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一七 平靜之下的暗流,白費心力的謹慎

由東望西,神光西照,能見洞天。

這一句話,便表明了,這處洞天福地的的門戶,就在朝東的一面。

葉獨等人不是修行人,他們沒有神光可以西照,更沒有得見洞天的緣法。可是,當他們穿過了西山,到了東面,也就如同來到了這座大門所在。

而繼續南行,也即是從這座大門的左邊,走到了右邊。

對於清原而言,這二百人就如同排着長龍,在自家門口走過了一遭。

“就算這些道士再是怎麼盯得緊,但這些軍士既然來到了我的門前,要動些手腳,便簡單了……”

儘管覺得並不複雜,但清原仍然沒有懈怠,神色略有凝重,靜等機會。

那九道神符,已在三危之山的東面邊緣。

只須時候一到,即可功成。

……

“怎麼回事?”

正行忽然站起身來,神色稍顯凝重。

這二百軍中之人來到西山,本就顯得古怪,此刻穿過西山,來到東面,又正好到了洞天福地的門戶方向。

而重要的是,他們由北往南,二百人形成隊列,彷彿有着一種能把那洞天福地的大門都恰好阻住的錯覺。

“不應該如此巧合的。”

正行目光稍凝,猶疑不定。

在他身後,鴻暮淡淡道:“年輕人謹慎是好,但閒着無事,胡思亂想,便是不太好了。”

正行看了一眼,對於這位修行進境不佳而顯得暮氣沉沉的師叔,他一向覺得對方過於頹喪,全然沒有守正道門之下應有的鋒芒。

但守正道門,規矩森嚴,輩分不可逾越,儘管正行道行已經高過了這位師叔,但仍然不敢不敬,也就應了一聲,心中盤算着如何回話。

但不待正行想出敷衍的言詞,便又聽鴻暮淡淡道:“洞天福地,隔絕內外,就算是二百個修道人去攻打那洞天福地,也不見得能驚動內中的天殺真君……也不就是走了一趟麼,有什麼打緊的?”

“就算真有什麼變化,那洞天福地必然先要打開,你以爲打開一座洞天福地就那般簡單?”

“你師父在那裡,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他的。”

鴻暮略微伸了個懶腰,旋即扭動了幾下,才又坐下,重新運功,臨要入定,便即說道:“就連你那師父,都沒有理會,你謹慎個什麼勁?若真不放心,那就用抱嬰功,收斂氣息,跟隨在那二百士卒之後,悄然尾隨過去,看看動靜罷。當然,別怪師叔沒有提醒,你收斂氣息須得妥當,否則與這陰神與之軍中氣運殺機衝撞,難免……”

這幾句早在師父那裡聽過,如今再由鴻暮這死氣沉沉的聲音再度說來,讓心神不定的正行,不禁聽得煩躁,忙是躬身一禮,說道:“衝撞軍中殺機,會有弊端,家師已是有所警示,弟子會稍加註意……但是,既然覺得有些古怪,弟子也想看看,想來就是被殺意損了一點陰神,也不打緊。”

鴻暮嗯了一聲,說道:“那就隨你罷,反正你師父就在邊上,他若真不同意,你也與這些軍士衝撞不起來。”

正行隨口道了聲是,便深吸口氣,頓時往前而去。

他逐漸前行,氣息也漸漸收斂起來。

與此同時,也在心間謹記着師父所言。

一旦有所動靜,不必攔阻,不必逃命,只須立即傳訊示警便是。

“怎麼會這樣?”

不知怎地,正總覺得其中會有古怪。

或許是這二百人來得過於巧合了。

也或許是因爲他對於那位當年俯視,如今仰望的天殺真君,過於在意了。

其實,連他師父這一位八重天的大真人,都未有察覺到異常,比較之下,他的謹慎,也顯得有些可笑了些。

但即便如此,正行依然沒有懈怠,他尾隨在二百士卒之後,細看細察,十分謹慎。

……

洞天福地之中。

古鏡顯化這那二百軍士以及周遭變化。

而正行此人,也恰好在古鏡之中。

他不是修成陽神的真人,儘管被清原窺探,依然不知。

“是他……”

清原顯然認出了這個當年在伏重山見過的年輕道人,想起當初面對此人時,壓力沉重,再看如今,對方道行雖有進益,但也只在五重天的境地,以自身水月樓的本領,彈指即能滅去。

清原這般想着,卻也不禁有着幾分感慨,但感慨之餘,也想得更深一層。

“守正道門在此看守的,絕不止他一人,卻只有他跟隨在後……”

“是因爲恰好是他被派遣過來,尾隨這二百軍士,探查虛實?還是因爲他當初跟我有所交集,比其他道士顯得更爲在意,也就更爲謹慎?”

“但不論如何,他道行遠不如我,陰神造詣也未登頂,就是再如何謹慎,也察覺不出我如今的手段。”

清原目光稍凝,旋即把左手印訣,虛虛一按。

嗡一聲輕響!

三危之山東面邊緣的九道神符,頓時投了出去,徹底離開了這座洞天福地,到了人世之間。

然而,在這期間,沒有什麼浩大動靜,也就沒有人發覺變化。

因爲清原沒有打開洞天福地的門戶,也不需要打開洞天福地的門戶。

在封神期間打開過的洞天福地,就與外界天地有了聯繫,從此,直到封神事畢之前,都是合不攏的。

洞天福地本來就是沒能完全緊閉的,那冥冥之中的聯繫,就如同一條無法看見的絲線,讓那原本該緊閉的洞天福地,有了一絲縫隙……而這九道神符,便經過縫隙,落入了人世。

鴻樑等道行較高的幾位道士,並未在意這裡,且爲了避開軍中殺機,也把陽神感知都暫時避開了二百軍士所在的地處。

至於正行,雖然尾隨在後,但也未敢放出陰神,只是悄然而行,既然未見動靜,便也沒有察覺到細微之處。

這九道神符,氣息盡數收斂,也如同九道尋常物事,輕輕落在了軍中。

似乎一切都極爲平靜。

似乎一切都在清原算計之中。

以他洞玄樓的造詣,水月樓的道行,似乎杜絕了一切變化。

“成了麼?”

