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二零 姜柏鑑,石麒麟,打神鞭

?劍門關。

蜀帝聖旨已至,大將軍之令已下。

當夜,劍門關大開,迎入樑軍。

鄧隱初時忌憚天色已晚,還有顧忌,然而待先一批軍隊入城之後,才知劍門關乃是真正投降。

他入關之後,召見姜柏鑑。

未想,姜柏鑑未有來見。

“怎麼……姜柏鑑既成敗軍之將,莫非還無顏見我?”

鄧隱老態龍鍾,然而威勢依然,乘着這一股得勝之勢,更顯意氣風發。

下方將領有些惱怒,有些黯然,有些終究無奈。

過了片刻,去尋姜柏鑑的將士,才匆匆歸來。

“姜將軍……”

那將士略有遲疑,旋即還是嘆了聲,道:“已自刎身亡。”

營帳之中,靜了一下,氣氛立時變得有些低沉,甚至有些蜀軍將領抑制不住,哭喊出聲來。

有人悲傷,也有人歡喜,卻也也有人頗爲惋惜。

一瞬之間,營帳之中衆人,甚是複雜。

少數幾位,聽聞姜柏鑑已死,不禁心灰意冷,有些忠於姜柏鑑的,甚至對鄧隱起了殺機。

但鄧隱又是何等人物,不過使了個眼色,便鎮壓了眼前的場景。

“姜柏鑑……”

鄧隱想起此前寫給姜柏鑑的那封信,儘管另有謀劃,爲了分心,但其中也不乏真情實意,真心敬佩。

他與姜柏鑑,也已爭鬥多年,着實也有敬重,如今想來,不免惋惜。

他嘆了一聲,看向營帳衆人,目光掃過,終究悠悠說道:“姜柏鑑本爲樑國之將,爲樑國太守所棄,方是降於蜀國,他能以降將之身,得獲蜀國大將軍位,令人敬佩。”

“姜將軍走中庸之道,行事穩重平淡,聲名不響,然而,只有我輩中人,與之交集甚多,方能知曉,此人文武全才,也是一世雄傑,當真令人敬佩。”

說着,又聽他嘆息道:“怎奈何,他姜柏鑑遇得鄧某,縱有雄才大略,滔天本事,也終是窮途末路也。”

說到這裡,他略微撫須,不免有些傲然之態。

只可惜,姜柏鑑雖然厲害,聲名終究不顯,如若不然,他鄧某人之名,在青史之上,這一筆下去,必要更爲濃重。

軍中衆將,聽他說來,竟是一時無聲。

鄧隱略微搖頭,說道:“立場不同,一世對手,但姜柏鑑當真令人心敬,且他貴爲蜀國大將軍,單是禮數,便不可廢……厚葬了罷。”

就在他說完這句,身邊便有一員偏將面色微變,悄然上前,低聲道:“太子殿下對於姜柏鑑,也頗看重。之前攻打劍門關,殿下便有交代,若姜柏鑑願意歸降,便予以重用,可若是姜柏鑑執迷不悟,便割了首級,剖了心肝,送回京城。”

鄧隱聞言,面色變了一些,他對於姜柏鑑,敬重不假。

如今逝者已去,再斷其首級,再剖其心肝,似乎過於不敬了。

偏將繼續說道:“太子殿下也想要看一看,這個讓樑國費盡心力的人,究竟長得什麼模樣。”

“數十年前,姜柏鑑在葛盞潰敗之時,能力挽狂瀾,穩坐大將軍位,獨力支撐,守住蜀國,後來又助嚴宇得勝,擊退將軍,如今蜀國糜爛,嚴宇大敗,他又再接大任,守得劍門不失……許多年來,他多次讓樑國大費周折,太子殿下想要知道,此人出身樑國,卻守蜀國,究竟是什麼心腸。”

見得鄧隱沉默不語,那偏將輕聲道:“畢竟是個死人,便依了罷。”

鄧隱微微閉目,良久,稍微點頭。

他目光掃了一眼,口中微動,內勁稍傳,低聲道:“暗中行事,莫要聲張,畢竟蜀國初降,便辱其大將軍,難免變故,如今不容動盪,行事謹慎些。此後,便將他殘身,厚葬了罷。”

那偏將鬆了口氣,道:“是。”

……

劍門關以北。

麒麟咆哮,它丈許來高,鱗甲堅如金石,一步踏下,就是一座深坑,一瞬往前,就能撞碎一座山峰。

它幾近癲狂,昂然咆哮。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沉悶的聲音響起。

“安分下來罷。”

聲音落下,一個磨盤般的粗壯手掌,朝着麒麟頭頂打落下來。

麒麟哀嚎一聲,頹然倒地。

直到這時,才能見麒麟身前,多了一個巨漢,身高丈八,通體黝黑,渾身筋肉虯結,見之而生畏。

但在不遠處,又有一人徐徐走來,腳步平緩,卻顯得十分沉穩。

細看之下,這是一個年輕人,笑意吟吟,溫潤如玉,但見他身着明黃衣衫,腰戴白玉,顯得翩翩不凡。

“帝君……唔,公子。”

巨漢恭敬道了一聲。

黃公子略微擺手,說道:“不要傷了這頭麒麟,它出生不久,還是年幼,如今命數已改,好生待它罷。”

這二者,赫然便是帝君,以及他身邊的神魔護衛九黎。

當初紫霄下界,帝君稍作遮掩,便去九幽躲了一回,也只算掩耳盜鈴。

後來紫霄歸天,帝君也不現身,直到如今,封神之事即將停歇,他才重新現世。

“清原已經發覺我們了。”

帝君微微笑道:“以這小子的性情,沒有打殺這頭麒麟,就是要將它送到你我手中,任你我處置……可惜,如今姜柏鑑也死了,它便沒有了歸處。”

九黎愕然道:“關姜柏鑑什麼事?”

