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百花庵雙尼私獲雋 孤注漢得子更成名

劉毅家無擔石儲,一擲百萬矜豪侈。自茲餘風漸後世,鴟蒲博塞無休時。叫梟呼盧誰氏子,賢豪公子富家兒。散盡千金不少顧,家徒四壁猶甘之。更有貧窮惡年少,囊空若洗心尤癡。紙牌八片勾魂帖,色子一盆納命休。娼優吏卒縱不分,子父兄弟俱一抹。惟知勝負無尊卑,但尚詐欺無品節。日以繼夜戀不休,忘餐廢寢心不歇。妻飢無食子無衣,大不爲盜小爲賊。直至僑仳似乞兒,此日此時方了結。聊作俚言問世人,劉毅以外誰英傑!

古今來第一個賭錢漢,莫如劉毅。他雖則豪放自雄,然卻能謀王定霸,立業建功。今天下如劉毅者,曾有幾個?大抵一入賭場,貧窮子弟未免啼飢號寒,出乖露醜;富貴子弟亦至廢時失事,喪身亡家。故謂着此道兒的,畢竟是至愚極坌之輩,昧卻本來知覺,所以迷而不出耳。

然我見賭錢的,又往往皆天下極聰明、極乖巧之人。卻是謂何不知人乖巧?那個蒼蒼的天公更乖巧。他道世間那爲富不仁的,小則在擔頭上剋剝,大則輕出重入,淺出滿入,盤放沒人家產,吸人腦髓,不顧天理,積成鉅萬傢俬。偏與他生下一個極聰明、極乖巧的子弟,與他消澆那注不義之財。世間那居官虐民的,小則在血棒上搜括,大則欺君罔上,殺命本法,嚇詐聚斂,不顧百姓流離,小民塗炭,只要囊橐充盈,堆金積玉。天又偏與他生下一個極聰明、極乖巧的子孫,與他分散那注貪污之物。此在花報數中,比官非火盜,更覺無形無跡些。至於貧窮子弟,亦偏因乖巧而著此道,這亦是父祖不積德,所以天公藉此來消澆他的雄心,分散他的才智。雖然如此說,古語有云:敗子回頭便作家。他若能一旦醒悟,將這聰明乖巧用在正經上,則做生意的,自然儲積如山;讀書的,自然中舉中進士了。在下近聞得一個賭漢,賭極了,一旦回頭,反得成名的,述與看官們聽着。

話說崇禎年間,松江府華亭縣,有一人姓張,名廣,字同人。自幼父母雙亡,只因父親是個窮秀才,他也能讀得幾句書。做人且自聰明伶俐,十五歲上邊進了學。因此有父親的好友李日章,獨養一女,名曰琬娘,就入贅他家爲女婿。那婉娘既生得齊整,女工中挑花刺繡,無所不能。妝奩又厚實。張同人住在丈人家,無憂無慮,少年又考得起,因此就騖外起來。初起穿了些鮮衣華服,紅繡鞋,白綾襪,戴頂飄飄巾,童子跟隨了,準日在街上搖擺。還在文社、詩社、酒社裡邊混帳,落後就不入好淘,竟同一班無賴,偷婆娘,鬥葉子,嫖賭起來。不知子弟一入賭場,便如失心頭的,不茶不飯,一心一念要鑽在裡頭去了。那張同人賭起了頭,那管錢財的有無,賭友的好歹,一味連日連夜的不是擲骰子,就是鬥葉子。那李氏琬娘準日苦勸,只當耳邊風。

一日,丈人、丈母染了疫病,相繼而亡。同人還在賭場裡,琬娘叫人尋了數次,才得回家。身邊並無半文,婉娘只得將首飾去抵了個棺木,盛殮了。晚間,只見張同人又不見了。你道在那裡?又去棺木店上,找絕琬孃的首飾,找了二三兩銀子,又下賭場,擲孤注去了。琬娘得知,氣得頭暈眼花。然自丈人死了,一發肆無忌憚,賭裡睡,賭裡眠,不上一年,傢俬傾盡。連琬娘幾件身面上隨行的首飾,也賭空了。但琬娘賦性軟淑,又極賢慧,心中雖氣悶,毫不出怨言。一日因累次賭輸,沒處設法,竟偷了琬娘一隻寶簪去賭。琬娘不知,扒牆剜壁去尋,只道老鼠銜去,連老鼠窠角也搜得到,誰知他偷去了。不半日又賭輸了,因歸來坐在家裡,只管嘆氣。琬娘道:“我沒了一隻寶簪嘆氣,你爲何嘆氣?”同人道:“不瞞你說,兩日輸極了,見你寶簪,只得偷一隻去,指望翻本,誰知色神不利,又輸了。你如今這一隻,左右戴不得,給我去翻翻本,翻轉本來,連那隻也還你。”琬娘道:“我原疑你,只是你該與我說聲,罰我尋得眼也花,頭也暈,這一隻拿去也由你,只是倘然又輸了,卻如何處?家中柴米一些也無,留在這裡做了抵頭,也強如輸掉了。”同人道:“悔氣話,難道只管輸的。”見他有肯的意思,搶了就走。

