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七一 唐時舊景今不再,此夜講法五重天

離開蒼河已有兩日,兩人仍是北上而行。

在這期間,除卻修行之外,清原也略微想通了一些事情,逐步串聯了起來。

“當時古鏡顯化的那一縷氣息,不是那婦人懷中的孩子,就是木子。”

清原面有沉吟,心中想道:“之前古鏡有所動靜,我爲了避免事端,才繞過了那裡,落腳蒼河,未想,反而蒼河撞個正着。”

想到這裡,他心中不免有些造化弄人之感,而對於當日紫金之氣的顯化,也頗覺錯愕。

前朝大唐覆滅至今已有多年,莫說是那少女,就是那少女的父輩,都是在大唐覆滅之後,纔出生在人世間的。

在大唐覆滅之後,倒也頗有唐時舊人想要光復前朝,但是無一例外,俱都失敗。在此期間,各方征戰,天下混亂不堪,過了數十年光景,直到如今,才分作南方大梁、中原蜀國、北方元蒙等三方大國,暫有穩定之狀。

然而對於唐朝而言,時至今日,都已經是煙消雲散了,氣運消逝,舊人皆去,繁華落盡,一切都成過往。

天下百姓,也不再以大唐子民自居,更不再認爲唐朝皇室血脈就應該是天子正統。

“唐朝按照道理來說,氣運已經散盡,而到了木子這一代,已無異於一介白身,也確實沒有什麼威脅。”

“但是,爲何如今還有微薄的紫金氣運顯化?”

“而蜀國京城那邊,又爲何還在費力地去追捕這些前朝皇室子嗣?”

清原皺着眉頭,思索道:“莫非死灰還有復燃之日?”

……

古蒼在這幾日間,因爲當日直面三百精兵的殺意,事後頗有幾分顛覆以往認知的念頭。

原以爲軍中之人,都只是一些普通人,哪怕有些武藝,也不足爲懼。而所謂軍隊,不過是一羣人聚到一起罷了,螻蟻再多也終究是螻蟻。

未有想到,軍中殺意一旦凝結,如同天地的法意,滔滔如浪潮,恍惚間,好似人人都是凝就殺意的三重天之人,也如一尊凝就殺意的巨人,還像是天地殺意顯化的法象。

之前的那府軍也算是朝廷的兵馬,但是古蒼不過略微散出氣勢,徒手扭斷了一柄鋼刀,便震懾住了。但這些精兵,哪怕不是對手,哪怕自身已經顯露出了本事,也仍是悍不畏死,令人十分心驚。

跟這些人比,那些府軍簡直堪稱一盤散沙。

“難怪先生如此重視世俗的戰場變化……”

它心有餘悸,以往先生雖然重視,它也跟着對俗世變化有些上心,但以往不曾遭遇過軍中精銳,也只認爲是一羣普通人,加上此前便遇上那些府軍,輕易力壓全場,震懾府軍不免也對於俗世軍隊有些輕視。

而這一次面對真正的軍中殺意,顛覆了以往的念頭,哪怕是它這頭臨近成妖的山魈,也有了驚駭之感。

“你已經是極爲厲害了,尋常三重天的修道人,法意都要被軍中殺意衝散,而你還能施展本領。”

清原笑道:“憑藉妖仙血脈,雷道功法,丈二雷金鏜以及雷石,即便真正鬥起來,這三百精兵實則也奈何不了你。”

古蒼低聲道:“還是弱了。”

清原沉吟道:“三重天的道行,放在一般修道人之中,已經是人身極限,不可匹敵。但是面對真正的高人,以及軍中精銳,確實是遠遠不足的。這些日子我讓你苦學四重天的變化,只要你有所領悟,早日成妖,便可擺脫這些困境了。”

古蒼應了一聲,思索着道:“先生,我……”

其實古蒼已經站在三重天巔峰的境地,只是因爲元氣大傷罷了。

至於四重天的變化,清原這些日子教給它的,大多已有領悟,但目前來看,以古蒼的悟性,道行不夠,領悟到的東西,也只能到此爲止了。

對於四重天,自然還是有一些更深些的層次,但古蒼道行畢竟不足,止步於此也在情理之中。

清原默然不語,其實關於這點,他大約也有些明白。

古蒼乃是妖仙血脈,資質不凡,但是在悟性這一方面,飛禽走獸一類,天生便要比人稍弱一籌的。古蒼是從猿猴之中異變而生的山魈,比之於尋常精怪已經算是極爲機靈精明,但在領悟道法這一方面的悟性,還是稍微弱了些許。

“也罷,那就盡力恢復傷勢,早日重歸巔峰,嘗試踏破上人境,成就大妖。”

“不。”古蒼沉吟道:“我想知曉關於更高境界的變化。”

清原微微皺眉,道:“你尚在三重天,只怕是吃不消的。”

古蒼低聲道:“不怕。”

