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立威 四

後宮不得干政,這是高祖建朝時便定下的規矩。身爲皇后,教養兒女打理後宮事務纔是本分,朝堂之事不該多問。

王皇后坐鎮中宮數年,格外小心謹慎,唯恐惹來元佑帝的忌憚。

顧莞寧和蕭詡卻無此困擾,夫妻兩人私下無話不說。朝堂紛爭,後宮事務,信手拈來,毫無忌憚。

“就這麼讓他們就藩,白白便宜他們了。”

顧莞寧淡淡說道:“藩地的稅賦都歸藩王,倒讓朝廷幫着養藩地的駐軍。往日是皇祖父慣着自己的兒子,別人管不着。現在是你這個侄兒做皇帝,天底下沒有叔叔佔侄兒便宜的道理。以後藩地駐軍的軍糧,讓藩王們自己想辦法。正好給朝廷省下一大筆開銷。”

藩王們富庶得流油,讓他們出出血。也免得他們像齊王那樣,將金銀都用來暗中豢養死士暗衛。

蕭詡聽得眼睛一亮,脫口而出:“好主意!過兩日,我便讓御史臺上奏摺!”

這種事,當然無需天子親自出馬。

顧莞寧見蕭詡想也不想便聽自己的意見,心中微暖,口中故意說道:“你和我商議朝政之事,聽取我的建議,不怕傳出去讓人恥笑?不怕九泉之下的皇祖父知道了生氣?”

蕭詡凝視着顧莞寧,緩緩說道:“阿寧,前世你爲太后,執政時英明果決,行事果斷,我都一一看在眼底。平心而論,更甚於我。”

“在我心裡,你不僅是我的妻子,是我兒女的親孃,更是世上最值得信任依賴之人。”

“有這麼好的幕僚在身邊,我當然要時常請教纔對。”

這世上,一個男子給妻子最大的尊敬,莫過於將她視爲自己的知音。

顧莞寧眼眶微熱,一陣陣暖流在心中涌動。她一時說不出話來,便將自己的頭靠在蕭詡的胸膛處。

隔着薄薄的衣衫,清楚地聽到他的心跳聲。

咚咚咚咚,溫暖有力。

“聽見我的心在說什麼了嗎?”蕭詡低低地笑道:“它在不停呼喚你的名字。”

顧莞寧脣角微微揚起,忽地張口說道:“過幾日,我便讓四妹出宮。”

蕭詡早已猜到顧莞寧的打算,點點頭道:“好。”

他沒問顧莞寧到底要怎麼做。

她既已安排妥當,無需他多管多問。

……

幾日後的朝會,御史臺的御史上了奏摺,奏請藩王歸藩。

魏王韓王早料到會有這一日,兩人並未慌張,一起出列。

魏王年長,便先張了口:“新帝登基,諸事未穩,本王不才,厚顏懇請皇上,容我和六弟在京中多逗留數月。一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二則,我們也願爲朝廷出力當差,希望皇上首肯。”

韓王也拱手,言辭懇切:“我也願爲皇上鞍前馬後,請皇上只管吩咐。”

坐在龍椅上的蕭詡,一臉動容:“四皇叔六皇叔如此關心朕關心朝堂,堪稱藩王表率。朕心甚是感動。”

“只是,藩王就藩,不得長期在京城停留,這是先祖開朝時便定下的規矩。朕絕不會疑心兩位皇叔有何居心,奈何有齊王作亂在前,朕若再苦留兩位皇叔在京城,豈不是讓兩位皇叔擔下居心叵測覬覦龍椅的惡名?”

魏王韓王聽得心中一沉。

蕭詡這話說得太陰險了!!!

居心叵測覬覦龍椅這樣的話一說出口,他們兩人還有何顏面藉口留在京城?

果然,傅閣老立刻拱手張口:“皇上仁厚之心,臣等盡知。魏王殿下韓王殿下深明大義,必不會辜負皇上心意,更不會令自己揹負惡名,令先帝蒙羞。”

緊接着,另外兩位閣老也張口附和,六部堂官中出言者比比皆是。

有幾個站出來爲魏王韓王說話的,很快被淹沒在衆臣的聲音中。

魏王的心直直往下沉。

蕭詡登基才幾個月,收攏人心的速度出乎意料的快。大勢已去,再掙扎,徒惹人笑。罷了,還是走吧!