洞天福地當中,就算是清原本人,到了這時都難免有些凝重。

凡事最怕得手之際,功敗垂成。

但二百精兵的隊列,徐徐而行,未受阻攔,漸行漸遠,遠離這處山脈。

清原看着古鏡之中的場景,看着遠去的二百精兵,忽然長長吐出一口氣。

儘管他此次未有真正出手,但心神萬分專注,只覺其中險狀曲折,幾乎不亞於和人仙鬥法。

但無論如何,總算功成了。

……

正行停下了腳步。

他看着前方二百士卒,漸行漸遠,離開了西山。

而在此期間,平靜無波。

倘如內中清原真有什麼舉動,那麼洞天福地的門戶必然先要打開,那便會引起不小的動靜。

但二百精兵遠去,這裡至今沒有任何動靜。

“是我想得差了?”

正行嘆了一聲,苦澀道:“莫非是我當年與他有所交集,曾視他如螻蟻一般,而不甘於如今難以望其項背,纔有這些草木皆兵的念頭麼?”

正行吐出口氣,沒有再往鴻暮那邊過去,因爲他大約能猜得到,那位失了求道之心,逐漸庸碌的師叔,待會兒難免要用一副教導後輩的語氣,嘲笑他一番。

他轉過方向,徑直來到了鴻樑身前。

只聽鴻梁平靜道:“如何?”

正行略微施禮,低聲道:“慚愧,是弟子多心了。”

鴻樑沒有斥責,只是說道:“爲師知你與天殺真君曾有交集,可今非昔比,心中難免不甘,因此,但凡與他有關的事情,顯得過於謹慎。其實謹慎些不是壞事,但多心了,難免就會平白耗費心力……你要安撫心境,放緩心情,否則,一旦執念過甚,易成心中魔障,不利於修行。”

正行低聲應是,面露黯然。

只是,他心中隱隱覺得,這次如此謹慎,並不是源自於心底的不甘,而是真正有什麼不安的預兆。

可一切終究是風平浪靜,證明着他的謹慎,着實可笑。

“弟子今後,會盡力修持本心的。”

正行低聲說道。六月觀主說三更了。

章百四十 神寶天河章四六零 神現章六八八 多年宿敵,今始得見章四四一 人間相見兩不歡章六四四 上風章八三零 威懾守正道門 下章二三八 前路章六五六 力壓白勢至章八十八 聽音貝,冰蠶衣,老拂塵章百七一 八首火龍道章七三零 法不易求章五二五 亂世章六三零 危局章六六四 臨東一事驚八方章六四一 北上,入臨東章四七四 火神輪章六九八 昔日龍虎,今俯而視之章五九八 陳青章四六五 神術推演章百三二 掌中握五行章三九二 胸有成竹掌陰陽章三一八 虛度章七四四 神符顯化文先生章六八二 臨近的危機章四一五 仙塢海市章百三四 七靈真本章四零八 龍首輕銜四上人章四三四 仙界炎君,塵世清原章四六三 神靈【二】章六八一 強取的因果章百七六 度君上人章七一三 大義章百十九 空室章六十八 花開只得落我家章四一三 神居閣藏寶章六零一 草廬章百九六 試圖脫身章十 練氣章四七七 仙術與神術的碰撞章七十一 軍中兵器章五十 氣運及道行,白衣與冰霜章八二九 威懾守正道門章六四八 萬千阻礙,一尺破之【中】章二八八 鬥法餘威章五五二 線索【四】章六零六 白龍開道,紫氣浩蕩三萬裡章八八七 一掌橫推三千界 下章七十 嶽統領章百十六 八卦九宮章三六六 神居閣章十四 道行爲根本章七七零 樑帝傳召章六零六 白龍開道,紫氣浩蕩三萬裡章六六零 一掌生五行章四八六 鐵柱?鐵環?鐵鏈?章六四六 臨東章八零七 不戰而降章八九一 道祖出手!章二四四 孫家大壽章百四三 龍遊淺灘早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章六零八 清風明月,月影清塵章七四九 故事中的仙術章八二二 了斷!章八九四 無上祖師,無敵童子章三零三 野獸,精怪,妖物;凡兵,法器,法寶章八零六 兵臨城下!章二六九 放人章八八零 見炎君!章八七八 大周!章八二零 姜柏鑑,石麒麟,打神鞭章三二一 鬥法落幕章七十六 龍吟,破陣章七三五 如此樑國,不若叛之!章百五一 我以道術殺人,你以規矩殺人章百六三 因果不滅,人不退章二二五 西北仙蓮,五花並蒂章六九七 一念定生死章百三五 盧愈章三八九 清原鬥炎尊章百九三 迷霧下的真相章九零四 道祖真身,封神真相章五零七 老妖劫數章六一五 道祖所言即爲道理章五零八 開靈之法章二二八 清原獻法章二四二 看山,看水章六三四 凶兆章六二八 鏡光護持,萬法不侵章六二五 截殺!章四二三 蜃景章六七七 屠神!章二三三 香火願力章八七三 神獸之內,必有神物章****** 鼎煉三生章五一三 天字號第八房章六零二 乘煙觀章五一八 震撼章二五零 自毀前程,只因其人傷先生章二九七 神寶天河煉魔鼎章七四九 故事中的仙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