一走走到場裡,便嚷道:“先打二千碼子來。”拈頭的道:“拿梢來看。”張同人將寶簪一丟,道:“難道不值四十千。”拈頭的收了,道:“先打二十千。”去他一庫,鬥得高興,副副雙超十千碼子,一卷而光。他見完了,道:“今日牌腳不好,我們擲骰子罷。”又拿十千,擲了一回。他道:“不耐煩。”將十千碼子一推,道:“索了出個孤孤注,誰人敢受我這一擲?”一個人道:“我受。”道猶未了,提起來一擲,叫道:“快。”誰知越極越輸,竟擲了個幺二三。那人將十千碼子,對身邊一羅,同人急了,向拈頭的道:“再找二十千來。”拈頭的找與他。同人又道:“誰敢擲我二十千,來一個孤孤注。”一個人道:“我來,我來一擲。”喝聲:“快!”竟擲一個四五六,又被他一拉拉去了。張同人一時面如土色,着了急,只得對拈頭的道:“有心再打一二千,待我翻翻本。”拈頭的道:“梢來。”同人無法,只得脫下海青來,又抵二千來擲。他將骰子浪了兩浪,這一擲竟贏了二三千。他道:“索性若我不着,再出一個孤孤注,誰敢來?”那人道:“我來。”一擲竟擲一個絕。同人這一回又贏了十數千。那人道:“我也出一個孤孤注,你擲我。”同人一擲,又是一個快,連前共贏得了二三十千。衆人道:“今日張同人得采。”拈頭的道:“張相公,如今贖了兩件梢回去罷,伏了本,又贏了幾千,彀了。”同人聽了大怒起來,囔道:“偏我贏不得的,就要我去了。”拈頭的道:“我是好言,你有興,憑你。”就不則聲。同人出一孤孤注,道:“再來,再來。”衆人你一擲,我一擲,沒有碗飯時久,把同人二三十千卷得精光。他沒法,只得又對頭上道:“再借一二千,這回復了就去。”頭上道:“沒梢不打的。”同人左思右想,只得道:“借海青與我穿了回去,拿梢來翻本。”頭上道:“我已與贏家拿去了,那裡放了馬步行。”只見衆人多散了,同人沒奈何,只得出了門,又難回去,自恨道:“悔不聽他就住了,如今海青又無,寶簪輸了,又要埋怨,有何面目見江東父老?”

正在躊躇間,只見頭上淅淅瀝瀝,飄下幾點雨來。他身上無海青,天色又晚,雨又下,只得向曠野中亂跑,跑到一個荒庵,雨越大起來。他便門檻上坐着躲雨,左思右想,進退兩難。嘆口氣道:“我這一個人,弄得有家難奔,不如死休,家中又無米,身上又無衣,萬難歸去。”正在那裡要尋個自盡,只見庵裡走出一個年少的尼姑來,因天晚了出來關門。原來這庵名“百花庵”,有兩個尼姑,一個法名妙能,一個法名妙有,原是院子里名妓出身。因受了縉紳凌辱,姊妹兩個憤氣,在這庵裡出家的,年紀俱不上三十歲。當日妙能出來,見同人頭帶飄飄巾,腳穿紅鞋兒,身上又不穿海青短綢夾襖,坐在門檻上垂淚,只得向前一個問訊道:“相公,裡邊奉茶便好,如何坐在檻門上?”同人慌立起來一揖,面上羞慚,肚裡又飢餓,只得答道:“只是不好攪擾,正要到寶庵借杯茶吃。”那妙能不過隨口而請,誰知他竟走進來,只得同到佛堂前坐了,斟杯便茶吃了。那同人竟坐定,師父長,師長短,不肯動身。妙能道:“天晚了,相公請回罷,我們出家人要閉門了。”張同人見尼姑回他,心上着了急,便以實告道:“不瞞師父說,今日這裡來,是我盡命之日。我自然出去,只是我縊死在外邊樹上,煩師父們報個信與我娘子。”說罷,不覺撲簌簌掉下淚來。妙能見他說縊死樹上,吃一驚,便道:“相公爲何說這嚇人的話,我個出家人,又是女身,可當得相公死在這裡的?且我看相公這樣少年,又是個讀書君子,爲何起這樣短見?”同人道:“我其實是個飽學秀才,不瞞師父說,只因兩日鬥葉子輸了,家裡又貧乏,我們娘子又連累得多次了,無處措辦半分三釐度日,此只得尋這條路。”那妙能見他說得苦楚,喚妙有出來,道:“好笑這位相公,又是個秀才,只管在我庵裡說死說活,叫他別處去便好。”

