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成王監國

歸京七日,皇宮內傳來聖旨,再召裕王入宮覲見。

半日之後,裕王出。

因裕王頑固固執,聖上震怒,仍令裕王禁足府上,反思己過,並削半年俸祿,已示懲戒。

次日,陛下有旨,召大皇子成王入宮。

這亦是在老皇帝病重的消息傳出之後,第一次召見成王。

而等到成王隨着傳旨太監進入皇宮之後,朝廷內外,不少人的視線都集中在了皇宮的方向。

當一個人的地位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後,不論做什麼,一舉一動都會有着隱藏在背後的深意。

而到了皇帝這個層次,自然更是如此。

就算沒有,也會被有心人解答會六七八種不同的含義。

一直以來,老皇帝雖然沒有明確立太子的人選,但放任成王打壓其他兄弟,在百官中打造自己勢力的行爲,在不少人看來,這就是在將成王向着下一任儲君的方向培養。

後來,當老皇帝明裡暗裡地給帝辛的遠征軍站臺的時候,又讓衆人覺得,他是否更喜歡那個宮女所出的皇子。

而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有一些支持裕王的人選,態度之上突然變得曖昧了起來。

再接下來,便是老皇帝病重之後,對各位皇子的召見了。

除了被貶庶的二皇子以及遠征在外的五皇子,老皇帝先後召見了留在京城的景王、齊王等幾位皇子,可唯獨沒有召見過同在京城的成王。

一開始,支持成王的人還可以這樣安慰自己。

有成王珠玉在前,被皇帝召見的那幾位皇子,不論是品行還是能力,都已經證明了不適合太子之位。

若是老皇帝真的有心在那幾個皇子中挑選一個作爲未來的太子,只會招得百官反對。

百官相信,宮門的那種皇帝陛下不會做這種動搖大離國本的不智之事。

原先老皇帝雖然氣若游絲,但太醫診斷後卻依然能斷定至少還有數年可活,因而立太子之事雖然焦急,但也還有時間考慮。

但是現在病情再度加重,說句不好聽的,躺着的那位皇帝陛下,可能都隨時都會去見先皇。

而在這種事情之下,縱然還想慢慢考察,但也到了不得不認真考慮的時候了。

其他幾位皇子對於皇位沒有競爭之力,因而召見他們的時候不需要考慮太多,以父子的身份相處便可以。

但是成王不同。

身爲如今儲君呼聲最高的人選之一,老皇帝一旦決定召見成王,很有可能就已經做好了立下一任太子的準備。

這種事關大離未來百年之事,自然要慎之又慎。

因此也就不那麼好隨便地召見成王了。

這樣的猜測不無道理,但掩耳盜鈴終究不得長久。

當如今儲君呼聲最高的另一人選,裕王殿下在歸來的第二天辰時便被召入宮中之後,這些人便徹底坐不住了。

同爲下一任儲君呼聲最高的人選,在京城的大皇子成王殿下一直沒有被召見,但是剛剛回來的五皇子成王,卻在回來後的第二天便被召入了宮中。

這由不得讓人不多想。

莫非老皇帝久撐着不見成王,就是爲了等裕王歸京之後,將他立爲下一任的大離太子?

一時之間,這樣的言論在京城內外喧囂不止。

而直到裕王出宮,不僅沒有如他們所想被立爲了太子,反而被勒令禁足王府不得外出,這種討論才小了許多。

一些猜忌也隨之消失。

然而,裕王不被立,並不代表成王一定會被立爲太子。

成王一天得不到召見,這些支持成王的人便一天無法放下心來。

直到今天,成王被召進皇宮之中,雖說並不一定會被老皇帝立爲太子,但起碼證明了,老皇帝並無去唄對待。

至於爲何如此久才召見成王,那反而沒那麼重要了。

以大皇子現在的名聲和勢力,只要老皇帝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排斥,那麼他成爲儲君的優勢便依然是最大的。

即便是屢屢立下功勞的裕王,也只是有一爭之力,但比起以京城爲根基的成王來,還是要少些優勢的。

而其實,在朝廷百官的設想中,最理想的結局,應該是成王登基坐鎮京城,而裕王則鎮守邊疆,繼續爲大離開疆拓土。

不過大家都不是小孩子,政治也並非是兒戲,知道這雖是對大離最好的結果,但不論是成王還是裕王,都無法接受這個安排。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成王和裕王既然都會皇位有着爭奪之心,那麼兩個人到最後,便只會有一個人站着。