其實修道這種事情,許多理念,許多知識,許多觀點,都該是日積月累,並非一蹴而成。一時之間,若是學得多了,卻也未必便是好事。

清原看向古蒼,與它對視片刻,忽然明白了些什麼,點頭道:“好,今日起,我與你詳說五重天的變化。”

古蒼頓時大喜。

……

入夜。

半山,破廟中。

這裡的地界,已經算是蜀國中部。

而這座破廟,應是許多年之前殘留下來的,細看斑駁痕跡,只怕在唐初便有了,荒廢至今,多年光景,附近已無人煙。

而就在這個破廟之中,升起了火焰。

清原盤膝而坐,向對面的古蒼,細細說來。

“九重天,是對各方不同修行之法的不同境界,所形成的一個統稱。同是五重天,自然也有許多種稱呼。”

“佛家之中,大多稱作身識,但也有一些不同的法門,視作是因果。因爲這一步,注重人與大地的因果,所以是因果,但又能夠得以藉助山河大勢,以人身之力,從而施展出撼天動地的威勢,於是也另有一些佛門,稱作身識。”

“道家各脈不同,修行到這裡,多數便是領悟五行大道,因而也稱五行。”

說着,清原頓了一頓,說道:“而先生所學,不同別處,稱作是山河樓。”

“山河樓的修行方向,同樣是重視與山河大地的因果。”

“但是除此之外,又借四方變化,以中央爲厚土,四方各按分化,也算是五行分化。但是與其他道法不同,這是以中央山河爲主,四方爲輔。”

古蒼眼眸閃爍,金光躍動,不知是懂了沒有。

夜漸深。

廟中講法。

章七一四 二百精銳赴西山章百四八 諸般道術章八六五 北方元蒙,猜忌之心章五一六 變天章八三一 君殤璃章四八五 陣法激流,嗜血洞穴章五零二 神魔兇獸,帝君成道章六九零 集天雷地火之威!章二三四 道祖神像,修復真靈章百二九 一人兩本命章七八九 白孤魂章四六五 神術推演章三八九 清原鬥炎尊章七三零 法不易求章七七七 谷烏爾章百五四 路往何方章七五零 國師齊師正【上】章三九九 真焱章四六三 神靈【二】章七三五 如此樑國,不若叛之!章三七五 引動章四十二 廟中諸人章九十七 雷法真音章七八九 白孤魂章百四五 俠以武犯禁,當殺之!章八三四 魔祖去向,古蒼消息章四三九 鱗片護甲,人各有志章六零一 草廬章七四二 花妖王章六七七 屠神!章二二六 紫金白黑青章百零三 低頭章二一六 水源道長章二六零 法天象地,紫金氣顯章四二一 神體震人心章百十六 八卦九宮章八零三 箭矢章七七零 樑帝傳召章九零二 我命如妖,教你諸天萬界,雲散煙消!章四二三 蜃景章五零二 神魔兇獸,帝君成道章七零七 入世!章四零七 四象陣章七五九 軍令如山,不敢逆也章九零五 雷部正神!章四六二 神靈【一】章五六九 浩大陣勢章二五一 景秀白衣軍章九十五 雷法神通章六三二 洞天福地章三八零 鱗甲破碎起紅光章三九九 真焱章八九四 無上祖師,無敵童子章八零二 鄧隱來信章七一零 清原與文先生章五五七 昔年路途章四六九 吾爲魔之祖章五十四 御獸宗餘孽章百七九 妥協章五六八 蛟龍鱗,風雲行章二零八 烏光閃爍章五九九 白鄉風水,宮城夜變章二十九 淵深不可測章八九零 大道五十章八九五 七尺之內,天下無敵!章七九二 辛百枯章八十八 聽音貝,冰蠶衣,老拂塵章二七四 降虎爲桌,斟酒而飲章五九一 蛟龍北行,真人南行章八七零 郭仲堪 下章二六七 法意衝殺章七零七 入世!章八八二 南方三氣火德星君章六零一 草廬章八一九 饕餮神眼章三九三 龍吞日章二三七 思慮至深白繼業第590章 章五八八 停歇章五九五 復生章二三零 清原煉寶章四七一 天雷章四二六 蜃龍【下】章八六四 文先生 三章三十七 塵緣散聚章百三二 掌中握五行章百二九 一人兩本命章百七二 殺妖牛,出異象,其意大凶章百二六 先天至寶章五一零 收取淤泥章六七一 洞天之景,天雷地火章三七五 引動章八一六 真君隻手壓神獸,掌教盡心仍無力章七十六 龍吟,破陣章五六一 當年事章百二四 一掌出盡五行法章百十七 紅河白夜陰靈車,撞殺青龍殞上人章六零六 白龍開道,紫氣浩蕩三萬裡章六一二 作一人之惡,行萬世大善章七七四 千里之堤章六七六 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