魏王和韓王迅速對視一眼,一起萌生退意。

沒想到,事情還沒完。

在兩人表示出要離京回藩地的意願後,戶部尚書出列,愁眉苦臉地哀嘆國庫空虛,無力供給兵部錢糧。

兵部尚書不肯相讓,立刻嚴詞聲明,十萬邊軍的軍糧絕不能少。守衛京城的神衛軍和禁軍也不能少了糧餉。

這麼一來,便只有削減各地駐軍的軍餉了。

魏王何等精明,很快便聽出不對勁了。這分明是衝着他們兩個來的!

韓王是個直來直去的性子,聽衆官員繞來繞去的,心中十分不痛快,沉着臉冷聲道:“國庫怎麼會空虛?”

他一張口,戶部尚書正大光明地衝着他來了:“韓王殿下有所不知。國庫原本還算充盈,只是前年撥出大筆錢糧賑災,去年又操辦先太子和先帝的喪事,耗費極多。今年再應付兵部糧餉,實在吃力。”

御史臺大夫立刻提議:“韓王殿下魏王殿下心繫朝堂,定會爲皇上分憂。”

坐在龍椅上的蕭詡,便用希冀又期待的目光看過來。

韓王魏王:“……”

兩位藩王心中氣得咬牙切齒破口大罵。

太陰險太狡詐了!

奈何他們兩個已經被架到火上,想不脫層皮也不行。主動張口還好看些。不然,只會更難看。

於是,兩位“高風亮節”的藩王,在天子的讚揚聲和衆臣的誇讚聲中,忍氣吞聲地主動擔下了藩地駐軍的軍餉。

……

心情同樣鬱悶的魏王韓王,當晚忍不住湊到一起,喝了一頓悶酒。幾杯酒下肚之後,韓王一拍桌子,怒罵道:

“這麼陰損的招數,都是誰想出來的!想讓我們就藩就直說,我們走就是了。偏整出這麼多動靜來,還讓我們供養駐軍,真是氣死我了!”

“父皇一走,蕭詡便翻臉不認我們兩個皇叔了!我這就去父皇墓前哭上一回。”

魏王沒有阻止韓王宣泄心中的不滿,他心中也十分懊惱。

早知如此,早些離開多好。

他們兩個沒有齊王的膽量,卻又不甘年輕的侄子坐上龍椅,被天子忌憚,也是難免。

第九百九十八章 狼煙 一之小五 三第五百零八章 妯娌 二第九百三十二章 決定第八百九十八章 情調第四百六十五章 姐夫 三第六百零七章 鬧劇 一第四百零三章 雲墨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重逢 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漁翁第七百七十二章 驚喜 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審問第四百四十九章 敬茶第六百八十五章 舊情 一第五百一十八章 聖眷之入贅 三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求死 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王氏第二百八十七章 登門 四第六百八十五章 舊情 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登門 四第二百一十章 登門 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決裂 二第九百七十七章 尚書 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姐夫 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軟禁第三百零五章 風波 一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分憂 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帝臨 二第九百五十七章 心軟 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聖心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餘波 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好戲 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妾室 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撐腰第一百九十八章 好轉第一百一十三章 如意 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猝死 二第四百零三章 雲墨第八百零五章 和好第九百一十四章 疼愛第三百二十二章 反應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夫妻 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處置 二第七百六十四章 歸來第一章 復生之歸來第二十七章 世子 二第五百六十章 生產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是我第九百七十一章 甘來第二百九十九章 驚變 二第六十七章 離心 三第二百零九章 登門 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反應 二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三百一十二章 叱責第八百九十二章 道歉第五百四十六章 嫉恨第二百九十六章 面聖 一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條件 一第一千零五章 噩耗 二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洶洶之孫柔 二第九百四十一章 除孝第三百五十七章 醋缸第六百零七章 鬧劇 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盤算第四百五十三章 波瀾第九百七十七章 尚書 一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病症 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選婿第七百八十八章 重逢第九百六十八章 雪霜 三第一千零五十章 巫術 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出血 一第九百八十一章 歸寧 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彈劾第四百零五章 憤慨第七百九十章 好戲 二第八十四章 百口第二百八十二章 美夢第四百七十二章 赴宴第三百四十六章 惹禍 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反應第六百六十一章 遇刺 一第七百六十五章 爭鬥 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沈家 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餘波 一第八百二十五章 將計第七百零九章 走水 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面聖 一第四百七十章 新婚第二百六十九章 珺瑤 一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歸京 二第七百零六章 對食 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和離第七百二十五章 示好第八百九十二章 道歉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