帝君說道:“這頭麒麟,本註定與姜柏鑑有着莫大關聯,只可惜世間出現了一個清原,讓這頭麒麟出世的時日變了一些,且出世之時,汲取兩軍殺意,如同兇獸一般。若不是清原出手……姜柏鑑只怕還會被這頭麒麟吞下,當然,這也不是壞事。”

九黎愈發迷茫,道:“不是壞事?”

帝君嘆了聲,道:“若沒有清原入世,這頭麒麟能爲姜柏鑑所用,而在先前,清原若不救人,這頭麒麟能吞下姜柏鑑,從而與姜柏鑑魂魄相合,宛如一體……無論是哪一種,其實都好過如今。”

九黎問道:“這是爲何?”

帝君略微搖頭,說道:“姜柏鑑兵敗,本不致死,無論是降服麒麟,還是與麒麟相合,他都將執掌打神鞭,並趕赴封神臺,但是現在……都跟他無關了。”

九黎驚愕道:“還有這種事?”

帝君看了他一眼,道:“你百年前還是九幽之下的一頭神魔惡類,哪能知曉仙界諸事?”

九黎頓時咧嘴一笑,摸了摸腦袋,顯得頗是憨厚。

但帝君知道,這頭神魔是何等兇悍霸道,所謂憨厚,也只是在自己面前罷了。

“走罷,先將這頭麒麟安頓好了,再隨我走一遭。”

“公子,那現在咱們要去哪裡?”

“去尋一個人。”

“尋人?”

“尋一個叫作玄松子的人。”

帝君露出笑意,道:“在他的身上,有守正道門機緣巧合傳下的打神鞭。”

九黎訝然道:“那個玄松子有打神鞭?”

“此玄松子非彼玄松子。”帝君略微擺手,笑道:“這人乃是葛氏後人,姜伯鑑一直命人關照着他。若無清原此人下界,混亂了世間,那麼今後姜柏鑑便會在他身上,獲得這一根打神鞭。”

章六四一 北上,入臨東章二十九 淵深不可測章百十九 空室章百七六 度君上人章七六七 仙術何在?章一 清原章二四四 孫家大壽章三六二 惱羞成怒章四七八 妖神之身章八二七 六我真身章五 入山章四九二 乾坤避劫星辰光章七九三 悲慘章百九零 花妖王章百八五 唐使貴客章七一四 二百精銳赴西山章****** 鼎煉三生章三三六 山神顯靈章百八六 破其佛心章六六零 一掌生五行章六三三 風波傳揚至遠方章八六九 郭仲堪 上章六五四 亂局之外,亂中之危第589章 章五八七 龍首輕銜五真人章二二七 陣破蛟龍起,任龍威浩蕩,一尺敵之章二二四 井院蛟龍章五六七 王石章三三二 驚退章百二九 一人兩本命章四六五 神術推演章四五七 何以交惡?章八二七 六我真身章三二六 刺青章百六九 識得真心意章二七六 天地異數,九幽神魔章八一三 姜柏鑑!章三一六 鼎鎮山河章百九八 白皇洞主,無生和尚章六六八 三危之山章七一七 平靜之下的暗流,白費心力的謹慎章二三七 思慮至深白繼業章三三二 驚退章四四三 龍鬥龍,法對法章六四零 一息滅真人章五六六 今日黎村章三八九 清原鬥炎尊章六零七 異象驚天下章四八六 鐵柱?鐵環?鐵鏈?章二一零 修煉有成者,不容輕視章三零五 魔域,洞中章六零四 過客章百七五 白皇洞主遺留章三七四 真君出手章八六八 陳芝雲章四二七 南樑宮城,東海蜃龍章六六五 神光西照,能見洞天章八八六 一掌橫推三千界 上章八六一 故人不存,舊景不再章三二八 三星寨章五五二 線索【四】章十八 蜀國章二二四 井院蛟龍章三七四 真君出手章四六二 神靈【一】章五十七 除惡即是行善章七六三 白曉往北章六九一 鏡花水月,虛幻道果章四四七 如能換得神仙體,何苦世間歷波劫章五九二 妖僧遺患章七一九 截殺【二】章五四四 言談章六六五 神光西照,能見洞天章三一六 鼎鎮山河章百八四 無生公子章百三一 青龍化元術章五十七 除惡即是行善章九零三 靜誦黃庭三兩卷,修開玉樓十二重章四一六 仙塢火神樓章六十二 凡兵,法器,法寶章六九七 一念定生死章九十八 雷生萬物,五行凝法章七八零 交代章六十一 物歸原主章三二四 重臨世間章五六零 景秀縣章四三四 仙界炎君,塵世清原章六十六 傳訊章百**** 極光,銅環【賀盟主!】章八六一 故人不存,舊景不再章七五三 何滬章八零七 不戰而降章五零二 神魔兇獸,帝君成道章七一零 清原與文先生章七零六 白鶴童子章三八二 陰陽法陣章二六七 法意衝殺章百三十 與上人鬥法章七六零 挫其鋒芒章二五一 景秀白衣軍章七六三 白曉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