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備戰

這鐵料按照後世的說法,大致分爲生鐵和熟鐵兩種,其中生鐵爲白口合金熔點略低,約在一千一百至一千二百度,熟鐵爲高純度的純鐵,熔點差不多在一千三百五十度上下。

在古代,基本上只有大型的鐵礦在使用土高爐的情況下,可以採用木炭作爲燃料將鐵礦融化成鐵水後直接澆鑄成生鐵塊,但生鐵因爲雜質較多,既硬卻脆,因此也就只能採用長時間加熱的方式將生鐵中的碳化鐵分解爲鐵和石墨,再通過鍛打消除其中的大塊滲碳體,這便也就得到了熟鐵,

只是,一旦將生鐵加工成了熟鐵之後,再用木炭鍛爐來煅燒卻是完全不可能再還原成鐵水了,因爲以木炭爐的溫度根本就不能再燒得化了。

雖然早在漢代就已經有了用煤進行冶金的理智例子,但隋代基本上也就只有大型的礦區或者露天煤礦產地附近纔會有人用煤來作爲燃料來冶鐵,而蘆山這個地方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哪有什麼煤炭可用,自然用的只能是木炭了。

而且,何春又不是專職的鐵匠(他是銅匠),且銅的熔點也就一千度而已,對燃料自然不會有什麼更高的要求。

知道了這麼一個情況後,黃小剛也是隻能白瞎了,在沒有煤的情況下,他當然也不敢吹牛逼能把熟鐵化水,只是看着何春領着村中的六七個小夥,好像磨洋工一樣從早到晚一整天也就能打出個六、七十個箭頭,就感到無限的蛋疼。

須得知道,就算按照總量五十把弓弩,每把弓弩至少一壺箭(三十支)的標配計算,這就足足需要一千五百個箭頭。

可問題是,不管黃小剛蛋疼與否,蘆山村的條件以及何春的效率就是如此,急也急不來。

倒是黃小剛多嘴問了一句用青銅鑄造箭頭可能,何春倒是表示他有這個技術,只是蘆山村沒有銅料,雖然村民家中每戶也能拿出幾十上百個五銖錢來,可比起一枚青銅箭頭至少需要五、六枚銅錢的銅量,這特麼就是杯水車薪了。

所以,當時間來到七月初八,也就是呂固與他定下五日之期的第四日,約定好的二十把竹弓和三十把竹弩都已經制作完成,並且還多製出了至少五成的餘量作爲儲備,可何春這邊打造出的箭頭卻還不夠三百枚。

沒辦法的情況下,黃小剛也就只能讓幫忙制繩的婦女開始給竹箭桿貼羽裝箭頭開始制箭,經過不斷的調試,黃小剛定下了竹弓配箭長三尺八寸,竹弩配矢長九寸的規制,選擇鵝大羽(翅羽)和尾羽分別來做箭羽和矢羽。

不過,當黃小剛拿着弓弩和箭矢正式來做測試時,得到的數據讓他自己也感到驚訝,首先就是竹弓的平射距離比他自己估算的要遠了近一倍,竟然能達到差不多十丈,也就是快三十米遠的距離,以四十五角拋射的距離也達到了快五十米,這樣的射程要說比起軍隊裡的制式角弓而言肯定是個笑話,可放在了蘆山村這樣的山野,並且拿來對付的敵人還是一羣依舊拿着農具剛轉職的賊兵,這可就難說了。

至於竹弩威力更是可怕,平射居然能達到二十丈遠,拋射更是接近三十五丈,也就是接近一百二十米,按照劉大虎的說法,這等威力便是比起如今隋軍所用的制式裝備也差不了太多。

最後,黃小剛也管不得何春磨蹭的速度,利用自己手中的職權,挑了其中質量最好的一弓一弩並各三十支箭矢給自己和黃娜裝備,並且還利用制膠的便利,用鹿皮做了護臂、護胸還有護指手套等輔助裝備。

到了七月初九這天,蘆山村的五十多個青壯便也首先回來,他們入山前後約有半月,倒也獵得不少野味轉回,只是這些人還沒歇上一口氣,呂固便也動員起來開始在村中大搞建設。

這幾日的時間雖然呂固調動了不少人手和資源給黃小剛製作弓弩,但他也在同時領着村中的婦孺並劉家村的人手在大量製備材料,青壯一回來他便開始修葺樓牆備戰,一付誓要將蘆山徹底城寨化的樣子。

因爲蘆山村本身的位置就在山樑上,並且村中屋舍又是集中建設,所以搞城寨化倒也簡單,直接順着最外圍的一圈房舍修建起一圈土牆,再將路口、門轅各處修上石牆和角樓,一座城寨便也成了形狀。