那妙有比妙能更生得齊整,他就來問道:“相公尊姓,如今住在那裡,爲何短見起來?”張同人將賭輸寶簪、衣服,細細說了。又道:“我姓張,賤號同人,住在城內,是松江府學秀才。”妙有勸道“相公既是個秀才,巴得一日發達,就是貴人了。何苦將這一腔錦繡文章,斷送在黃泉路上。”因道:“相公,你倘若今後有了幾文錢,你還去賭也不?”同人見他問得有些意頭,便道:“如今若再賭,這便是禽獸畜生,也不是個人養的了。”妙有道:“偷雞貓兒性不改,只怕沒法時是這等說,有了一分半分,又忘了。”同人恨恨的道:“我如今已自悔之無及,說也無用,總是死罷了。”妙有見他如此,又道:“若再賭,便沒下梢了。既然回心轉意,不必愁煩,你若只要家中柴米,我們雖是出家人,或可少助一二。常言說得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倘搭救個相公,做了官的時節,豈不是本庵一個大檀越麼?”因道:“相公今晚且回去,我們有米將幾鬥送你,去再處。”張同人道:“極承搭救,真是大恩人了。只是身上又沒了衣服,清晨吃了一碗粥,直到如今歸去,又沒面皮受娘子的埋怨。”正是:

無食無衣不自由,思量沒個下梢頭。

縱然決盡黃河水,難洗今朝滿面羞。

那兩個尼姑見他眼淚汪汪,只管不肯去,天又黑了,只得道:“既如此,有便夜粥在此,請碗去。”張同人又肚裡飢得荒,只得道:“多謝。”兩個尼姑同張同人吃粥。誰知那兩個尼姑,從小讀書識字,又會做兩句歪詩的,因與同人細談,同人見他談吐甚是文雅,便吟詩一首,酬謝他道:

一飲醍醐百感生,可憐潦倒負幽情。

倚蒙大士垂慈蔭,願假蓮生覆鮒生。

妙有一看,笑道:“好詩,好詩。只是男女各途,實難混雜,除非前佛堂側首客座盡空,可在此權宿一宵罷。”同人得了這句,又謝了幾聲,竟到客座裡去。兩尼就去拿條被來,放在榻上道:“相公請便。”拽轉門去了。

誰知妙有眼中,已看得同人中意了,私自道:“他又是有才的秀才,目下一時落魄,後邊有些大望,也不可知。我如今趁他落魄中,結識他,我的終身豈不有靠麼?”私自送杯茶來道:“相公請茶。方纔的詩,有斗方在此,意欲來錄出請教何如?”同人道:“使得,使得。”即將筆錄出,遞與妙有,細細反覆看了,口中嘖嘖的道:“好詩。小尼也效顰奉和一首在此,只是不敢班門弄斧。”同人道:“妙級。正欲請教,也求一斗方錄上。”那妙有謙遜道:“獻醜,要求直言斧正便好。”提筆也一揮而就道:

柳絮沾泥風不驚,無端邂逅若關情。

春花秋月年年換,忍向無生度此生。

張同人見了這首詩,見他已有意了,便大讚道:“真珠玉在前覺,我形穢了。”笑道:“但據小生,莫說此生不怨空度,就是此夜也不忍空度他。”妙有笑道:“若度慣也就不覺了。”同人笑道:“度不慣的多。”口中說,身子挨坐妙有身邊,將手搭在他肩上。妙有假意一推:“師兄在此,尊重些好。”同人便去偎他臉兒,只見他熱烘烘的,同人摟他做個呂字。妙有道:“莫羅唣,你今夜將門虛掩,夜深了我來會你。”說猶未了,只見妙能走來道:“相公請睡罷,師弟,我們去佛前做工課。”於是做了工課,點好了香燈,各進房去了。

卻說妙能一頭睡,一頭想道:“這張同人是年少秀才,且又乖巧,我本欲留他房裡談談,只是妙有在此不雅相。方纔見他兩個說得熱鬧,我去就住了口,莫不他先着手了。”看官們聽說,大凡人慾心一動,不是跳蝨叮,就是老鼠響,再也睡不着了。不道妙有已約同人,便悄悄開了房門,竟到客座裡來。同人人正寂寞之際,見他來,就捧他在被窩裡。妙有道:“相公,可憐你冷,特來伴你。”同人道:“多謝。”即將手去摸他那牝兒,肥細光暖,道:“你自從幼出家的麼?”妙有道:“奴家十五歲被人拐入煙花,在南京院子裡二年,花案上考了個狀元。奈徐國公家請我,去遲了些,被他百般凌辱,因此一口氣同師兄落髮修行,今已六七年了。我願隨個讀書人,巴個出身,吐這口氣。不道相公落魄至此,所以願委身於相公,倘見憐不棄,願爲婢妾。”同人道:“極承美意,但我是個窮秀才,怎敢望如此錯愛?”兩人說得情濃,就雲雨起來。正是:

一個是久曠的慣家,一個是偶曠的宿積。一個恣意的不休,一個放心的迎敵。一個禪榻上,重整舊生涯;一個佛燈旁,好結新相識。一個吁吁的,只圖茅庵久佔春風;一個酣酣的,那顧山寺忽高紅日。