而在大離皇室中,這種兄弟鬩牆的戲碼,更是不算罕見。

幾乎每一位皇帝登基之前,都會經歷這麼一場血雨腥風。

……

又過了半日,就在不少人心中還在揣測之際,成王從皇宮中出來了。

而伴隨成王從皇宮中一併出來的,同樣有一道聖旨。

但是和裕王不同的是,這道聖旨並非是處罰,而是敕封。

敕封大皇子成王爲監國一職。

這道聖旨一下,京城內外,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興奮起來。

監國一職,並非實質性的官職。

而一般,只有兩種情況之下才會設立監國。

一種是皇帝外出或者出現了某種意外導致無法親政,便會指派另外一人暫時替他代理朝政。

而一種,就是老皇帝負責兜底,趁着自己還能震懾朝廷之時,以此鍛鍊自己的下一任繼承者,以免在自己賓天之後,繼任者無法勝任皇帝之位。

監國之時,權力幾等同於皇帝。

故而,不論是哪種情況,監國一職一般都是由太子兼任。

但這不是說,監國一職只能由太子兼任。

在大離歷史上,也曾有幾位皇子在還不是太子的時候,便因爲種種原因,不得不擔任起了監國一職。

但是,這些皇子最後都無一例外的,成爲了大離的皇帝。

監國一職,大部分情況下由太子兼任。

但反過來說,能夠兼任監國一職,也證明了皇帝對於皇子的依仗。

一般來說,兼任監國一職的皇子,只要在代替皇帝處理朝政的時候不要出錯,基本上就已經被內定了太子之位。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潛伏第一百五十九章 “火靈聖母出事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伏魔陣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鎮魔碑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開門吶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省人事的龍鬚虎第一千零二章 水牢關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正方體再現第二百四十三章 弒神槍問世第八百八十七章 老皇帝的驚喜(中)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忠誠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出發玄天城第四百零六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給與老皇帝的震撼第三百二十八章 望有朝一日,能和你並肩作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泰安世界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成王之威第八百章 臨行前的安排第四百零三章 來人啊,發飆啦!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獵殺行動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追擊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驚喜第六百五十章 送糧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破釜沉舟的決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第二件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神明的恐懼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天賦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被發現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郊遊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入京第二百零二章 闡教入紅塵凡間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足金烏出世第六百五十七章 突厥退兵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星落之地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藍星近況第一千零二十章 “似人”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暴露第九百四十八章 謀劃第八百三十六章 美人相邀第四百三十三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殺意凜然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外界異聞第八百零九章 故佈疑陣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三十六章 無常索命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極驚世錄》的具體缺陷!第六百二十八章 突厥騎兵的真正目的(上)第九十七章 脆弱的小心臟第六十四章 玉皇大帝也沒辦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處決刑天第九百零九章 解釋第二百八十五章 證道成聖的機緣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第一輪攻勢第七百一十三章 宋倩薇的離開第二十九章 喜上加喜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傷亡慘重第八百四十三章 來自夏的推測第一千六百章 再見弓中卿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星落之地第九百八十六章 庚金的震驚第三百零一章 聖人果位再現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成王之威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驚濤駭浪第五百四十六章 羣臣逼迫,殷天受屈!第三百七十二章 風后的轉世,風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潘晨露第九百四十八章 謀劃第二百章 球形態的太乙真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集合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無法置身事外的工具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萬仙來朝第七百六十一章 安君山的震驚(下)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新宗主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齊聚黃金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足金烏出世第二百零八章 檸岢變靈華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皇室的部分底蘊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場婚禮大典,空前絕後!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生的商人第五十七章 初遇亦瑤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分道揚鑣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外有天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造謠第七百七十七章 來自成王的打壓第一百五十二章 魔族重見天日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出發玄天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策馬奔騰~第四百五十三章 青出於藍勝於藍第二百六十二章 洪荒世界無敵手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收徒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靈氣第二百九十四章 墮落大軍慘敗第一千一百章 響徹練武場的慘叫第二百九十九章 艾茶恩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往事第八百零三章 被囚禁的宋倩薇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噬靈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