曹保宗就是第二個趙括,自己還以爲他多厲害,原來都是紙上談兵。

李太越原本是宋朝官員,同進士出身,在陝西路轉運司任職,童貫攻打西夏兵敗,宋軍無數輜重被西夏軍繳獲,他也一併被俘。

但他的才華被西夏相國曹介看中,用他爲幕僚,對他頗爲器重,曹介去世後,他又繼續爲曹保宗的幕僚,爲曹保宗一步步成爲西夏天子李乾順的心腹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次曹保宗被李乾順任命爲徵南軍主帥,李太越作爲幕僚也隨軍參謀,成爲曹保宗的軍師。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李太越並不是西夏軍的軍師,西夏軍可沒有軍師這個職務,最多有國師,所謂軍師就是主將的首席幕僚,其次還有參軍幕僚和文書幕僚,等級不同,職權也不同。

李太越跟隨曹家已有十年,當然比較瞭解曹保宗,曹保宗天資聰穎,學了很多兵法,自身武藝也不錯,加上他父親的威望,才使他被天子李乾順看重,一直在宮廷爲大將,最後出任大將軍職務。

但實際上,他並沒有指揮過真正的戰爭,就算他履歷中最輝煌的一筆,參加過宋夏之戰,擊敗了宋朝太尉童貫,他也是作爲後方支援將領參戰,他父親怎麼可能讓兒子進入一線作戰。

李太越原以爲曹保宗真是天才將領,對他寄予厚望,但現在他才慢慢看出來,曹保宗根本沒有任何實戰經驗,一切都是想當然。

沒有和齊軍聯繫好就倉促進軍,可謂不明;爲了一個兒戲般的單挑而揮師南下,可謂不慎;不聽自己的勸說斷臂求生,反而朝令夕改,要和宋軍決戰,可謂不智。

不明不慎不智,有這樣的主帥,西夏軍這次危險了。

李太越便不再勸說他,自己去安排輜重了。

曹保宗心意已決,他召集上百名大將,對他們道:“我們沒有攜帶攻城武器,無法攻打隴西縣,我便決定用誘兵之計,佯做撤退,引宋軍北上,陳慶果然中計了。

各位弟兄,宋軍只有一萬騎兵,而我們有兩萬精銳之軍,這是全殲宋軍,活捉陳慶的機會,若能活捉陳慶,我一定會向天子請功,所有將領升官一級。”

曹保宗一番慷慨激昂的講話,除了一些低級將領被他的許諾打動外,大部分將領都比較冷靜,他們心裡都有素,這是宋軍追上來了,纔不得不迎戰,什麼佯退,誘兵之計,說得好聽而已。

既然主帥心意已決,衆人也只得跟着揮動胳膊,無精打采跟着宣誓。

曹保宗着實得意,化被動爲主動,以兩萬軍對陣一萬軍,這一步棋自己着實下得精妙無比。

...........

次日下午,曹保宗在荒原上擺下了兩萬人大陣,要和宋軍追兵決戰。

陳慶在十幾裡外的山坡上望着遠處佈下的大陣,呵呵冷笑起來,“敗軍之將居然要和我決戰,他在想什麼?”

¸ t tkan¸ CΟ

陳慶當即令道:“劉璀將軍何在?”

劉璀走出抱拳道:“卑職在!”

陳慶取出一支令箭道:“劉將軍率第九營和第十營兩千騎兵繞道去襲擊對方後勤輜重,務必燒燬敵軍全部軍糧和糧車,不得有誤!”

“卑職遵令!”

劉璀接過令箭走了,陳慶又對楊再興道:“楊將軍率六七八三營的三千騎兵埋伏在這裡,我去和敵軍決戰,你僞裝成五千軍隊,務必讓敵軍探子看到,不得不有誤!”

楊再興有些不解道:“都統,爲何要讓敵軍看到?”

陳慶淡淡一笑,“所謂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們所做一切都是爲了給劉將軍爭取時間!”

楊再興恍然,立刻躬身道:“卑職遵令!”

陳慶隨即高聲令道:“第一營到第五營的弟兄跟我前去迎戰!”

“嗚——嗚——”

宋軍低沉的號角吹響,五千騎兵在陳慶的率領下,如洪流一般向十幾裡外的兩萬敵軍殺去。

第1165章 攔街第五百二十一章 備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往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陵(上)第1429章 崩潰第一百九十八章 斬首第1110章 上任第1504章 告發第1102章 僵局第1372章 燕山(上)第1477章 絕望第1467章 實習第二百五十章 難任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心第1135章 平江第905章 疫散第1255章 透密第五十九章 任務第873章 交易第1417章 嫡次第781章 船攻第1066章 澄清第1518章 殿議第1118章 宣召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斷後第1224章 返回第1134章 增兵第1076章 除夕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隱患第1497章 懷柔第1391章 獵鷹(下)第757章 困獸(下)第1277章 投資第813章 線索第997章 兵臨第1399章 丹灞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七十四章 投資第1283章 報復第1254章 渡江第六百九十九章 決戰(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涼(上)第1337章 否認第四百八十五章 鹽爭(下)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三百一十六章 江陵第1334章 勞力第1336章 建國第836章 嚴懲第872章 波瀾第856章 初談第853章 發酵第1324章 要價第857章 是他第1085章 戰敗第五百二十九章 北關第七十五章 嘴戰第1431章 借錢第四百六十九章 蘭州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南使第三百四十七章 失信第五百九十三章 博弈(十五)第七百零五章 分宅第六百二十八章 效呂第1082章 交換第817章 初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陵(下)第1360章 出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破劍第1227章 妥協第三百四十五章 藉口第五百五十九章 入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起第二百三十六章 意外第一百八十章 通判第二百五十四章 異議第二百三十三章 漢中第1273章 宰豬第755章 困獸(上)第四百九十章 途中第七百三十四章 澠池第1032章 木馬第1342章 工部第三百一十六章 江陵第三百五十三章 交換第1180章 軍詢第一百五十七章 鄭縣第一百零三章 警醒第790章 公審第三百四十一章 重逢第845章 啓程第1366章 扼喉第四百零八章 隴西第三百一十一章 追查第二百一十一章 漏洞第1168章 嚮導第1496章 緊急第二百三十一章 失守第1022章 救嶽(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