兩個足足頑了半夜。那知睡不着的妙能,已隱隱聽着,道:“爲甚的客座裡淅淅的響?”即跳起身來,悄悄開門去聽。方開門,只見妙有房中微微透出火光,他一步步捱到門邊,輕輕把妙有房門一推,竟推開了。他悄悄到妙有牀上一張,帳兒揭起,並無半個人影兒。妙能私恨道:“我說他先去了,如今不要管,且將他門兒輕輕鎖了,看他怎麼進去。”竟將他房門鎖着,卻自去睡了。

卻說妙有與同人酣戰一場,兩個呼呼失了睡,直到日高不醒。妙能清晨起來,將報鍾打了二下,妙有在夢中驚醒,道:“不好了,師兄起來了,如何是好?”同人道:“不妨。待我先去與妙能在佛堂前講話,你竟悄悄走到房中去睡,這不是不知不覺的。”那同人忙穿了衣服,到佛堂前來。只見妙能道:“相公起得恁早。”同人道:“師父這樣認真。”妙能道:“因有不認真的做了樣,見得認真了。”同人見他說話來得蹺蹊,便故意道:“妙有師父還未起身麼?”妙能冷笑了笑道:“想是他不曾睡,每日打了鍾,他隨到佛前同做工課的,如今竟不見他來。”只這一句,說得同人臉上通紅起來。誰知那妙有指望張同人搭住了師兄,悄悄到房裡去,一閃閃到自己房前,只見門兒鎖着,因暗暗大驚道:“他曉得了,如今怎麼處?”左思右想道:“罷!我們左右是妓女出身,權得他罵我幾聲沒廉恥罷了。雖然如此,卻沒面孔走出來,只得倒縮身向妙能房裡去,睡在他牀上不提。

卻說妙能走出來左張右望,尋妙有不見,只道他沒趣走出去了。因走進來對張同人道:“吃了早粥再處因。”同張同人吃粥,妙能埋怨道:“相公,好好一個師弟,被相公趕走了。”同人局無地。妙能道:“我們本是楊花性兒,但不該瞞我做事,做了也與我無干。但竟不來陪個話兒,反走出去,是何道理?”張同人見也如此說,料想沒甚大事,就思一箭射雙鵰起來。隨口接道:“真正不知那裡去了?我同師父再尋一寺。”妙能道:“也說得是。□□□張同人看左右無人,只有一老嫗又在廚下,大着膽,向前一摟道:“師父,不叫你生得恁樣標緻,又恁有情。小生左右拼死的人,若師父見憐,肯舍一舍,我就死也彀了。”那妙能假意怒道:“相公怎麼不尊重起來。”將手推了兩推,怎當同人皮着臉摟緊不放。妙能說了兩句,見左右無人,便低低含笑道:“我非不愛你,但青天白日,不好意思,我同你到房裡去。”於是兩個竟到房裡,關上房門,在側邊挨着大幹起來。兩個幹得高興,不道妙有睡在妙能牀上驚醒來,聽得了,方纔放心。因悄悄聽,他只聽得同人道:“其實昨夜妙有伴我睡的,睡得濃了,被你識破。”妙能道:“你一進門,我已有心了,我道慢慢與你通個情,誰知被他佔了先。你如今可愛我麼?”那同人極力奉承,妙能便癡癡謎謎的去了。同人笑道:“可惜妙有不知走向那裡去,尋他回來,看看做個一團和氣。”妙能醒來道:“放我起來,我去尋他來。說通了,同做你的侍妾。”只見妙有在牀上接應道:“師兄,雖佔先得罪,如今也不消尋我,把鑰匙開了我房門,讓你來牀上睡。”那妙能大吃了一驚,只得帶笑道:“你這乖賊頭,倒睡在這裡,我的醜態倒教你看得仔細了。”自古道:

隔牆須有耳,窗外豈無人。

窗下私情事,牀中怎不聞。

張同人也笑道:“如今大家不要說了。”兩個揩抹起來。扯起妙有道:“如今我們要算個長策。”妙能道:“張相公窮,娘娘在家裡又吃苦,我們若通知他,他捻酸吃醋起來,就不便了。我有一計,不知相公道好麼?”同人道:“什麼計策?使我家娘子有飯吃,我日裡有工夫讀書,夜間與你們作樂,就好了。”妙能道:“不能。你今日回去,我有一件玄色直身,制條護領,與你穿了。我把十兩銀子與你,只說我贏的,如今我戒了賭,再不去了,娘娘自然歡喜。到晚間你便說,宗師如今要歲考,我要借百花庵裡坐了,用用功。你來住兩日,我更有計送柴米銀子你家去。”同人道:“好便好,還不是長策。”妙能道:“且隔兩日,還你個常便就是了。你只依我行,莫要管。”果然張同人穿了玄色直身,袖十兩銀子歸家,依妙能的話說了。琬娘果然歡喜道:“只要你如今不去賭,就是極好的事了。但是庵裡讀書,只是不便,未免要供給,我又無銀子貼他。”同人道:“娘子不要愁,我自有個道理,且去坐兩日再處。”張同人說了,竟到百花庵來,兩個尼姑輪流取樂。

