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百七四 今朝始爲上人境

白堪山,白皇洞。

山風依然在吹。

草木依然繁盛。

山中一切如舊,雲霧飄散。

洞中,清原盤膝而坐,手中已不再是鐵棒,那是一支綻放着白色光芒,又有着紅色雷紋的尺子,通體無暇,宛如白玉。

這就是鐵棒破碎之後,內中顯化出來的白玉尺。

對於這白玉尺,清原也並未有太多驚異,因爲此前已有了許多預兆。比如九重玉樓之中就已有白玉尺顯化,再如伏重山離玥底谷的空室裡,另一個自己也是手提白玉尺。

但因爲鐵棒曾是紫霄宮的棄物,因此他也未有覺得,這鐵棒該是什麼驚天動地的物事。而對於白玉尺,他向來有些驚異,或者說有些猶疑不信。

直到如今,事實擺在眼前。

既然鐵棒曾是棄物,如何內藏玄機,蘊藏寶物?

“當時燒火,缺一根搗火棍,便從雜物房中尋到了這件物事。”

清原沉吟道:“清陽師兄說過,這鐵棒原本是有大用,但並不合用,於是廢了。是因爲地龍之尾融在當中,所以使它成了我的本命至寶麼?”

把手撫過白玉尺,清涼舒適,但因雷紋所在,偶爾有些炙熱且銳利的感覺。

這寶貝原本的用處是什麼?

清原思索許久,全無頭緒,最終作罷,放下白玉尺,取過了古鏡。

這古鏡是先天至寶,後來因爲內藏龍珠,成就他的本命之寶,妙用無窮。但實際上,因清原道行不足,這古鏡有許多受限之處,時至如今,清原踏破人身界限,成就上人,勉強纔算讓這古鏡,能發揮出許多應有的效用。

而古鏡當中的一方天地,也隨之擴大了許多,青牛龐大的屍身,便被清原裝在了裡頭。

那日斬殺青牛之後,狂風驟雨頓生,河浪滔滔,那些木筏上的孩童岌岌可危,被他救了回來。

在暴雨之中,無數人朝他跪下。

清原終究沒有接受,離了坎凌,回了白堪山,入了白皇洞。

至於蘇相,初見修行之法,心中嚮往,本欲拜清原爲師,但清原並無示意,他也就悻悻作罷。

想起蘇相,清原微微搖頭,倘如這書生向道之心稍微堅定一些,他倒也不介意稍微傳下些許法門,可惜,蘇相原是書生,向道之心不堅,既然不得修仙,便想金榜題名,也就順勢留下。

如今蘇相在坎凌鎮中,因請來了仙長降服青牛,而倍受禮遇。

“隨他去了。”

清原感知滲入古鏡之中,內中青牛靜靜躺在角落處。

▪TтkΛ n▪¢ ○ 牛肉本是滋補,那青牛更是妖怪,自是大補,尤其是那一雙牛角,更是堪當法器。除此之外,青牛的銅環法器及牛黃寶物,也被他收來。

實際說來,此行所獲不少,除老牛本身外,還有它打殺修道人之後留下的一些寶物,其中就包括了恆陌。但他獲得的許多東西之中,最重要的一件物事,反而是那牛黃。

成爲精怪甚至妖物的牛,並非沒有前例,書上記載的也並不稀少,但牛黃這種物事,並非是因修行而生,多是牛妖與生俱來,和道行高低無關,或有,或無,皆是天生。

“按說,自青牛成妖之後,牛黃就會汲取這青牛的氣血……”

清原略顯沉吟,想來,這頭老牛盤踞坎凌鎮,要求血祭童男童女,便是爲了餵養牛黃,避免自身血氣受損。

老牛多半也從這裡摸索出了法門,血祭人數若是多了,多餘血氣就可以補益這頭青牛本身,增益血氣及修爲。

“這牛黃乃是天生,幾乎能擠入上等法器的行列,並有成爲法寶的可能。”

清原暗道:“只待再進一步,或許就能成就法寶雛形了,那麼今後加以溫養,或許就能一舉凝成法寶。”

想到這裡,不免可惜,如今青牛已死,這牛黃落在清原手裡,幾乎已是沒有了什麼再進一步的希望,只能作爲法器,放在古鏡當中,成爲神寶天河的一部分。

至於在此之前,或許能將牛黃之中積蓄的血氣,抽取出來,增益道行。

而運使的法門,清原也略微明白了少許,比如得自於御獸宗那一門可以殺人取魂,煉血入身的法門,用在這牛黃上面,或許合適。

……

儘管清原想法有許多,但都來不及多想,先是把古鏡懸掛,汲取此地陰氣,去滋養何清的魂魄真靈。

而另一方面,則是在熟悉四重天的道行,熟悉陰神的諸般變化,到時便可恢復何清的魂魄損傷。

“四重樓名爲觀道樓。”

“修煉至此,仍遠未能得道,然而,觀看諸天萬物,已能看見常人所不能見的韻味。”

“未能得道,卻已能粗略地看見許多物事的本事,遙遙感悟大道,故而,名爲觀道。”

清原閉上雙目,把心神盡數收入九重玉樓當中。

識得真心意,真氣凝法力。

魂魄化陰神,方位人上人。

今朝始爲上人境。

……

觀道樓中,壁畫宛如實物,只見日月同輝,星辰遍佈。

清原看着天空四野,四方無數星光,彷彿置身星空之中。

“這就是觀道之意?”