一瞧五日之期已過,也沒見着有賊兵來擾,呂固在驗收了弓弩之後,便也把幫手的青壯全都撤走去搞基建,只留下了幫忙制繩的婦女和幫何春打鐵的幾個青壯給黃小剛指使,等於今後這兩組人專職來做箭矢了。

到了七月十二,劉家村的青壯也都趕到了,不過竟然只有四十餘人,一問才知道他們躲入山中之後,曾經兩次遇到賊兵進山拉丁的斥候隊伍,兩次接觸下來竟是損失了二十餘人,並且劉家村的青壯也同時帶來了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是聽聞朝廷已經派出了齊郡郡丞張須陀領軍進剿左匪,而壞消息卻是蘆山北面的蔡家坳、黃村和韋家窪子都遭到了賊兵的襲擊,並且有一隊怕是百餘人規模的賊兵,正在往蘆山方向尋來。

得了這個消息後,蘆山村人和劉家村人都是大爲慌亂,不過這時候劉駟和呂固卻是站了出來,指揮村人再次加固城寨的防禦,什麼礌石、檑木也都搞起,甚至還臨時又抽掉了二十多人來給黃小剛,要他領着繼續來做竹弓弩,這一次也不計較數量了,能做多少便算多少。

這之前呂固只是要求製作弓二十、弩三十,怕是對這次的匪情還很樂觀,認爲蘆山村藏在深山之中,就算賊兵前來襲擾也不會來多少人,加上村中的青壯也就五、六十人,只要人手一把夠用就好,可如今聽了最新的消息,也才知道賊兵一出動就是百餘人的規模,並且還採用的是地毯式的掃蕩模式,也就知道自己託大了。

反正之前的膠繩還剩下許多,黃小剛這邊物料也都湊手,便也二話不說趕起工來。

只是,即便是又給何春增加了十來個人手,可他的箭頭產量依舊不行,如今堪堪也就是每日百五十餘枚的樣子。

終於,到了七月十四這日一早,便有負責外圍警戒的村中獵戶急忙來報,說是一隊百餘人的賊兵隊伍押着兩個瞧起來應該是蔡家坳村的村民作爲嚮導,徑直往蘆山來了!

第六百四七章 十拿九穩第二十章 混亂第九章 真尼瑪好第六百六五章 王子第七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零五章 一步到位第一百五一章 口號第七百六七章 開會第六百八四章 窺竊第七百六五章 騎陣第二百六一章 表弟第三百零七章 第一陣第七百十八章 配額第五百九一章 茅塞頓開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一百九十章 房傘第五百七七章 國家紅利第二百八九章 出擊奢卑城第三百九九章 王者近衛第四百五五章 戰術小隊第五百三九章 賤人咬金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四百九九章 解決辦法第四百七十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七三章 開海第三百八三章 整軍再戰第二百九七章 壕溝戰術第八十八章 合則兩利第四百九一章 具裝騎兵第五百二七章 老牛嫩草第六百四九章 一計不成第七百三三章 人間第二百九八章 夜半歌聲第七百四十章 機關第六百五九章 天意如此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七百三八章 出路第一百七八章 癢處第五百六三章 御駕親征第六百九四章 官制第十八章 盡人事第七十七章 慘勝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一百六七章 規劃第六百五三章 宇文蓮生第六百八二章 漏洞第二百六九章 贊助第六百六四章 墨者第六百九四章 官制第四百五十章 搭架選兵第四百七七章 難下江南第五百七九章 倭軍演陣第五十五章 獅子口第二章 幽幽谷第三百二三章 產業園區第五百八二章 欲將東歸第五百七三章 不似凡人第四百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五十八章 訓練進階第二百十五章 彎路第三十一章 去文登第五百八七章 世勣飛天第二百四三章 專家第六百四一章 二翟授首第四百八八章 天賜良機第七百二四章 回府第四百七九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二一章 刀耕火種第四百九一章 具裝騎兵第十七章 第二課第三百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三六章 陽謀第二百九二章 高麗軍神第六百九七章 換質第四百七六章 禍水西引第五百二五章 黎陽整訓第一百八七章 意外第一百七五章 傳檄第一百零十九章 孫武兵法第四百五二章 水師出擊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六百三八章 大勢已成第二百四四章 堂弟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一百八八章 用間第三百八四章 戰爭之王第三百六八章 妄拒天軍第四百三四章 挖角背叛第七百二八章 不可第一百九八章 追擊第六百六五章 王子第五百七十章 天闕何在第二百四三章 專家第六百六二章 偏頗第一百八八章 用間第五百六七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二二章 勁歌熱舞第二百零四章 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