光陰如箭,不覺又是月餘。只見一日,妙有茶飯厭餐,低眉作嘔,同人急了道:“莫不身子有些不快麼?”妙有道:“不知爲甚麼,月信不來了。”同人道:“如此有胎了,快活快活。我又無子,這番養來,我便有兒子了。料想我們娘子,日後得知,必定喜歡的。”妙能道:“只是身子慚粗起來,不便出門,怎麼處?”同人道:“如今叫他住在庵裡,不要出門,外邊施主人家,你自去應酬應酬罷。”妙能道:“若施主人家問道,爲何妙有師父再不見出來,我只說有病還好遮掩,萬一差個女使們到庵裡來,怎麼迴避?”妙能因扯了妙有,附耳低聲道:“除非如此如此,又不疑惑,且又兩便。只是且瞞着張相公,恐他道拘束,不肯從我。”妙有道:“甚妙,甚妙。師兄竟是這等罷。”同人道:“你們有甚麼妙計?”妙能道:“如今相公也不是常在庵裡來,我教妙有擇個日子,在施主人家說:妙有誓願,要坐三年關房,以報母奉經。如此目下可以避得來的人眼目,日後分娩在關裡,又無人得知,豈非絕妙計策。”同人道:“如此我常要會他,如何好進去。”妙能道:“相公,他有了孕,左右是你的人了,何必準日相聚。就是我一個在外邊,你坐在這裡,也惹外邊人談論,不好看相。你如今且回去,我在施主人家尋一個好館,薦你去坐。如此家裡又有盤纏,自己又好用功,一心去幹功名。回家時,在我這裡走遭,也不惹人口舌。”張同人聽了道:“罷也。只是我來時,必要鑽進關裡去的。”妙能笑道:“不妨,待我留個狗洞與你鑽就是。”三人笑了一回,同人竟回去了。

且說同人一日正與琬娘在房裡吃飯,只見妙能走到面前,打個問訊道:“阿彌陀佛,相公、娘娘俱在這裡用早膳麼?小尼驚動,甚是得罪。”張同人見了,忙立起身道:“娘子,這位就是百花庵裡妙能師父。”琬娘也立起身來道:“師父請坐,我家相公在你上房打攪,甚是不當。”妙能道:“娘娘好說。我們出家人,時常在外,茶水也不能周到,甚是怠慢。只是我們是個女尼庵,外人看見讀書相公坐在裡頭,口嘴不好,覺不穩便些。今日因有一句話,特來說與相公娘娘得知。我們有個施主人家,要請一位先生,只有兩個學生子,束脩肯出四十兩,分外還有節儀盤盒相送。但是住在鄉間,往來不便,只好一節歸家一次,使得麼?”那張同人見說,一節歸一次,看着妙能,忙嚷道:“這個使不得,我是常要朋友人家走走的。”琬娘道:“怎麼使不得?明年又是科舉年時,只要束脩寄歸來,做在盤纏,便一年歸一次也何妨?你性子又活動,難道倒是在外閒蕩的好。”同人着了急,只管將妙能來看,妙能故意道:“只恐娘娘不允,若娘娘允了,不怕相公不肯。我明日就去持聘來。”同人問得道:“今年原在庵裡坐坐,過明年正月十五到館裡去。”琬娘道:“論起我來,目下不知可就坐得麼?若得就坐坐更好,省得上房打攪。”妙能道:“那施主家的親孃最聽我言的,若我說他就允的,學生子又在外邊頑,有何不可。”

那妙能說定了,明早果然拿了聘帖、聘禮來,又叫同人打發個回帖。妙能道:“我說就坐,施主家道極妙,明日就是吉日,他叫船來接了。”同人道:“恁的急促。”琬娘即將聘金送與妙能,妙能道:“託在相知,怎麼娘娘也拘俗套起來?只要吩咐相公在施主家有坐性,便於湯有光了。”推還了就走。只見明早妙能同一童子,搖一隻船在門首接張同人,同人只得吩咐了琬娘幾句。琬娘道:“你放心去着實用功,圖個出身,束脩你託妙能師父寄來就是。”於是收拾書箱,下了船,竟去到館。同人在船裡,低聲埋怨妙能道:“我與你們正好相與,怎麼當真尋個館來制度我,使我不得常常相聚。”妙能也不則聲,只見那船一搖搖出了城,灣灣的,搖到一個空野叢叢野竹的所在。妙能笑道:“小門裡就是了,船家,你挽好船,我先上去。”同人道:“這像個後門。”妙能道:“他家一向不在前門出入,且前門到館地,必要經由內裡,所以在後門進去便些。”只見妙能進去不多時,即出來叫童子搬了書箱進去,就將一包船錢打發了去,然後來請張同人進去。