他感應着自身的許多變化,感應着這陰神之身的變化。

魂魄真靈,凝就陰神,已有了許多異處。

比如,夜間陰涼之時,陰神出竅,遊遍百里。

他不禁想到一些故事。

曾有一個讀書人,去尋一位當道士的好友,兩人秉燭夜談,直至深夜。第二日晨時,讀書人醒來,那道士與他說,就在昨夜,三百里之外的一座小城裡,出現了一樁趣事。

道士把趣事與他說了,但讀書人自是不信的,畢竟兩人昨夜言談甚歡,這道士如何知曉三百里外的事情?

道士解釋說,此乃陰神出竅,能夜遊數百里。

讀書人依舊不信,但時隔一月餘,此事終於傳過數百里地方,傳到了這一座城鎮,被人當作趣聞。當讀書人聽見了這件事情,不禁想到自家老友,卻是在一月之前,事情剛發的那一日,便已知曉了。

後來這讀書人也就隨之入道,入山修習道法去了。

這是世俗間一些奇聞異事的記載,當然,其中不乏是常人杜撰而來,但這一樁故事,清原則是相信的。

“陰神出竅,不能在烈日之中,否則必將散去,除非成就真人,化作陽神。”

清原吐出一口氣,有心嘗試一下陰神出竅的味道。

他深吸口氣,靜心凝氣,觀想九重玉樓,迷霧朦朧。

觀道樓之中。

陰神清原立身於星空之中,忽然身子輕飄飄浮起,他伸手一按,四重樓的大門驀然打開,於是飄飛了出去。

而在外界,清原眉心之中,便飄出了一縷虛幻之氣。

虛幻之氣出了眉心,當即化作清原的模樣,身子虛幻通透,正是肉眼無法看見的陰神。

嗡一聲響。

只覺外界陰冷刺骨。

陰神瑟瑟發抖。

“我雖習練六月不淨觀,非比尋常,但陰神初成,形體還弱,受不得外界侵蝕。”

他心念一動,便要鑽回眉心祖竅。

然而陰神狀態之下,一切都極爲敏感,偏頭看去,便看透了重重迷霧,看見了幾件物事。

章百一十 上人甘煥章二十六 源鏡城章八八五 威震守正道門!章三八二 陰陽法陣章八五六 樑帝!新帝!章二九零 老者章四七一 天雷章四四二 迎面而來的八首火龍章百九七 白氏少年章四零七 四象陣章八零九 謝七!章七八六 大將軍,姜柏鑑!章九零六 諸聖超脫!章二五七 翻掌殺上人章三八六 解開至寶章七八五 定計,刺殺章六三三 風波傳揚至遠方章五零二 神魔兇獸,帝君成道章二零四 欲害我者皆爲惡章百零四 魅豔女子章七八二 殺良冒功章三二九 小打小鬧的小事章六三零 危局章二八八 鬥法餘威章五三一 塵埃落定章四五二 部落【下】章二六一 蒼河章四十 煉形樓章四八六 鐵柱?鐵環?鐵鏈?章百三一 青龍化元術章七三九 杖責白曉章四四四 風起時,八方無景章六三九 殺機!章七十二 落越郡章七七二 太子廢立,皇權之爭章八七零 郭仲堪 下章八一零 入京城,斬佞臣章五四一 見何清,觀京都章四零一 雜念章六九九 大魔有法章三一一 雷霆法劍,天地異數章四一九 許老求拜師章百三八 孫家老祖章五六三 蓮瓣,文士,劍氣章三二四 重臨世間章四八七 洞天之內章六二七 飛蛾撲火章五五七 昔年路途章四二四 蜃氣珠章六九五 五行生萬物,一掌生世界章六五六 力壓白勢至第591章 章五八九 落幕章五二零 市井之談章八一九 饕餮神眼章百九四 風雨壓城章六五三 亂局,殺局章五零三 煉化水玉章三六五 本性之論章三一六 鼎鎮山河章五四九 線索【一】章七零一 傳天下章六三五 不盡不實花妖王章二六十六 火箭如雨,夜若流星章八十 神雷章二一二 栽種仙蓮章三八一 在那睜開眼的剎那間第585章 章五八三 圍殺【三】章四八四 九烈元陽之下的佈置章八十四 收穫,隱患章四一二 眼道人章六三一 白氏祖章二二九 清原的佈置章百零九 擋住雷霆的一隻手章三五五 事畢章六四九 萬千阻礙,一尺破之【下】章百四二 燃壽元一甲子章百三四 七靈真本章三六七 閒神真君駕臨章百十八 生死之間大魄力章二一一 仙緣加身不敢受章四九一 脫身章三一六 鼎鎮山河章六八四 天殺真君,變數無窮章七二九 栽種白蓮章十七 紈絝章四七八 妖神之身章四二二 海上有座島,島上有座山章六二二 洞玄!洞玄!第587章 章五八五 正面迎敵章三六一 燕公子第585章 章五八三 圍殺【三】章六二六 神山尊者章三十二 雲鏡先生章三三二 驚退章六二七 飛蛾撲火章六十四 指你一條神仙路章二四二 看山,看水章五 入山章三九五 兇獸神威章三七二 燕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