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種田的學問

後世東北大米營養豐富,飯香濃郁,聞名天下天下,不過民國的時候,東北老百姓主要種植的還不是大米。東北的主糧是高粱米,相比水稻來說,高粱不那麼嬌貴,種植起來比較容易,但是高粱產量低,口感差,遠遠比不上水稻。

張廷蘭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一直琢磨着推廣水稻,但是要想種植水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首先就要種植水稻就要有發達的農田水利設施,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種水稻也不是把種子撒到地裡頭就行了,而是要經過十分繁瑣的工序。

東北氣溫比較低,要想縮短水稻的生長週期,就要先用溫室大棚育秧,每年在四月初左右育秧,二十天左右的時間,稻苗長到了十多釐米以上的高度,此時外面的溫度也差不多了,才能夠搬到外面插秧。

而且在育秧之前,還要進行浸種,催芽,每一道工序都有溫度和時間的要求,要想把這些東西都弄清楚,沒有多年的經驗根本就不行。張廷蘭在穿越到這個時空之前,也是農家出身,在小的時候跟着大人幹過幾次,後來上學就基本上不沾這些東西了。

就在前段時間,張廷蘭勉強靠着記憶,把種植的過程整理出來,在城外的莊園建立了專門的溫室,不過很可惜的是現在還沒有廉價好用的塑料膜,因此只能用相對昂貴的玻璃,張廷蘭當然也沒有太多的時間侍弄,又僱了十幾個老農,讓他們幫忙照看。

這時候已經差不多開始整地了,張廷蘭終於抽出一點時間,過來侍弄一下這些稻苗。張學良聽說之後,也十分有興趣。又把二弟張學銘和馮庸一起拉了過來看看。

老張和老馮決出了勝負,家裡的後輩子弟之間交往反倒沒有了障礙,本來馮庸就和張學良關係不錯,這時候來往更自然了。另外講武堂馬上開課了,張廷樞,吳凱傑也都跑到了奉天,他們都知道張廷蘭能折騰,現在一聽說他居然在研究種水稻,這幫唯恐天下不亂的傢伙全都湊了過來,想要看看熱鬧。

這幫奉天的紈絝子弟剛一進入莊園。就被這裡的領主給盯上了,流光遠遠的就衝了過來,經過了幾個月精心的餵養,流光體型更加健碩雄壯,奔跑速度也更驚人。幾乎如同一道閃電一般,轉眼就衝到了張學良等人的近前。

張學良。張廷樞他們都知道這匹馬不好惹。因此全都躲得遠遠地,只有張學銘一看流光漂亮,還傻乎乎的想要摸一摸,流光哪會讓他佔到便宜啊,頓時張開大嘴就咬。

張學銘急忙縮手,哪知道流光速度更快。猛地把大腦袋一伸,正好撞在張學銘的胸口,頓時張學銘就被撞了一個屁股蹲兒,這時候張廷蘭正好出來迎接他們。流光才得意洋洋的跑了。

張學良一把拉起了張學銘,,笑着說道:“老二,快起來吧,那匹馬和他的主人一樣,早都成精了,纔不會把你撞傷呢。”

張學銘這時候也爬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說道:“真神了,這傢伙在撞我的時候收了不少力氣,要不然就慘了!”

這幾個傢伙進來之後,就四處觀察,張學良笑着說道:“拙言,還是你懂得享受,這個莊園依山伴水的,光是看着就讓人舒服,足有幾十畝地吧,你想種花還是種樹啊,要不然建個網球場,咱們都能過來玩。”

“想什麼呢,我這片地都是上好的肥田,浪費一點都是可恥的。我準備把三分之一都弄成菜地,種點茄子、豆角、辣椒、土豆之類的,後面養些雞鴨之類的,最後在挖一個大大的水塘養魚,周圍種上果樹,以後我們家幾十口人什麼都不用買了!”