同人隨妙能進了小門,小門轉彎就是一條漆黑深巷。在深巷內又轉了兩個彎,又有一扇小門,乃是一間小小座起。過了座起,又有一條小黑巷,巷口露出兩扇竹門,推竹門進去,乃是絕妙三間,精空白染,遮堂上一聯,對雲:

煎茶燒落葉,掃徑動閒雲。

庭中四株絕大梧桐,一帶野欄石,野欄石內,聳出牡丹臺。臺邊太湖石,玲瓏如一朵翠雲。後窗俱是紫竹,竹屏外,又是一所竹園。只見妙能道:“請坐了,待我進去,請主人出來。”進去了一回,妙能出來笑道:“先生請寬坐,主人就出來了。”少頃,只見側邊廊下,又走一個人出來,看看就是妙有。同人吃驚道:“怎麼你也在這裡?”妙有笑道:“師兄薦你與我,我出束脩請你,我是主人,怎麼不來接見先生。”張同人方纔明白,大笑道:“妙計,妙計。只是這裡什麼所在?”妙能道:“就是庵後的屋前邊,從浴堂後側裡進來,從無人到這裡的,內邊又與妙有的關房相通的。”原來那日與同人別後,即化施主打個齋,叫妙有進了關,將封皮封好了。同人道:“好甚好,只是供給要吃素,不耐煩,怎麼處?”妙有道:“包你有葷有酒吃。”於是同人恰像與妙有坐關的一般,日裡妙能在外唸經禮懺應卦,妙有裡邊服侍同人讀書,夜間妙能從關洞裡鑽進來,三人同來作樂。今日你買魚,明日我買肉,通叫廚下的老佛去買。在老佛面前,只說送與張家娘娘的。那老佛年雖七十三四,強健步履如飛,那事有些覺着,也不去管他,落得口頭肥鮮。隔了幾日,妙能又到琬娘那邊去送柴來,俱說館中主人家託他送來的。因此妙能與琬娘,遂成相知。到了節中,依然買了節盤,封了束脩,送張同人歸家,只是叮嚀同人不可泄漏。同人口緊,只不說出。隔了數日,又請他到館了,因此琬娘再不覺着。張同人心上快活,靜坐了,又好作文用功,因此感激他兩個不盡。因對他道:“我若有個好日,當與娘子說明,將你兩個多做夫人。”因此兩人一意照顧他,百依百順。

忽一日,妙能在施主人家唸經,聽得說宗師發牌要考科舉,又說是歲考兼科舉。妙能打聽確了,歸來報與同人得知。同人道:“如此,我要歸家,收拾行李起身。”妙能道:“不消你費心,你只顧讀書,船兒我已替你叫了,出外安家的盤纏,我已替你料理了。你歸去別了娘娘,只打點下船就是。”同人謝道:“費你這樣心,怎麼補報你。”於是歸家別了琬娘,又來別了妙能、妙有,一徑到江陰去了,獨尋個下處,那些朋友遇見了,道:“老張一向在那裡用功,影兒也不見你的。”同人支吾道:“其實在山裡舍親家讀書。”那些朋友道:“明日考松江府了。”張同人收拾進場。是日考過了,正欲歸家,只見宗師又掛一牌道:

督學察院示:一應考過生員,俱留寓聽肄業,候本院三日內,當面發落。特諭。

同人看了,只得在寓等着。

誰知三日後,門斗來報,竟是一等科舉,當日發落。領了花紅賞銀,心上得意,星夜趕回家來,與琬娘歡喜不勝。過了兩日,又到庵中見了妙能、妙有,說:“我有了科舉。”兩尼亦喜地歡天道:“如今再用功去,中了就好了。”妙有道:“今年必中的,我昨夜得一夢,夢見庭中桂花甚開,清香撲鼻,我去折一枝來供佛。一折折來看看,只見桂花中間,結極大一個青梅子在裡邊。”妙能道:“不但相公中,你又要養個大胖兒子哩。”三個又笑了一回。話休繁絮。

同人又在庵裡用功。看看六月將盡,外邊紛紛說要送科舉,南京鄉試去了。妙能又去支持盤纏,擇了吉日,與同人送行。恰好臨行這日,妙有竟只管攢眉蹙額,口稱腹痛,走到牀上睡不覺,腹痛一陣緊一陣。妙能慌了,連忙去與他抱腰,竟私養了一個大胖孩子。歡喜得張同人了不得。同人道:“我不管中不中,歸來一定要與娘子說知,先領他回去了。”他因吩咐妙有道:“分娩後,須小心謹慎。”並別了妙能,歸家別了琬娘,竟到南京進場。他因心境好,又在庵中工夫用足,三場一揮而就,甚是得意。

