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六 守敵必攻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隨着鼓點樂感強勁,節奏明快的鼓聲在戰場上響起,也就瞧見天鳳軍的前軍方陣微微一動,分列左右的兩營神機炮官兵便開始推着炮車開始穩步上前,同時中軍陣中也有兩個標營的士兵在銅哨聲中跨步出陣,跟隨在炮營官兵身後前進。

瞧着天鳳軍這邊終於開始攻城的動作,清河城上也是一片忙亂,各級軍官大呼小叫的驅趕着拿着弓箭的守軍士兵跑上城頭,準備對着來犯的敵軍進行打擊。

“民季,你可有把握?”

清河城南門的城門樓上,一幫崔家族老和將領們正簇擁着崔民季在城頭眺望軍情,猛然聽着戰鼓聲起,不少人都自慌張了起來,倒是崔民季表情很是淡定,指着正在緩步前進的天鳳軍官兵道:“諸位且看,此軍倒也託大,竟敢就使這區區數十架石炮來攻,看樣子不過是試探佯攻,何須慌張。”

隨後又指着城前兩道護城河笑道:“兵書有云,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故守敵必攻謂之虛,守敵知難亦不可不攻者,方爲正道!”

聽得崔民季如此解釋,一衆慌張的族老這才大多面色緩和了下來,他剛纔話裡的意思倒也簡單,也即是不管天鳳軍用什麼手段和辦法來攻城,首先必須得要靠近對吧?

而城前的兩道護城河,也即是他口中的“守敵知難亦不可不攻者”,他對此顯然有絕對的信心。

那麼,這清河城的兩道護城河又有什麼特異之處呢?

先來說第一道護城河,乃是清河城原裝的護城河,河道緊緊貼着城牆根兒,河面寬約四丈,深約兩丈有餘,河堤以石塊砌成,內河沿距離城牆底部留有約二十步寬的空地以便攻城的敵軍落腳和方便城上使用各類守城武器對其進行絞殺。

而第二道護城河所在的位置,剛好是距離城牆八十步至百步遠的地方,也即是河沿內側距離城牆正好八十步,然後河面寬二十步,河沿外側距離城牆有一百步。

然後這個距離,剛好是城牆守軍用標準軍用弓箭進行拋射狙擊的極限距離,隋軍的制式角弓標準爲一石,有效射程正好就是八十步左右,如果再算上接近四丈的城牆高度所帶來的射程增益,勉強倒也可達到百多步的射距。

那麼,按照崔民季的想法,也即是這個時代普遍的軍事思維,如果天鳳軍以常規的方式攻城的話,就必須抵近到護城河邊,設法用沙袋或石塊來封堵護城河開闢渡河通道,那麼這個時候搞土工作業的人不就正好暴露在了城頭守軍的遠程打擊之下了麼!

然後就是天鳳軍派人頂着箭雨來填土,守軍輕輕鬆鬆放箭搞亂射,這麼打打鬧鬧的一天也就過去了!

然後,後面的事情雖然不好細說,但大致可以推測出一個主流的發展方向,比如說這第一道護城河預計要填上個三五天,然後第二道護城河再填上個三五天,等天鳳軍終於打到城下後還可以再拉鋸個三五天,這前前後後弄下來說不定就得是十天半個月過去了,那時候說不定河東五姓還有涿郡楊、羅兩家的援軍便也到了。

現如今,整個清河城內有着十幾萬人,而且糧食、守城器械也十分充足,城池的防禦設施也緊急修葺過,所以崔民季根據他長這麼大所聽見、看見和從書上學到的戰爭經驗來判斷,認爲如此堅城,要守下來自然應該是輕輕鬆鬆的。

再說了,還有一個更爲讓他感到篤定的重點是,這次來攻的天鳳軍在他看人數實在是太少了,就目前來看也就萬把人的樣子,所以他打死都不會相信天鳳軍有能力一日之間打破清河城。

只是……崔民季的篤定還沒維持到一盞茶的功夫,就在突然間碎裂成了一地的渣渣!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也就聽得戰場上原本的鼓聲在突然之間換了一個節奏之後,正在慢步向着護城河靠近的天鳳軍士兵們便也齊齊停步,將陣型停在了距離外護城河不足百步的地方,或者確切的說應該是距離城牆差不多有二百步的地方,然後開始對他們推上來的神機炮車搞起了調整。