“拙言,你還差那點錢嗎?”張學良吃驚的問道。

“俗,真俗!”張廷蘭毫不客氣的說道:“吃的不是菜,而是過程,是樂趣,這叫做返璞歸真。”

張學良這些人看着一臉陶醉的張廷蘭,紛紛搖晃着腦袋,他們實在是理解不了張廷蘭的品味,或許等到他們以後看着那些鋼筋混凝土膩歪了,纔會明白田園生活的可貴。

眼下這個莊園還是基本上是光禿禿的一片,只有幾個老農在整地,也沒有什麼好看的,他們都來到了那一片溫室的前面,溫室背陰的一面是一人來高的土牆,向陽的一面,還有頂棚都是玻璃窗。

另外還有一層厚厚的草簾子,晚上鋪在玻璃上面,用來保溫的,現在這時候已經卷到一旁,讓陽光能夠更好的照射進來。透着玻璃窗望過去,裡面密密匝匝的,全是綠油油的小苗,頓時就引起了這幫傢伙的好奇。

“拙言,這就是水稻苗吧。”馮庸笑着說道:“聽說水稻都是南方人鼓搗的玩意,咱們東北人還是種高粱比較現實。”

“那是扯淡,咱們腳下的黑土地是最肥沃的耕作土地,種什麼長什麼,而且已經有人在東三省種水稻了。”

“誰啊?”

“朝鮮人唄,我在遼南剿滅叛軍的時候,就發現了大量的朝鮮移民,他們越過鴨綠江,跑到了咱們的地盤上,開墾種地,就在種水稻,而且他們還笑話咱們呢!”

“混蛋!這幫高麗棒子,搶了咱們的地方,還敢笑話咱們,簡直不要命了。”張學銘頓時暴跳如雷:“拙言哥,你不是管屯墾麼,把他們土地都拿回來,看他們還怎麼得瑟。”

朝鮮跑過來的難民的確算是最早在東北種植水稻的一批人,前世的時候張廷蘭還清楚記得家裡頭的老人講過,他們種植水稻的技術還是向朝鮮人學的,而且還要給那些棒子點好處,簡直就是客大欺主!

“放心,等咱們都穩定下來,關內移民也都過來了,咱們就讓棒子從哪來回哪去。”

幾個人僅僅在外面看看,還是不過癮,因此都隨着張廷蘭進入了溫室裡面。只見溫室地面上擺滿了一個個木質的長方形格子,這就是所謂的苗牀,裡面長滿了嫩綠的幼苗,看得這些人都十分新奇。

這時候張廷蘭叫了來一個老農,讓他給大家介紹一下情況。

這個老農一臉的風霜,溝壑縱橫,剛見到這些衣着華貴的公子哥,還有點害怕,不過提到了育秧,他就來了精神,笑着說道:“大體上都是按照張少給的法子再弄,我們先建立起來溫室。然後又選了一批最飽滿的稻種,先放到清水裡面浸種,大約要經過一個禮拜,然後就進行催芽,一天多的時間,種子就鑽了出來。”

老農一邊說着,這幫人都饒有興趣的聽着:“浸種的水溫要涼一些,而催芽的就要高很多,按照張少給我的溫度計測量,要到三十度左右,等到種子發芽之後,再不斷降低溫度,讓芽更壯實。然後就要弄苗牀了,一定要做到平、直、實三個字,選用的土也很有講究,要用最肥沃的土,還要混上不少農家肥。張少又幫着買到了一批肥田粉,也都要均勻攪拌進去。”

所謂的肥田粉其實就是化肥,目前中國還沒有辦法生產,張廷蘭是從日本購買一些,緊緊當做試驗而已。所謂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後世很多人都對農藥化肥很是鄙夷,認爲這玩意危害健康,要吃綠色有機的食品。

要是把這些人都扔到了民國,他們就清楚了化肥的重要性,要是沒有化肥的大量使用,人們追求的就不是吃得健康,吃得綠色了,而是要填飽肚子。

就拿目前的奉天來說,上好的土地一畝產高粱也不過一百斤左右,如果種上了水稻,或許產量能高一些,但是也就二三百斤,纔是後世的六分之一,在這種情況之下,絕大多數老百姓一輩子都掙扎在生死線上。

一旦有點災難,餓死人的事情也是再平常不過了,這個時候的人們絕對會瘋狂的擁護化肥,不過健康不健康,先把肚子填飽纔是最重要的。

“把土辦好之後,均勻的撒在苗牀裡面,然後壓平壓實,一定要澆透水。我們還用葦子編了了秧盤,裡面裝上一層薄土,再把秧盤放在苗牀上,把發芽的種子均勻的撒在秧盤上。然後就是控制溫度和澆水了,在最開始澆水的時候,還要附上一層草袋,防止水把土給沖走了!”