場事完了,走到書鋪裡,買了些南京人事,星夜回家。先去庵中會了兩尼,又看了兒子,然後住在家中等報。琬娘道:“此番不中,我們活不成了。如今清苦,又虧得妙能薦這館,然館是常靠得的。”正在家中與同人愁個不了,只見外邊紛紛道:“今夜一定要報舉人了。”琬娘準準坐了一夜,同人哭了一夜,那妙能、妙有在庵中聽了一夜,再不見個動靜。只見天兒漸漸亮了,外邊有人道:“今年解元姓張,再無報處。”聽此一句,張同人急開門走出問道:“那一學?”那人道:“想是府學。縣學門斗不曉得,如今又去府學裡查了。”道猶未了,只見一起報人打進門來,把張同人一把揪住道:“寫!寫!寫三千!”張同人那時又驚又喜,衆人亂嚷道:“解元要上賞的。”於是不由同人做主,只得寫了賞銀一千。報人扯碎了,再寫,又寫賞銀二千。然後報人坐了一屋裡,只見叫喜的,送酒的,送米的,送柴的,送豬羊的,送銀子的,認族通譜的,好不熱鬧。少頃,又有如花一般的美婦人來叩頭,立在琬娘身旁服侍了。

於是琬娘對同人道:“人要知恩報恩。若無妙能師父扶持,焉有今日!怎麼今日倒不見他來走走,與我們料理料理,照管照管。”張同人只是笑。琬娘道:“爲甚你笑起來?”同人道:“你怎曉得,妙能、妙有師弟兩個,如今不好輕意來了。”琬娘道:“他雖是出家人,我們賽過至戚,爲何不肯輕意來?”同人笑道:“如今要他來,須用駝骨花轎擡他方肯來。”琬娘道:“阿彌陀佛,休說這罪過的話。他是出家人,怎肯做這等事。”同人道“不如此,他也不肯來。”琬娘道:“莫不你與他們有約麼?”同人笑道:“不瞞你說,一向你賢慧,兩上俱佩服久了,只是不曾對你說得。如今我胡說了罷。”即將賭輸尋死留宿,假聘送銀周全等語,細細述與琬娘聽了。琬娘道:“可知他不論錢財結識我。雖然如此,也難得他兩個一片心。到底我今有個主意,你既有約,今中了,少不得要個小,如今將他兩個蓄了發,擡他過門,相熟的倒好過些。”同人道:“還有一樁喜事,我已有了兒子了。是今年六月二十五日,妙有養的。”琬娘道:“這個更妙。我不生育,傲個兒子。”即着家人去領了來,只說遠處過繼的,同娘來了更好。

於是擇個吉日,琬娘隨即喚兩個家人,到庵裡去請。誰知妙有頭髮預蓄年餘已長了,悄悄先收拾停當,別了妙能,先同兒子私下過門。妙能在庵裡,同人囑他賣了這庵,將銀子另買一所大廳房,連琬娘、同人俱搬入來。妙能也蓄髮起來,竟同坐產招夫的一般。當時琬娘與妙能、妙有各敘了禮。兩個道:“我們是妾,娘娘是正。”琬娘道:“前日相公的性命,虧你們救的。況且平日虧得你們賙濟,妙有替我養了兒子。我感你兩人的恩情,願姊妹相稱,勿以妻妾介懷。”於是同人與兩尼,愈加歡喜欽敬他。於是琬娘叫齊家人婦女,俱叩了頭,敘稱琬娘大娘娘,妙能稱二孃娘,妙有稱三娘娘。

他日,相公中了進士,俱稱奶奶。名位已定,妙能、妙有又謝了琬娘,一家團圓慶喜。同人送過舉人,領了牌坊,即上北京會試,又中了會魁。殿試二甲,家中報捷,三個俱稱奶奶。同人選了推官,三人同到任所,幫助做官,甚有賢名,行取了吏部。三位奶奶後來各有一子,俱封了夫人。一時人俱傳二個尼姑,因救一個賭錢漢的命,後來得做夫人,以爲慈心之報雲。