天鳳軍的神機炮營作爲獨立營,在部隊編制上與普通的標營不同,一般來說標營基本配備的人員是十二排(每排標準四十人),再算上營屬的文書、副官、執星官、傳令兵等人員,差不多就是五百人的規模。

而神機炮營作爲獨立營,雖然基礎編制的單位排不變(標配每排兩架炮車),但可以視需要增減排的數量,比如說如今由黃娜直屬的兩個神機炮營就達到每營二十個排的規模。

也就說,當兩個神機炮營在清河城前兩百步外的地方,把整整八十架組裝好的神機炮調整完畢,蓄勢待發的時候,城門樓上的崔民季終於也感到了一陣說不清道不明的心悸。

甚至有那麼一瞬間,崔民季心中頗有一種突然就釋然了的感覺,隱隱中他也明白天鳳軍這般突然的停步在兩百多步的地方肯定不是走累了休息,而是天鳳軍的投石炮果真有這麼遠的射程,那麼這天鳳軍能夠崛起於東萊,如今又橫掃了差不多大半個河東(山東),道理也就說的過去了!

這前面倒也說過,黃小剛搞出的神機炮,雖然在制式和原理上和隋軍的投石機並無二致,但在擺臂、蓄能還有牽引方面自然都是做了相應的改進,比起隋軍採用直拉的牽引方式動輒需要數十上百人做功的老式機型比較起來,增加了滑輪組和蓄能環(簡易木製飛輪組)的新式神機炮最大的優點就是用人少,一部神機炮的標準發射陣位只需要十八個人,另外還需要兩人搞搞裝填和復位,而且在設計上也不採用粗苯的石彈,因此發射載荷上設計得很小,最重也就是二十斤一發的集束炸彈(八枚手榴彈)。

但是,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卻是:隋軍制式的投石炮,定員百人射程不過百步而已!

而現在,天鳳軍擺出了那麼多的投石車,卻又擺得離城牆那麼遠,車下的發射人員還那麼少……顯然真相也就只有一個了!

猛然間,也就見得崔民季面色突然之間雪白一片,轉身便也扯過身旁一員副將急喝道:“快!快鳴鑼!快撤下城上的兵卒!”

第一百八八章 用間第五十一章 高光時刻第二百八五章 壞消息第四百九八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五七章 援軍已至第五百五十章 汝願助否第五百八七章 世勣飛天第四百七九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十七章 毒丸第八十七章 冤家宜解第三百七七章 還施彼身第二十七章 轉進第四百二六章 科舉時代第五百二六章 齊頭並進第四百六四章 衆矢之的第一百九八章 追擊第一百九三章 揭破第八十六章 瞎忙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六百六五章 王子第二百四八章 公允第一百五三章 備戰第一百三三章 畫餅第七百五六章 長孫第七百七五章 朝會第六百四五章 淑女好逑第一百二六章 一步到位第五百八八章 通過考覈第六百三十章 一對眼間第六百二一章 平權法案第六百七五章 還朝第五百七一章 非之善地第二百五三章 招安第二十九章 想太多第五百七六章 既定國策第三百二九章 開胃小菜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六百五六章 編戶湊丁第六百五四章 頂層設計第四百六八章 瞠目結舌第五十四章 平生僅見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一百三四章 問鼎第三百章 壓寨夫人第七百六八章 大坑第二百八五章 壞消息第二十五章 家底第五百三一章 刊印天下第七百五五章 消息第三百八九章 武力展示第八十八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五九章 計劃不足第二十三章 吉人天相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六百十八章 置之死地第六百七一章 二事第四百十七章 守土有責第七百三五章 丈夫第五百五四章 政策解說第五百四九章 果然如此第二百十四章 新政第五百零九章 一雙渣男第七百七一章 新節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第七百三五章 丈夫第一百七二章 突襲第二百三六章 陽謀第二百五四章 急戰第七百三十章 有變第一百八十章 備戰第七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七十章 狹鄉第一百七四章 大勝第七百六三章 突襲第四百五三章 紅鯉綠鯉第五百七三章 不似凡人第六百五三章 宇文蓮生第三百四一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八四章 修牆第六百一十章 吃麪翻碗第七百二五章 新政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一百九十章 房傘第三百九一章 以拖待變第三百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六十三章 打掃戰場第三百六四章 獅子搏兔第一百六十章 民變第二百八十章 神算第四百六七章 大相徑庭第四百二五章 將開春闈第七百六三章 突襲第二百六七章 聯機第二十八章 安頓第三十二章 製陶第六百五八章 新法試行第一百三七章 東華第一百六一章 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