聽着老農一點點的介紹,張學良這幫人腦袋都有點大了,種田果然不是想象的那麼容易,這才僅僅是育秧的過程,等到秧苗長好之後,還要去插秧,然後一路照看着,直到秋收,才能把糧食弄回家中,這裡頭究竟要付出多少汗水,恐怕就連農民自己都不清楚。

這個老農介紹差不多了,又對着張廷蘭笑着說道:“張少,這些稻苗長得挺不錯的,咱們的水田地也弄好了,如果今年真能豐收,我們幾個老夥計也想着來年在家裡頭試試,您看怎麼樣!”

老農還有點猶豫,畢竟種水稻也是一個技術性十足的勞動,自己這也算是偷師啊。張廷蘭卻滿不在乎的笑道:“不只要在你們家裡頭弄,還要更大範圍推廣,水稻畝產至少比高粱多出一半,甚至是一倍,也就是說同樣的土地,能養活兩倍的人口,這種好事自然要讓更多人都學會才行!”

ps:寫種地真有點困難,雖然小的是農家出身,但是也難免有疏漏,大家姑且看之吧,另外月初了,還是雙倍月票啊,在拜求幾張。

第610章 一賠十第768章 南洋大暴動第823章 遠東建省第568章 長驅直入第224章 時代的錯誤第434章 倒戈將軍第210章 追兵在前頭第766章 國際友人第197章 水稻育秧第277章 咬鉤了第606章 下馬威第231章 收拾殘局第197章 水稻育秧第589章 一支奇兵第381章 直搗黃龍第349章 目標航校第568章 長驅直入第514章 人才雲集第722章 下徐州第534章 技工大豐收第144章 被耍了第247章 開發兵團第629章 噩耗連連第706章 血案第213章 拿下一省第266章 謀取金礦第695章 競選造勢第785章 一道大餐第560章 四面俄歌第608章 民黨的傳統第169章 民兵第693章 人間煉獄第510章 外蒙新天地第262章 吉林有金礦第87章 大勒索第579章 俄國人反撲第689章 日本人退縮了?第142章 隨他去吧第100章 飛來橫財第226章 警報第144章 被耍了第294章 協防中東路第671章 港口交鋒第641章 要打仗了第498章 平蒙之策(一)第461章 否極泰來第699章 入關第164章 報信第438章 梟雄歸天第460章 經濟大反攻第770章 撤僑第407章 淹死哥薩克第413章 集中營第726章 搶佔租界第780章 海軍向前衝第543章 遍地殺戮第43章 日本人的拉攏第768章 南洋大暴動第222章 國家脊樑第338章 大牧場大財富第831章 拉幫結派第164章 報信第286章 發達了第507章 囂張的白俄第832章 撈到寶貝了第107章 良幣驅逐劣幣第412章 都來淘寶了第628章 直搗黃龍第337章 宰人(下)第583章 風起雲涌第467章 漁人之利第522章 黃金爭奪戰第215章 仰慕者第709章 撕破臉皮第827章 帝國墳墓第691章 出人預料的勝利第723章 英國插手第240章 橫掃第67章 三不去第219章 敲竹槓第511章 蘭帥新政第649章 恢弘士氣第448章 望風而降第53章 進京第14章 要人的來了第830章 軍艦外交第529章 包餃子第705章 學生運動第675章 踏上旅順第241章 俄國騎兵第31章 鬱悶的矢田第543章 遍地殺戮第327章 洗劫雙城子第691章 出人預料的勝利第687章 再興兵第704章 最後的公平第392章 畢恭畢敬日本人第465章 “月亮女神”號第770章 撤僑第341章 詹天佑