第一回 圖佳偶不識假女是真男 悟幼囤失卻美人存醜婦第三回 花社女春官三推鼎甲 客籍男西子屢掇巍科第七回 伉儷無情麗春院元君雪憤 淫冤得白蕊珠宮二美酬恩第七回 伉儷無情麗春院元君雪憤 淫冤得白蕊珠宮二美酬恩第一回 圖佳偶不識假女是真男 悟幼囤失卻美人存醜婦第三回 花社女春官三推鼎甲 客籍男西子屢掇巍科第二回 以妻易妻暗中交易矢節失節死後重逢第二回 以妻易妻暗中交易矢節失節死後重逢第二回 以妻易妻暗中交易矢節失節死後重逢第三回 花社女春官三推鼎甲 客籍男西子屢掇巍科第四回 莫拿我慣遭國法 賊都頭屢建奇功第二回 以妻易妻暗中交易矢節失節死後重逢第二回 以妻易妻暗中交易矢節失節死後重逢第二回 以妻易妻暗中交易矢節失節死後重逢第五回 百花庵雙尼私獲雋 孤注漢得子更成名第四回 莫拿我慣遭國法 賊都頭屢建奇功第三回 花社女春官三推鼎甲 客籍男西子屢掇巍科第六回 活花報活人變畜 現因果現世償妻第三回 花社女春官三推鼎甲 客籍男西子屢掇巍科第四回 莫拿我慣遭國法 賊都頭屢建奇功第五回 百花庵雙尼私獲雋 孤注漢得子更成名第二回 以妻易妻暗中交易矢節失節死後重逢第二回 以妻易妻暗中交易矢節失節死後重逢第六回 活花報活人變畜 現因果現世償妻第六回 活花報活人變畜 現因果現世償妻第一回 圖佳偶不識假女是真男 悟幼囤失卻美人存醜婦第六回 活花報活人變畜 現因果現世償妻第六回 活花報活人變畜 現因果現世償妻第七回 伉儷無情麗春院元君雪憤 淫冤得白蕊珠宮二美酬恩第四回 莫拿我慣遭國法 賊都頭屢建奇功第六回 活花報活人變畜 現因果現世償妻第二回 以妻易妻暗中交易矢節失節死後重逢第四回 莫拿我慣遭國法 賊都頭屢建奇功第七回 伉儷無情麗春院元君雪憤 淫冤得白蕊珠宮二美酬恩第五回 百花庵雙尼私獲雋 孤注漢得子更成名第一回 圖佳偶不識假女是真男 悟幼囤失卻美人存醜婦第七回 伉儷無情麗春院元君雪憤 淫冤得白蕊珠宮二美酬恩第二回 以妻易妻暗中交易矢節失節死後重逢第四回 莫拿我慣遭國法 賊都頭屢建奇功第七回 伉儷無情麗春院元君雪憤 淫冤得白蕊珠宮二美酬恩第五回 百花庵雙尼私獲雋 孤注漢得子更成名第五回 百花庵雙尼私獲雋 孤注漢得子更成名第二回 以妻易妻暗中交易矢節失節死後重逢第五回 百花庵雙尼私獲雋 孤注漢得子更成名第六回 活花報活人變畜 現因果現世償妻第四回 莫拿我慣遭國法 賊都頭屢建奇功第四回 莫拿我慣遭國法 賊都頭屢建奇功第七回 伉儷無情麗春院元君雪憤 淫冤得白蕊珠宮二美酬恩第一回 圖佳偶不識假女是真男 悟幼囤失卻美人存醜婦第五回 百花庵雙尼私獲雋 孤注漢得子更成名第二回 以妻易妻暗中交易矢節失節死後重逢第一回 圖佳偶不識假女是真男 悟幼囤失卻美人存醜婦第五回 百花庵雙尼私獲雋 孤注漢得子更成名第六回 活花報活人變畜 現因果現世償妻第一回 圖佳偶不識假女是真男 悟幼囤失卻美人存醜婦第二回 以妻易妻暗中交易矢節失節死後重逢第四回 莫拿我慣遭國法 賊都頭屢建奇功第六回 活花報活人變畜 現因果現世償妻第一回 圖佳偶不識假女是真男 悟幼囤失卻美人存醜婦第五回 百花庵雙尼私獲雋 孤注漢得子更成名第四回 莫拿我慣遭國法 賊都頭屢建奇功第五回 百花庵雙尼私獲雋 孤注漢得子更成名第三回 花社女春官三推鼎甲 客籍男西子屢掇巍科第六回 活花報活人變畜 現因果現世償妻第一回 圖佳偶不識假女是真男 悟幼囤失卻美人存醜婦第三回 花社女春官三推鼎甲 客籍男西子屢掇巍科第四回 莫拿我慣遭國法 賊都頭屢建奇功第五回 百花庵雙尼私獲雋 孤注漢得子更成名第三回 花社女春官三推鼎甲 客籍男西子屢掇巍科第七回 伉儷無情麗春院元君雪憤 淫冤得白蕊珠宮二美酬恩第三回 花社女春官三推鼎甲 客籍男西子屢掇巍科第二回 以妻易妻暗中交易矢節失節死後重逢第七回 伉儷無情麗春院元君雪憤 淫冤得白蕊珠宮二美酬恩第六回 活花報活人變畜 現因果現世償妻第五回 百花庵雙尼私獲雋 孤注漢得子更成名第七回 伉儷無情麗春院元君雪憤 淫冤得白蕊珠宮二美酬恩第七回 伉儷無情麗春院元君雪憤 淫冤得白蕊珠宮二美酬恩第六回 活花報活人變畜 現因果現世償妻第七回 伉儷無情麗春院元君雪憤 淫冤得白蕊珠宮二美酬恩第五回 百花庵雙尼私獲雋 孤注漢得子更成名第六回 活花報活人變畜 現因果現世償妻第六回 活花報活人變畜 現因果現世償妻第三回 花社女春官三推鼎甲 客籍男西子屢掇巍科第二回 以妻易妻暗中交易矢節失節死後重逢第三回 花社女春官三推鼎甲 客籍男西子屢掇巍科第七回 伉儷無情麗春院元君雪憤 淫冤得白蕊珠宮二美酬恩第五回 百花庵雙尼私獲雋 孤注漢得子更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